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天涯】铫期故里的传说(随笔)

编辑推荐 【天涯】铫期故里的传说(随笔)


作者:李运昌 进士,6797.4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08发表时间:2015-08-27 21:01:23

郏县安良镇王小台村,据说这里是东汉名将铫期的故里。当地老百姓口头相传,铫期的父亲铫猛,曾在桂阳任职太守,因崇汉室,被王莽杀害,铫期母亲为了逃难,带着铫期从桂阳返回故里,即现在的王小台村。
   铫期母亲生活艰辛,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铫期长大以后,以打猎、砍柴卖钱为生。铫期卖柴,翻越村前的石鸡山,经过,宁庄、下叶、杨王庄、郏县北街,到县城卖柴换钱,维持生计。铫期身高“长八尺二寸,容貌绝异”,从百度得知,汉代“一尺约23.1cm—23.75cm”,,铫期身高“八尺二寸”,现在相当于1.90米左右身高。铫期身高有力气,有一次上山砍柴,挑着柴担到郏县城卖,因担子一头重一头轻,他在柴少的一头配一个石头,平衡柴担两端的轻重。铫期挑担卖柴,再来回的路上,有一个锣鼓庙,这个庙位置在郏县城北街。铫期路过锣鼓庙,总是要十分虔诚地到庙里磕头。庙里没有锣鼓,他磕头时刻,庙内会发出锣鼓的响声。这些口头的传说,我们可以不信,许是因为铫期与众不同,人们把铫期神话传说,就像是铫期挑担卖柴,在沉重的柴担上配石头,是夸张铫期当年力气大于常人作罢。
   铫期每次挑担卖柴,总是回来很晚,铫期的母亲忧心,盼他早归来,时常站在王小台村中央一处高台,观望石鸡山上铫期的必经之路,看铫期是否砍柴归来。铫期母亲所站立的位置是一片石质结构的石台,后来被村人称为“望小台”,此台之上,一侧位置,村人置有神龛,是村人向神祈福护佑之处。神龛前的石台,因村人连年跪拜,天长日久,石台磨出光滑的痕迹。在石台旁边,三三两两的村里人,他们围坐在一起笑谈,显得这一个村庄的人们,生活过得十分悠闲舒适。
   我登上石台,顿感视野开阔,民居瓦房,绿树环绕,似世外桃源。小村外远处的高山,似怀抱“望小台”。几头耕牛拴在树下,牛时而摆动尾巴,样子显得格外舒适。我感受一番曾被村民认为铫母站立的地方,张望前方的石鸡山,仿佛看到铫期挑着柴担,从山间羊肠小道归来。我的奇思遐想,促使我仿佛置身在东汉刘秀帝的悠远时代。
   王小台村,过去称为鬼神庄,背靠大刘山,右边是二刘山,山顶有刘秀椅,曾是刘秀坐过的石椅。当地村民说刘秀和王莽打仗,刘秀兵少战败,曾逃亡此山顶。后来王莽兵追至此山顶,刘秀惧怕莽兵,感觉寡不敌众。他情急之下,望着山上的石头说,石头当兵多好!话音未落,山上的石头会动。王莽兵见石头动,被吓退四十五里。现在看来,似乎不可能发生。当然,有“草木皆兵”的故事,而且王小台村曾称为鬼神庄,所谓的传说还是十分有趣。村子左边是红石山,山顶有雷鼓台,相传是西汉项羽的练兵场。前方为石鸡山,即铫期砍柴的大山。
   无论是二刘山曾有刘秀座椅,且有吓退王莽兵的传说,或者是石鸡山铫期砍柴卖柴的山头,此时在我心底显得更加可爱而神秘。因天气时而下小雨,道路湿滑,无法登山,所以没有一睹山顶刘秀椅的神奇。点石成兵的传说,虽然无法验证,却彰显二刘山不缺少石头,且每一块石头,似乎都赋予了人的性情,人的生命,因为刘秀点石成兵的传说,在王小台村内外传送久远。虽是茶余饭后的笑谈,却从不间断,延续至今。
   当地村支书王国军,他踩着脚下的一大片石说,据村里老人传说,当年刘秀和铫期在此石上商谈,决定了铫期是否跟着刘秀打天下,或者是留下来孝敬老母亲。另有一说,铫期的母亲,为了让铫期跟着刘秀走,不让他牵挂,就碰死到这一块石头上。
   关于铫期母亲的死,还有一种说法,即刘秀请铫期“出山”,铫期说母亲就我这一儿子,我走了无人养活老人。铫期的母亲知道以后,回屋自杀,留书信说,我走了,儿子就无牵挂了,好男儿志在四方。铫期要为母亲守孝三年,刘秀说时间太长了。铫期说三个月,刘秀拒绝了。后来,铫期对母亲坟墓磕三个响头,跟着刘秀走了。铫期走时,因为铫期仗义,为人好,村里老百姓哭了,不想让他走,可是他为跟着刘秀打天下,就这样走了。据村里人传说,现代人对逝者磕三个头,以及“出山”一词,出自刘秀和铫期这一段故事。另有一种说法,铫期的母亲是上吊一棵楝树而死。铫期母亲是怎么死的,无以足证,仅为传说。
   刘秀怎么来到王小台村,认识铫期?据村民说,刘秀当年被王莽兵追杀到这里,铫期的母亲救了。追兵走后,铫期砍柴回来,刘秀见铫期长相出众,知其出身武门世家,有一身好功夫,就肯请铫期出山了。
   关于铫期的传说,因历史悠久,以及评书、评话、戏剧、民间曲艺,相关东汉时期的各种演义等,因为人们对铫期这样历史人物的认知程度不同,人们口头的传说互不相同,不足为奇。有些刘秀和铫期的传说,不出王小台村就存在分歧,既然是传说,这些分歧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刘秀和铫期永远活在在他们心中,刘秀和铫期的传奇事迹,成为他们祖祖辈辈人的精神食粮。
   在“望小台”前,相隔一条街道,有几间瓦房,门上着锁。我通过窗格子往里瞧,看到里面有刘秀、邓禹、铫期的塑像。邓禹作为军师,村民在他塑像的手里放一把鹅毛扇,真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气势。铫期塑像,手执金鞭,虎威不减当年。
   因门上锁,无法入内观看。王国军带我走到附近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指着一大块斜坡形状的巨石说,这一块石头有故事,相传刘秀到这里,肯请铫期出山,铫期因为家有老母,不肯应答刘秀,刘秀不肯离去,晚上就躺在这里休息了。王国军说,村里老人传说,刘秀是侧卧着身子,头枕着胳膊睡觉。刘秀可能是某种神灵护佑着,总之刘秀不是一般人物。他睡过的地方,如今石头上呈现出一个人体睡姿的凹形。另有几个马蹄形深坑,他说,村里老人相传,说这几个深坑,是刘秀的马蹄子留下的印记。
   我看着一块巨石,细看那上面人体睡姿的凹形,信与不信刘秀是否来过,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块巨石上的人体睡姿的凹形,与刘秀到这里睡过觉的传说,竟然如此的吻合。
   王小台村附近,有一个老泉水库,泉眼很大,泉水经年流淌。当年此泉眼呈井水的形状,据说刘秀逃亡到这里,人困马乏,却找不到水。刘秀牵着马来到这一眼泉水井旁边,马却喝不到水,刘秀念念有词道:“井歪才好。”结果井口就向一边歪去,刘秀大惊,饮马而去。
   既然是铫期的故里,传说铫母死在这里,不能没有铫母的墓地。相传铫母死后,没有刻意安排墓地,村里人抬着铫母棺材,走到段沟村(当时称段沟村)十字沟,也称十龙口,抬棺材的长辈人说,绳断为墓。说罢,绳真的断了,并且刮起一阵黄风,风卷起的黄土自成一座大坟。而且说的很准确,是占面积一亩二分大的坟头,高三丈二尺。1958年因为挖水库扒坟,尸骨还好,头发好。坟周边为土,近尸体为沙……思来想去,关于铫期的传说,也许是因为远古,就这样神话了。
   铫期离开王小台村,他再也没有回来过。网传《重修咸阳县志》记载:“铫期墓在咸阳县东北二十里西郭村里许。”如果王小台村传说铫母的死因和该县志属实,铫期和铫母,就这样两地相望,无法相聚了。
  
  
  

共 27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是作者根据当地传说撰写的。时代变迁,沧海桑田,无论当年的铫期与刘秀有过多少美好的交集,都已是过眼烟云,无从考证。唯有那些石头上面或者大树枝头再或者评书演义中尚存着名人轶事。英雄与功名俱往矣,留下真善美的东西代代传颂!感谢作者赐稿,遥祝写作愉快!【编辑:明山秀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山秀水        2015-08-27 21:02:51
  将所有传说点滴串联就是一篇好散文,点赞问好!
探索文学,谨为《呜咽的柳沟河》积蓄能量……
回复1 楼        文友:李运昌        2015-08-27 22:32:51
  你好,请多批评。
2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5-08-28 21:51:19
  好故事百读不厌。问好!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3 楼        文友:丙凡        2015-08-29 16:16:27
  无论过去多少年,好故事、好传说会一直流传下去,总会让人津津乐道。欣赏!
做兰花一样的女人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