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西窗漫笔(散文)

精品 【流年】西窗漫笔(散文)


作者:包利民 秀才,2043.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463发表时间:2015-08-27 23:18:15

一、淡
   闲读《菜根谭》,中有一条:“浓处味短,淡中趣长。”那些浓处的感觉,虽美好,却是短暂。所以太多的人都在眷眷地回想曾经的繁盛之时,可是回望中的一切,远不可寻,如淡烟欲散。
   一切浓烈的,终会淡去。莫若起初便将其看淡,就像从烈焰中看到灰烬,就像从繁华处看到谢幕,让目光穿透表面的繁华着锦,看到一种能悠远长存的回味,才是让心恬然之法。
   一如眺望远山的淡淡烟云,便会悠然神飞,或陶醉于天上片云,心随归雁。甚至于喜欢独处,宁可一杯淡茶,独对窗外长风流淌。时光静好,心生欢喜,这并不是消极,也不是看破了什么,就是体会到淡泊中的真趣。
   仔细想一下,那些极淡的意境,似乎真的能将人带入极悠远的一种境界中去。就像面对薄雾如纱,将心轻笼;又似静闻浅笛,尘嚣顿去。想起有一年,有一个偏远的山村当代课老师,那里如天涯一般,与世无争,没有都市的繁嚣,只有无边的宁静。秋夜读书,困意袭来,灭烛,淡淡的月色如水般漫进,在墙上投下浅浅的树影。便觉烦恼寂寞飞去无痕,梦里也一片清凉。
   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也常让我们心意畅然。站在河边远眺,对岸是一片极开阔的原野,绿草如茵。天蓝得纯净清新,在更远的远方,那一片纯蓝越来越淡,而草地的新绿也是渐远渐浅,在地平线处,两种极淡极浅的颜色浑然融为一体,驰心骋怀之间,竟有一种悠长的韵味。
   抑或凝望暮色中的远山,看那一脉山形在渐浓的夜中淡成一幅剪影,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心底的空间便辽阔起来,灵魂如长了翅膀般,神游于天地万物之表。风亦是淡到虚无,却将思绪吹得四散飞扬。那样的时刻,心中便会泛起轻轻的感动与浅浅的欣喜。
   没有淡不去的痛,也没有淡不去的伤,时光会将一切都磨成回望时的平和,就似沧桑经眼,只留下浅浅的笑意。
   在万紫千红的花朵之中,我独独钟爱那些颜色浅淡的,它们不张扬不喧嚣,只是静静地绽放,悄悄地美丽,有着一种直入人心的清雅。后来闲读《红楼梦》,看到一句极美的诗:“淡极始知花更艳。”心内极是诧异和惊喜,此句如此恰当地道出了我心中的那种感觉,宛如前生识得此句,此生此刻方才猝然重逢记起,有着一种不期然的感动。
   在无眠的夜里,我会将思念也挥洒得淡然,一如窗外淡如浅水的月光。那些惦记着的人,亲人,朋友,在我淡淡的想念之中生动无比,悠然入梦,连梦境也是淡得朦胧,最清晰的,是醒来时的清晨里,那份最长久的感动。这样淡淡的思念,却是如此地悠远绵长,丝丝缕缕不可断绝。
   那些平凡的人们,常常让我无言地感动。虽然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辉煌的生活背景,终其一生都是普普通通,可就是他们,给了我最深刻的生活哲理。是的,他们平淡得就像一滴水,却是蕴含着人生至味。平平淡淡才是真,这种生活之中,实是贯穿着最深沉的生命真谛。
   淡极之味,才是生命中最动人的馨香。
  
   二、孝
   百善孝当先,一片孝心感天动地,自会直指人心,流传百世。
   古时有个吴地人叫孟恭武,有一年秋天,他的母亲忽然想吃笋,然而此时距冬笋出土尚久,他只好告诉母亲这个时候没有笋。他母亲因此一直闷闷不乐,竟闷出病来。恭武见母亲病了,心中很是惭愧,便终日在竹园徘徊叹息,七天后,异事出现了,满园都长出了笋来。
   另有一个传说与此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晋朝有个叫王祥的人,一年冬天,他母亲想吃鱼,他又没钱去买,一时急得团团转。最后,他来到结了冻的河上,脱了衣服卧在冰上,冰慢慢地融化了,鲤鱼便自己跳上冰来。
   孝心是什么?就是对父母一分的要求报以十分的努力。
   非唯人如此,禽兽之孝心更为震撼人心。唐朝天宝年间,德清县有个叫沈朝宗的人,他家里养了一群鹅。一次一只母鹅孵卵,雏鹅出世,母鹅也因肠裂而死。群雏鹅仰天号切,纷纷衔草至母尸之侧,有如祭奠,然后先后悲号而死。
   无独有偶,《西阳杂俎》中记载:在岐山之阳,有个老农家屋前的棘树上,栖着一大一小两只公鸦。一天,老农的儿子用弓箭把老鸦射死在树下,幼鸦绕树哀鸣,赶之不去。三天三夜后,幼鸦力竭而亡。
   孝心是什么?就是父母落难时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去追随。
   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一则报道,说某大学生为了不使其瘫痪在床的母亲无人照料,便背着母亲去上学,一时传为付佳话。还有哈尔滨市的一个小学生,父母均卧病在床,她每日除了上学还要做饭,为父母熬药,用稚嫩的双肩早早地撑起了一个家,她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
   孝心是什么?就是在父母僵卧病榻时依然与之息息相通,患难与共。
   孝心是人们永远都该珍惜的品质,闪耀着动人的人性之光。当父母的白发刺痛我们的双眼,我们是不是后悔没有为他们多做些什么?尽孝应及时啊,不要让愧悔充满我们的心。把孝心放在做人处世最重要的位置上吧!人类正是因为这种感天动地孝心的存在,生命才得以美丽地延续。
  
   三、色
   当我们幽黑的眸子与尘世相遇,便衍生出种种为之神迷的林林总总。佛经中说,色就是我们有形世界的所有,目之所及,身之所触,心之所感,皆为色中之界。而生活于如此杂然的世间,便会有太多的心绪载浮载沉。
   行走于春郊夏野,乱红飞舞,杂花生树,一路行来,颇觉“乱花渐欲迷人眼”。每个人都有自己钟情的色彩,都契合着内心的一种心绪、一种寄托、一种赋之与特殊意义的象征。五色使人目盲,那是花花世界的侵染,是红尘里长久追逐中的一种茫然一种麻木。若是在心底装上一份恬淡的意蕴,那么就算万色萦扰,仍可保持一份自然的本真。
   而在我们的身上,也有着太多的变幻与变迁。乐时喜形于色,怒时疾言厉色,或处于贫病而神色黯然,或临于突变而面不改色,此种种色相皆由心生。一如春风满面,吹开心中的万紫千红;或心丧若死,枯槁了相貌形容。有的人行色匆匆,却是驰逐于梦想的旷野,履痕急急,但仍可步步生莲;有的人气定神闲,却是眷恋流连于身畔的世界,虽驻足不前,可依然是生命中最美的景色。
   绝色女子出现,面若桃花,吐气如兰,皎若中秋之月,洁如出岫之云。面对如此国色天香,不由人不心生欢喜。而好色之人亦分境界,远远观望,赏心怡情便足矣。或者世间万色之于我们,皆是如此,沉溺其中,便会彷徨蹉跎,回首时徒留嗟叹。万事万物,人生逆旅,都是游走的风景,只要点染过我们的眼睛,妆饰过我们的心灵,便可无憾,莫要停滞了前行的步伐。
   任何的色相皆不可持久,繁华落尽,才是真正的根本。一如舟散月明,只余生命中最纯净的美好。百岁光阴,我们却是太久地纠缠于那些五色迷人,从而使生命疲惫而憔悴,到头来如春梦易散,万事成空。
   那么,毕竟为色围绕,似乎身前身后都是欲望的陷阱,又该如何自持、如何去走那一段尘世长路?其实纷杂的世界就在那里,而心却属于自己,虽然形形色色常伴左右,心却可以一如既往。最理想的生命应该是这样,人生的底色是洁白,人生的成色是足赤,如此,不管路有百转千回,色有万千变幻,皆是生命中美丽的点缀。
  
   四、痒
   痒是一种从身到心的感觉,痒亦可持久,有时不会像痛那样来去匆匆。而痒时的止痒,却是很舒服的一种享受,所以有时会怀念痒的时刻。
   如蚊虫叮咬之处,越挠越痒,越痒越挠,几番之下,快感也渐趋消散,只剩下反复的折磨,让人不堪忍受。而且,等那份透心之痒平息之后,若是不经意再挠那个部位,那痒便会复燃。所以有些痒处要过得许多时日方能再次碰触,否则总会猝然重来,一如我们心中的一些欲望。
   传说中,国外有一种死刑方式,就是在脚掌心涂上蜜,让羊去舔,犯人便会在痒不可抑的感觉中狂笑而死。这是很让人恐惧的痒,虽然伴随着笑声,却是终会致命。就像我们在欢乐地做着某些事时,还不知危险的临近,沉溺于欢乐,却终会沉沦于死海。
   就像流传于人们口口之间的婚姻七年之痒,那是一种精神上的痒吧?当婚姻的激情如潮水消褪,平淡平凡的日子日复一日,当今天抄袭昨天,明天重走今天,心中便会生痒。那是一种淡极之时的不安与躁动,是在琐碎间一颗心的不甘和厌倦。于是便有了种种的所谓挣扎反抗,有了太多的悲欢离合。而时过境迁,才会发现,曾经的平淡繁琐,却原来是最真实的幸福。
   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某些人或事,心中便会痒痒的。那是一种欲望的生长,常常伴随着嫉妒与不平而来。而此时止痒,却并没有一种快感,有时会越止越痒。于是便有了种种不可预料的后果,那痒成了某种动力,常常让我们不顾一切,即使碰得头破血流,痒却依然如故。
   在生命之中,我们总会混淆于梦想与欲望的区别,有的时候欲望披着梦想的外衣,便让我们奋然前行,却不知已入歧途。梦想给我们的感觉是温暖和力量,而欲望给我们的却是痒与冲动。
   有个作家说得很好,我们的伤疤并不一定全来自于痛,有许多是来源于痒。就如蚊虫叮咬处,挠得破皮流血,最后成疤。痒让我们受伤,却伴随着快感,回想起来很可怕。
   若痒来,须戒,用一颗坚定的心。
  
   五、否
   “否”之一字,古今皆同。单看字形,就能让人联想颇多。否者,就是“不”在“口”上,就是开口说不。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很难开这个口。
   开口说不,去否定,是很多人心里的顾虑所在,是一道迈不过的坎儿。当别人的决定、别人的观点、别人的建议明显不正确时,我们往往不去否定,而是默默无语或者随声附和。或是因为怕得罪上司,或是因为抹不开情面,或是觉得事不关己,所以,一次又一次,我们就这样丢失了自己。
   有时别人对我们提出要求,明明心底极不情愿,
   我们常常抱怨一些人一些事,却很少去想,也许正是因为自己的不肯开口说不,正是因为有太多如自己这样的人,才造成现在的局面。去否定别人,实在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
   否定别人,是眼前之事,可是否定前人,却是长久之事。前人的经验,前人的足迹,会让我们少走不少弯路。所以我们一直那样走着,那样学着,从没想过去否定。想想看,那些敢于否定前人的,都是些杰出的人物。打破常规,才能打破桎梏,才能走出一条崭新的路,才能走得更高远。
   所以,否定前人的种种,有时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因循旧例,随波逐流,虽然可能一生不会有太大的波折,却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收获。
   而最难的否定,是否定自己。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很少能认清自己,更不要谈否定。所以说,历来人们都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我们连最大的敌人都不知道是谁,又怎样去否定?毕竟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再一朝否掉,不管那些东西是对是错,都会不忍。其实也无关对错,否定自己,就是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忘掉,使自己不站在已有的收获上不思进取。
   否定自己,就是让自己另起一行重塑辉煌,让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自己在生命的历程中走到极致。
   少年时读易安居士的小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知否”,便悠然神飞,仿佛心随“知否”而徜徉于落花黄昏;而读韩翃的《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今在否,本身就蕴着一种沧桑之慨。
   而在我们的生命之中,也有许多这样带“否”的发问,令人思绪百结。有多少“知否”让我们明白错过了太多美好,有多少“在否”让我们懂得失去的珍贵,常常这样问一下自己,或许就能让我们更为珍惜,让我们少了许多遗憾。
   故此,“否”,对我们而言,有着太多的启示与意义,那是一个打破到重建的过程。可是,过度的“否”,却是一个不可取的极端,反而会使自己狭隘而自封。有的人,只要别人说话,便加以否定,仿佛天底下只有他才是真理,殊不知此举不但不能抬举自己,反而会让人生厌。而有的人却是对一点的错误,便将与之相关的全盘否定,这种做法实为不智,有否定有肯定,才能取人之长而成就自己。适当的否,适度的否,才是进步的阶梯。
   那么,就让我们都知道去“否”,让那些“否”连缀成人生中的“是”,才是人间正道,才能走进生命的胜境。

共 47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西窗漫笔》一文,构思精美,寓意隽永,带有一定的哲理性,引人思考。“西窗漫笔”来源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文中的西窗更是作者的思考与用眼用心感悟世事的一个文字记述。作者以一字为题,谈及了“淡”、“ 孝”、“色”、“痒”、“否”五个方面,作者思路开阔,行文洒脱带有哲理,涉及到人生态度的多个方面,淡是一种人生态度;孝为做人之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痒,更是一种心理活动;否,否与是该是如何?一字道破人生之意的各个方面,读罢全文,甚觉情意切切,似在抒发个人感怀,又像是在拨动着读者的某根心弦,且常常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一字一世界,作者或含蓄或直抒,非细细品读方才得其意,得其意之深,意之远。作者善于把种种难以言状的情绪和思绪,用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字表达出来,实在是手笔不凡。感谢作者赐稿流年,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地人】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82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地人        2015-08-27 23:21:46
  每次拜读大作,都是一次学习,一次思绪的迁移,感谢赐稿流年,祝安好。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5-08-29 18:59:44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