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征文】抗战军人一生的风采(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征文】抗战军人一生的风采(散文)


作者:涓涓细流 布衣,46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65发表时间:2015-08-28 06:58:22
摘要:前言:抗战军人陈俶,离开我们已经18年了,他长眠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他的儿子告诉我:“父亲一辈子在军队工作。虽然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各个战斗中一路走来,但他几乎不谈在部队的经历。只有一枚枚军功章为他烽火的岁月留下了见证,他生活中的点滴琐事更让我们终生难忘。”

【雀巢征文】抗战军人一生的风采(散文)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和平年代里,我们享受着幸福的生活。为了缅怀先辈,激励后人,在此,我怀着敬重的心情,整理此文——追忆抗战军人戎马一生的风采。
   陈俶1921年出生在山西省武乡县泉之头村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聪明过人、勤奋好学,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西省立第八中学(校址在榆社县城)。1937年“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参加了山西省抗日游击大队。当时环境异常艰苦,经常吃不上饭,天凉了还穿着短裤草鞋。村里长辈看着伤心,一再劝他:“孩子啊,咱家又不是没有你吃的穿的,干嘛非要当这穷八路?”但他誓死抗日,毫不动心。之后,他随部队路过村子时,就干脆藏在队伍里不露面。
   1940年1月,他所在部队编为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一纵队38团,同年10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所在的38团是决死队主力之一,在八路军129师刘伯承司令、邓小平政委直接领导下,参加了百团大战。他先后担负了第一阶段正面击破战中的马首、大洛坡、和尚足破击战,以及榆社双峰战、卷峪沟战;第二阶段榆社王景、沿北拔据点战,红崖头围歼战;第三阶段反扫荡中温庞战、砖壁阻击战、关家垴等大小30余次战斗,均完成预定作战任务,他多次荣获八路军总部嘉奖。
   解放战争时期,他在二野三纵七旅。这支部队是鄂豫皖边区黄麻起义时组建的红四方面军劲旅红四军10师——抗日战争中奇袭阳明堡、名震太行山的769团。该团“骁勇善战、所向披靡”被刘邓誉为“主力中的主力、拳头中的拳头”。他还参加了挺进中原、转战大别山、淮海战役中双堆集战、渡江战役、解放中南、西南和安庆渡江等重大战役,为人民解放事业南征北战,屡建奇功。
   1949年,二野三纵七旅后来改编为解放军11军31师。1950年12月,31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12军抗美援朝。他参加了震惊世界的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阻击战。
   在朝鲜的第五次战役(1951.4.22~6.10)中朝作战部队近七十万人,是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由于对敌军迅速实施全线反扑我军估计不足,后撤时一些部队被阻隔在敌军后方,有的部队指挥不当、分散突围,损失很大。31师91团后撤时孤悬敌后90多公里,因指战员机智灵活,突击时穿插最快。他们在师部的策应下,不仅先后歼敌1个连,击溃其1个营,打破“联合国军”围追阻截,以缴获的武器、弹药和粮食补充自己。全团成建制返回,还俘敌240名。
   他当时担任师部军务科长,带领师直属队随12军军部行动。全军在撤退时也深陷敌后。当时,他带领着20多名非战斗人员,其中还有一名怀孕的女同志组织突围。他们白天隐蔽,饿了吃一点所剩不多的熟黄豆。晚上,他避开敌军,查看地形。由于天黑,他既担心敌军偷袭,又要照顾妇女、家属,再加上地形复杂方向难辨,好几次都是走着走着就又绕回了原地。最后,凭借顽强斗志,忍受着饥渴、疲劳,终于在没有伤亡的情况下带领全部同志归队。他因此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表彰:31师“攻如猛虎、退如脱兔”,连非战斗人员都能全部成功突围,这在战争史中创建了一个奇迹,也充分显示了我军优良作风和战斗素质。朝鲜政府还为他颁发了两枚菊花型银质大勋章。
   朝鲜战场回国后,1955年他调入南京军区司令部任装备科科长,当时就是校官。同年12月,南京军区司令部代表国防总部给他发了一套庄严、漂亮的天蓝色礼服。后来,不少晋升校官的战友没有这种服装,常借他的礼服照相留念,遗憾的是他自己却没有留下一张穿礼服的照片。那个年代,他穿这身礼服出差时,多次被警惕的铁路工作人员疑为冒充军官,找借口滞留,调查核实后才连连道歉,为此战友们常善意取笑他。因为,当时授衔主要是按照职务,他33岁的年龄看起来却像个二十来岁的白面书生。所以,有好多热心人还张罗着要为他找对象,而他却一直惦念着农村老家的妻子。
   1956年,他又调到北京总参谋装备计划部任参谋,当时妻儿还在农村老家。许多老干部解放后在城市另觅佳偶,他却念及比他大三岁、一字不识的农村妻子在战争时期,守在老家茹苦含辛支援前线、伺候婆母和抚育幼子的恩情;他还把当时远在农村大儿子的头像画在胸前制作成照片带在身上。一方面是思念,同时也是为了婉拒别人给他介绍对象。说实在的,像他这样人品出众、能文能武、身居要冲而又有情有义的人,实属难得!
   他时刻牢记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与老百姓心连心。他全家搬迁到北京后,家乡的人到了京城都去找他,每次都把他家当成旅店和饭馆。而他,对不认识的人也是尽力帮助。听他的女儿说,1962年腊月27日,他儿子出生后,一连几日不睁眼,医生说没事,可他还是不放心。正月初二那天,他抱着儿子到离家不远的部队医院看病。回家时,发现医院门口一名妇女怀里抱着孩子,焦急地张望着远处,眼中的泪水直往下淌。他上前询问后得知,孩子生病高烧不退,又无钱医治,丈夫出去借钱还没回来。他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口袋里二十多元钱全部拿出来,交到妇女手里关切地说:“快带孩子去看病吧!”妇女一再询问他的名字和住址,他始终没说,只是催促她赶紧带孩子去看病。事后这个妇女通过派出所,经过多方打听,又找到他所住部队大院的门卫,描述了他的外貌特征,确认他住在这里后,还用一张红纸写了封表扬信张贴在他家大院的门口,然后,敲开了他家的门,妇女感激的泪水再次溢满眼眶,动情地说:“您真是我家的大恩人,要不是您及时出手相助,医生说孩子就会有危险。”说完把随身带的油条交到他的手里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您一定收下!我没有工作,这是我自己在家做的,请您全家尝尝。”他不肯收,妇女有点着急地说:“如果您不收下,我就给您跪下了。一点油条和孩子的命比起来真的算不了什么!”从此,连续几年她每到快过年时,就会把自己做的油条送到他家,作为一点回报,而他总会硬塞几元钱,让她给孩子买糖吃……
   当他得知儿子以前的一名老师生活十分困难,经常穿着补丁摞补丁的鞋子,鞋后跟都磨破了时,就把部队刚发的一双崭新军鞋拿出来让儿子给老师送去,还特别嘱咐儿子:“鞋子穿旧了要交回来,我再给他换双新的。”
   他就是这样一个忠心为党、乐善好施的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也受到了冲击。1969年,全家7口人从北京回到农村老家插队落户。
   那时生活辛苦,但他相信党、相信群众,始终乐观向上,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他对乡亲们友好和善,无论谁家遇到困难都愿意去找他,而他也是竭尽所能倾其所有地去帮忙。有时候,邻居来找他借钱,他手头确实也没有,可又觉得邻里之间谁有困难就应该互相帮衬一把,他就偷偷地拿出象征着自己荣誉的银质军功章去卖掉,换了钱借给邻居。
   他粗活细活、脏活累活也总是抢着去干。他是母亲的亲姨夫,又在同一个村子居住,所以我经常听父母念叨他的事情。有一次,正值夏收时节,他主动到我家帮忙收割小麦。当父亲看到他汗流浃背,胳膊被太阳晒得都起皮了,白净的脸上还泛着一片红时,父亲心里很过意不去,劝他先回家休息,他硬要割完一起回家。没想到的是,吃完饭后,晚上他又跟着羊倌去麦地里看羊旺地(农民收完小麦后,让羊群在地里拉粪便积肥)……
   他和蔼可亲,跟谁都谈得来。村民们在他回家后,每到晚上都爱到他家去闲坐。他会给所有抽烟的人递上一支烟,然后,开始谈笑闲聊,屋里到处洋溢着温馨的气氛……
   艰苦的生活,更加磨练了他的意志,他始终都是一名经得起考验的合格军人、优秀共产党员。1979年落实政策后,他调回北京总参谋部工作。由于长期的劳累,再加上战争年代落下的病痛,他住进了医院,不得不离开他心爱的工作,于1980年离职回家休养。在与疾病斗争的日子里,他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关注着国家大事、关心着部队的工作。1997年10月,他因救治无效在北京病逝,总参装备部领导和上百名老战友赶来参加了他的追悼会,悼词中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他带领部队和革命群众向前线运送粮食弹药,为保证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为党的事业、为我军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工作……他工作细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经常下部队调查研究努力为部队服务;能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较好地完成各项保障任务,受到上级好评……他为人正直、忠诚老实、作风正派、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他的革命精神,高贵的品质,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他的一生始终保持一名革命军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忠心为党、心系民众,助人为乐是他一生不变的追求。他早已长眠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但他的故事在家乡流传甚广;他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军人陈俶的故事将会如同他名字的本意一样善良美好。正如有人说过:有一种追求叫精忠报国;有一种情愫叫思家念亲。他的风采将永远留在军营,留在乡间,留在晚辈们的心中。让我们时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共 35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用翔实的史料、细致的事例、多侧面的描写,给我们真实还原了血肉丰满、情操高洁的革命军人、共产党人陈俶光辉的一生,无论是艰苦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惨烈的抗美援朝时期,还是混乱的特殊年代、蒸蒸日上的和平建设年代,他都是值得我们后人缅怀和学习的榜样!编辑:素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素馨        2015-08-28 06:59:20
  感谢朋友参加征文活动。文章有少许语句存在人称转换及标点符号等问题,稍做了调整,若有不妥或是有其他异议,敬请指出。
借用中医手段,切脉世间冷暖。
回复1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8-28 09:29:53
  感谢索馨老师辛苦编辑、指正。问候敬茶!
2 楼        文友:闲妹        2015-08-28 07:58:38
  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2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8-28 09:30:44
  感谢闲妹老师点评!远握!
3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5-08-28 08:39:54
  他的革命精神,高贵的品质,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回复3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8-28 09:35:34
  感谢邵魁老师点评!老姨父在天之灵一定很欣慰。遥祝!
4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08-28 09:11:40
  他一生始终保持一名革命军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忠心于党,心系民众,助人为乐是他一生的不便追求。这应该成为当今领导干部的标准、榜样!向陈俶光同志致敬!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4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8-28 09:38:41
  谢谢小妮儿老师对我老姨夫的高度评价,诚挚祝福!
5 楼        文友:雀巢蓉儿        2015-08-28 09:13:08
  有一种追求叫精忠报国,这种家国情怀,最是让人动容。
徐蓉儿也是俺
回复5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8-28 09:48:28
  我是眼含热泪写完这篇文章的。谢谢蓉儿老师点评。远握祝好!
6 楼        文友:曲梁鲲鹏        2015-08-28 09:54:06
  精品!精品!可以出报告文学了!
热爱电子科技,关注历史人文
回复6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8-29 18:13:49
  说来惭愧,我对老姨夫的事迹知道的微乎其微,再加上文字功底浅薄,字句还需锤炼。感谢曲梁老师点评!敬茶!
7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8-28 09:54:16
  特别感谢老树老师的帮助,再次送上诚挚的祝福!
涓涓细流
8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08-29 00:31:46
  因为是纪念抗战胜利征文活动,应把笔墨更多用于描写抗战中陈俶,介绍他的抗战生涯和故事。从目前看,抗日部分内容不足。
   有一个地方让我看了很亲切——山西决死队,我爸爸最早参加革命也是在山西决死队。
   让我们一起来缅怀我们的父辈,好好活着,以告慰父辈的在天之灵。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8 楼        文友:涓涓细流        2015-08-29 18:18:59
  月楼老师点评得很好。的确如您所说,抗日战争的事迹笔墨太少。因为老姨夫生前几乎不谈他的战争经历,所以……再次感谢,远握!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