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雅韵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韵】秋之吟(散文)

精品 【雅韵】秋之吟(散文)


作者:幽兰萦梦 举人,5871.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42发表时间:2015-08-28 16:47:17

【雅韵】秋之吟(散文) 许是在家蜗居的时日渐长,许是把自己的身心禁锢的太深,许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麻木了人们的神经,许是城市四季常绿的植被冲击了人们的视野,浑浑噩噩中,竟让人感知不到季节的变更。恍惚间,一阵劲风便把秋也顺手牵羊地携带过来,让人措不及防,一下子从夏末懵懂的燥热中跌进了秋的凉爽里。
   尽管树木依旧蓬勃盎然地生长着,尽管小草仍然不甘寂寞地葱翠招摇着,尽管烈日依然乐此不疲地炫耀着,尽管云儿仍不忘与蓝天追逐嬉戏,与夏日相比,早晚的温度终究是降低了。晨昏暮色中,驻足户外,单薄的裙装难以抵御秋风的拂掠,丝丝寒意扑面而来,使人瞬间便有了天凉好个秋的感觉。
   在人们的意念中,不管是浅秋、中秋还是深秋,大凡提到秋字,总是与感伤和浪漫相提并论。纵观古今,许多文人墨客以秋为题的名篇绝句比比皆是。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孟浩然的《初秋》: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王维的《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或许是人至深秋经历的事情多了,心态日趋平和,对人对事也不再那么较真纠结了,因此,对秋也就没有太多的感伤之情,故而,对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秋词》喜爱之情更胜一筹。
   秋,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状态,不同的心境,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济条件下,纳入眼帘的秋,无论是外在的表象还是内在的质量都迥然不同。
   儿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技术也相对滞后,童稚眼眸中的秋,单纯、清丽、通透、明澈。当秋风舞动着黄色的裙裾飘逸而来时,原野这张硕大的季节背景便开始渐次变色。墨绿的树叶在秋风的鼓噪下,慢慢开始褪去绿装,从淡黄渐渐演变成深黄,直至褐色,葱绿的小草也青春不再,被一阵秋风拂掠之后,身姿开始萎缩,继而逐渐走向老迈。树枝上茂密的绿叶在与秋风亲吻后,一夜间便会凋零稀疏,甚至展露出光秃秃的枝桠。蓝天如水洗般透亮,不掺杂任何杂质,蓝得深沉,蓝得精致,而那细腻的白云,纤巧弄姿,变化莫测,为淡远的晴空覆盖上点点诗意和斑斑韵致。
   儿时的家乡,田野广袤,清新逸远。源于是机械化作业,为此,农田基本都是以条块为分割线。一整条田动辄几百亩。每个连队的千顷良田中,各种植物分布均匀,旱田水田各具特色。尤其到了秋季煞是抢眼,驻足户外,放眼原野,色彩斑斓,绚丽夺目。红红的高粱如火如霞,金黄的稻田波浪滚滚,饱满的豆荚低眉顺眼,洁白的棉花胜似云朵,空气中氤氲着瓜果绵甜的香味。每块条田中间的防风林带激情换装,褪去深沉的黛绿,换上华贵的金装,且色彩由淡渐浓。
   我的家乡是冲积平原,濒临黄海,湿地资源丰富,芦苇纵深,植被茂密。也许是源于沙质土壤的缘故吧,农场大面积种植的都是洋槐,在我们那里也叫刺槐,初春时节枝桠上的刺是青色柔软的,随着树叶的繁密,槐刺也越来越坚硬,犹如根根钢针直立在树枝上,那长长尖尖的刺,令人心生恐慌,望而生畏。即便是槐花绽放时节,也鲜有人敢攀枝采摘,生怕一个不小心便划破衣衫、血肉模糊,若需采集槐花时,基本都是用长竹竿绑上弯钩凌空采摘的。也许洋槐对季节的更替很敏感吧,每当秋风萧瑟天气转凉时,洋槐树最早卸去妆容,最先将光秃秃的虬枝展露无遗。白杨树基本都是作为道旁树而栽植的,因为白杨防风耐旱,为此,在我们这气候潮湿的濒海地区种植的数量并不可观。乌桕树则更加稀少,没有推广种植,只是在一些中心地带的防风林中才种植连片。秋季,当落叶乔木褪去绿装的时节,大多显现的都是黄色,独有乌桕树与众不同,在一片片金黄的叶片中,夹杂着点点红色,非常抢眼。那种深色的红,虽不及枫叶的嫣红璀璨,风情万种,倒也别具一格,庄重而雅致,含蓄而内敛,尤其点缀在耀眼的明黄中,更加清丽脱俗,不含丝毫的脂粉气息,为深秋时节略显单调的秋色增添一抹靓色。
   “芦花飞雪涨晴漪,烟雨冥檬望益奇。点点白鸥深处浴,扁舟摇动五湖思。”芦苇在我的家乡随处可见,也形成了家乡独特的一景。每当初春时节,在枯败的老根上,便会冒出一个个嫩绿的尖牙,随着气温的渐渐回暖,芦苇也逐渐地挺拔茁壮。朴素无华的芦苇,不择地域,不嫌贫瘠,常常是临水而居,彰显着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芦苇,年年岁岁,生命轮回周而复始,岁岁年年,枯荣复生含笑四季。家乡,源于濒临黄海,气候湿润,为此,芦苇便有了勃发生命张力的最佳场所。尤其在滩涂湿地上,一丛丛一片片的芦苇,挤挤挨挨,比肩继踵,每株高达数米,茎干有成人手指般粗壮。每当阵风过境,一杆杆腰身柔嫩的芦苇,纤细的柔枝婀娜娉婷,迎风摇曳,顾盼生辉,婆娑起舞,苇叶激荡的沙沙声不绝于耳,宛若不加任何修饰点缀的天籁之音,果真是一片“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的激情浪漫的态势。
   入秋,随着气温的逐渐走低,清秀的芦苇不再苍翠欲滴,原本张扬傲气、勃然向上的苇叶渐渐失去了光华,枯瘦的枝叶不再柔嫩,蜷曲着身躯低眉不语,等待着生命终结的宣判。翠玉般的苇杆也日渐老迈,褪去了青葱,换上了淡黄色的外衣,身姿亦不再挺拔,仿佛严重缺钙的老人般骨骼疏松,斑痕滋生。其时,唯有高高矗立于顶端的芦花,张扬着生命的无穷活力,秋风过,沸沸扬扬的芦花漫天飘荡,如银似雪,上演着“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的惊艳时光。
   家乡是水稻主产区,农场在每年的农田规划中,都会大面积栽种水稻,为此,河网密布,水渠纵横,洪泽湖的滚滚清流,浩浩荡荡涌入苏北灌溉总渠,在经过长途跋涉后再一次进行分流,然后一头扎进沟沟渠渠,流入汩汩田畴。甘甜的湖水养育了稻谷,为此米粒饱满,晶莹剔透,煮出的米饭香气四溢,绵软爽口,令人垂涎欲滴。也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吧,每当秋季收获稻谷不久,家家厨房炊烟升腾,空气中到处氤氲着新鲜稻米香薷甜润的味道。
   水稻经过春季的催芽育种,夏季的拔节扬花,到了秋季就是金黄一片,沉甸甸的稻谷满脸喜色笑弯了腰。记得有一年水稻长势特别好,放眼望去,平展展的稻田宛若一张硕大的黄毡铺展在黄褐色的地面上,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可惜,天不遂人愿,就在水稻行将收割的前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敲碎了人们的丰收梦。一夜间,狂风怒号,倾盆大雨裹着冰雹噼里啪啦直泻而下,风雨过后,稻田一片狼藉,惨不忍睹。成片成片的稻谷匍匐在地,稻穗被砸得七零八落。为了将损失降到最小,团部经过研究迅速作出指示,号召在校的师生们停课全力支农。那时,除了一二年级的学生继续留校上课外,三年级以上全部放农忙假支农抢拾稻谷。当时,放眼稻田,人头攒动,每个人手中都端着可以容纳谷粒的器皿,从潮湿的泥地上捡拾,有些地方无法捡拾,只有将稻谷和着泥巴一起抓。弓着身,猫着腰,时间一长两腿打颤,有的人干脆跪在泥水里抓拾,那场面真的让人感到心酸。捡拾的稻谷,大多都和着泥巴,为此只能清洗后晒干,许多稻谷源于浸入水中时间太长,已发霉出芽,人是不能再食用了,只能充当家禽的饲料了……
   那年秋收,源于倒伏的稻谷太多,大型机械无法施展实力,为此,只得人工开镰收割。习惯了全机械化作业的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再一次上演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收割时,那一蓬蓬匍匐倒地的稻谷,在手轻轻触摸的瞬间,滋生的蚊蝇飞蛾如闪电般迅速四处逃逸,嗡嗡之声不绝于耳。收割的人们一边挥舞着镰刀挥汗如雨,一边还要防范着蚊虫的叮咬。记得那时,手有残疾的母亲,每每夜深人静时总是难以入眠,右手那根不能伸屈自如的残疾的中指一阵阵钻心的疼痛,搅得母亲难以安寝,当实在按捺不住时,母亲就会发出轻微的呻吟,而我们往往也是在睡梦中被这呻吟之声惊醒,迷蒙着双眼瞅着母亲,却也无能为力。尽管如此,第二天母亲照样带着夜不成寐的疲惫投入到抢收的行列中……
   成年后,远去他乡投入工业建设,整天工作在室内,在白炽灯下安度时光,为此,和自然亲近的机会越来越少,收入眼帘的景色也愈发单调,除了大街上流动的车流人流,就是桎梏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围城里,纳入眼中最多的绿色就是道旁的景观树和人工构筑的公园景色。现在科技发达了,技术进步了,尤其是纳米技术的研发,可以让人随心所欲地营造各种氛围,培育各种珍稀名贵的植物。虽然这些景色很豪华很奢侈,但和纯粹的田园风光相比要逊色许多,因为人造的美景颠覆了季节,失却了本真,而自然成就的景色亲切流畅,清芬韵目,令人有种舒爽怡神的快乐感。若是把现代城市炫目璀璨的景观植被喻着雍容华贵的贵妇,那么,自然质朴的田园风光就是一位不施任何粉黛的俏丽佳人,更耐看、耐品、耐读。
   一次深秋时节上街购物时,偶然巧遇的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那是一个多云的天气,阳光忽明忽暗,气候已不是很暖,但风却很大。尽管道旁的植被依旧是一片绿色,源于风力的蛊惑,在香樟树浓密的绿叶间,不时有一片片早衰的黄叶飘然落下。一位年过花甲的清洁工大妈手里拿着清洁工具不停地清扫着,可是,老天全然没有半点怜悯之心,那飘落的树叶前面刚刚扫好,后面又簌簌落下,大妈左右追逐着落叶,忙得大汗淋漓。少顷,大妈无奈地看着飘洒的黄叶,但强烈的责任心驱使着大妈在略微喘息后又开始清扫。大妈只顾埋头清扫,不经意间在追逐落叶时人已至马路中间,可大妈却浑然不知。就在这时迎面驶来的一辆小车戛然而止,车窗内一个衣着华贵的中年男人探出头来,一脸惊愕。看到此,我心想:糟了!大妈肯定会遭到一顿怒斥。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开着豪车穿着华服的中年男人并没有大声呵斥,而是用平缓的语气提醒大妈工作中要注意安全……其实,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居多,那些素质低下、颐指气使、专横跋扈、放浪形骸的人毕竟为数不多。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年年岁岁,秋来了,秋去了,秋浓了,秋深了……不经意间,年轮在岁月的打磨中烙下了一道道辙痕,有些人,去了又念;有些事,远了又忆。深知自己慧根浅薄,即便是人至深秋,依然无法对尘世间的人和事大彻大悟,数十年来,只是值守着一份平和与坦然,淡定而从容地生活着。回味往昔,年轻时也曾崇尚过诗人用文字堆砌的如诗如画的意境,也曾追逐过绚丽多彩的梦想,也曾描绘过璀璨多姿的人生。当理想的羽翼被现实一次次折断的时候,仿佛才断然顿悟,其实,我就是一个平凡的小我,此生并没有太大的建树,亦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爱情,一直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即便如此,平凡并不平庸,内心深处依然时刻在编织着绚烂的文字梦,向往着温馨的故乡情,感受着亲人间爱的温存,即便在这丰厚的秋季,依旧用心音、用真情吟唱着一首秋之歌,用温暖、用感恩演绎一段秋之情……
  

共 43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酷夏仍然逞着它的余威之时,秋却静悄悄地光临了。季节性的变化非常快,早晚已感到有些寒意,那些葱绿的植物已见枯黄。古今文人墨客对秋的感慨多是悲凉寂寥的,而作者眼里的秋景却是另一番亮色。“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让文章一开始就有了积极的格调。秋与年龄、心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关联。那么作者眼里的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童年的秋,单纯、清丽、通透、明澈。童年的秋是色彩斑斓的,空气中都带着瓜果绵甜的香味。成年时,秋天的景色越发单调,虽然各种名贵的花卉植物映入眼帘,但失却了旧时秋景的自然纯朴。这个季节展现出来的人间真情却淡化了秋天落叶带来的凄凉,那位清洁工老大妈的辛劳,不是也感动了小车司机?他善意的提醒表达着对老大妈的敬佩。人至中年,人之深秋,经过了岁月的打磨,固然少了一份青涩与冲动,然更多了一份平和与坦然。经过了挫折,才懂得了人生原本就是这样波澜不惊,生活也是这样平淡平凡。最后,文中的情感得以升华:中年有梦,不放弃梦想;中年有情,更加珍惜故乡之情、人间之爱。在丰厚的秋季依旧用心音、用真情吟唱秋之歌,用温暖、感恩演绎一段秋之情。文章在朴实流畅的叙述里,以诗词的巧妙运用点出文章主题。文章纹理清晰,层层递进,在铺陈秋色的过程里融进自我真情实感。用词自然熨贴,情感亲切、温馨,足以看出作者驾驭文字能力的高超。好文,倾情推荐!祝好姐姐!【编辑:树阴凉儿】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828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树阴凉儿        2015-08-28 16:58:32
  借景抒情的运用到娴熟,情感亦能挥发到极致。诗词插入巧妙熨贴,语言流畅自然。非常佩服姐姐驾驭文字的能力!佳作欣赏学习,祝姐姐写作快乐!秋天快乐!
崇尚自然,任其自然,顺其自然,乐得自然。
回复1 楼        文友:幽兰萦梦        2015-08-28 17:28:51
  看着妹妹精美的编者按和温馨的留言,愚姐心中好感动!一篇心情文字能得妹妹赏识,深感欣慰!再次感谢妹妹在身体不适的状况下为姐姐拙文精心编辑!谢谢妹妹长期以来对雅韵家园的无私奉献与执着守候!让我们姐妹一心为雅韵的再度崛起,为江山文字百花园的繁荣绚丽增色添辉,奉献绵薄之力吧!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