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想起三十年前的一次徒步

编辑推荐 想起三十年前的一次徒步


作者:鲁梁 布衣,420.2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78发表时间:2015-08-29 22:43:03
摘要:山水依旧,日月轮回。三十年前的往事恍如昨日:几个稚气未脱的少年边走边玩地行走在路上,这情景时常出现在我的梦境中。

女儿在读高中,学校距离家里步行也仅有十几分钟的路程,而早晨上学、晚上放学,女儿却还要我接送。看着稚气娇嫩懒散的女儿,我又想起三十年前——那时,我也是她这样的年龄——来县城读高中第一个假期徒步三十多公里回家的情景来。
   第一次进梁山县城是1981年。那时我读初中,本村中学取消了,只好到三里外的联中去上学。那时学校的条件比较差,每天晚上,要长期坐在昏黄的煤油灯下读书学习,结果眼睛近视了,哥哥骑自行车带着我到县医院,配了一幅眼镜,当天下午就回去了。第二次进县城是在1982年,我考上了梁山一中,来上学,哥哥骑自行车带我,送到学校,又把自行车骑回了家,因为家里只有这一辆破旧的二手自行车。
   我的家乡在县城西北方向30公里的黄河滩区一个名字叫杨庄的村子,村庄与黄河仅一坝之隔,晚上睡觉就能听到黄河哗哗啦的流水声。那年夏天,黄河发大水,把我们的村子泡成了“一座孤岛”。我们到梁山一中来上学,就是坐船出来的。
   那年的梁山一中只招收六个班,每个班四十多人。能够考上梁山一中的,绝大多数是农村的学生,我们西辛联中考上了五个人,分别是忠广、勋海、厚瑞、云稳和我。那个年代还时兴放秋假,让学生回家帮忙秋收。开学一个月,学校突然宣布放秋假,我们没有一点心理准备,这下可难坏了我们几个举目无亲的少年。我们都没有自行车,也没有办法通知家长来接我们,更不知道怎么样去坐公共汽车。那天晚上,我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一个能够回家的好办法。眼看快到了宿舍的熄灯时间,年龄最小的勋海突然说,干脆咱们步行回家,一晌走不到家,就走一天。我们都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的办法。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都起床了,收拾好书包,在食堂就咸菜吃了两个馒头,喝了点“照人汤”(就是那种盛在大铁桶里、比水饺汤还稀、能当镜子清晰照出人的映像的汤),就匆匆上路了。出了县城,太阳像个金黄的橘子,正在缓慢地钻出地平线,阳光洒下千万条千丝万缕的金线,沐浴着我们几个意气风发地行走的少年。路两旁是一片金黄的广袤原野,大豆、玉米都已经成熟,有的人家已经开始挥舞着镰刀收割。牵挂着自己家里的庄稼,惦记着父母的辛劳,我们不知不觉都加快了脚步,感觉得到耳旁有呼呼的风声吹过,脚底像安装了滑轮,双臂像展开的羽翼,恨不得插翅尽快到飞到家里忙秋。
   过了京杭运河大桥,我们面临着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国道,油漆路,一条是黄河大堤,砂石路。在这个岔道口,我们徘徊、争执,分析着两条路的利弊。最后还是选择了走黄河大堤,因为国道虽然路好走,但各种车辆太多,危险,没有安全感。黄河大堤高出地平面十多米,走在上面,居高临下,可以更好地观察欣赏两边的金秋美景。
   为了减轻徒步的劳累,我们一开始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后来是轮流讲故事。又走了十多里路,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鼻尖上、脖颈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脚底开始发疼发痒。索性坐在了路边的石头上休息。那时候,我们都是真正的“布衣”,身上穿的是粗布的裤褂,脚上穿的是布鞋。坚硬的砂石路凹凸不平,把我们的布鞋底磨去了厚厚的一层,剩下的是像蝉翼、像煎饼一样薄而透亮的一小层。脱下鞋来,才知道,我们的脚上都磨起了泡。出发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带水和任何可吃的东西,尽管很渴,还是不舍得买点水喝。再次上路的时候,我们再也顾不上欣赏沿途的风景,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脚下,小心翼翼地迈动着小步,尽量往比较平坦的地方迈动脚步,但还是会时不时地踩到石子上,如果碰巧是与脚上的水泡“亲密接触”,脚就会火辣辣地揪心疼痛。家---我们这次徒步的目的地---还是有一个遥远的距离。这样默默地低头行走,劳累,无趣,痛苦。忠广说,咱们数电线杆吧,数过十根,就坐下歇一会儿。这样把一个大目标分解为无数个小目标后,果然有趣多了,也不太累了。歇过了十多次后,日已过午。我们几个像打了败仗的士兵,再加上口干舌燥,又饿又累,就更加精神萎靡,士气低落。猛一抬头,望见国那里黄河大闸就在不远处。这里是黄河滩区的一个人烟辐辏之处,肩挑贸易繁多,饭馆摊铺林立。我们像看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像打了一针兴奋剂,一下子又来了精神,也顾不上脚板的疼痛和劳累,不约而同地都加快了脚步。找了一家小饭馆,一问,已经是过午一点多了。看着饭馆里的鸡鸭鱼肉,我们虽然也是谗言欲滴,但兜里有几个钱,自己最清楚,条件不允许我们大吃大嚼。我们每个人吃了两个包子,喝了两碗免费的白开水,歇了一会儿,又继续上路
   勉强地填了填肚子,就像给运转不灵的机器加了润滑油,我们走起路来又感到轻松有劲了。十多里的路程,在说说笑笑中,轻轻松松地就走到了家。
   在路上,我们还盘算着有没有渡船回家,来到堤口才发现,洪水已经消退了,露出一条蜿蜒的小路和一撮一撮病恹恹的庄稼。那年的秋假,我们干的农活很少,因为我们村里的庄稼大半被淹死了,收成不及往年的三分之一。这样也意味着我们要度过一个大灾之年。尽管如此,家里还是省吃俭用,留足我们在梁山一中吃饭的口粮。可怜天下父母心,灾年最苦是农民!那年虽然没有饿死人,但村里有的人家还是背井离乡,扶老携幼,走上了逃荒要饭的路。
   高中毕业后,我们当年的五个小伙伴各奔东西。忠广青岛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勋海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毕业后去了沈阳一家企业,后来听说他自己经商了。厚瑞毕业后一直在肥城矿务局中心医院工作。云稳高二时因为压力大,神经衰弱很严重,退学了,在家务农。毕业后又来到梁山县城工作的,只有我。
   山水依旧,日月轮回。三十年前的往事恍如昨日:几个稚气未脱的少年边走边玩地行走在路上,这情景时常出现在我的梦境中。再过三十年,我们又会是怎样的人生状况?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耄耋老翁,蹒跚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还是“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化作一抔泥土,永远地长眠在地下?一切皆取决于天意,天意乃自然规律,自然规律不可违,无论是达官贵人,大腕明星,还是贩夫走卒,平民百姓,最终都将走向人生的终点站。重要的是,活在当下,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

共 24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次突然的放假,让作者和同路的几个同学一时没了回家的办法,想去想来,集体决定步行回家。文章写了步行的痛苦,写了伙伴们为了战胜困难想出的各种办法;写了一路的见闻感受;文章结尾写作者对这段经历的回味和感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08-30 22:27:45
  文章写出了一种怀念,一种对曾经的学生生活的眷恋。同时,文章也写出了一种生活经历,这些经历会成为人生的财富,在某个时候就给我们一次帮助。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鲁梁        2015-08-31 19:32:58
  谢谢春雨阳光老师的精彩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