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四合院(小小说)

编辑推荐 四合院(小小说) ————乡野旧事


作者:邵晓林 布衣,41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72发表时间:2015-09-07 09:54:56
摘要:——四合院,中国汉族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将庭院合围在中间。在晋南,早先能盖起四合院的,多为土财主或者富足人家。   


  
   在我的记忆里,村里曾经有两座四合院,人们把它叫做前头院、后头院。
   四合院的主人是一对亲兄弟。哥哥叫春霖,那时他不仅在乡下有田产,临汾城里还有他一片火柴铺生意,弟弟春雷则耕种着百十亩上好的凹地,是个十足的土财主。大概应了祖上的一句话:财旺人不旺。原因是这弟兄两个都过了而立之年,尚膝下无子。老大在老母的怂恿和大婆的默许下,纳了一个二房,可几年过去了,仍不见动静,倒是弟弟聪明,不声不响就收养了妻妹的女儿,起名媚儿,他自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家里凡此种种似与风水等有关,想等女儿大了招赘一门亲,借助外在带来的因素生儿育女,也许就会彻底改变人丁不旺的现状。后来,老哥眼看四十多了,无奈之下,也托人从侯马婴寄院里收养一个男儿,取名叫新儿。
   新儿和媚儿就像一对双胞胎,老奶奶每天扭着小脚,照看着他们,他们两人在一起玩,一起吃,前头院到后头院,再从后头院到前头院,有时玩累了,奶奶就把他们放在一个炕上睡,从小小的,他们两人就密不可分,就像一个人一样,他的家就是她的家,她的家也是他的家。
   太阳升起来了,奶奶的叫唤声便弥漫在小村的大街小巷:“新儿媚儿,赶快回家吃香旗子了——”
   夕阳西下,小村的上空又荡漾着奶奶那宛转悠扬的吆喝声:“媚儿新儿,都给我回家睡逗逗了——”
   日本人走那年,媚儿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新儿则考上了绛州师范。
   天上下雨地下流。世上有许多事情看起来是那么天经地义,合情合理,就像媚儿和新儿,他们看上去是多么般配的一对啊!真是天造地设,可是在有一些人的眼里,无疑于天方夜谭,仅仅就因为他们是同姓兄妹,哪怕没有血缘关系,也有背伦理,一开始就注定他们永远走不到一块,况且,他们的父辈们收养他们,都是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别样的希望。
   然而,青春的热血在青年人心中是渐生渐长的,有时那种感情也是奇特的,是不由自主的,是冲破一切束缚的。比如新儿和媚儿,不管别人说什么,他们的内心里,已经甜蜜的恋爱了。
   恰好此时,内乱爆发了。
   老年人都说,刚开始,八路军和老蒋谈判,说的好好的不打了,不知为什么,后来又反悔了,胡宗南飞机大炮.地上望不到头的队伍每天往北边开,好呀的!那阵势!八路军跑的连人都不见了,忽然,一夜之间,中央军又呼啦啦全退下来了,说是让八路包了饺子,连他们的军长都让俘虏了,真是兵败如山倒,大路上、沟沟里、村子里、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残兵败将,有不少散兵游勇趁火打劫,去打去抢,沿途的百姓可遭殃了,他们所过之处,鸡飞狗跳,闹的父母哭,孩子嚎,尤其是那些财主、富足人家,便成了他们抢掠的重点,垂涎的盘中美食。
   那天晚上,媚儿伺候父母睡下,她却睡不着,独自一人对着煤油灯想心事,因为新儿一个月没有音信了,他是功课忙?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她又不方便去找他,只能将相思吞在心里,不过她相信他们私下的海誓山盟,不怕好事多磨!想着,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爱的人是一个有情有义好青年,她已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他,并且愿意和他厮守终生,不管家庭和父母百般阻挠,她早已坚定了信心。
   这时,大门外响起一阵人马的嘈杂声,并夹杂着重物的锤击声,接着一伙人破门而入,老父亲刚提起裤子,就被一枪托打倒在地,他气愤地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来人抖了抖手里的枪,答道:“你问问它是干什么的。”老父亲骂道:“强盗!”那些人狞笑着说:“你说错了,我们是中央军,可是现在我们就是土匪,遇到你们这些有钱人,我们就顺手牵羊杀富济贫了。”“我要找你们长官,找蒋委员长告你们!”那伙人哈哈大笑起来:“我们长官早去见阎王了,蒋委员长吗?我们还想找他哪,他妈的他是怎么搞的!"老父亲气的口吐鲜血,滚在了地上,而母亲则死死护着媚儿,生怕有人抢走了女儿......
   新儿是得到噩耗,第一个赶赴现场的直系亲属,展现在他面前的惨状让人目不忍睹,叔父活活气死了,婶婶被坏人用刺刀捅死了,媚儿下落不明。因为这些当兵的抢劫对象就是深宅大院,所以村里仅有的这两座四合大院都未能幸免,前头院新儿父母因为在临汾忙自己的生意,家里一切事宜托付叔叔婶婶以及几个伙计照看,所以,家里抢走了一些贵重物品,打伤了几个看门的人,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等在临汾的父母回来,新儿作为两家唯一的孝子,披麻戴孝,拜爷爷揖奶奶,为二爸办理了后事,经过弟弟这场变故,老父亲对乡下这个家已经心有余悸,害怕看到这两个四合院,所以,新儿征的老人同意,请了村里的几个头前人,变卖了所有田产,但是考虑到人都有叶落归根的念想,便雇人用土坯暂时泥死了院门,以备以后方便的时候回家看一看,住一住。
   前头院,后头院两座院落就暂时闲置在那里了。
   从此,人死了,家衰败了,每当秋冬来临,只留下了两座空荡荡的四合院,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透出无限凄凉。
   关于四合院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土改后的第一个春天,翻了身的农民们正在自己的土地上紧张忙碌着,忽然一个惊人的消息在全村的街巷被每一个男女老幼争相传递着:“媚儿回来了——”
   是的,是媚儿回来了。虽然她此时不到三十,但看上去那么苍老,好像比实际年龄老了十几岁,她带着一个三岁的女儿,而且她还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悲惨的故事:那天晚上,那群散兵打死了媚儿父母,把她掳上了深山里,开始啸聚山林打家劫舍,让媚儿做压寨夫人,从此她过上了忍辱偷生、以泪洗面日子。有多少次她都想一死了之,可她真的放不下新儿哥,后来又有了一个女儿,她常常想起死去的父母,她发誓一定替他们报仇,所以,几年后,有一天早上,她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让一个采药的老人带出山,通过当地农会很快找到区上,报告了这伙土匪的详细情况,并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带着部队包围了土匪的老巢......
   回家的第一件事媚儿就是找到最亲近的人,大伯一家,然而,令人感慨的是,弟弟家惨遭不幸后,由于悲伤,仅仅两年,奶奶死了,大伯也死了,小伯母席卷了所有家当,不辞而别,只留下多病的亲伯母靠亲朋救济度着晚年,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那年绛州城解放,新儿哥从此杳无音信,下落不明。
   人就是这样,只要死不了,就要千方百计想法活下去,而且想法活的好,村里人可怜媚儿的遭遇,念及其父辈们的恩德,给她收拾好后头院,分了土地,让她带着年幼的女儿独自生活。就在划分成分时,有人把他们老弟兄的四合院翻了出来,最后倒是妇女主任三奶奶站出来说了话,说媚儿本来就是收养穷人家的孩子,如今落到这种地步,况且他们家在解放前土地已全部卖给了穷人,这下谁都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有人提议把大伯家的四合院作为村委会办公的地方。
   后来,在乡亲们的撮合下,媚儿和一个早先给大伯家停活的山东青年成了夫妻,时间久了,好多难忘的生活记忆渐渐变得淡薄了,他们一家住在那座四合院里,虽艰难但却顽强的生活着,又生育了四个孩子......
   此乃后话。
   时间过得的飞快,转眼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一天,县上收到一封来之美国的信件,信上写到:我叫杨新,小名新儿,是一位旅居海外的学者,老家在山西省运城市某某镇某某村,一九四九年被蒋介石集团挟持到台湾,从此和家人失去联系,如今父母双亡,没有了亲人,但我时刻怀念曾经养育了我的故乡,我想趁有生之年最后一次目睹曾经生活了近二十年的故居,看一看我记忆中的四合院,希望得到有关部门的帮助。
   信从县上转到镇上,又从镇上转到村里,村长觉得这封信似乎和媚儿婶婶有牵连,所以把信直接交给了媚儿。
   媚儿戴着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读着信,她忍不住手在颤,心在抖,信未读完,泪水早已湿透有了信纸:“新儿哥,我的亲哥哥,这么多年,你是怎么过来的?”
   一时间,千头万绪涌上了她的心头,她想起了他们从小在一起的情景,想起了他们家的前头院和后头院,想起了老奶奶领着他们,饿了,就让他们在一起吃饭,累了,就让他们睡在一个炕上......

共 32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四合院的故事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媚儿和新儿的爱情又是个悲剧。但作品彰显的是 情,是感情,是人情,是乡情。两个四合院,一个大家庭,兴衰巨变,爱恨交加,演绎了社会变化以及历史的脚步。作品如在语言上再精炼些,在时间过度上再巧妙些会更加精彩。欣赏佳作。 【微编 王老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老大        2015-09-07 09:59:33
  期盼新作,注意字数控制,江山微小说栏字数规定是200--3000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