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长征】北盘江深情(散文)

精品 【长征】北盘江深情(散文)


作者:王戈 秀才,2932.6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19发表时间:2015-09-09 11:59:51
摘要:红军长征过北盘江的史实,尽管时光流过了五十年,但是当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红军的英雄事迹仍然鼓舞着北盘江畔的人们,像红军一样不畏艰难险阻,急流勇进!

四月的北盘江,并不是涨水季节。我们沿着悬崖峭壁走了几十里山路,快到东岸的坝草渡口时,远远就听到了江声浩荡,波涛滚滚,依然那么气势磅礴,惊心动魄。四位老船工,划一只“二叶子”木船,摆渡我们越过这滚滚滔滔的北盘江。
   这北盘江,就是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团的第十一团在北盘江东畔的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坝草乡的布依族同胞帮助下,用囤箩装上石头为墩搭上木板为桥,飞快渡过而使红三、五两个军团和军委纵队躲过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阻截赢得时间的地方。
   四位老船公年岁都已经古稀。问起他们的生活和家庭,都不爱说太多的话。但是一讲到红军长征途中飞渡北盘江,仿佛一下子又回到那满山火把、滿江红光的白天和夜晚。四位老者,贺元正年纪最小,那时刚二十出头,当时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他最不能忘怀的是:那年(1935)年4月的一天,他们用囤箩、木板搭桥,帮助红军顺利渡过北盘江的情景。他记得,当红军顺利渡过北盘江后,一位红军番首长拉着他的手,禁不住兴奋和感激之情,深情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世世代代在北盘江渡口为地主老财卖命的船工,当时哪能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意呢?直到红军过后,他才知道这支纪律严明、爱护百姓的队伍叫红军,是毛主席、朱总司令领导的、为“干人”求解放的队伍。共产党是普天之下劳苦大众的救星。
   从此,在悠长的暗淡岁月里,东岸渡口的,多少次站在岸边,望着江对岸群山,仿佛红军飞渡北盘江才是几天前发生的事。
   “记者同志,你们采集这些有用吗?”贺元正大伯转过头来,郑重地对我说,“我们有个最大心愿,就是要你们采集后要珍重历史,不要随意增减。”
   贺元正大伯说这句话的时候,另外三位老船工也笑了笑。贺仕云大伯说:“记者同志呀,这是我们多年的心愿呢!”
   我们的眼睛湿润了。在镇宁六马,我们沿着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采访,许多当年的老红军、老干部和当地群众,总是异常激动地向我们讲述红军飞渡北盘江的动人故事。那种真挚的革命情谊,那种深深的怀念,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象。
   就像老船公说的,路过北盘江的红军万余人,当晚就露宿在山头、田坝。在这天晚上,船工们也难入眠。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军队:既不敲门打户,也不掳抢民财。在他们的记忆里,只有抓兵、派款、奸淫、掳掠的“遭殃军”(中央军)。从此,红军——“干人”的队伍,这陌生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头上。
   “唉,五十年过去了,我们忘不了北盘江——渡红军的经历……”贺元正老人讲起来,总是那么动情。他那噙着的两眶泪水,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语,诉不尽的叮咛!
   北盘江水滔滔流,军民魚水情意深。红军长征过北盘江的史实,尽管时光流过了五十年,但是当年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红军的英雄事迹仍然鼓舞着北盘江畔的人们,像红军一样不畏艰难险阻,急流勇进!
  
   备注:
   本文写于1985年8月。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日子里,本人再次前往北盘江畔采访。得知当年帮助红军渡江的贺元正等四位老船公已先后离开人世。在此,特将此文再次发表,并向四位老人表示深切的怀念!

共 12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写了作者们去采访北盘江的经过,这里是红军曾经经过的地方,至今那些经历过当年故事的老人们,说起当年送红军过江的故事,还很激动,讲述着他们对红军的认识,讲述着他们现在的心愿。文章以客观的记叙笔法,记录了作者们的见闻,体现了很好的真实性,从一个角度真实地表现了当年红军们的精神风貌,表现了红军和老百姓们的军民关系。【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长征征文大赛获奖推荐0151114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