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舞风清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舞.念】又回文庙(散文)

精品 【墨舞.念】又回文庙(散文)


作者:尚儿君子 秀才,2400.1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27发表时间:2015-09-13 14:07:34

【墨舞.念】又回文庙(散文)
   在我走过的人生岁月里,今生与文庙结下了不解之缘。回想在与文庙相伴的日子,加起来竟有三十余载。因我单位搬迁,再次回到文庙里面工作,让我感慨万千。看到这文庙从历史的脉络中走来,将几许圣贤之气、书卷之气、沉静之气,与古朴庄重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深感人间的安然如许。我曾在这里生活,我在这里工作,我在这里喜结连理,我在这里修身,一直贯穿于文庙的陪伴中。
  
   ---题记
  
   【一】
  
   回望我的人生岁月,伴着缕缕书香之气,让自己已经走过了不惑之年。确切地说,在我记事的时候,就随父亲住在文庙里。那时候,我的父亲在文化馆工作,单位就设在文庙内,因此就给我的人生岁月留下了几许文者之气。在我一路走来的岁月里,我在文庙里出生,我在文庙里读书,我在文庙里工作,我在文庙里结婚生子。总之,我的生活可以说都有文庙的见证。
   到今天,我的青春早已远去,华发早生,而文庙还是那样古朴庄重地矗立着。每当我在文庙里走出,就多了几许“君子”之风;每当我走进文庙中,就生有了几许敬畏和虔诚。这座从历史中走来的建筑,因弘扬儒教文化,让人间充满了正能量,成为千千万万学子和百姓心中敬仰的圣贤之地。不管是读书人,还是百姓人家,对传统儒教中的“仁义礼智信”,都会刻印于心,成为传承人文思想的精髓。而孔圣人的核心思想“仁”“恕”,更是被历朝历代所推崇。
   久居此地,让我对自己就多了几许自谦。想一想,我的人生是多么幸运啊!一个凡夫俗子的我,有幸在文庙里生活了这么多年,是何等的造化啊!现在,让我越来越觉得文庙里,那种博大精深的儒教文化,已经随着血液渗透到每个人的文化基因里。在民间有一句谚语:半部《论语》走天下。可见,孔子的弟子们,为孔圣人编纂的《论语》,已经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将华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个方面,都融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中。就是在今天,我在学习《三严三实》的文件中,依然能够体会到孔子思想的影子,“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这就是孔子早已在“修身”中,让一个人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
   因此,在古人的做人中,就明确了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步骤。由于每个人存在个体差异,还有能力和经历、背景和环境的不同,所以在人生路上的作为就不一样。但是,每个人的修身都是必须的,也就是做人的基本素养。可见,古人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为人正直看得非常重要。因而,在古时候朝廷用人的标准上,就有了一个准则:德才兼备者,重用;有德无才者,可用;有才无德者,不用。就是现在,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足以看出古人用人的智慧。一个没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是不可能为百姓、为国家廉洁奉公的。
   特别是在今天,社会的快速发展,却让人们变得浮躁和功利。表面上看到的是,繁荣与文明的步伐加快了,可是道德素养却在急剧滑坡,让人心痛。因此,在华夏大地上就出现了信任危机,特别是关乎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秩序中,矛盾尤为凸显。从食品、医药、蔬菜蛋奶、鸡鸭鱼肉、让人们不放心;从空气污染、河流污染、土地污染等等,让人们的生存有了危机。因为有些为了生产商品的商家、集团、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失去了良知和道德的底线,造成了人们面对未来的恐慌。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象,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弘扬社会道德的主旋律。这些内容在中国春秋时期的《论语》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典故或者记录的言行。足以说明,在流传下来的经典《论语》中,让一个人的修身,成为社会良好道德的体现。因而,不管是在什么朝代,什么时期,从文庙传出的人文情怀,都会受到人们的认可的。修身,看似简单,却是一个人“蜕变”的过程,破茧成蝶的必须经历。因此,古人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为修身的准则。就是在今天,让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定位中,都会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不要犯了眼高手低,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这样才能在一点一点的人生积累中,作为自我完善,自我修身的人生起点。
   每当我进出文庙之时,就能感到人生不同的滋味。当我上班的时候,进入文庙,就好像自己与外界隔绝了。我喜欢这个幽静之地,古朴的风貌,还能让自己找寻到远古的人文精神。这个时候,我可以什么也不想,静静地读书或者办公,感受那种“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文者之风。只有此时,才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清风沐浴的惬意,也让我真正理解了人生中什么才是真正的“清贫”。如果一个读书人,抛开“时也、运也、命也”人生的起伏,那么即使再清贫,也是受人尊敬的。这就是“大道至简”的人文精神。走出文庙,我又回归到生活中。在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城镇中,也能体会到人间烟火的滋味。学以致用,能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让自己身边的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这正是我最欣慰的理由。
   我很庆幸,抬头见文庙,就让自己心中有了一种文化熏陶的安然。面对自己每一天的工作,我谨遵圣人之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我要求别人做到的同时,自己首先做到。这样我的心中,就有了几许坦荡之气、无私胸怀。看着自己身边的每一个同事,就让我格外珍惜,因为有缘,才能在一起工作,这是多么的不易啊!看看茫茫人海,又有几个人能够和自己几十年在一起工作的?所以,我与身边的同事,始终保持着“君子坦荡荡”的作风,从不勾心斗角,搬弄是非。
   我很感激,遇见文庙,就让我心中有了几许不舍的情怀。当我还是一位孩童之时,文庙是那样的古朴庄重;当我成长为翩翩少年之时,文庙依然古朴沧桑;当我工作了,成家立业之时,文庙还是那样的不愠不火,安静如初;当我人到中年之时,文庙依旧是这样沉静如许。现在,文庙在我的眼里,多了几许人情味,像是我的长辈、像是我的亲人,更像是我的朋友,只是我没有文庙的“功力”深厚啊!我愿在此做一辈子学生,让自己的心静清宁。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我很知足,与文庙为伴,就让我心中少了几许遗憾。因我长期居住在这里,就多了几许淡泊之心。在红尘滚滚中,我不求富贵,但求有一种“清平乐”的心态。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用“仁”字当头,和善邻里,量力而行;用“恕”字为人生底线,将自己看不惯的,不愿违背自己的良知的事情,用一颗怀柔之心,做到最大极限的忍让。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这就是处世的“中庸”之道,只有拥有了人生的积淀,方能体会到儒家思想的奥妙之处。
  
   【二】
  
   我居住的文庙,处在县城的中心,因而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此,不管是当地的百姓,还是外地的游客,到此地都会来文庙中转转。在这座古朴庄重的建筑群面前,文庙无疑就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名片,告诉了来过的人,这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历史的沧桑和文明。这座经历了岁月洗礼的文庙,能够较为完整的保留下来,就是一种莫大的精神财富啊!让这里的人们,从直觉上看到了历史的脉络、岁月的印痕,更有崇尚孔孟礼教的风尚,是百姓心里的一方净土,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
   除过这座文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到现在已经数百年了。前门在文化大革命中损坏外,其余的建筑完好如初。但是大门前的学巷依然存在。渐升从南端开始,首先是大成殿,其次是明伦堂,最后是尊经阁(共三层)。两旁配有厢房,对称而至,每十间为一段隔开,共三段,总计六十间。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由南向北,逐渐升高。这些建筑属于土木结构,主殿上面都是用琉璃瓦覆盖,还有精美的脊兽,与传统的辟邪神兽组成,远看大气恢弘、金碧辉煌。并且四角都配有风铃。在飞檐斗拱中,足以看到那时独具匠心的精湛技艺,令后人叹为观止。
   现在,这座文庙已经整修完好,保护很到位。有监控、有灭火器等装置,而且还有专人日夜看管。虽然说,我单位现在搬进来,但也是暂住的。因而,在用火、用电上一定要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条例》。时过境迁,再次回到文庙,让我感慨万千。因为在这里的每一处,都有我留下的故事,和难忘的人生经历。这种亲切感不言而喻,总想摸着这些熟悉的建筑说说话,而且在我心中更有一种回归感。朋友们,就听听我和文庙的故事吧。
   原来,我单位就设在文庙内。因为,我单位是文化馆,在人们心中名正言顺可以设立在此。以后,再细分为博物馆和图书馆。总之,那时候都归文化馆。我在84到02年期间,就一直住在文庙里。那时候,宿办合一,父亲还在文化馆工作。我在这期间,从上学,结婚生子,工作生活都在这里。回想起这一幕幕,生活中经历的点点滴滴就被激活了,仿佛是昨天的事一样。
   先说大成殿,这是文庙的主殿,是祭孔的地方。在大成殿里,成全了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与妻子喜结连理,举办了结婚大典。那是在95年的春天,单位的职工食堂设在文庙内,就在大成殿的西边,因父亲也在文化馆工作,所以就托付同事和领导,将我的婚庆设在大成殿内。记得那一天,张灯结彩,把大成殿布置一新,显得庄重而喜庆。待到吉时,婚典落成,招待嘉宾,美酒佳肴,欢声笑语,洒满此间。对我来说,也是这三十多年期间里,唯一有幸在大成殿举办婚礼之人。当然在这里举办婚礼,也有父母的期许,就是希望我“大器晚成”,在人生中一步步走稳当。虽然自己的资质愚钝,难成大器,但是心中有这个愿望,倒是有了人生的一个追求方向。
   再说明伦堂,这是文庙的主要建筑,是古时候文人墨客相聚的地方。明伦堂原来是图书馆在此设立,因而就成为我阅读书籍的好去处。特别是在我年少的时候,经常来这里,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因此我的文学素养也就是在那时培养的,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那时候的书籍少,我能够在图书馆看着自己喜欢书,就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久而久之,我和图书管理员熟悉了,借书登记一下就行,借新书还旧书,成为我每周的习惯。看书的时候,伴着文庙的古香古色,而自己的心中却别有洞天,徜徉在静美的思绪中,随我走过了春夏秋冬。那时候虽然文庙外面已经是井市哗然,而我在文庙内乐不思蜀,优哉游哉,因为有书籍的相伴。
   其次说尊经阁,是文庙的最高处,主要是珍藏经典的阁楼。在这个三层的阁楼上,是我经常眺望远处的地方。那时候的县城,周围的建筑多为传统的院落,没有高楼,因此站在尊经阁上的最高层,就可以俯瞰全城的风貌。在闲暇的时候,我登上尊经阁的平台,可以感朝阳的温暖附身,看着街道上人来人往的潮流,就有一种把酒临风,此乐何极的快慰。有时候在晚上,看着万家灯火,让自己的思绪飘荡的很远、很远。最让我高兴的,就是随着阁楼的管理员,登上尊经阁的最高处,这时候就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好像自己登上了四大名楼一样,格外惬意。可惜自己心中无墨,写不出锦绣文章来。在尊经阁上,我会坐在某一处,安心的读课外书,没有人打扰,可以静静地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最后说一下厢房,这是文庙的偏房,主要是为看护的人提供住处。听父母说过,我就在文庙北边的西厢房出生的。当我在文庙工作生活之后,我的女儿也是在文庙北边的西厢房出生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缘分,我的家庭,两代人都出生在这里。文庙的厢房不大,每一边被隔成大小相等的十间房,供单位的同志办公食宿用。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一间厢房都住满了人,因此我能住在这里已经是一种幸运了,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厢房,虽然有些狭小,却也幸福快乐。
   现在,回忆起以前的生活瞬间之时,让我的眼睛就有些湿润了。对我来说,在文庙居住的日子里,丰盈了我人生中的纯净岁月。当我02年有了自己的房子,搬出去以后,心中还有些不舍。幸好单位还在文庙办公,因此依然可以看着文庙里的一切。直到10年的时候,单位外迁,所以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文庙。幸运的是新的办公地方,离文庙也不远,相隔200多米,这样还可以时刻看到文庙,但是就不能有随意出入的那种自由了,因而心中就多了几许遗憾。
   因旧城改造,我单位也在拆迁的范围内。经过协商,政府同意我单位重新搬回文庙,这让我有些喜出望外。其一,我喜欢这里,对这里怀有特殊的情感;其二,我可以在这里,静静地独善其身,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我的心境,已经与这里建筑环境融为一体了,只想在一个安静的角落,修身自己,凝练自己,做一个知足常乐的人就好。我喜欢这种清静之地,可以感受圣贤的思想,时刻鞭策着自己,在自省中一点点地醒悟。在这里,我可以回忆经历的辛辣人生,感受着拥有的人生故事,还有自己一颗清宁如许的心。
  
   【三】
  
   又回文庙,我在心里大声喊着:文庙,我来了。当单位的一切事项就绪以后,我就在文庙的大院内踱起步来。看着大院内的结构布局还是旧模样,但是地面和周围的配置已经焕然一新了。一瞬间,几许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盈上心头。望着这大院内依然清净如许,墙外还是纷繁嘈杂;望着房檐下的彩绘翻新,而瓦楞上的痕迹依在;望着曾经的厢房,居住的人已经换了新颜。看着这一幕幕的变化之时,岁月告诉了我,改变的在变,不变的还是没变。此时,我心中的念起和往事撞了个满怀。

共 940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或许,一个人面对熟悉的景致、建筑、身边的人,平时不会太在意。可是,离开后方觉是如此的想念。在作者走过的人生岁月里,今生与文庙结下了不解之缘。回想在与文庙相伴的日子已有三十余载。因单位搬迁,再次回到文庙里面工作,让作者感慨万千。他在文庙里出生,读书,工作,结婚生子。总之,文庙是他生活的见证。文庙,这座从历史中走来的建筑,因弘扬儒教文化,让人间充满了正能量,成为千千万万学子和百姓心中敬仰的圣贤之地。不管是读书人,还是百姓人家,对传统儒教中的“仁义礼智信”,都会刻印于心,成为传承人文思想的精髓。而孔圣人的核心思想“仁”“恕”,更是被历朝历代所推崇。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种博大精深的儒教文化,已经随着血液渗透到每个人的文化基因里。特别是在今天,社会的快速发展,却让人们变得浮躁和功利。现今的我们更要从中学习作为修身的准则,自我完善个人修养。作者很庆幸文庙给他以文化熏陶,修身自我,找准人生的定位:从一而终,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跟随着作者的笔触,让我们一路领略文庙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的沧桑和文明。详细介绍这座文庙的修建时间,整个建筑群的地理位置,重点介绍主要建筑大成殿,其次是明伦堂,最后是尊经阁(共三层)以及两边厢房。以细腻的笔调向人们娓娓道来在文庙工作和生活的点滴故事,以及老一辈的在文庙工作的文化工作者带给作者感动和文化传承。文庙的思想,精神是世人永远汲取不尽的文明食粮。文字醇厚,笔调细腻,情感充盈,布局谋篇严谨,思路清晰,有条不紊!紧扣主题,围绕念展开全文,美文佳篇,倾情推荐共赏!向老师学习!【编辑:渺渺若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914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渺渺若尘        2015-09-13 14:13:39
  欣赏师傅的美文佳篇!向您学习!
渺渺若尘
回复1 楼        文友:尚儿君子        2015-09-13 17:34:13
  谢谢!辛苦了!
2 楼        文友:渺渺若尘        2015-09-13 14:17:12
  看了师傅的文庙,好想有一天能亲临其中感受我们五千年的文明,熏陶一丝文化味!
渺渺若尘
回复2 楼        文友:尚儿君子        2015-09-13 17:34:49
  好啊!欢迎来我家乡看看!
3 楼        文友:渺渺若尘        2015-09-13 14:19:32
  难怪,谦谦君子,是这么熏陶出来的!老道是这么修炼成精的!
渺渺若尘
回复3 楼        文友:尚儿君子        2015-09-13 17:35:28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啊!
4 楼        文友:丹阳阳        2015-09-13 14:34:31
  拜读佳作,感受其中,这么好的工作环境真情羡煞旁人我呀!嘻嘻~
丹阳阳
回复4 楼        文友:尚儿君子        2015-09-13 17:36:17
  别羡慕,有机会过来看看!
5 楼        文友:丹阳阳        2015-09-13 14:35:09
  来看过师傅了,不许在撇嘴呦~^_^
丹阳阳
回复5 楼        文友:尚儿君子        2015-09-13 17:36:50
  谢谢!祝你快乐!
6 楼        文友:风吹梅子香        2015-09-13 14:41:36
  洋洋洒洒,一篇美文,又回文庙,深情款款,情绪起伏,情感饱满。大赞,来参观学习了!
回复6 楼        文友:尚儿君子        2015-09-13 17:38:01
  谢谢梅子,文字中就是对文庙的热爱!
7 楼        文友:翰墨如烟        2015-09-13 17:38:25
  在走过的人生岁月里,今生与文庙结下了不解之缘。能与文庙结下不解之缘的一定是个有福气的人。
翰墨如烟
回复7 楼        文友:尚儿君子        2015-09-13 17:39:29
  谢谢!文庙就是对文者之心的一种信仰见证!
8 楼        文友:翰墨如烟        2015-09-13 17:43:33
  跟着作者的文字,又一次有幸地领略了文庙的大气磅礴,沾染了圣贤书卷之气、沉静之气。
翰墨如烟
回复8 楼        文友:尚儿君子        2015-09-13 17:45:42
  谢谢!看到你的留评也是我的荣幸!
9 楼        文友:翰墨如烟        2015-09-13 17:52:52
  问好作者,感谢对征文的大力支持,文庙写的很详细,无论是文庙的建筑构造,还是对文庙的情感,语言流畅,构思严谨,感悟深刻。相信读者阅读此文时,一定会感到舒心惬意!
翰墨如烟
回复9 楼        文友:尚儿君子        2015-09-13 18:03:24
  文庙见证了,华夏文明史。是传统文化脉络的一种体现。
10 楼        文友:倚水听涛        2015-09-14 07:55:58
  俺师傅厉害!
倚水听涛
回复10 楼        文友:尚儿君子        2015-09-14 11:43:22
  谢谢听涛!共筑墨舞梦!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