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渔舟】千里奔袭(小说)

精品 【渔舟】千里奔袭(小说)


作者:鸿鸣 秀才,2231.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62发表时间:2015-09-13 16:31:11
摘要:一个抗战特战小分队,为筹集抗战经费,深入日寇占领区,抢夺鬼子黄金的故事。

【渔舟】千里奔袭(小说)
   (一)
   在大兴安岭和嫩江平原交界处的碾子山,东北军中东铁路护路军团部,团长张岩,看着作战室里墙上的地图,正在沉思。不远处的参谋们知道团长的习惯,这个时候的团长,一定是要做出一项重大决定,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工作,尽量不发出声响,怕影响团长的思考。
   张岩对目前黑龙江地区,特别是嫩江以西、海满地区的局势进行了思考,现在,由于马占山将军的投降,一些抗日将领出走,让黑龙江的抗日武装力量分崩离析,目前自己的队伍也挂上了满洲国的旗帜,虽然日本人还没有侵略到这一地区,但早晚会进入到这里的,自己一直心有不甘,暗地里招兵买马,扩大势力,找机会一定和鬼子大干一场。
   不久前,马占山不甘心做日本人傀儡,又举抗日大旗,在嫩江以东地区重新燃起了抗日烽火,这样也使日寇无暇西顾,去占领嫩江以西的海满地区。但张岩也知道,马占山的再度抗战,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在不久的将来,日寇一定要侵略嫩江以西地区。这让张岩更加焦急,密营里虽然建立了秘密兵工厂,可这些武器弹药在未来的战争中不过是杯水车薪,特别是大批新参军垦荒的农工,这些准军人,他们手里还没有武器,看来还要筹集资金,去苏联采购一些武器弹药。可采购武器弹药需要大量资金,到哪里去筹集?张岩看着地图,紧张地思考。
   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在黑龙江边黑河附近,发现了一个金矿的名字,孙吴金矿。目前这一地区已经被日本鬼子占领,那量的黄金正被鬼子掠夺。对,就打鬼子的主意,从这里抢鬼子的黄金。
   张岩马上把特种大队长赵大海叫来,这个一米八十高的汉子,一进屋,刚敬礼毕。张岩就急忙把他拉进了里面的密室,向他布置了任务,让他带领一个20多人的小分队,明天就出发,千里奔袭,去黑龙江边的黑河附近,抢夺日本人的黄金。同时告戒赵大海,你的任务就是抢夺日本人的黄金,越多越好,但注意,我们暂时还没有起义,千万不能暴露东北军的身份,遇到意外或其他情况,可以自主处理。王大海领命而去。
   三月的黑龙江,还是极其寒冷,冰雪在阳光下烁烁闪亮,有些刺眼。一道道雪岭在风和阳光作用下,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硬壳。远处奔向东北方向的路上,几批快马向前疾弛,后面有3辆马爬犁,紧跟其后。马爬犁上放着几个麻袋,四挺轻机枪架在麻袋上,马爬犁和马上面的人,身穿黄呢子大衣,背上背着三八步枪,特别是前面骑在马上的那个中佐,还挎着一把东洋刀,这20多人一看就是一队日本鬼子。实际上,这些人正是赵大海带领的特战小分队,他们装扮成日本鬼子一个小队,从碾子山出发,沿大兴安岭向东北疾驰,准备直达墨尔根,然后向东奔孙吴,去抢夺日本鬼子的金矿。
   经过一天的疾行,小分队在傍晚时分到达一个叫腾克的山里,这里是个四外环山的地方,山里森林叠嶂。赵大海看了一下地图,对大家说:“我们这个地方向东不远,越过那个山包,就是已经封冻的嫩江,向东北20多里就是墨尔根,那里很可能有日本人驻扎,我们就在这里宿营吧。”对李铁和赵伟说:“你们在四周找一个可以避风的地方,把马爬犁和马匹安排好。”
   一会李铁和赵伟就返了回来,告诉队长,在北面不远,在山坡下,有一块平地,北面是陡峭的山崖,下面很避风。
   大家把马爬犁拉到了那个地方,用雪在东西两侧堆上雪墙。大家又拣了一些干松枝,开始烧起了几个火堆,大家一边烤火,一边啃小米饭团。这时李铁从爬犁的一个麻袋里,变戏法似地拽出几个东西,分给大家,说:“这里有好吃的,大家来吃啊。”大家一看,乐了,原来是好几大几块煮熟的野猪肉,已经冻得硬梆梆的。大家拿过野猪肉,在火上烤了起来,不一会四周就弥漫起了一阵肉香。大家把烤热的饭团就着野猪肉,在笑声中,香甜地吃了起来。
   在大家刚要吃完的时候,听见雪墙外面,拴在爬犁上的马叫了一声。赵伟打趣地说:“看来这野猪肉就是香,你看马闻到味都着急了,想要吃。”这时李铁做了一个手势,让大家住声,当过猎户的李铁从马的叫声中,感觉到了一种危险,他几步跨出到雪墙外。这时又有一匹马咆哮一声,但声音中带有惊恐,大家立即感觉到了有什么危险,急忙拿起枪和随身带的马刀、匕首,冲到雪墙外面。
   李铁向雪墙西侧的爬犁旁边拴着的马看去,只见那些马,惊恐地来回走动,烦躁不安。有猎户经验的李铁一看,就知道一定是来了什么野兽,这时只见远方,有两个绿色的光亮闪了一下,旋即不见,李铁明白了,是狼,一定是刚才烤野猪的肉香吸引来了狼。于是向队长赵大海报告:“附近发现了狼,数量不详,离我们有500多米。”赵大海命令大家,“在马爬犁附近埋伏好,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枪,防止惊动墨尔根的敌人。”大家把三八大盖步枪上好刺刀,同时把马刀和匕首带好,埋伏在马匹前面和左右,注意向前方观察。
   一会,在马爬犁东南方向,不断有绿色的光亮闪烁,离小分队埋伏的地方越来越近。李铁看了一会,告诉赵大海,“一共有9只狼。”赵大海告诉大家,“全部用刀解决!”赵大海知道,就凭小分队20多人的实力,用刀解决9只狼,还是很容易的。
   这9只狼离马爬犁越来越近,马匹开始惊恐起来。突然,群狼也感觉到了前面小分队危险的气息,停住脚步,互相看了几眼,向前观望着,淡淡的月光下,一双双绿色的眼睛,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
   突然,一只狼向马匹冲了过来,快到小分队埋伏地点时,一下子跳了起来,向一匹马跃去,吓得那匹马一动不动,四肢僵立在那里,已经吓傻的样子。李铁猛地站了起来,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挥舞马刀,反手劈下,锋利的马刀将野狼肚皮豁开,瞬间肠肚淌了出来,落在了地上。这时,在李铁冲上去的时候,另一只狼直奔李铁跃去,赵伟一枪托把这只狼砸倒在地,挥手就是一刺刀,将狼钉在地上,而此时,被李铁开肠破肚的野狼刚刚发出一声惨叫。赵大海和其他小分队的战士也一跃而出,同群狼展开了激战,只一会工夫,就有几只狼倒在了雪地上,空气中瞬时弥漫起了血腥气息,这更激起了狼的野性,也更激起了小分队战士的斗志。小分队的战士们把这些狼当成了日本鬼子,一阵宰杀之后,还剩下一只狼,一下子冲出小分队的包围,窜进松林,向东南方向逃去。
   赵大海看了一眼地下的狼尸,不屑地说:“这些狼也没什么了不起,很可惜给跑了一只,没有全歼。”
   李铁却觉得有点不对劲,对赵大海说:“队长,我觉得跑的那只狼不那么简单,很可能是回去通风报信,弄不好要引来一大批群狼,而我们轻易还不能使用枪。”大家知道李铁是猎户出身,自然知道狼等一些野兽的习性,听了他的话以后,也紧张起来,毕竟是好虎抵不过一群狼啊。
   听了李铁的话,赵大海也重视起来,在猎取野兽、了解野兽习性方面,他还是很重视李铁意见的,忙问:“如果再来一群很多的狼,你有什么办法?”
   李铁说:“如果我们一味用刀,那要消耗很多体力,到时候可能因体力不支而失败,最好想办法拖到天亮,群狼自然后退。”
   赵大海想了一下,说:“我们也不是不能用枪,对了,我们不是跟团长学过步枪消音吗?正好用来对付群狼,但是机关枪不能用,容易暴露我们目标。”原来,在特战大队训练的时候,由于步枪没有消音系统,在特殊作战时,为了不暴露目标,张岩教给大家一个土办法,就是用布和棉花把枪管紧紧包起来,说白了,就是给枪管穿上厚厚的棉衣服,这样可以开枪时,声音可以减小到最低程度,而不为外界发现,所以特战队的人,每人都带有一条这样的枪管棉服,但从来没用过,经队长提醒后,大家才想起来,忙把它套在枪管上,又解下一段绑腿紧紧地绑好,这样手中“三八大盖”,就变成了无声步枪。
   大家把马匹牵到雪墙里面拴好,找好地方埋伏好。李铁在离大家二、三十米的地方,点起了两堆火,又从爬犁上拽下两麻袋木材,放在火堆里。原来在小分队出发前,李铁装了两麻袋劈好的木头拌子,放在爬犁上,是为了晚上野外宿营用的,现在只好用来对付野狼了。
   果然不出李铁所料,那只逃跑的野狼并不是真的逃跑,而是回去搬救兵,只一会工夫,在远处的树林里,就不断有绿色的光亮在闪烁,李铁观察了一会,对赵大海说:“队长,有200来只狼。”赵大海命令大家,“大家分散瞄准,一定要争取一枪毙命。”
   一会工夫,群狼就冲出了树林,远远地望着那两堆火,来回游动,一声声狼嚎,一声声回音,好象在部署攻击任务。
   赵大海低吼一声:“给我打。”一阵低沉的枪声,前面就有20多只狼倒在了地上。要知道,小分队的战士都是特战队里的顶级高手,更是优秀的狙击手,所以第一排枪声过后,基本是一人击毙一狼。
   狼群开始骚动起来,绕过火堆,拼命地向前攻击,但在小分队战士面前,又有几十只狼毙命。群狼进攻的更加厉害,已有两只狼扑到了战士面前,其中一只狼还扑掉了战士手中的枪。赵大海见状不好,急忙跃起,挥舞战刀,将这只狼砍翻在雪地上,又拿起枪向狼群射击。另一只狼也被赵伟一匕首刺中胸膛,不甘心地倒在地上。
   李铁快速地上子弹,向狼群射击,转眼间,已经有10多只狼倒在枪下,他一边射击,一边寻找头狼。要知道,这么大规模的狼群行动,肯定有头狼指挥。
   果然,在离火堆不远的地方,李铁发现有几只狼围着一只老狼,老狼不断地发出不同声音的嚎叫。那一定是头狼,李铁瞄准头狼就是一枪,可一只狼听到子弹滑破空气的呼啸,一下子扑在头狼前面,倒了下去,替头狼挡住了一颗子弹。李铁只好瞄准头狼外围,几枪就打倒了头狼身边的好几只狼。头狼惊恐地向李铁望来,同时也扫过两道手电筒似的绿光,李铁奔两道绿光之间就是一枪,头狼轰然倒在地上。这时狼群已经没有几只活的狼了,见头狼已死,急忙向树林中逃去,逃跑中,又有几具尸体留了下来。
  
   (二)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200来只的狼群,除几只逃跑外,全部被歼灭,月光下,到处是狼的尸体,小分队的战士无一受伤,赵大海感到欣慰,看来特战大队平时的训练,在这关键时候,发挥了效果。他命令在雪墙内点起篝火,派战士轮番警戒,其他战士先休息。
   可赵大海却没有一点睡意,他还考虑明天的安排,按时间,明天晚上就能抵达日本人的金矿,还有一天的时间,途中也许还会遇到什么事。对如何去攻取日寇的金矿,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方案,只好见机行事,随机应变了。
   当东方天空出现一丝鱼肚白的时候,天渐渐亮了起来,小分队的战士们起来,用雪擦了擦脸,吃了一口干粮,准备继续出发。
   李铁望着满地狼的尸体,对赵大海说:“队长,这些狼肉和狗肉滋味差不多,很好吃,应该把这些狼藏起来,以后设法运回去。”
   赵大海乐了,“还是你小子想的周到,好,去找个地方,把他们藏起来,也是,要被其他野兽给吃了,还真挺可惜的。”
   一会儿,赵伟跑来报告,前方不远,有个山洞。原来,赵伟在巡视周围环境时,发现一只狼钻进靠近山崖的雪堆里,只露出后半身和尾巴,赵伟怕狼没死,就从后面给了它一刺刀,结果没刺动,原来这只狼早已成了冻尸。赵伟把它拽了出来,前面掉下了一大块雪,露出了一个洞口,他没有贸然进去,冲里面开了一枪,突然从里面冲出了几只野兔,赵伟知道洞内很安全,就钻了进去,发现洞里面很大,有两人多高,就回来报告队长。
   赵大海一听,说:“山洞多大?”赵伟说:“洞口不大,但里面很大。”在赵伟带路下,大家来到这个山洞旁,这个山洞正好在山崖下面、一条雪岭后面,要不是这只狼钻进去一半,还发现不了这个山洞。赵大海看后,命令大家抓紧打扫战场,把这些死狼都运到山洞里。
   200多只狼顷刻之间,被搬运到山洞里,大家拆除了雪墙,又把雪地上狼血的痕迹清除掉,在藏狼山洞不远的树上做好秘密记号,然后,小分队战士全部在日本兵服装外面套上白色迷彩服,继续向东出发,从墨尔根南部绕过,奔孙吴方向前进。
   向东不远就进入了连绵不断的山区,赵大海不时地看一眼地图,知道这里是科洛火山群,前面是一个岔路口,有几道雪印向前滑去,一看就是三辆马爬犁,看痕迹已经过去一个时辰。赵大海命令两个战士在前面骑马搜索前进,发现情况要及时报告。他估计,这个时候这么多的马爬犁,在这么偏僻的山路上出现,不是土匪,就是日本鬼子。
   赵大海猜测的不错,这三辆马爬犁,正是日本鬼子的黄金运输小队。原来日本鬼子占领省城齐齐哈尔以后,在马占山投降又反正以后,派兵追缴过程中,嫩江以东的广大地区不断占领,就在齐齐哈尔成立了伪满洲国的大坂银行,每周驻齐齐哈尔的日军,都要派一个30来个鬼子,到金矿去取黄金,存放到大坂银行,作为日军侵华的经费。赵大海小分队发现的马爬犁印,正是这些运输黄金的鬼子,他们头一天住在墨尔根,第二天也赶往孙吴附近的金矿。

共 26233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抗日战争的传奇故事,为了筹集抗战资金,小分队深入日占区,偷袭孙吴金矿的故事。小分队一行20人,穿林海,趟雪原,千里奔袭,智杀狼群,巧夺金矿,颇有东北抗联的风范。在一场场对抗日军的战斗中,刻画出一批像赵大海,李铁,赵伟等一些传奇的抗战人物,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残暴地杀害无辜百姓,侵占中国资源等等的罪行。作者对大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的熟悉程度给整篇小说做了最好的铺垫作用,情景交融,仿佛是当年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抗战事迹的再现。小说构思巧妙,结构布局合理,通过多个灵动的画面展现了东北护路军穿林海,趟雪原,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展开的游击战,用智慧去争夺日军占领区,去筹集抗战经费等英勇事迹,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全民抗日的动人画面。作者笔力深厚,推荐共赏!【编辑:回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91400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回味        2015-09-13 16:32:09
  问好,老乡!感谢赐稿渔舟!
回味
2 楼        文友:回味        2015-09-13 16:39:27
  《千里奔袭》,小说气势磅礴,画面灵动,人物刻画饱满,真实再现了当年东北抗日联军在大兴安岭及松嫩平原地区展开的抗日游击战争。构思巧妙,情节跌宕起伏,既展现了全民抗日的激情,又把日本人侵占中国的罪行一一体现。好文,给老乡点赞。
回味
3 楼        文友:宏声        2015-09-16 19:54:34
  拜读文友感人的佳作!你语言熟练而精炼,描写生动形象逼真,事迹来于生活高于生活。有缘相聚江山文学网,我们明天更美好!握手!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