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如果云知道

编辑推荐 如果云知道


作者:异乡的默默 举人,316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08发表时间:2015-09-19 14:12:56
摘要:从古到今,曾有多少人倾尽才情借云抒怀、托云言志。 昨天,有事外出, 遭遇了一场震慑心魄的视觉盛宴。

如果云知道 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描写云的诗:“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 可怜光彩一片玉,万里晴天何处来?”
   从古到今,曾有多少人倾尽才情借云抒怀、托云言志。
   唐代崔颢曾发出“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感叹;宋代秦观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的绝唱;唐代张若虚借诗“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抒发无以排解的思乡之情;唐代李白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离愁;唐代白居易有诗“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以云水的逍遥自由比喻自己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魏晋陶渊明无意出仕,厌倦官场而隐,借诗“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表露自己的高洁志趣和找到归宿的愉悦心情;宋代陈与义志得意满,心情舒畅,写下即景抒怀诗----“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清代郑板桥借诗“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无限感慨……
   沈从文先生在《云南看云》中说,论色彩丰富,青岛海面的云应当首屈一指。有时五色相渲,千变万化,天空如展开一张张图案新奇的锦毯。有时素净纯洁,天空只见一片绿玉,别无它物,看来令人起轻快感,温柔感,音乐感。一年中有大半年天空完全是一幅神奇的图画。
   他说云南的云色调出奇的单纯。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天上一角有时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颜色虽然异样黑,给人感觉竟十分轻。黑而秀。
   昨天,有事外出,路况不是很熟,我戴上眼镜,和同事一起找寻高速路口。
   戴上眼镜的瞬间,我看到一朵像极了中国山水画中远山的云朵。当我再去寻找时,路边排得整整齐齐的杨树遮挡了我的视线。
   当我期待着再看一看那朵云时,车一转向,上了高速公路,就在我怅然若失的时候,竟遭遇了一场震慑心魄的视觉盛宴。
   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张丽钧的那篇博文----《美丽来过》,文中说,在她由北京飞赴青岛的那一天,是个应该永远铭记的日子,她得到上天格外的眷顾,看到了永生难忘的景象。她隔了透明的空气,看到碧蓝的海面缀了一朵朵亮眼的白浪花,从万米之上的高空看下去,那浪花居然是静止不动的。白云不多也不少,疏密度恰如人意;每一朵白云都在海面投下一片暗影,仿佛是,云彩们都饶有兴味地在海面娇花照影;飞机在飞,云与影并不是同步抵达视野的,总是先看到了下面的一团暗影,忙不迭地依其轮廓和明暗度猜想天上那一朵云彩的形状与薄厚,几秒钟后,果然就有一朵正中你猜测的云彩飘然飞临,由不得人在心中欢呼起来。每一朵云,都推着自己的影子,在海面款款而行;而云与影之间的空阔,无疑是属于想象的。
   张丽钧问自己,这究竟是谁的主意——搭起无边的蓝色舞台,扯起无边的蓝色背景,来一场云与影的盛大演出?今天当班的,是一个完美主义的灯光师吧?这台豪阔的云影盛宴,到底是用来宴飨谁的呢?谁正幸运地得着这样一种美丽的恩宠呢?
   她的文章的最后说:“美丽来过,可惊动了你?”
   我心里暗自庆幸,我也是被上天眷顾的宠儿,美丽来了,就在此时。天地间又要上演怎样奇伟、瑰异的一幕呢?
   车不是疾驰,我得以贪婪地看着窗外的天空。好白的云,好美的云啊!就在我的头顶上,从来没有看到这样的天空。我简直怀疑车上的那扇玻璃有什么特异功能,我看到了一个立体的天空,它像极了一个透明的巨大玻璃缸,又像一个硕大无比的水晶宫,太阳在碧蓝的天空之上,云,在太阳以下,这里一朵,那里一朵,近处一朵,远处一朵,上面一朵,下面一朵,有的几朵连在一起。云之海,从脚下漫延到目力不及的远方,一朵一朵,挨挨挤挤,悬在距离太阳以下数千米、数百米的地方,有的生了根一般,岿然不动;有的像海中的水母,慢慢舒展着柔软透明的身子,轻轻摆动。
   难怪唐代焦郁有诗《白云向空尽》云:“白云升远岫,摇曳入晴空。乘化随舒卷,无心任始终。 欲销仍带日,将断更因风。势薄飞难定,天高色易穷。 影收元气表,光灭太虚中。倘若从龙去,还施济物功。”果然。
   以往看到的云,都是以蓝天为底色, 就那么依偎着碧海般的蓝天悠哉悠哉地随风飘啊飘。顶多,会看到一朵云遮住太阳,或遮住另一朵云。像今天这么立体的样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有时,众多云彩悬浮在空中,太阳的万丈光芒,从云隙里一泻千里照耀下来,于是,上面的云洁白如雪,下面的云几近灰黑。让你忍不住揣度,那云层到底有多厚?竟能遮住太阳。
   我细细端详着这空中的主角,它给我更为准确的印象应该是像极了一朵朵随手撕下的棉花,那漫天的洁白云朵,不时激起我这样的想象:应该是哪个巧手的妈妈在缝制一床巨大的棉被。她用那纯净的湖蓝色棉布做被里,然后娴熟地絮上一朵朵新采摘的柔软、洁白的棉花。把浓浓的母爱絮进那朵朵的棉花和细密的针脚中。那床被子实在太大,又不时有调皮的风儿吹来,于是,这儿吹飞了一朵,那儿又吹走了一朵,絮着絮着,用尽了所有的新棉花,还是不够,她便找来外婆留下的一些旧棉絮,于是,洁白的棉絮上方,被覆上几片虽然有些刺眼却是爱意绵绵的旧棉絮。最终,塞满一朵朵在田间被阳光喂得饱饱的棉花和浓浓爱意的被子做成了!被面是漂亮的青花瓷般的图案装饰,明亮的钴蓝色底子上,绽放着一朵朵洁白、温婉的花儿,素雅、恬淡。
   一阵风轻轻吹来,刚才的温暖与甜美顿时烟消云散。那飘渺不定的云朵,虚虚实实,如梦如幻,在天际曼妙地变幻着花样,宛然一幅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周杰伦那首美轮美奂的《青花瓷》如一缕轻纱薄云氤氲在心底耳畔。
   在那一碧万顷的蓝天之上,那袅袅娜娜、娉娉婷婷的万里云海,不就是于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上,走笔曲折的千千结吗?既似那微风中静静流淌在碧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又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
   那份动人漫天的思念翻滚如潮,而耳旁却依然只是轻轻淡淡的吟唱浅唱,云淡风清。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忧伤。
   隔着千里山水遥遥眺望江南的袅袅炊烟,隔着茫茫人山人海默默想念回忆中那一抹淡淡的背影,正如隔着重重历史静静观赏传世青花瓷不变的美丽。方文山的文笔,周杰伦的演唱把这漫天的青花瓷演绎得唯美至极。
   前些日子,我从好友空间里看到一组云的照片,有近景,有远景,有特写,有全景,姿态各异,美轮美奂。
   湛蓝的天空中,洁白的色,柔美的态,剔透的玲珑。有舒展的、缱绻的、薄如轻纱的、彩霞满天的、阳光灿烂的、乌云滚滚的……看着看着,竟眼眼眶濡湿。
   云本无心,她的这一片温情又能送与谁呢?看到好友为照片取的名字----《如果云知道》,我感动得泪湿衣衫。
   记得第一次听李泉和古巨基在“梦想星搭档”节目中演绎的《如果云知道》,我当时就呆了。我是屏住呼吸听的。“如果云知道,逃不开纠缠的牢,每当心痛过一秒,每回哭醒过一秒,只剩下心在乞讨你不会知道 ……爱你的心,我无处投递。如果可以飞檐走壁找到你……”说实话,那样的演唱,我是第一次听到,他们是在用生命歌唱,用真情诉说……
   十岁的儿子看我听得投入,不解地问:“妈妈,如果云知道,什么意思?”我完全沉浸在那牵动心神的歌声中,那份直抵肺腑的感动,那种无处诉说的委屈与痛苦,让我来不及多想。只是感觉这个名字很好听、很富有诗意。
   当看到这组关于云的照片和标题时,我顿悟:陶潜在《归去来辞》中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就那么自由自在地随风飘来飘去,它哪里知道,一直以来,有双深情的目光一直在欣赏、追随、恋慕着它,不论风和日丽,不论乌云滚滚……如果云知道,它会感动得如何是好呢!
   如果我们将整个世界都忘记,如果我们不再会想起,那么有些故事不会无人知晓,至少云知道。有些话还是不说的好,有些事还是不知道的好。像张丽钧说的“遇到她,眷注她,礼赞她,这已经很好了。节制的快乐,方为养心润心佳品。”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王维 ,其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他的《终南别业》是我近来非常喜欢的一首,“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其中最喜欢的一句,也是极艳羡却无法企及的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境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沈从文在《云南看云》中感慨道:我们若在黄昏前后,到城郊外一个小丘上去,或坐船在滇池中,看到这种云彩时,低下头来一定会轻轻地叹一口气。具体一点将发生“大好河山”感想,抽象一点将发生“逝者如斯”感想。心中可能会觉得有些痛苦,为一片悬在天空中的沉静黑云而痛苦。因为这东西给了我们一种无言之教,比目前政治家的文章,宣传家的讲演,杂感家的讽刺文都高明得多,深刻得多,同时还美丽得多。
   多么深刻的体会,多么独到的的见解!
   为什么我们的步履总是那么匆匆忙忙?我们的眼睛究竟在追逐什么?我们的这颗心又遗忘了什么?
   其实,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真的并不比看云更重要。毕竟,天上,开着那么多那么多上帝来不及摘走的花朵……
  

共 37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云彩的变幻,是无心的,但看的人有心,有心人会看出多么丰富的内容……作者展开了翅膀,运用想象、比喻等艺术手法,让我们的心跟随其畅游了一番非人间境界,享受了一场云彩的盛宴,真让人如痴如醉,无比神往。文章中不但有这样现实的美景,还有大量亘古恒新的佳诗丽词,当然也有当代如沈从文一类名人的美丽独特描述,全然俨然是作者信手拈来、俯拾即是的东西,也同样是奉献给我们的一道文化大餐。【编辑:红尘无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5-09-19 14:19:55
  其实人间的美好是处处都在的,只是我们生活的脚步太匆忙,忘了停下来看看,才忽略了这些美。而坐看云舒云卷,更是需要闲情逸致,得有更高的境界和眼光。作者在给我们描绘了一道云的变幻盛晏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心灵的洗礼。
回复1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5-09-19 15:32:19
  言为心声,您的评论也道出了我的心声。非常感谢您的及时编辑与精彩点评。顺问秋安。
2 楼        文友:异乡的默默        2015-09-19 15:27:08
  谢谢编辑老师及时、精彩的点评。江山有您,风光无限!
   祝工作顺利,开心如意!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