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情】远去的煤油灯(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情】远去的煤油灯(散文)


作者:禾下土 举人,4831.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40发表时间:2015-09-30 21:41:49

在我的生命中,煤油灯曾照亮了18年昏黑的夜晚。
   我家最早的、用的时间最长的那种,是将一只玻璃药瓶的盖儿钻个眼儿,插上一根穿了棉线或者宣纸的金属管,灌上煤油(那时我们叫火油),待煤油浸渍上来以后,一点就亮。这种灯,怕风,一扇就灭,但在黑暗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相书上把那些空有抱负又命运不强大的人称作是“灯头火命”。我就是1964年生,属相龙,灯头火命。母亲总是劝我不要与人争,你争不过命,平平安安就是福啊。也许,真的是这样,这些年,越争越没有,不争反倒顺畅。
   这种灯,火光小,只有凑近了才能照得清楚。有一次,我端着灯在蚊帐里捉蚊子,用力过猛,凑得太近,把蚊帐给烧了个大洞。母亲的手朝我挥了好几下,最终也没有落在我身上。还是含着眼泪,一针一线把蚊帐缝补起来,这挂蚊帐一直用到我考上高中。这种灯,燃烧不充分,红火头上面总是有一道黑烟飘动,因而,坐在它旁边时间长了,鼻子里会落一层黑灰。人们在想讨好而结果落个没趣,就说“碰了一鼻子灰”,大概从这里来的。母亲总是在我做完作业后,用湿毛巾给我擦鼻子,还让我咳一咳,说别呛坏了肺。我说,妈,我从来也没有见你自己擦一擦,咳一咳。母亲笑了笑,我是大人,抗熏。
   煤油灯也不是随便可以点的,因为煤油是要有油票的,定量供应。这就需要人们千方百计充分发挥煤油灯的作用。那时,家里的灶台与大炕之间有堵墙,墙上有个空格,叫灯窝,灯窝里放上煤油灯,既可以照亮大人在堂屋做晚饭、干活,也可以让孩子们做作业照亮。后来,安电灯了,父亲还是在堂屋与里屋之间镶了一块玻璃,共用一盏灯,至今如此。
   父亲为了充分发挥一盏灯的作用,就把灯窝做得很低。即使这样,光照还是不充足,弄得我经常把数学题写错了,把字写歪了。挨了老师的批评,委屈地埋怨父母吝啬。母亲总是叹口气,啥时能有盏大灯啊。后来,我们兄妹三人都读书了,母亲劝父亲再做个油灯吧,别害了孩子的眼睛。父亲说,瞎糟蹋东西,凑在一块不是挺好吗?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将一只空墨水瓶的盖上钻了眼,把从同学讨要来的一支金属笔杆截断,又翻出一本质地相当柔软的书,撕下一页,做了灯芯。灌上油,相当成功。就在我得意洋洋向父亲显摆的时候,父亲发现炕上被撕了的那本书,脸上立刻铁青,眼看就要暴跳如雷,却突然之间,叹了口气,摇摇头走了。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父亲唯一的一本书,我们兄妹听到的故事大都是父亲从那上面读到的。母亲说,你爹书念得非常好,可惜为了养活弟弟妹妹,不得已辍了学。母亲说,你爹过后很是夸奖了你一番,说这小子挺聪明,将来不怕挣不到饭吃。有了这盏墨水瓶灯,兄妹做作业就轻松多了。抽时间,我还给母亲做了一个,在别的屋干活也就方便多了,为了节省燃油量,我们总是实在看不清才点灯,只要不用立马吹灭。
   忘了是哪一年,父亲兴冲冲回家,喊着“有罩子灯了”。“罩子灯”,是高档的煤油灯。底座像倒扣的小碗,底座上面像墨水瓶的部分盛油,瓶口有金属做的灯口,中间有灯芯。最关键的是有玻璃罩子,点亮后,灯罩罩住,发挥出最好的光效,不用担心灯被风儿吹灭,减少了烟灰……在罩子灯下写作业很有味道,累了可以看火苗在灯芯上微微晃动,有时还可以引来一两只飞虫或者蛾儿围绕灯来回转圈,很惬意…
   父亲说他用三斤莫合烟跟大队会计讨来的,虽然是旧的,但毕竟是“罩子灯”。我知道,莫合烟是在兵工厂工作的堂叔捎给父亲的,父亲平时都舍不得抽,经常从炕席下拿出来嗅嗅,再放回去。这盏灯一直陪伴着我读完初中,一家人爱护倍加,小心翼翼。那玻璃罩子跟张纸似的,母亲从来不让我们擦拭,说我们那双杀猪的手,不知轻重。母亲总是把罩子擦得锃亮,照亮了孩子们的眼睛,也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
   可惜,初中毕业的时候,我竟然将“罩子灯”打碎了。当时,我的成绩很高,亲朋好友都劝我报考师范,我却偷偷报考了广东盐业学校,我想远飞。结果,落选了,师范也上不成了,鸡飞蛋打,一时间牙也疼了,嘴也肿了,在炕上辗转反侧,胡跳乱蹦。妈一面安慰,一面啜泣。我心里更烦,一脚下去,把枕头踢飞了,“啪”,罩子灯到了,幸亏父亲眼疾手快,罩子灯没落在地上,罩子却破了个口子。
   父亲轻轻捡起破碎的罩子,眼泪簌簌而落,蠕动着嘴唇,孩子,灯碎了可以补起来,补不起来可以买回来,要是你……我和你妈咋办呢?
   从来没看到父亲流泪,我吓了一跳,牙也不疼了,说,爹,我去中学念书考大学……

共 17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描写经济困难时期作者学习生活中的故事。煤油灯是作者童年到青年时期学习时一直沿用的照明工具,它照亮了作者18年昏黑的学习的月夜。从最初的煤油灯到最后的罩子灯,期间经济条件有所好转,最后安上了电灯。在叙述整个事情的转变过程中,妈妈的细心关爱,爸爸的用心改造,我的慧心发明,明明撕毁了爸爸唯一的一本藏书,父亲却没有过多责怪,摇头走掉了,最后爸爸用莫合烟换取了罩子灯,妈妈小心擦拭灯具,只为了孩子们的学习条件的改善,种种细节体现出了作者的家庭氛围和谐、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视和关注度极高,为了孩子能有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能割舍很多心爱的物件和东西,这种大爱和沉默的爱,是激励孩子成才、好好做人的关键,直到心烦气躁的我遭遇挫折,父亲对于他的过激言行因为焦虑担忧潸然落泪,作者才幡然醒悟,醒悟自己该做的事情,是努力奋斗,苦学成才,不负父母一片心,不辜负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读,这是全篇的升华。父母悉心的付出,无边无言的大爱,使我迅速成熟起来。好文欣赏,推荐阅读!【编辑:紫衣冰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衣冰人        2015-09-30 21:42:46
  感谢作者赐稿星月,问候秋祺。
紫衣冰人
2 楼        文友:紫衣冰人        2015-09-30 21:45:05
  昏黑的月夜,如豆的煤油灯,越是艰苦环境越会催人奋进,促人早慧成长,父母竭尽所能扶持孩子成长、倾尽所有助力孩子成长和进步,为大爱点赞。
紫衣冰人
3 楼        文友:紫衣冰人        2015-09-30 21:46:00
  祝你在星月创作愉快,期待你更多的精彩呈现。
紫衣冰人
回复3 楼        文友:禾下土        2015-10-01 10:11:15
  支持星月,努力创作。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