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坐在庄稼地里的村庄

精品 坐在庄稼地里的村庄


作者:来日方长 秀才,2641.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69发表时间:2015-10-04 09:08:17

我现在生活的地方,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这里城镇化水平已达65%,农民的生活习惯与城市里的人近乎一致。村庄普遍开展了道路硬化,河塘净化,卫生洁化,农林网化,环境美化专项整治,现代气息很浓,但缺少故乡村庄那样的古朴。
   故乡的村庄还是旧式的粉墙黛瓦,端坐在庄稼的腹地,像一块温润的玉,经过世世代代庄稼人的打磨,越发显露其特有的美。对于我,她既是我精神皈依的一个所在,又是魂牵梦绕的地方,那里有我童年的记忆,有生我养我的爹娘。
   站在远处很难看得清故乡村庄的真实面目,她隐藏在郁郁葱葱的树林的后面。村庄多树,如同城市到处是人。人是城市的主宰,树则是村庄的精灵。以前,农家生下一个孩子,就在房前屋后栽上一株树,企盼孩子能像树一样茁壮成长。庄稼人崇尚多子多福,树栽得多了,就成了遮住村庄的一道帷幔。种树还是有些讲究的,一般房前不载桑,屋后不插柳。这主要与方言谐音有关,开门见“伤(桑)”肯定是不好的。许多人家在门前都植榉树,期待子孙将来能够中举。有的榉树已经很老了,粗壮的枝干上爬满岁月的印痕,枝枝丫丫之间,交织着美好的期望。有的树还很娇嫩,在大树残存的空隙间,伸展自己细长的骼臂,如同故乡的少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春天走进故乡的村庄,沿着通往村庄新铺的水泥路,你能看到路边的庄稼舒展着,跃动着,肆意地享受着阳光。麦子还没有灌浆,挺着腰杆,在风中互相挽着,旁如无人地呢喃。细絮的情话,飘逸在通往村庄的每一条小路上。绽放着温暖的油菜花,拍着双手,在暖洋洋的阳光下,欢迎每一只辛勤的蜜蜂。树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在斑驳的光影中散步惬意而从容。走着走着,你可能会遇到放鸭的老人,只见他含着一根旱烟斗,坐在一棵树下,吧哒、吧哒地吸着烟,眯眼看着近处倒影在水里的白云,不时用眼角扫描一下池塘的鸭群。“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些活泼,调皮的鸭子在水中肆意玩耍。
   在到达村庄前,还要经过村庄外边的学校。整个村庄的孩子,都在这里挥洒幸福的童年,接受最基础的文化教育。如果稍微驻足便能听见他们那朗朗的、满是稚气的读书声,“春天来了,春姑娘用灵巧的手,裁剪出满树的柳叶……”春雨绵绵,路面异常光滑。放学的孩子,顶着书包,一路高呼着“下雨了!下雨了!……”一不小心,便一个仰八叉摔倒在坚硬的路上,娇气一点会咧开嘴,哇哇地大哭起来,但是不敢赖在地上,得赶紧爬起来,收拾跌散的书本和滚得远远的文具盒,然后夹着书包,一溜烟地奔回家中。
   夏天走进村庄,只见农舍门前是一块一块的菜田,种的无非是西红柿、黄瓜、青椒、豆角、丝瓜、大葱、茄子、青菜、韭菜什么的。青的、红的、黄的、嫩的、老的、圆的、长的,密密麻麻地或挂在瓜架下或者藤架上,错落有致,排列成一行行绿色的诗句。每片菜田都是相通的,东家没有扁豆,可以到西家的菜田中去摘;张家没了大葱,可以到刘家的菜园中去拔。在村庄,又有谁没有吃过邻居家的蔬菜呢?大家以自家的菜园被更多的人光顾为荣呢。上学的孩子,路过菜园的时候,望着架上的黄瓜、藤架下的葡萄,舔着舌头,咽着口水,却不肯溜进菜园中采摘。父母常对孩子说,吃别人家的东西,要征得大人的同意。朴素、诚实的思想,就这样在点滴的小事中,融入了孩子的心田。
   村庄道路两边还有长着茨菇的水塘,在潇潇的雨中,菇苗保持自己的矜持,让轻薄的雨点肆意地在水面上跳跃。笼罩在雨中的村庄是美丽的,一片灰蒙蒙的色彩,隐隐的遮住每栋房舍。静谧、安闲的村庄一片寂静。突然,空旷的田野上空传来母亲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震落梧桐树叶上的水珠,咕咚一声落下,不小心落入你的后颈,有一种凉凉的、麻麻的感觉。沿着次干道,随意地走到尽头,就是农家的庭院了。高高的门楼下是两扇虚掩着的木门。门上张贴的春联还在:“人勤三春早,地肥五谷丰”;“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等等。这些质朴的对联寄托着岁初的欢欣、喜悦和一年的憧憬呢。推开门进去,便能看到庭院的中央有一个压水井台和用水泥垒成的清水池子。靠近清水池的可能是一株桃树或者是一个葡萄架。夏天就在葡萄架下放一张竹床,拿上一把蒲扇,晚上一家人团团地围坐在一起,一边谈论着村上的奇闻轶事,一边为睡着的孩子打蚊子。葡萄架为人们调节温度,遮住了露水,等到夜空微凉,抱上孩子,回到房间便可以安适地睡觉了。
   屋后的丝瓜架下挂着一个个丝瓜,悬挂的姿势简直如同女子体操。默默地,对着旺盛的绿,它的藤蔓向远处延伸,去抓捏无边的虚无。我喜欢吃丝瓜,清炒、油焖,都别有一番风味。丝瓜是美丽的,它的腹中长满了青青的心事。老了,丝瓜枯瘦了,在疏落的丝瓜架下,晃荡着。摘下它,剥开皮,便能发现那些青嫩的心事化成了生命的坚韧。剥开的丝瓜,可做锅碗的刷子,柔柔的,轻轻的,拿在手中,比城市中那些铁丝圈成的刷子安全、环保多了。
   从屋后再往北走是一片河滩。贫瘠的河滩上长不成大树,也开不出富贵的花,专长一种叶子窄长的芦苇。到了深秋,碧绿的芦苇慢慢地变黄,不久便与田野共秋一色了。阵阵秋风吹过,芦花像散落的雪片,在空中自由地飞扬。去掉芦叶,剥去芦壳,芦杆黄中发亮。剖开芦管、苇子里的葭孚透明,这是最好的笛膜。割一根芦苇,打通关节,用刻刀在苇杆上挖出几个小孔便可做成一支芦笛。童年时常听人站在高坡上嘀哒嘀哒地吹笛,似呼唤远方的佳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里那位在水一方的伊人是否还在远处等候着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话实在是辜负了芦苇,虽然苇属草科,但婀娜的芦苇与水乡的女子一样具有韧性、富有诗情。
   故乡的村庄,清新、明媚、温润、静谧、朴实。等将来退休了,我就回去养老,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共 23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选用了极具作者家乡味道的意象,给我们写出了诗意浓郁的乡情,绘制了色彩鲜明的家乡图。村庄的房屋,远望村庄,村庄里的学校、菜田、水塘、屋后的瓜架、那片河滩……眼前的所见和记忆的交错,构成了乡土气息浓烈的故乡图,写出了故乡的温情,写出了作者内心深处深深的爱。线索明确,层次清晰,语言清新,好文章!【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005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10-04 21:40:2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们的村庄已经变了,变得“乱”了,没有了童年记忆中故乡的“整洁”,变得冷清了,没有童年记忆中故乡的“热闹”了。但是,我们谁能抛弃故乡呢?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5-10-05 07:29:29
  年年回故乡,故乡年年在变,变得越来越富足,也越来越势利。感谢春雨老师的点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