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雅韵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韵】南京行记(散文)

精品 【雅韵】南京行记(散文)


作者:晗夫 举人,5441.6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89发表时间:2015-10-06 15:28:21

南京,六朝古都,始于书本,止于传说,心向往之,却从未亲历。
   晗夫,草民一个,宅男一枚,习惯于蜗居,属檐下之雀,未见世面.。
   然而,因为一场缘分,我与南京注定要有一场相遇,给予这次机会的是我的“教授”兄弟。
   “教授”兄弟笔名夜阑珊之赤壁怀古,任职于南京林业大学。既然是兄弟,其担任何职已不重要,只是我习惯对外称他教授兄弟,传播开来,许多朋友纷纷效法,如是这般叫着,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
   我和教授兄弟相识于2013年,其时,我们都注册于江山文学网,小说为主攻方向,文字为媒,志同道合,久而久之,缩小了心距,成为了知交。我们一起咬文嚼字,一起插科打诨,那份坦诚与快乐填满了记忆,并成为永恒。
   我虚长教授兄弟三岁,享受着大哥的称谓。去年年初,教授说,哥,暑假去海阳看你。我欣然同意,并开始期待。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我家庭的一场意外变故让教授兄弟海阳一行化为泡影,我心怀歉疚。今年五一前夕,兄弟郑重邀请,哥,来南京玩吧。我蠢蠢欲动,却犹豫不决,妻尚在康复中,我放心不下。遂小心翼翼去与妻子商议,没想到妻子慷慨“恩准”。受宠若惊之下,却再次陷入彷徨之中。教授看出了我的心思,百般劝慰,并为我买好了返程的车票。如此情真意切,我岂能无动于衷,于是,预订了四月三十去南京的车票。
   四月三十日上午十一时在好友程经理和丛工的护送下,我在海阳坐上了威海去南京的大巴,晚上七点半到达南京南站。此次应邀前往的还有文学评论家文璘兄弟,也是多年挚交,他从河南出发,晚上十一时到达,于是,一场现代版的桃园结义拉开了序幕。
   文璘兄弟三号下午返程,我则乘坐四号早晨的高铁返乡,相聚短暂,却耐人回味。现以一支拙笔记录下一些永恒的瞬间,以作纪念。
   【梦回幼稚园】
   我系宅男,以家乡的俗语来说,属于小疃的人了。之前,鲜有远行,简单说,从未出过山东。如果硬要打肿脸充胖子,号称江湖客,也曾南征北战过,至多有两次。第一次是2004年,作为烟台市师德报告团的首席主讲赴烟台十二县市区做过报告,期间去过蓬莱和龙口,不过,都在四百里以内,但,已算远行;第二次则是2013年4月,应《当代小说》《山东文学》和《时代文学》的邀请,前去济南参加小说高级研修班培训,此去八百多里,算是最远的行程。临行前诚惶诚恐,幸有良师野老一路相伴,平安无事,全身而回。
   我虽并非胆小怕事之徒,但毕竟江湖上骇人听闻的信息多了,割肝挖肾啊,麻醉抢劫啊什么的,听起来就毛骨悚然。须知,晗夫同志上有七旬父母,下有年幼小女,中有结发娇妻,一旦有个闪失,委实害人不浅。单枪匹马,孤家寡人,前怕狼后怕虎,心里敲着牛皮鼓。海阳到南京一千三百多里的行程化为愁丝,缠满额头。
   兄弟们知情后,开导我来了。丛工与我同岁,公司业务员,一年四季,辗转全国各地,可谓见过风浪的人了。丛工安慰道:“哥,别怕,外面太平得狠。再说了,怕割肝?你这酒神怕是早已经是酒精肝了,你那肝啊,白送给人家都不要呢!”你听,洒家的肝被割去了,反而赚取了“不仁不义、祸国殃民”的骂名,啊啊,我可怜的肝肝儿啊!
   文璘兄弟开导我来了:“晗夫兄,怕啥!只是切记,出门在外千万别露富,最好不要带大量现金。”我的亲弟啊,有个词叫“捉襟见肘”知道不,说的就是哥呢。哪里有“富”可露。还大量现金呢,除非把百元大钞换成毛钱票子才显厚实。文璘继续话痨:“晗夫兄,上车前适当买点零嘴,车上很贵,另外车上有水。还有,防止气候差异,出门多带一点衣服;在车上,少与陌生人搭讪;最好有老乡同往南京,一路互相照应……”
   教授兄弟开导我来了:“哥,路上很安全,别担心;少带土特产,人生地不熟,拿动不便;上车后问清楚客车几点到南京,在哪个站下车,然后,马上给我电话,我早点去接你……”
   兄弟们苦口婆心,极力抚慰,但我依然有些忐忑,晚上,背“老三篇”一般把这些叮嘱回顾了一遍又一遍,口中念念有词,神经质一般,哈哈哈哈!
   终于盼到了四月三十日,一大早,宇通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程总打电话来,说要亲自开车送我去车站。之前,程总已经在网上为我联系好了去南京的快客,预订了车票——威海发往南京的过路车。不到九点,电话响起,程总和丛工已经在楼下等候,遂飞奔下楼,把准备了一天的土特产樱桃、网纹瓜、黄瓜、海米一股脑搬上了车,与妻子挥手再见,匆匆赶往车站,程总说,十点的车。
   去车站的路上,丛工再次喋喋不休起来:“上了车别忘告诉教授到站时间;饿了就吃点,困了就睡觉,保管好财物;厕所在车后边;中途休息时抓紧吃东西,别到处乱跑……”
   呜呼,堂堂晗夫,一向以强者自居,如今却如三岁婴孩被人垂怜,恍惚间,重回幼稚园,穿着开裆裤,留着清鼻涕,享受老师的“哼哼”教导。兄弟们啊,你们这样对俺,白煞俺这个人了。
   【一醉方休】
   兄弟聚会,岂能无酒!
   动身之前,教授与我有两个约定,一是深情拥抱,二是一醉方休。兄弟示意来个西方式的拥抱,只是一再告诫谨慎用力,小心把小弟挤爆,哈,是得小心,情之所至,忘乎所以,教授这小身板很容易被我的熊抱摧毁;教授又说:哥,你们来了,咱一醉方休。我欣然同意,心下窃喜,鄙人无才,唯酒量出众,纵横酒场,几无败绩,与洒家较量酒量,无异于鸡蛋碰石头。然,闻知教授偶染小疾,不由得担忧起来。宁伤身体,不伤感情,这是教授的个性,虽未谋面,早已了然于心。
   教授兄弟是好客之人,兵马未到,粮草早已备足。兄弟知我海量,提前备好了当地名酒,八瓶!说我是酒仙,又是山东好汉,准备见我武松一会儿。照片发来,眼前一亮,八盒名酒,高端大气上档次,迅速勾起了我的馋虫,哈喇子流了一地,恨不得乘上火箭,直抵南京。
   快客启程,马不停蹄,于晚上七点半到达南京。教授早已在车站等候。从车上下来,取下姓李,我便四处张望,于万人丛中搜寻我的教授兄弟。马上,便发现了我的教授兄弟,高个子,戴眼镜,清瘦,笑脸,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跟空间照片并无二致。此刻,兄弟也发现了我,正大步流星向我奔来,我立马扬起手示意。近了,更近了,我们张开双臂大力拥抱,长久的拥抱,多少日夜的思念,多少时间的祈盼,凝聚在这一瞬间。松开臂膀,谈笑,上车,去往宾馆。然后,我就看到了那些好酒,静好地在房间守候,等待我的品享。只是太高档了,在我看来,有些奢侈。
   叙谈了一会儿,教授带我去林业大学餐厅就餐。教授还要开车去接文璘,不便喝酒,我只能独饮,眨眼间半斤“水舞天下”下肚。好酒!
   晚上11点左右,文璘到,我和教授前去车站迎接。握手,拥抱,交深不在言浅,简单寒暄,宾馆短暂停留,便直奔酒店。
   南京是个不夜城,已是深夜12点多了,依然灯火通明,许多酒店依然顾客盈门。教授轻车熟路,很快确定了一家,点菜,斟酒,热火朝天喝起来。
   教授开车,谨慎是必要的,然,他竟自斟了一杯白酒,我和文璘坚决不许,他有些固执,在我和文璘的一再劝诫下,才缴械投降。宴席开始,小龙虾、盐水鸭、长江虾、长江鲈鱼……应有尽有。邻桌划拳行令,不绝于耳;我们兄弟仨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那些秦砖汉瓦,唐诗宋词,我们在网络上、电话里早已交流无数,今日坐下,无须旁顾,无须言他,唯有喝酒。说起饮酒,我曾向文璘夸下海口,今日得见,岂能浪得虚名。文璘不服,以身试“酒”,三杯下肚(二两半的酒杯),已是五体投地:晗夫兄海量,名不虚传。此话助长了我的嚣张气焰,再饮一杯,加上前边在林大酒店自饮的半斤,已是一斤半白酒下肚。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酒喝得,一个字:爽!
   酒局结束之时,已是凌晨三点多了,回得宾馆,文璘四仰八叉倒在床上,昏昏睡去,我和教授小聊一阵也卧倒在床,一觉至天亮。
   此次小聚,首战告捷,酒量打前锋,捍卫了大哥的尊严,哈哈哈,快哉,乐哉!然,临行前一夜,教授兄弟进行了最后的“挑战”,两瓶52度银角楼,每人手把一,兄弟的口号是:一醉方休。想到兄弟酒量脆弱,又身体有恙,我坚决不肯。此种舍命陪君子的态度让我心怀忐忑,黄金酒广告曰:没有了身体,何谈感情!我横眉冷对,教授却大义凛然,无奈,客随主便。只是苦了兄弟,回到客房之后,一个劲呕吐。心痛!
   【风景印象】
   在我的潜意识里,我一直把南京跟屈辱联系在一起。那里有国人的殇,恒久的难以消逝的伤痛。那不只是一座城市的痛,不只是一座城市的屈辱,而是浓缩了一个民族的苦难,书写着一个民族的悲哀。1938年,300000,这是蚀骨的数字,这是不应忘却的记忆。
   我一向以爱国者自诩。去南京之前,我与文璘说,去了南京,必去拜谒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兄弟的心是相通的,去南京后教授第一站就选择了去大屠杀纪念馆,甚合我意。
   天空晴朗,白日有些刺眼。远远的,便看见了纪念馆高大的建筑,同时,也隐隐看到了长龙般的队伍在迤逦前行,心情瞬间沉重下来。
   随着人群徐行,几尊简单的雕塑触目惊心,无声地控诉着侵略者的罪恶。雕塑底下,流水潺潺,似呜咽,似诉说,声声入心,悲从中来。人潮涌动,并无多少声息,沉默与凝重诠释着压抑与悲愤。当然也有一些嬉笑的嘴脸夹杂在人群中。在通过雕塑群,经过石子路,到达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短短的一段距离里,总有叼着雪糕或是举着五星红旗的年轻人散漫地窜游,被执勤的安保人员一次次劝诫。这场面或多或少有些尴尬,毕竟有许多异样的肤色在冷眼旁观。我瞬间想起了喻国明教授对于文化人的解读: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有约束前提的自由和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然而,现实有些悲观,我们的国民虽有着愤青的言语,却常常扮演着卖国的角色,这种言不由衷,这种人格的自我颠覆是令人堪忧的,让我想起了日系车主那可笑的台词:车是日本车,心是中国心。小丑的行径!等到进了大屠杀纪念馆,这种感受愈加强烈。尽管工作人员一再提醒“禁止拍照”,游客的闪光灯依然闪烁不停。任凭你喊破嗓子,我自充耳不闻。顽劣与放肆打破了肃穆与庄重,猎奇与玩赏取代了缅怀与追忆,他们的目的不是瞻仰,而是暗合了一个轻佻的字眼——到此一游。这里似乎不是墓碑,而是游乐场。
   我们一行三人,徐行于纪念馆。馆内有些阴暗,平添了几份沉重与压抑。墙壁上贴满了图片,展柜内列满了实物,万人坑里累累的白骨令人毛骨悚然。尽管这些镜头并不陌生,然而,因为这是南京的地界,感触便愈发地深了。此番前来,我是举着幡来的,招魂的幡,我欲召回那些死去的亡灵,不,确切说,是那些英雄的亡灵。然而,我不敢睁眼,因为目之所及,满是淋漓的献血和凌厉的刺刀,是野蛮的放纵,是硝烟的弥漫,是弱肉强食的集中体现。坦白说,此刻,我的心中没有颂歌。作为国人,在这里寻不到自豪与满足,只有屈辱与悲哀,涌自心底的凄绝的悲哀。国难当头,愚昧无知与逆来顺受似乎根深蒂固,国民的劣根性淋漓尽致体现。我很怕想到那个威风凛凛的名字——雄狮,似乎太名不副实。倘要牵强说来,病狮倒是贴切。否则,日寇区区四岛,何以长驱直入,兵不血刃?那么,虎落平阳的缘由何在,是物质的落后还是精神的平庸,是人心的涣散还是传统思维驯化下的懦弱与奴性作祟,不得而知。
   馆内的展出全面、丰富,然而,于我而言,占据思维的只有四个字:刀俎与鱼肉。威廉·詹姆斯说:人是食肉猛兽中最令人生畏的,他是唯一有组织地扑食同类的猛兽。东洋倭寇的凶悍与野蛮便是最好的印证。在这里,没有人性的光照,上演的只是原始的丛林法则,是残忍与暴虐,是人性的彻底泯灭。忽然想起了在烟台师院学习时,历史系俞祖华教授关于中日关系的讲座。纵观全球,日本始终是中国最潜在的敌人,现在想来并不危言耸听。之前的甲午海战、八年抗战已是最好例证。而同样是法西斯国家,德国战后的态度是虔诚的悔改,是一种认罪服法,而日本因缺乏应有的制裁而心安理得,这好比一个杀人犯,因为姑息而逍遥法外,不仅不予反思,反而百般遮掩,甚至自我美誉。军国主义思想、对土地的渴求以及与中国的地缘关系警示我们,这种兽性思维犹如毒瘤,必须时刻提防,一旦复发,后果不堪设想。约翰逊曾经总结说,人类的一半由勇士组成,另一半由懦夫组成,而前者总是不断地攻击后者。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自古以来,这是铁律。一个民族的觉醒与强大是最好的防御,愿我们做强者,做勇士,只是,我们绝不攻击弱者。一如一位央视主持人所说,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憧憬的是,让战争永远睡去,让未来永远宁静。
   从大屠杀纪念馆出来,下一站是总统府。

共 831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因为文字缘,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教授兄弟的应邀下相聚于六朝古都南京。这份从网络延续到现实里的纯真友谊变得愈加生动、活泼且深厚起来。文章从相约启程、相聚把酒言欢、观览风景、互赠礼物、离别五部分把一次别开生面的聚会描写得有条不紊,如临其境般生动,欢快气氛贯穿始终。其中“梦回幼稚园”妙趣横生,好友们的再三叮咛,待未出过远门的“我”如三岁婴孩,那份友谊贴心的温暖,深入每个细节,令人感动不已。兄弟聚会,当然少不了以酒待友,那份酣畅淋漓不醉不罢休,只有知根知底的友人才有的狂放无忌。此时的友谊如美酒一般醇香无比。携友游览名胜古迹,感受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重温历史的风云变幻,是文章的又一大亮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昭示人们耻辱的历史不可忘记,总统府、中山陵、明孝陵记录着每个特定年代的丰功伟绩以及叱诧风云的历史足迹。文人的爱国情怀尤为凸显。夫子庙与奇人相遇,为这次南京之旅添上了一道亮丽的景观。自添一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感叹!兄弟相聚,以“礼”相待。人常说“礼轻情意重”,但从作者的文字里每一份礼物都不寻常。那是来自不同地域的三方朋友用心挑选,珍贵的是那份友谊的至真至纯。在泪眼婆娑中别离,最是伤感,令人不舍。而一句“我还会回来”把情绪有低沉转为激昂高亢,寄希望与未来。一次南京行记,一次难得的朋友聚会,在作者精准的文笔叙述里,栩栩如生,令人难忘。那份挚友间浓郁得化不开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感叹不已:有朋自远方来亦真乐乎!非常好的一篇散文,感受至深!倾情推荐!祝好老师!【编辑:树阴凉儿】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007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树阴凉儿        2015-10-06 15:37:52
  难得的相聚,被你们桃园三结义几个兄弟间深厚情谊强烈感染!非常好的文章!遗憾的是我的编辑水平浅,表达不到位。唯祝福你们三位老师的友谊天长地久!祝晗夫老师雅韵写作快乐!节日快乐!
崇尚自然,任其自然,顺其自然,乐得自然。
回复1 楼        文友:晗夫        2015-10-06 18:00:22
  树荫姐辛苦了,谢谢精彩点评!茉莉香茶奉上!小文首发雅韵,就是因为雅韵里有我们太多的朋友,大家情投意合,且熟知我与教授、文璘的友情。本是五月的一场盛会,因为慵懒,今日方才成文,然,基于兄弟之谊,手足之情,料二位贤弟会予以谅解。行文仓促,遣词粗糙,唯真情永恒,今奉于各位,一起分享团聚的喜悦,问候大家,金秋快乐!!
2 楼        文友:幽兰萦梦        2015-10-06 20:27:38
  又见晗夫兄弟佳作丰韵雅韵,深感荣幸!兄弟一支椽笔挥就锦绣文字,阅读华章之余,为兄弟深厚的文字积淀所折服,为你们醇厚的友谊所感动。问好兄弟!期待兄弟更多美文华章丰饶雅韵梅花!
人品若山崇俊杰 情怀如水共清幽
回复2 楼        文友:晗夫        2015-10-06 20:44:29
  谢谢幽兰大姐鼓励,敬香茶!祝福雅韵,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3 楼        文友:夜阑珊之赤壁怀古        2015-10-06 21:06:39
  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你我兄弟相识网络,相惜文字,相诚于交心,相伴永远,足慰平生!一场相聚,记载了美好的过往,更期待下一次相聚!谁说网络没有真情?谁说文人相互排斥?一颗平常心,一份恭谦礼让,一份相互欣赏足以!哥哥的文字诙谐幽默,正如我的文中提到那样,喜欢看!
回复3 楼        文友:晗夫        2015-10-07 06:32:32
  兄弟来啦,熊抱奉上,香茶泡上,美酒斟上,干杯!哈哈哈
4 楼        文友:文璘        2015-10-07 09:07:35
  果然是“晗夫式”文章也!每每借兄诙谐,弟一得再得其乐。晗夫兄诙谐,居士兄雅量,能与两位仁兄游之,文璘何其幸运也!
寒冰在近,孤寂无边
回复4 楼        文友:晗夫        2015-10-07 14:33:55
  哈哈哈哈哈哈,我喝哈哈哈哈,三弟你来啦,还说啥呢,干杯干杯干杯,一醉方休!!!
5 楼        文友:文璘        2015-10-07 09:11:22
  你们两位文章发了,置弟于何地?呵呵。弟当加班加点,更高更快更强地完成。说不定一经写出,又一文坛佳话也!
寒冰在近,孤寂无边
回复5 楼        文友:晗夫        2015-10-07 14:36:45
  小三总是受恩宠滴,你撒点小娇,拖点后腿又有啥,来来来,让我三弟先吃点点心,好有劲发言!
6 楼        文友:夜阑珊之赤壁怀古        2015-10-09 16:33:27
  哈哈,真热闹,等着老三发力!我们哥俩先喝着。
回复6 楼        文友:晗夫        2015-10-09 17:48:40
  那是,谁先写完谁先喝,哈哈哈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