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邢秃子

精品 邢秃子 ————乡野旧事


作者:邵晓林 布衣,41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08发表时间:2015-10-06 17:00:39

说来话长。
   邢秃子名年,曾是驿马镇富家子弟,早先人称邢公子,后来秃了顶,人们才叫他邢秃子。
   邢秃子可不是一般人,说出来能吓你一跳。
   光绪二十六年八月间,八国联军进逼紫禁城,慈禧太后仓慌南逃。虽然是逃亡,但沿途乡村,一律清水洒街,黄土垫道,家家灯笼高挂、彩旗飘飘。
   且说那日途经绛山下、涑水边的驿马镇时,镇上的大户邢家却是大门紧闭,冷冷清清,毫无布置,只在门前摆放着一个大木桶,那时乡下的木桶都用铁圈紧箍,桶内盛着一桶清水,里面堆积着青色山石块,形似绛山模样。
   谁知,老佛爷见状反倒龙颜大悦,兴致勃发,遂令落轿,当即召见了户主邢年,及至邢公子拜见时,老佛爷见此人眉清目秀,谈吐不凡,愈加喜爱,除了夸赞一番,好言劝慰,又当着众大臣的面,纳为义子。
   据说,老佛爷看了邢公子门前的摆设后,破例留宿驿马镇,还假惺惺地表示北返还京,后来架不住百官苦苦劝阻,才急急踏上西下之路,然而,途中人们时不时就可以听到她在激动地念叨:“我一统大清山河如铁之固——”
   那时的邢公子二十多岁,自命不凡,却怀才不遇,岂料这场奇遇让他大红大紫。
   邢公子得宠的消息不胫而走,他却保持着自己的做人原则:粗茶淡饭,耕读传家,从不挟以自重、登堂进衙。尽管如此,谁都知道他手眼通天,连州县老爷也敬他几分。
   翌年,晋南大旱,整个春夏间未落透雨,麦子未收,大秋无望。为此,驿马镇不少乡民动起了歪点子,撺掇邢公子觐见老佛爷为民叫苦。邢公子何等聪明之人,加之从未向干娘提过什么要求,可谓一语千斤,欣然应允。没过几天,一道圣旨便下到绛州府:“查皇弟邢年家乡面山临河,卵石遍地,草木不长,适逢干旱,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我大清国皇恩浩荡,特免皇粮三年。钦此。”
   消息传来,驿马镇万民喜庆,山呼万岁。
   不料,灾难却接踵而至。
   按照迷信的说法,皇帝贵为真龙天子,金口玉言。因为就在那年秋后,庄稼尚未收完,忽然一天夜里,怪风怒号,似鬼哭狼嚎,接着犹如万马奔腾,待镇上的人们天亮起来看时,发现绛山之下、涑水河滩大片大片的良田没了踪影,代之的是石块遍地,小如头颅、大如木斗。
   邢公子无法解释这种怪异现象,面对满川巨石,失去土地的乡亲,他悔恨、幽怨,内心备受谴责,竟然一夜之间掉光了满头青丝,他捶胸跌足,仰天长啸:“苍天啊!我有罪——”
   他长跪以谢罪,他羞愧、耻辱,他想一死了之,因为他忽然觉得他和老佛爷这对干亲母子一个卖国、一个害民,竟同流合污了。
   驿马镇的人们发现,从那以后,邢公子断绝了与朝廷以及官府的所有往来,变卖了全部家产,在绛山脚下,涑水桥头修建了一座小庙,取名普济寺,同时他遁入乡野民间,常年走村敛化,周济那些穷苦人。几十年过去了,人们早已忘记了那个皇家义子,却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穿百纳衣的秃头和尚,老少爷们都叫他邢秃子,他无数次地给那些缺吃缺喝的人家买一点米面,给没衣少穿的人留点钱、物,给无儿无女的老人挑几担水、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一九三七年,日寇入侵,晋南沦为敌手,山河破碎、百姓遭殃,此时距慈禧挟帝南逃已经三十七年了。
   那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天出奇的冷、风出奇的狂、雪出奇的大,一队日本鬼子闯入了驿马镇。他们原计划趁机偷袭晋东南根据地,由于风雪弥漫,他们怎么也走不出乱石滚滚的涑水河滩。就在这时,他们发现了一座小庙和庙里的邢秃子,敌酋井田掏出金条洋票,诱他带路,他只轻蔑地笑了笑,披上一件破棉衣,转身投入风雪中。
   邢秃子举步维艰,鬼子步步紧随,风吹雪打,迎面难辨。他们就这样转来转去,爬上爬下,估计到了半夜时分,井田竟然发现他们依然在遍布乱石的河滩里打转。
   当他们又艰难地爬到半山腰时,鬼子发觉上当了,井田大怒,操着生硬的中国话对邢秃子说:“你的良心大大的坏了,想害死皇军。”说完举起屠刀就照他头上砍去。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邢秃子一个箭步冲上去抱着井田大腿就撞向山下的巨石,并破口大骂:“强盗!”
   就在那天夜里,几十年前的情景又发生了:飞雪肆虐,狂风怪叫,好像阎王爷打开了地狱之门,又如万千鬼魔冲下天界,要把世间的一切罪恶都掩埋,整个涑水河谷里,乱石翻滚,惊天动地!
   人们是在来春冰消雪化后才发现了邢秃子的尸首,他的头部歪倒在一块大石头上,死后还紧紧抱着撞死在上面的井田的大腿,河滩里,横七竖八地躺着那天晚上被飞石击毙的鬼子尸体……
   ……
   许多年过去了。
   驿马镇已经改名为石店镇,不过,普济寺还在,上了年纪的人间或还能提起邢秃子这个名字。

共 18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邢秃子是个大户人家的儿子,因为曾被慈禧收为义子,之后就带有了某种传奇色彩。故事虽短,时间跨度却长达三十余年,直到抗日战争期间,邢秃子又一次惊天动地,从此邢秃子的大名便永远活在了人们的言谈话语中。小说娓娓而谈,充满了对邢秃子的尊敬和爱戴。欣赏佳作,推荐阅读。【编辑 云台文经】【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007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云台文经        2015-10-06 17:02:05
  小说娓娓而谈,充满了对邢秃子的尊敬和爱戴。小编把题目做了改动,希望没有影响你的主题内涵。问好了。
愿作云中台上客 一画文章经纬分
回复1 楼        文友:邵晓林        2015-10-06 19:02:00
  谢谢老师的修改,主题更突出了。编安,祝好!
2 楼        文友:成敏        2015-10-07 09:58:31
  一篇非常有寓意,有深度的好文章,非常欣赏,拜读学习了!
回复2 楼        文友:邵晓林        2015-10-07 13:08:44
  谢谢老师的夸赞,愧不敢当,真诚希望得到你们的指教,在学习中提高。祝好1
3 楼        文友:卫斯理        2015-10-08 18:25:23
  这篇小说虽然带有玄幻色彩,虽然名字叫邢秃子,但他接济穷苦人,特别是最后和侵华日军同归于尽的壮举可歌可泣。小说构思巧妙,层次分明,足见作者文字功底深厚。拜读了。
卫斯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