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墨海放牧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墨海】太阳照在山下村(散文)

精品 【墨海】太阳照在山下村(散文)


作者:步烟霏 童生,621.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40发表时间:2015-10-09 14:40:59


   阳光不愠不火,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空曼妙的红云越升越高,早晨的雾气还没散去,空旷安静的山下村便全笼罩在温润的空气里。远处青山如黛,宛若水墨。近处的楼房,农田、鱼塘、猪圈、芭蕉树,相映成趣。成片的粉葛地里微微穿过粗野的山风,覆盖在充满生机的土地上。
   村头伫立着一幢三层半的小洋楼,橙色的琉璃瓦映衬白墙,绿树掩映下,无不显示屋主家境殷实。打开大铁门,里面的小院里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因是不久才建的新房,刚平整好的花基,还裸露着新鲜却不够肥沃的新泥。
   一棵高大的桂树是拆旧房时保存下来的,桂树下一青石磨盘,温润厚实,中间一方形孔,就像古代的铜钱,意寓讨好讨彩,屋主拿这当作茶台,来人客便在桂树下闲聊喝茶,倒也惬意。整个院子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植物园。”
   面积过百的院子里种了各种各样的花木,有南方的芒果树,柠檬、龙眼、黄皮、荔枝、八月桂、指天黑椒、金针花、紫苏、茶花、高大的香樟。两棵去年春天刚栽下的冬青,叶子还不够繁茂,枝条也生得不够舒展,母的冬青树上已打满了密实的果籽,秋冬过后,青涩的果子变成朱色,像红色的珊瑚。
   大门口的角落里种了一株开紫花的三角梅,三角梅生性贱生,不用打理,自个在墙角蹿得生猛蓬勃。一棵有些年头的杨桃树,挂满了青黄不一的杨桃。可惜杨桃树不知是基因变异还是疏于打理,结出的果实,外表好看,里面的果肉却黑森腐烂无法食用,经风雨侵蚀,只能任凭黄色的肉醬摔地成泥。
   水井旁搭了一个露天的雨棚,雨棚敞口通透,可躲雨,可遮阳,可聚集,可堆杂物。一只叫“黑皮”的大狗用铁链套着,一对黑溜溜的大眼,透着机敏,稍有丝风吹草动,或有可疑陌生人前往它便会汪汪大叫,提醒主人看家防备。
   阿明的老妈今年八十一了,身材颀长,笔直嬴瘦。老太太裹着红色格纹方巾,稀疏的长发盘成一个小髻,用一根银簪穿插固定。她穿着蓝色“卡叽布”做成的衫褂,衫褂前面有着对称的盘扣,镶着乌色边角,和旧式的女装相仿,据了解那是未改装前典型的“客家人”服饰。
   老太太一生勤劳朴实,加之孩子又多,算着实过过苦日子。现在孩子们已个个成家立业,儿孙绕膝,按理说应是颐养天年之时,可老太太闲不住,以前的田地照耕照种不舍荒弃。家里老式的农具,收割机、土锄、粪箕、喷雾器,样样齐全。
   老太太从新屋的厨房里走出来,门口的水泥坪地里,堆栈着一大筐没有收理的白菜,老太太拖了张矮凳坐下来,用一把月型小刀,把大白菜多余的黄叶和根茎小心剔除。她在厨房里烧了一锅水,等会她要将这些白菜统统倒进热锅里绰水,然后拿去太阳下晒成白菜干。
   楼道里的空隙处,塞满了新收的花生,大豆、生姜、大蒜,旁边大瓦缸里上满了水,里面腌着一些水露菜,干豆角、酸笋、还有梅菜。之前腌制的菜心,没来得及换水,加之太阳暴晒,雨天又淋生水,腌渍在瓦缸里的陈菜已开始腐败,起了蛆虫。缸檐四周起着白色的泡沫星子,缸盖一起,沤烂的陈菜腐烂剧烈,直冲脑门。
   前两天刚刨的粉葛,个大皮光的早已封箱储备,一些挖烂或个头细长干瘪的便要挑出来。除了可以和蕃薯一起蒸煮,煲汤,剩下的便可以剥皮压榨,然后经过层层工序做成上好的干葛粉。干葛粉清润去热,下火败毒,可调冲糖水,可做菜勾芡,可当嫩肉粉,用处颇多。
   这不老太太一个人在桂花树下,悉悉索索的刮着粉葛皮,她嘴里却哼起了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一门独特的客家民间艺术,具有极其浓郁的地方色彩。老太太八十多了,没上过学,可她绝对是唱客家山歌的行家里手。
   “老太太,又在唱什么呢?”
   “唱客家山歌哩。”
   老太太笑眯眯的答到。由于牙齿早已脱落,她干瘪的嘴唇里暴露出肉色的牙床。说到唱山歌,老太太似乎一下来了劲,两眼也有了光明。她提起了十足的精神头,然后滔滔不绝的和你说她的山歌。
   “阿妹哎,你晓不晓得,我虽没有文化,可山歌唱得好,‘大塘墟’的集市里没有唱山歌的戏台,我就跑到东河西河去唱,那一带唱山歌的个个都晓得我。”
   刚剥的粉葛皮掉了一地细碎的末子,几只麻鸡跑来啄食,一只母鸡却用尖嘴咄咄的啄起她脚上烂布鞋。老太太一边继续剥粉葛皮,一边大声的驱赶鸡群。
   “我从小家穷,没上过正规学堂,东河西河一带爱唱山歌的人听说我山歌唱得好,一当老师的文化人不服,叫我去挑战。”
   “那你去打擂台都唱了些什么,有没赢?”我追问到。
   “我是客家人,穿的衣服还没改装,那老师就拿我的衣服大做文章,我一上场,他开口就唱:
   老妹着(穿)件乌蓝边
   哪个师傅敢(这么)会连
   哪个师傅敢(这么)晓做
   做到阿哥送娇娘
   几(这)个老妹敢(这么)大方
   作马(什么)老妹不改装
   头点(顶)梳起龙盘髻
   记(系)条花带九尺长
   “那先生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我就拿起麦克风对他唱道:”
   以(现在)今老妹没改装
   唔(不)嫌嫁到有钱郎
   若涯(我)嫁到生意仔
   倪(你)就呕涯(叫我)老板娘
   “我一唱完,盖盖佬(个个人)笑得肚子痛,连眼水都笑出来”老太太很开心,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客家山歌没有固定的题材,一对一唱都是靠临时发挥,有一次,我去大塘赶墟,一个认得我的老头指着地摊里的花生瓜子叫我唱,说唱得好买他的花生不收钱。我抓到花生便开口唱道:”
   花生好吃难剥壳
   剥了老壳有层衣
   阿哥好比花生样
   又甜又香难舍你
   花生好吃喷喷香
   饼子好吃下了糖,
   阿哥好比花生样
   又甜又香难舍郎
  
   花生好吃壳又多
   冷水洗泥慢慢挪
   敢靓阿哥连不到
   一条夜路慢慢摸
   老妹生来瓜子面
   又红又白又抵钱
   大船不行就加浆
   老妹不肯就加钱。
   阿哥生来瓜子面
   又红又白又新鲜
   哪来老妹连得到
   十五月亮十六圆
   说到兴头上,老太太忘了手上的活儿,直到不理事的小孙子哭闹不休才回过神头来,太阳越升越高,把老太太的身影全溶进了暖暖的阳光里……
   楼道里坐着安祥的老人,那是阿明的老父,老人已九十有多了,看面相却精神矍铄,只是早几年前中了风,严重的后遗症让他无法自由行走。行动不便的他,只能拄着拐杖,在门前一条木板凳上休息或枯坐。没生病之前,骑着老式的大轮单车,车头挂着黑皮的人造革皮包,去闹市里打牌,捉棋、剪发、会友,只能是他人生胶片里的画面了。
   新房的一楼住着阿珍,她是老太太第四个儿子的媳妇。这几年为了起新房,老公一直在深圳打工,家里便丢给她一个人打理。她有三个孩子,两女一儿。最小的还喝奶瓶,大的也不过上小学。孩子们都尚小,极需人照看。
   每天早上,不管刮风下雨,天一擦亮她便得起身,张罗孩子们的早饭,然后骑着电动车送孩子们去学校。回到家,便马不停蹄的开始收拾打理,洗碗拖地,浆洗衣服。等叮叮当当忙完繁琐的家务,她还要抽空去新房的后山打柴火,去附近的大学路修剪绿化,赚一些微薄的外块补贴家用。
   阿珍种了好几亩地,施肥,播种、喷洒农药、收割、开鱼塘,等力气活全凭自己一个人。家里的男人不在,里里外外的重活全由她一人承担。每天,她像个上了发条的时钟,拼了命的干,却永远都觉得自己少了只手。
   身材瘦小的阿珍,不分日夜的辛苦劳役,出售廉价的劳动力,她劳作的时间在常人看来是不合理的,甚至连私人生活也被剥夺。可生活的奔头和意义或许就在这里。卑微,琐碎、平凡,经历无数的含莘茹苦,才使得生活实实在在,真实而富有人情味。
   对于很多人来说,像阿珍那样的女人算是被生活刻薄了,自己的男人不在身边,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就连头疼脑热,病痛疾患、苦闷烦忧,全得自己消化,没有任何人可以分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阿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名“留守妇女”。为了生活,她像只受惊的小鸟扑来腾去,她用自己弱小的身体承受着生活赋予的一切重任。而生活呢?或许可贵之处也正是在此-----不安稳中有安稳,不满足中寻求满足。平凡的小老百姓,总是有着自己坚定的信念:经历短暂的痛苦挣扎,依靠自己的劳动和付出,一定能够创造出新的生活格局。
   通往山下村新修的水泥路还不算曲折,阳光像长了长长的手臂,抚摸着山下村的一草一木。轻柔的暖风拂人心田,偶尔会发出轻轻如口哨一样的声响。山顶上,田野里、鱼塘边,飘荡起丝丝层层的泥土香气。
   阿明开着自家的小面包车,匀速地行驶在乡村公路上。车里,春子和阿明愉快的说着话,叽叽喳喳像两只小鸟。面包车的后座位上,堆放着刚在大塘墟买来的鱼肉瓜果,还有些当地农民自产自销的土特产。行至自家门口,两人便分头大包小包的把刚买的东西提至楼上。
   这幢新房的二楼住着阿明的二哥,阿明的二哥是一名精明的生意人,以做汽修为产业。因长年顾于生意,平常很少呆在家。二楼的新房里塞满了豪华的家私,屋里大小摆件摆得满满当当,门前宽阔的楼道里种了新鲜的石斛,还有造型各异的盆景,大门口还摆着乳源产的大彩石。阳台里种着藤蔓植物,大红的花朵顺着铁栏栅绵密攀援,开得招摇艳俗。
   回到自家屋里,明便径直去了厨房。他把顶级的五花肉展开,放在水龙头下清洗,接着把洗好的五花肉放入铁锅内炖煮。肉炖多长时间,火该调多大小,蒜子,大料、该什么时候放置,白糖,料酒、该在什么时候添加,看得出来他都心中早有布局。
   煮出一道拿手的红烧肉,以一定的时间顺,走什么样的平行程序,这在他的大脑里就像一个乐团指挥,一环扣一环。女人也没闲着,她粘在男人身旁,拣了些轻快的活儿,打帮手的撕个小葱,剥个蒜籽,洗几只辣椒。生活就在锅碗瓢盆里,叮叮当当的奏响着生活的乐章。
   阿明热爱生活,对于生活他总是保持着热情的温度。人到中年,他最大限度的享受着生活馈赠给他的一切优越。他爱打理家务,把新家布置得井井有条。虽在农村,但家里的装饰已完全是现代的风格。
   一百多平米的大房间,漆着土黄色的内墙,大气风雅的红木家私,具有收藏价值的瓷器摆件,高档的电视音响,时尚的吊顶射灯,镶玉的镇宅貔貅,这里的一切安稳富丽,它无不展示主人对风水的考究和上档次的品味。门前种着一棵盆栽的八月桂,风一吹,起舞婆娑。一棵挺拔遒劲的罗汉松,葱郁青翠。楼道里金黑镶色的铁栏杆抹得不沾轻尘。
   金色的阳光静静的照着山下村。阳光下,所有高矮错落的房子,田园,都成了剪影。暖风是彩色的,爱唱歌的鸟儿,羽毛也是彩色的。庭院里,香樟树上不断有果子掉落下来,有时会砸中正在树下觅食的老母鸡。
   刚下过一阵淅沥的太阳雨,屋后的翠竹闪着油光,香椿对上不知什么时候又蹿出了新芽,屋檐的琉璃瓦上挂着晶莹的水珠,调皮的轻风一吹,悬在琉璃瓦上的水珠,便无声跌碎,瞬间便觅不到踪迹。
   山下村,是一个不被人知晓和关注的散落村庄,现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改造和规化,与之前相比,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之附近的韶关大学,樱花公园、汤溪温泉、和外商投资新建大唐花海,逐渐让这里名声雀起。
   从2013年的3月到至今,大半的时光我都是在此度过。这座安静的村庄,有着和其它地方一样又不一样的自然美和缺陷。这里绿野仙踪,山涧流水,风吹稻田;村落的狗吠,昆虫的鸣叫,孩子的哭泣,天地万物,一切生灵尊重自然法则,和谐共生共存。
  
   ——谨以此文献给山下村,献给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

共 45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值得一读的散文,一篇现代农村生活风情画。作者用灵动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叫山下村的地人们的生活情况,让我们可以一窥当今已经走上富裕道路的农村的人们的生活。文中介绍了的人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已经八十多岁的老奶奶,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却唱得一口好山歌,在对歌中连一个文化人都没有超过她。老人虽然已高,却依然闲不住,还在天天忙碌着。而“留守妇女”阿珍也成天忙碌,男人在外打工,三个孩子最大只在上小学,小的还在吃奶,地里、家里,所有的活儿都得她一人打理,抽空还去干点零活,挣点钱补贴家用。作品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叙述清楚,的确是一篇不错的文章。力荐阅读。【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010004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5-10-09 14:41:32
  一篇很有意味的散文,值得一读。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1 楼        文友:步烟霏        2016-03-28 21:55:13
  谢谢老师编辑我的文章!请安!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5-10-09 14:41:59
  感谢赐稿,期待下一篇精彩的作品。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15-10-09 14:42:19
  问候朋友秋日快乐!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3 楼        文友:步烟霏        2016-03-28 21:59:45
  感谢透明秋语老师的留评,共勉!
4 楼        文友:雨春        2015-10-09 17:20:43
  感谢赐稿墨海!期待更多精彩再现,展示你的风采!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回复4 楼        文友:步烟霏        2016-03-28 21:55:52
  感谢社长的鼓励!
回复4 楼        文友:步烟霏        2016-03-28 22:00:58
  与君共勉,谢谢老师!
5 楼        文友:软浪细沙        2015-10-09 17:40:22
  感谢赐稿墨海!祝你创作愉快、精彩纷呈!
回复5 楼        文友:步烟霏        2016-03-28 21:58:14
  感谢软浪细少的留评!请安!
6 楼        文友:云水逸        2015-10-09 18:27:10
  霏霏出新作了,第一时间过来围观,哈哈!很质朴很感人的文字,平实无华的故事写出了不一般的情感。很接地气,红豆是拿定了。
缘于文字我们相识在江山!
回复6 楼        文友:步烟霏        2016-03-28 21:57:34
  感谢云水逸的贵言,果然美梦成真!共勉!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