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金秋(散文)

精品 【流年】金秋(散文)


作者:静如画 秀才,2947.2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89发表时间:2015-10-10 09:30:12

【流年】金秋(散文) 十月的风一吹,村庄的人们便忙碌起来了。
   田野里,一望无际的玉米已成熟。秋虫呢喃,微风轻舞,玉米叶像一条条丝带般相互交织缠绕。高高的秸秆,沉甸甸的玉米,还有农民们匆忙的身影,在村庄的田野里形成了一道纯朴的风景线。
   “熟了吗?”
   “熟了。你家熟了吗?”
   “熟了。”
   “……”
   村民们远远望见,就提高嗓门彼此询问,然后乐呵呵地擦肩而过,奔向各家的玉米地里。
   我的家就在这样一个村庄。从出生,我的心便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即便年少时有过流浪的脚步,最终,还是又回归了这片土地,安身在这样一个村庄。我知道,尽管我是个不谙农事的农民,但是,我绝对如同所有农民一样,热爱着土地,盼望着丰收。
   家有农田十亩,平时我与爱人在外工作,田里大小事物皆由公婆打理。农忙时,我与爱人必会回去帮忙。这个秋天,亦不例外。
   玉米已熟透了,天公却不作美,几日阴雨耽误了收割。焦虑的神色,笼罩在人们的眉宇间。终于,天放晴了,蓝天白云浮在田野顶端,金黄的秸秆,饱满的玉米近在眼前……此情此景,我已然将偌大的天空当做背景,田间的植物为主色,在心中描绘出了一幅极致的丰收水彩画。
   “机子来了。”婆婆一声吆喝,打断了我的思绪。
   顺着婆婆指的方向,我远远看到一台庞大的联合收割机缓缓开来。一直认为,联合收割机只是夏收小麦时最得力的劳作工具。在我小时候,联合收割机还未普及,每年夏收,我都会跟随在父母身后举着镰刀割麦,打场,拾麦穗……随着渐渐长大,有了割小麦的机器,再是几年之后,才用上了联合收割机。
   联合收割机的威武,绝对是无以匹敌的,在田里几个来回,几亩地的小麦便颗粒归仓。甚至,小麦割得干干净净,几乎没有任何遗漏。那时候,我就不止一次地幻想,若有一天,收割玉米也能如收割小麦这般简单该多好。世事变迁,岁月经年,祖国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科技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改革,联合收割机收玉米,成了现实。
   远处的玉米联合收割机,一点点近了,近了,更近了……
   我看着这台机器拖着笨重的身体,却十分灵巧地前进,倒退,拐弯,入地。在一阵轰隆隆的响声里,如一头如饥似渴的猛兽般闯入玉米地里。那笔直挺拔的玉米秆面对这样一头猛兽,未曾显露出丝毫畏惧,反而迎着风,相互碰撞着身体,发出密匝匝的响声,似乎在欢迎这头野兽的到来,等待着与其亲密接触。
   联合收割机沿着直线缓缓前行,所及之处笔直的玉米杆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满地被打碎的秸秆细屑。而秸秆上那颗饱满的玉米,早已被这台机器“生吞活剥”纳入仓中。
   待仓满,爱人便开来农用三轮车,停在联合收割机旁边。收割机司机启动阀门,熟练地将仓里金黄色的玉米,悉数倾倒于三轮车车兜里。
   “砰砰砰……”一阵加油门的响声之后,爱人早已开着装满玉米的三轮车扬长而去。他行驶的方向,是村庄,是家的所在地。
   望着远去的三轮车,我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
   前几年,亦是这样一个金秋十月。玉米熟透了,可是却遇上了连绵的阴雨天。那场雨没日没夜地下着,时而紧骤,时而细碎,就是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
   每次农收播种都是有时间限制的,若错过播种的最佳期限,必然会影响下一季的收成。不得已,即便冒雨,也要将满地的玉米抢收回来。
   那些天,只要雨不大,我们一家人就会赶去田里,公公与爱人刨秸秆,我和婆婆剥玉米。直到身上的衣服全部湿透,脸上的汗水雨水融合一体,我们还是未停止手中的工作。
   那时候没有联合收割机,甚至连只打碎秸秆的机器都没有,所有一切全部是人力劳作。刨秸秆,剥玉米,捆秸秆,再一车车拉出田里……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天我们忙碌了一上午,将玉米装好车,准备拉回家去,三轮车压着满地被雨水浸泡的秸秆,缓慢艰难地往前开着。由于地面泥泞,松软,满载玉米的三轮车轮胎每转动一次,都会压出深深浅浅的泥坑,三轮车发出震耳的鸣叫,车后的烟筒里冒出浓重,刺鼻的滚滚黑烟。我们跟在车后,看着三轮车如蜗牛般移动的身体,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动不了了。”开车的爱人在雨里吆喝。下车,查看,三轮车的一侧轮子硬生生陷入自己压出的泥坑里不能自拔。
   雨水,秸秆,泥土,在坑里相互蹂躏,已看不出本来面目。爱人重回驾驶座位,我们在车后奋力推着,可是尽管如此,那轮子也只在原地打转,却没有丝毫前进的意思。
   四个人的力气,终抵不过这一车玉米的重量。不得已,卸了车,将空车移除后再次装车,这才一步一担心地把三轮车开出了玉米地。
   那时候的田间小路是名副其实的小路,狭窄,坑洼,遇到雨天便泥泞不堪,更何况如今已经下了近半月的雨,路面状况可想而知,说是路,倒不如说是泥沟,沼泽。这回家的路,并不比玉米地里行走容易多少。
   时过境迁,昔日的村庄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平正宽阔的乡间小路,任何车辆开都可以风驰电掣地行驶。
   看看时间,十亩地的玉米,仅仅不过三个小时,就已经全部收割完毕,拉回家中。高科技,终于使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这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没有亲身经历过农忙的人,必然是体会不出来的。
   收割完的这一刻,我家的庭院里瞬间热闹起来。院里堆成小山似的玉米,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闪亮的金色光芒,似乎在与我们频频微笑。公公婆婆一人手拿一个金灿灿的玉米,比划着,闲聊着,他们的话题永远是去年的收成如何,今年的收成如何,哪个品种产量更好,那些品种玉米面好吃……他们边说边笑,像极了慈祥的父母,时刻惦记着自己钟爱的孩子。两个孩子,围着满地金黄的玉米堆跑来跑去,追赶打闹。几只漂亮的蝴蝶在玉米堆上空,翩翩起舞。
   这一院金黄,静静地躺在我们的视线里,它们的安然,恰似我们的欣慰。在我们眼中,那金黄的颜色是对生活无穷无尽的追求,以及对未来日子的希望。
   我家庭院西侧,有棵十几年的柿子树。沉甸甸的柿子,压弯了许多枝蔓。似乎生怕我们忽视它们的存在,许多枝头已经低垂到玉米堆上。细心的婆婆在树下抬头仰望,看到哪个柿子已经熟透,便摘下来给忙碌了一天的我们尝鲜。
   庭院东侧,则是一棵与女儿同岁的石榴树,亦是挂满了红艳艳的石榴,其中几个石榴已熟透,在枝头裂开了嘴,露出里面晶莹剔透,饱满丰润,紫红醒目的石榴籽。我自小喜欢酸甜口味,恰巧这棵树上的石榴,味道酸甜,皮薄汁多,所以每到成熟的季节,我免不了酣畅淋漓地大吃一番。
   两个孩子与我一样,爱吃这棵树上的石榴。婆婆深知我们的喜好。在休息之时,便端来柿子、石榴。阳光下,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手捧石榴、柿子,坐在金黄色的玉米堆边上,边剥、边吃、边聊天。
   “妈妈,弟弟这次考试,考了第五名,老师还让他当了数学小组长。”女儿急忙向我汇报儿子在学校的情况。
   儿子刚升入二年级,并由村里小学转入了女儿所在的县城的一所私立小学。由于女儿较大,如今他们姐弟同在一所学校,我便免不了叮嘱女儿,课余时间多去照看弟弟。女儿很乖,时刻关注着弟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状况。
   “哦!是嘛,那值得表扬,来,奖励一个大石榴。”说着,我挑了一个最大的石榴递到儿子手中。我看见,儿子脸上挂着自豪,且又害羞的笑容。
   “妈妈,我也是语文小组长呢!”女儿不甘示弱,自告奋勇跟我说着自己的班级情况。
   “行,给你也奖励个大石榴。”我话音刚落,两个孩子都开心地笑起来。
   收获,总会让人感到喜悦。
   无论是庄稼,还是孩子。我相信,在成长的每个过程中,那些美好的画面都会选择一种方式定格在记忆里,待到多年后,每每翻阅时,都会重温昔日的时光,脸上也会绽放最初的灿烂笑容。
   “嘀,嘀,嘀!”洗衣机发出停止的号令,我连忙起身,从屋里抱出一堆洗净的床单被罩。踩在玉米堆上,一件件地晾晒在庭院里的绳索上,太阳依旧明媚,微风轻拂,吹动着印有彩色花朵的床单被罩,空气里洗衣液的味道和玉米的芬芳相携着抵达鼻翼,那种感觉惬意极了。
   两个孩子也早已起身,在玉米堆上堆起了金黄色的城堡。只见女儿正聚精会神地低头挑选大个的玉米,儿子已经握着一个玉米,蹑手蹑脚地走到姐姐身后,猛然揪开姐姐的衣领,将玉米塞了进去。女儿一惊,迅速起身,玉米从后背上溜了下来。儿子笑着撒腿就跑,女儿紧追其后,只听“哎呀”一声,儿子已经不小心从玉米堆上滑到了地上……女儿笑得前俯后仰,儿子一边揉着屁股,也笑个不停。婆婆心疼地喊着:“小心,小心啊!”
   我在院落一角,看着眼前的一切,也跟着孩子们笑做一团,心底,一股暖意泛滥,柔得已化不开。
   虽然我自小生长在农村,却实在未过多地做过农活。这些年来,每次农忙,我经常是活没干多少,手上早已起了几个透亮的水泡。爱人知道我的体质,几天的忙碌,生怕我吃不消,时刻都在关切地说:“累吗?累了就歇歇。”
   “不累。”我如是回答他。总觉得是年轻,体力恢复得快,再累,休息一会儿就能缓过来。但是,当下未感到的累,在一夜之后,就全然体现出来,浑身酸疼,不愿动弹。
   这些年来,爱人一直力所能及地体谅着我,关心着我。农活很忙,很累,很辛苦,大多时候我与他一起干活,都是他在忙碌,我在一边只算充数。
   “不用你干活,你只要陪着我就行。”爱人经常这样说。他的话,让我心如刚入口的柿子般,绵软甘甜。
   有人说,最长情的告白,就是陪伴。无论贫穷,抑或富贵,只要你在,我在,日子便已然过得有滋有味。我相信这句话,并喜欢这句话。
   如今,岁月流逝,青春渐远。当我们开始懂得陪伴的意义后,才算明白所谓的爱,不仅仅存在于男女之间,更存在于亲人之间。
   彼此的相互关爱,理解,照顾,皆来自于朝夕相处的陪伴。我习惯于在他们忙碌之后,一回家,就能吃上我亲手做得饭菜,于他们来说是满足,于我来说却是幸福。
   公婆是在田里劳作了一辈子的人,土地是他们的根。在他们的世界里,最辽阔的地方是田野,最狭小的地方便是我们这个家。
   清晨,太阳还未出来,公婆已去了田里。即便秋收的忙碌已然结束,他们还是习惯去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公公说:“一天不去,就觉得缺了点什么。”婆婆一边笑他闲不住,自己却也一如往常,每日必去田里走上一走。
   “妈,没菜了,我去田里拔两棵回来。”在家的日子,习惯了每日给家人做饭,我必然要时刻张罗着一日三餐的食材。傍晚时分,我便开始想着第二天早起的食物。
   “别去了,明早我去拔。”婆婆爽朗地回应我。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看到厨房里那几棵新鲜嫩绿,还挂着露珠的小白菜……
   我知道,公婆深爱着自己亲手种植的那片菜地,每一棵,每一株都是经过他们的悉心照料与呵护才得以成长。
   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一如那满院子的玉米,从夏至秋,从播种到收获,他们倾注了多少汗水,多少力气,我可想而知。
   那金灿灿的玉米,在孩子眼里是玩具,是城堡。在我与爱人眼里是收获,是喜悦。而在公婆眼里,或许是一年又一年,源源不断的希望与恪守。
   夜晚来临,天色如墨,皎洁的月光与闪亮的星探出头,正无声无息地俯视着大地。满院子的玉米,已被输送至房顶,此时此刻,正与星月以最近的距离对望。
   村庄的夜晚,寂静,祥和,唯有蛐蛐的歌声最为响亮。伴着蛐鸣,闭上眼睛,枕着一袭金色的念想进入梦乡。梦里,我成了田野里一株正迎风傲立的玉米,等待秋时,被一个勤劳的人收获……
   曾经,每到秋收时节,家家户户必须要用至少半月的时间来忙碌。无论是谁,想必也没时间与心情去体味忙碌之外的种种美好。如今,不过三五天,收割玉米,种植小麦,整个流程就能全部就绪。当一切变得简单,便可腾出更多时间来享受生活,感知生活。
   这些天,公婆又开始忙碌了,只是,现在的忙碌变得缓慢而随意。
   十月的风,依旧吹着,清爽舒适。公婆正在房顶上有说有笑,不紧不慢地堆整着玉米垛,一垛垛金色的小山在公婆的双手之下诞生。阳光之下,那金色的玉米垛,成了这个季节最为标志性象征,它们屹立在房顶,仿佛正在对所有人宣布――这个秋天,丰收了!

共 48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着这篇透着玉米香的文字,我心亦如这玉米一样,金灿灿的。最喜欢阅读这样实实在在的文章。质朴、灵动、温暖,与血脉一起跳动的字符,在生活的土地里生长,发芽开花,结果,成了金灿灿的希望。全文用热情洋溢的字字句句,讴歌了农家在金秋十月的丰收喜悦、幸福、小康生活画面。读着读着,身临其境,仿佛我也在文中,欢乐着。这样干净优美的文字,只有在田间地头才能产生,才富有生命力。扎根于土地、根植于生活,充满了美感,有了厚度,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这里的丰收,不仅仅是物质的丰收,也是一家人快乐的丰收。柿子、石榴分外香甜;婆婆公公脸上的笑颜;女儿儿子学业的进步;爱人的关爱体贴等等,分明,一院子的丰收,氤氲在作者的身上,甜透了。流畅的语言,满满的诗意,飘着生活的香;丰蕴的主题,十足的韵味,感人,诱人!佳作!编者倾情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013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10-10 09:32:35
  看到这么接地气富有生活的根的文字,替如画高兴!文字就要这样写。实实在在!
  
   如画的散文,越发醇香,越发富有深度,给你点赞!
2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10-10 09:37:38
  文字,是写给人看的,也是写给自己的,从心灵里流淌出来的文字,最美,最有质感!
  
   写身边事、身边人,把温暖传递,把幸福分享,把美好高扬,加油,如画,金秋十月,如画丰收满满!
3 楼        文友:夏云泥        2015-10-10 13:18:03
  这篇散文,给我的感觉很有气场和质感。
   语言朴实,行文流畅,很浓的生活味道。感觉亲切、温暖、自然。好像这一幅幅场景就在我眼前。
   这篇文字透着画画从心底发出的喜悦和幸福感,很有感染力,我深深地被感染了。
   发自心底、起底生活、真实传递农民的丰收和幸福,是这篇文章最成功的地方。
   多好的一家人,多好的村庄,多好的收获!
   祝福画画全家幸福!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4 楼        文友:夏云泥        2015-10-10 13:21:50
  预祝画画全村和全家明年大丰收昂。
   风调雨顺喜唰唰,水丰土肥顶呱呱,哈哈。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5 楼        文友:江凤鸣        2015-10-10 21:45:11
  如画这篇文字,让我想到了在河北求学时,帮助农民砍玉米的情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里,每个人一把小斧头,放到玉米杆子,摘取玉米棒子,然后,用锄头再挖出玉米的根,农民说那个根系是很好的燃柴。这篇文字很美,流淌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江凤鸣
6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5-10-10 21:48:03
  二哥,小斧头砍玉米?第一次听到说啊!
  
   我们这儿是用镰刀!
7 楼        文友:清鸟        2015-10-11 06:10:50
  这篇文字与我很亲切 ,就像一个老朋友在互道衷肠,金秋,收获的是希望,溢出的是惊喜,感谢如画的分享,这份快乐属于所有人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8 楼        文友:五月小丫        2015-10-11 10:42:46
  文章通篇读玩,心情无比的舒畅,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倍爽”。作者的文字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自信,阳光,让读者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
   十月,这个丰收伟大的时刻。作者夫妇这对新时代的农民回家秋收。地里是一派丰收喜人的景象。再也看不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劳作的人们。联合收割机在地里跑得欢,让粮食颗粒归仓,把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
   金黄得玉米垛,孩子的游乐场,是家人丰收的喜悦。阳光洒满了农家小院。请看,一幅幅温馨感人的画面。爱人体贴妻子,懂得怜香惜玉,公公婆婆笑容满面,婆婆从树上摘下熟透的柿子和石榴大家品尝着果实的甜蜜,一双优秀的儿女让作者无比的自豪。一切的一切,都是满满的幸福!让读者不由的赞叹:有亲人的陪伴真好!幸福的日子真好!
   问好作者!创作愉快!生活幸福!
9 楼        文友:        2015-10-12 08:04:52
  这接地气的文章,越发的像,像谁的文章?
  
   有希望,有幸福,真好。
  
   小骗子,早安。
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是自己的万里路。
10 楼        文友:一海明月        2015-10-12 20:56:02
  【读后】
   1、一字一句读完这篇文章,久久面对电脑屏幕,不知到如何表达心中的读后感,把光标往上推,看到山地老师的【编者按】,结果把我说不出的话,写不出的话,全写出来了。2、文章写得真好,我所说的真,是真实,真情,真感,有些人文章确实也写得好,但仅仅是文章而言,现实生活确实一地鸡毛,而这篇文字,我读到的不是文字好,而是实实在在的乡村生活好,这样的文字读来,给人美感,给人希望。我是一个普通百姓,中国幸福的希望不能仅仅看城市,而重要的应该看乡村,改革开放35年,我国农村目前的现状究竟如何,众说纷纭,但这篇《金秋》,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进步。3、说一句很偏见的话,其实,我不喜欢读那些哀痛和忧伤的文字,如《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之类让人伤感的文字,我喜欢这样的《金秋》。4、有一句很正能量的话,面向阳光,你就看不到阴影。我希望在逝水流年里,看到更多金灿灿的阳光。5、祝福静如画写出更多更好向《金秋》这样如山间清泉一样汩汩流淌的好文字!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