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新雀之巢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雀巢】气壮山河的秦始皇兵马俑(散文)

编辑推荐 【雀巢】气壮山河的秦始皇兵马俑(散文)


作者:张林初 童生,799.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48发表时间:2015-10-10 11:26:28
摘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的这支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的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生动地再现了大秦帝国军队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正如叶剑英元帅1979年初参观后的留言:“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雀巢】气壮山河的秦始皇兵马俑(散文) 今年初夏的一个晚上,家里的电话铃响了,电话的那一端是万里之遥的法国朋友达尼埃尔,她说今年夏末初秋要来中国旅游一个月,看望交往多年的中国老朋友,并在北京参观近几年新建的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等。达尼埃尔是我们40多年的老朋友,曾多次访华,游览过中国许多地方。我们问她,除北京之外还想到哪里旅游。她说只希望到西安参观秦始皇兵马俑。上世纪80年代她曾参观过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此后她得知又有许多新的发现,故想再去领略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的雄伟壮观。
   金秋九月,我们一行三人登上西行的高铁。高铁离开北京西客站后不久,速度一下提到每小时300公里以上。早已坐惯时速达300公里的法国TGV高速火车的法国朋友,颇感我国的和谐号列车运行平稳,车内设施齐全。车行五个半小时后,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
   到西安的第二天,我们就赴离市区约35公里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完成中国统一的皇帝——秦始皇陵墓的陪葬坑。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发现被告誉为“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陪葬坑原址上建成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它显示出了大秦帝国的繁华和强盛。
   随着导游的脚步,我们首先来到一号坑,那里已经挤满各方游客,而其中大部分来自五大洲的外国游客。导游介绍说,一号俑坑于1974年发现,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内有6000多个兵马俑,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俑坑东端有210个与真人等高的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个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的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翼和队尾受袭。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接着我们来到二号坑。二号坑于1994年对外开放,是三个坑中对外开放最晚的一个。二号坑呈曲尺形方阵,东西长96米,南北宽84米,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共发现兵马俑1300余件,战车80多辆。相比一号坑,二号坑的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三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以弩兵方阵、战车方阵、骑兵方阵和车徒组合的长方阵等四个相对独立的方阵有机体结合而成的大型军事阵营,具有兵种多、车辆多、造型种类多和阵营形式复杂、建筑复杂等特点,是一幅大秦帝国军事、科技和艺术发展的辉煌画卷。
   我们随着导游的脚步,细致观看弩兵方阵,弩兵方阵采取阵中阵的编列,立、跪起伏轮番射击,以弥弩张缓慢之虞。战车方阵则由64乘战车组成,每列8乘,共有8列。三列各由19辆战车、264个步兵俑和8个骑士俑组成的长方阵,更加壮观。
   随后,我们近距离仔细观察各种有代表性的兵马俑。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跪射俑,它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方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跪射俑则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持弓单兵的操练动作。
   跪射俑的旁边是立射俑,它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方阵。立射俑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从立射俑的手势看,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
   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头戴鹖冠,身穿双重长衣,外披彩色鱼鳞甲,双肩有短小的披膊,胫部缚护腿,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双手交垂于腹前作拄剑状,附近伴有一柄青铜长剑。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好像是在沉思退敌良策,面对强敌,毫不退缩,一派大将风度。
   军吏俑,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从外形上看,头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军吏俑除了服饰上与将军俑不同外,精神气度上也略有差异,军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将军俑体魄丰满魁伟,但整体上比较高大,双肩宽阔,挺胸伫立,神态肃穆。更多的表现出他们勤于思考,勇武干练的一面。
   骑兵俑,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从这特殊的装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对骑士的基本要求是行动敏捷。
   参观完二号坑后,我们随着参观人群来到三号坑。三号坑于1989年对外开放,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出土一乘驷马战车,68个武士俑。复原后展示在坑内的驷马战车的战马,栩栩如生,形态逼真,似在飞奔。据考察,三号坑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似为一、二号军事阵营的指挥部,古名军幕。秦代将指挥机关从军中独立出来,专事研究制订作战计划,是军事技术的重大发展,同时也为指挥人员提供了更多的人身安全。
   接着,我们来到文物陈列厅,重点观赏了两乘彩绘青铜车马。导游介绍说,这两乘车马是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现的,一号车古称立车,又名高车或戎车;二号车古称安车,又名辒辌。两乘车均为单辕、双轮、四马系驾,各有1件铜御官俑,由大小3400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其中二号车车长3.17米,高1.06米,铜马高65-67厘米,身长1.2米。现在展出的两乘车的车、马、人都是仿照真车、真马、真人,按比例缩小二分之一制成,仅二号车上的金银饰物就有1720件,重达7公斤。彩绘铜车马不仅让我们得到了艺术享受,同时还让我们了解了秦朝的冶金、铸造、车制技术和工艺水平。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的这支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的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生动地再现了大秦帝国军队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对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科学、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叶剑英元帅1979年初参观后的留言:“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造型生动,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中国雕塑艺术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人类极其重要的文化遗产,代表了秦王朝高度发展的文化和雕塑艺术,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艺术技艺。
   伫立在秦始皇兵马俑前,我深深佩服那些制作兵马俑的工匠们,正是他们创造了这个世界奇迹,也正是他们让我们领略到了我们中华民族过去的辉煌和繁荣。
   我们的法国朋友观看后感慨万千,高度赞赏中国科学挖掘和保护秦始皇兵马俑。她被秦王朝气壮山河的军队和精湛的雕塑艺术所折服,赞不绝口,盛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她说,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秦始皇兵马俑不愧为1978年9月法国时任总理雅克·希拉克参观后所言:“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共 29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尽管饱经战乱的中华民族历经沧桑,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就这沧海一粟也足以显现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而秦始皇兵马俑就是中华文化遗产之一,如今,秦始皇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随着作者参观秦始皇兵马俑的足迹,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了秦始皇兵马俑那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的壮丽画卷。正如法国客人所言:“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本篇文章,叙述清晰,层次分明,虽未到此一游,但也有身临其地之感,感谢作者为我们奉献的这道精神大餐。推荐阅读。编辑:含笑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邵魁先生        2015-10-10 11:31:52
  气壮山河的秦始皇兵马俑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回复1 楼        文友:张林初        2015-10-10 15:07:42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华文化的遗产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当之无愧!
2 楼        文友:含笑花        2015-10-10 11:39:03
  中华文化遗产是我们的骄傲,他将激励我们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而奋然前行!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回复2 楼        文友:张林初        2015-10-10 15:01:23
  含笑花,谢谢你的编辑和精练的编者按!
   秋安!
3 楼        文友:闲妹        2015-10-10 14:49:35
  去过兵马俑,今天张老师详细的介绍如同又重游了一次,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到过的人绝不会忘记我们祖先聪明才智造就的兵马俑,谢谢张老师带给我们的美文,欣赏了。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回复3 楼        文友:张林初        2015-10-10 15:09:15
  谢谢你的到访,你的小说越写越好了。
4 楼        文友:雀巢志琦        2015-10-10 16:12:57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都还没有去过,从老师的文章里先游历一次,谢谢!
回复4 楼        文友:张林初        2015-10-11 08:54:40
  雀巢志琦,谢谢你的到访。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还有那许许多多古迹,抽空去看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收获。
5 楼        文友:王希萍        2015-10-10 17:45:57
  分别40年的老朋友相见,这是很开心的事情,尤其年长后,更珍惜昔日的友情。而朋友首选兵马俑,足见华夏五千年历时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之珍贵。三年前,我也曾经参观过。的确,非常壮观!林初老师思路清晰、表达顺畅、文笔精彩!欣赏!
回复5 楼        文友:张林初        2015-10-11 09:06:00
  我们有40年交往的法国老朋友在中国呆了整整一个月,前两天刚回法国。离开北京的前一天,她把她在北京的朋友都请到一起,畅谈她与中国朋友的交往和此次旅游的收获。她潸然泪下,感动,激动……
   秦始皇兵马俑是她的首选,足见兵马俑的影响和地位。
6 楼        文友:柴英        2015-10-10 22:42:26
  真是巧,我十月一日刚好又一次到了兵马俑,这次是专程陪我婆婆来到,因为是长假,游人多到爆,有很多外国人,他们真可怜,来的不是时候,什么也看不见,都是活人头,估计比秦始皇的兵俑多得多啊。这说明兵马俑的知名度,和人们的关注和喜爱。大哥写的真好。
回复6 楼        文友:张林初        2015-10-11 09:14:43
  我从微信上得知你与家人远行了,还专门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可是,国庆长假,人山人海,与其说看兵马俑,还不如说看活人头。
   我的小文有两个版本,另一版本图文并茂,如你需要可发给你邮箱,让你婆婆仔细看看。需要的话,回复我一下。
7 楼        文友:独上月楼        2015-10-11 03:14:20
  但凡去过秦始皇兵马俑的人,都会为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而惊叹不已。
   林初老师的游记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言之有物,简洁清晰,用大白话说,就是不会“玩虚的”,他的文章尤其是游记注重将史料性、客观性、精准性和可读性熔于一炉,读来受益匪浅。
   我在想,浩浩大军为秦始皇陪葬,除了嚣张他的王气霸气之外,是否也证明了人性的野心和贪婪?可是,最后留给后人的,并非帝王不死的称霸之心,而是艺术本身的震撼力和生命力。
   真正的艺术是永恒的。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7 楼        文友:张林初        2015-10-11 09:35:43
  社长百忙之中总是看我的小文,还经常写下长篇评语,谢谢了。
   在出发去西安旅游前和写此文时,看了点资料,现将有关段落复制如下:
   人殉是伴随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隶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项残酷的丧葬制度。人殉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训,强调“明德保民”。周礼的诞生和推行,使得人殉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绝。到了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时代动荡,人殉复燃。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秦献公元年(前384年),“止从死”,秦国正式废止人殉制度。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的意志分不开。秦俑严格地摹拟实物,带有肖像写生的性质和特点,并且在规模和气势上更胜一筹。
   以上供参考,或可回答你的问题。
8 楼        文友:小泥儿        2015-10-12 14:50:08
  参观过兵马俑,真是震撼壮观,节日中电脑一直坏着,今天刚修好,先来看望老兄!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8 楼        文友:张林初        2015-10-13 08:33:25
  我说呢,怎么近半个月没有“见面”呢,原来电脑出了点小状况了。
   秋安,向你王子问好。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