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名楼重又立河边——鹳雀楼散记

编辑推荐 名楼重又立河边——鹳雀楼散记


作者:北路居士 布衣,19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91发表时间:2015-10-10 17:23:14
摘要:鹳雀楼是在唐朝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诗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活了五十四岁的王之涣留下了千古名句,让鹳雀楼也名传千载。今见到鹳雀楼又重新矗立在黄河边上,作者感慨万千。

几岁的儿童都会背诵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可您知道这首诗王之涣是在那写的吗?请欣赏本文,您会给古典的知识附于新的生命。
   知道鹳雀楼是在唐朝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诗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活了五十四岁的王之涣留下了千古名句,让鹳雀楼也名传千载。可是,后人在这首千古名句的题解里说:“鹳雀楼:一作‘鹳鹊楼’,在山西蒲州府永济县。据旧志记载,搂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鹊落其上,故称鹳鹊楼。后毁于战乱。宋沈括《梦溪笔谈》云:‘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于此留诗者甚多。’”这题解又告诉人们,鹳雀楼早已经没有了。于是,虽然早就知道鹳雀楼,知道无法看到,也不去浏览鹳雀楼的消息。这次到了永济,听说鹳雀楼已经恢复了原貌。于是,决定去看鹳雀楼。
   看完蒲津渡遗址,那位老者拉着老七我二人去看鹳雀楼。对于鹳雀楼,我只是从王之涣的诗里和题解里了解,在深层次的东西就不知道了。我想问一下开车的老者,可那开车的老者对鹳雀楼的历史也知道的很少。我们聊了几句,他只是说这是很早的名楼,其他的说不出来,那自能靠我们自己观看了。
   老者开着车一直将我们拉到了鹳雀楼门前的假山处。他仍然是在一旁等我们。下了车,看到那假山上写着“天外天”几字。我突然想到了有天外天,楼外楼只说。这鹳雀楼不就是楼外楼么?转过假山,就是鹳雀楼的大门,在大门口的旁边立着一块大大的木板,上写“鹳雀楼观古园”。大门的正门是五开间的仿古建筑,弯檐翘角,十分大气。购票进入后,四面绿树,前有一条小河,河上建一白大理石拱桥,桥体弯弯,十分的精致。过了桥又是一个绿化区域,两侧的矮草坪砌出花格。中间一条水泥板铺成的路直通一座高大的建筑——鹳雀楼。
   我站在楼下细看,在数米高台的上边,建起了高大的鹳雀楼,外观三层四檐。体现了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在鹳雀楼高台的右下角,有一座长方形的黑理石碑,到跟前一看,这是中共永济市委、永济市人民政府立的《复建鹳雀楼碑记》。碑记中说:“鹳雀楼是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始建于北周,既公元六世纪。初为戌楼,因栖鹳雀而得名。原楼位于蒲州古城西南,前瞻中条,下瞰长河,遐标碧空,影倒洪流,立晋望秦,雄踞中州。登斯楼,心旷神远,高出尘世,追飞太清。历代骚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众多不朽诗篇。唯王之涣《登鹳雀楼》绝唱千古,风靡世代。诗因楼而得名,楼因诗而著。千百年来鹳雀楼已成为人们追怀向往之文化胜境,名噪中外。然鹳雀楼历经隋唐、五代、宋金等朝代,于金元光元年(1222年)毁于战乱,仅存七百多年,令人叹惋!及后黄河水泛滥,尘沙泛起,河床移道,古迹无踪。欲觅旧地,慕名而至,扫兴而归。鹳雀飞何处,名楼何时归?”发出这样的哀叹声后,永济市委、市政府终于下了决心,复建鹳雀楼。经过精心的准备,于1997年12月30日奠基,历经四年施工,于2002年9月26日举行落成典礼。鹳雀楼的新址在旧址以西的二点五公里处。看到此,我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永济市委、市政府为继古开今做出了贡献,他们为山西,可以说为全国做了一件好事,使古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我和老七等上了几十级台阶,步入了鹳雀楼内。这楼在外边看蔚为壮观,在内里看仍然是大方雅致。不愧为是名楼。每门每柱都有楹联,据说,鹳雀楼落成,中国楹联协会动员海内外的高文硕学为鹳雀楼撰联书丹。我本想记载几副,但因大师们多用草书,唯恐弄错,因而,能辨认的,记载了一两副。不能辨认的,也不敢贸然行动。一进大厅的正面悬挂着一副中州盛唐图。周边的墙壁上,悬挂着一些传说中的画和一些书法。老七我们俩慢慢的看起这鹳雀楼来。古代的编钟、古琴、鹳雀楼的模型、名人书法、全国各大名楼彩照,应有尽有。使人看到耳目一新的是一组组蜡人造像,形象逼真的描绘出古蒲州的制盐、造酒、商号,纺织、剪纸和名人及传说。黄帝的造像、舜帝的造像、关公的造像、柳宗元的造像、杨贵妃的造像、吕洞宾的画像传说、女娲补天的造像传说,将鹳雀楼装扮得生趣盎然。
   我和老七终于来到顶层的外走廊,王之涣的吟诗处。只见那铜像王之涣手拿毛笔,正豪情满怀的吟诵他的《登鹳雀楼》。在这里极目远眺,顿时有一种超脱的感觉油然而生。想那大诗人王之涣,此时是心潮涌动。诗句横流。转过弯去,有一门,门的外边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大河奔海斜日恋山妙景宜欲高处赏;千古奇观五言绝唱名楼长借好诗传。”
   看到这副对联,我思绪万千。名楼重又立河边,文人卷土必重来。黄河东岸的古文化又将掀起一个高潮。
   我们迈出鹳雀楼的大门时,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钟,正是太阳高照时。我想这重新立在黄河边上的鹳雀楼,一定能如日中天。

共 19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鹳雀楼,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标志。在当今,集文化与旅游于一体,是矗立在中华儿女心上的一座文明建筑。文中,作者集合诗作中的《登鹳雀楼》,步入心中的颧雀楼,其大方雅致的风格与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濯心洗魂,从视觉到感官,让人体会到了独特的文化之旅!一篇赏心悦目的文字,读来受益,欣赏!推荐!【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路居士        2015-10-10 17:41:20
  谢谢冰煌雪舞编辑!您辛苦了!北路向您致敬!
2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5-10-10 22:01:37
  文章字里行间流溢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读来深入人心,欣赏,问候朋友,期待精彩不断!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回复2 楼        文友:北路居士        2015-10-11 15:28:01
  再次感谢冰煌雪舞编辑的鼓励!在您的鼓励下,我一定要认真的去写做每一篇散文。不辜负您的期望。谢谢!祝您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