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说车(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说车(散文)


作者:辽宁阜新史庆有 举人,3372.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39发表时间:2015-10-12 22:19:27
摘要:周日,自驾车去了一趟省城,引发出了这篇短文......

周日,自驾车去了一趟省城,第一次自驾上高速,真正感觉到了高速的宽阔、平坦,还没感觉加油,雷达已经多次提示“您已超速,请小心驾驶”,随车的家人更是“慢点、慢点”不停口,天也那样给力,万里无云,瓦蓝瓦蓝的,几只翱翔的鹰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着,我的心儿也同鹰一样,尽情驰骋着。
   车,在人类发展史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不论是诸葛亮的四轮车,还是生产队的大马车,都能给人的出行带来很多便利。电影《青松岭》曾将赶大车的车老板儿有点夸大,不过当年车老板儿可真是屯中最有人缘的人,车老板儿进城,捎点农副产品换回点针头线脑,谁家都用得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生产队要是做个车老板儿,那可是个美差,每年都需要竞选的,竞选的演说,常常是:“我做了多少年车老板了,走过多少种复杂的路况,打过多少次误,翻过多少次车,阜新城乡所有的路,我都走过”等等吹牛的话。车老板在人们的眼里是第二队长,最受人尊敬的。车老板要是给谁家出趟车,那有搭不完的情。我记得姐姐结婚同队长要的大马车,第二天出车,头一天在我家喝了一天的酒。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手推车、畜力车到如今的高性能的电气化机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而留给我记忆最深的是自行车。
   我初识自行车是上小学。我上学辖区的投递员骑一台国家配置的白山牌自行车。当时我们都视自行车为稀罕物,非常羡慕会骑自行车的人。他车技高超,能撒把,双手扶把倒立,撒把扭大秧歌。每当在放学的路上遇到他,我们都会让他为我们表演一番绝技,我们还会撒着欢地在车子后边追老远,甚至看不到为止。那时,我常想,什么时候我有台车子骑那得多牛!我读初中时,爸爸圆了我的骑车梦,为我赊了一台旧自行车。
   当时上学每天要往返走40多华里,早晨还要自己做饭,不少时候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躺在炕上休息一会。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初中二年级下学期时,他从一位矿工手中以秋后生产队分口粮给100斤粮食为代价,赊了一台旧车,我喜不自禁、如获至宝。
   那台自行车可给我们家出了不少力,我家哥仨都是骑着它读完初中、高中的。通过骑旧车,我们哥仨学会了修自行车的技术,并练就了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的性格。
   参加工作后,我购置的第一件大件就是自行车。当时民间流行“四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挂钟。当时农村姑娘搞对象,女方得向男方家要彩礼,“四大件”是不能少的。那时实行计划经济,买啥都需要票。我买车的票是从一位亲属手中要来的。亲属工作在银行,同供销社主任有业务关系,他说了不少好话向主任要的。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相关的物质越来越丰富,买自行车不再是为难的事了,这期间我和弟弟家陆续买了7、8台自行车。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四大件”有了新的内涵:摩托、冰箱、电视机、冼衣机。自行车被摩托车取代。我和弟弟也都淘汰了自行车,骑上了摩托车。近几年来,摩托车也由昔日的幸福250等笨重费油的重型车,发展到90等轻型节能车,直到今天的电启动无极变速车,车体越来越轻,骑着却越来越舒适又无污染。感觉那几年钱如纸片一样,我和二弟3年先后买了5台摩托车。
   儿时,在农村老家,很少见到小轿车。每次在土路上看到小轿车驶过,不顾轿车后边扬起浓浓的尘土,边追边大声喊“鳖盖车”。可现在想来,称小轿车“鳖盖车”,是人们对小轿车心存敬畏与羡慕。
   在我们那个自然屯,人们出行如果办重要事,生产队有时会给派头毛驴,骑毛驴走亲属,在那个时候也是一件挺有脸面的事。亲属会与邻居讲我家来的客人是骑毛驴来的,言外之意是给他们家增了光。
   我们生产队当时有10多头驴,驴并不是哪头都让骑的。有的驴一骑上去就料蹶子,前蹦后跳,快跑急停;有的还会突然下道,钻树林子,不把人甩下去,也得被树枝子刮下去,那是十分危险的事。常言道“马善被人骑。”还真是那个道理。驴也是老实的让人骑的多。当时生产队被骑得多的是两头黑驴。分别叫“大肚子”“小肚子”。“大肚子”慢性子,老少皆易,自然骑的人就多,在非农忙季节,它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小肚子”可不是那么回事,脾气火爆,骑上就是一阵子快跑,一般的骑手架不住它的颠,时不时地从驴身上掉下来,再一个严重的问题是铲屁股,没等骑多远股内侧、臀部的表皮都研破了,让人走不得路,骑不得驴,常常闹出笑话。
   西院三哥自以为骑术高,骑着“小肚子”去接新媳妇。30来里的路程要说是快,骑驴一天可跑两个往返,可是由于性子急的三哥骑到岳父家把屁股铲出了血,骑不了驴走不了路,没办法在岳父家养起了伤。他打发小舅子把毛驴给生产队先送了回来。在岳父家养伤,走路是东拐西瘸的,被邻居看到了,误以为三哥天生跛行。放出话说:谁家的女儿也太没有眼光了,就那条件,嫁了个残疾,也太可惜了,真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后来三哥落下了一个“牛粪”的绰号。
   我对骑驴铲屁股有切身的体会。我10多岁时,一次同爷爷去距我家50来里路的姑姑家。生产队长批给我们爷儿俩一头驴。我们爷儿俩一开始换着骑,一人一会。后来爷爷疼我让我自己骑,他在后边赶着。开始我感觉很好,坐在驴背上,爷爷牵着驴缰绳,那个稳当劲就不用提了。可是好景不长,没走10几里路我的屁股就铲坏了,痛得受不了,只好下来走,可是走路也很痛,难坏了爷爷。没办法只好是爷爷牵着驴慢慢地跟着我走着,本来半天多一点的路程,我们爷儿俩走了一整天。
   我还记得车老板宫大叔做好事的事来,现在说起来真是好笑。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三九天,宫大叔赶着生产队的大马车去公社给生产队办事,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位年轻的少妇抱着小孩艰难地顶风行走,那样冷的天抱小孩出门真有可能冻坏了,大叔好心让其上了车。两人便唠上了家常,她告诉大叔她姓母,是哪个屯的,因为母亲病重回家探望。她为了将来有机会感谢大叔问起了大叔姓氏名谁、家住哪里。大叔是一位十分本份的人,知道自己的姓氏可能会让女士产生不悦,只是说我的姓氏不便告诉你。女士反复问:“你姓什么告诉我有什么不便?”大叔被逼无奈,告诉她自己姓宫。女士立即翻了脸:“我告诉你我姓母,你说你姓宫,你干什么?调戏人咋的!”在那个年代,谁要沾上生活作风问题,那就成了阶级敌人,是非常严重的事。女士一不让,大叔没了办法。心想是好心做了坏事,大黄米做豆包没掺玉米面——粘了。情急之下,就拿出了手戳,怎奈手戳上的字是篆字,女士书没念几天书,也不认识。没了办法,大叔只好调转车头又回了公社,到了公社一查户口果然如此,才算了结。后来大叔因此就落下了一个毛病:遇到单身女士问他姓氏,怎么也不说自己姓宫了,怕出大麻烦。
   自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再也看不到骑驴出门的了,人们出行代步从自行车发展到摩托车、电瓶车,自认为已经“登峰造极”了,不曾想,日新月异的社会,还是让我落伍了。骑摩托车、电瓶车出行,面对小轿车里探出的熟人脑袋,不觉间发现自己又落伍了。
   社会发展真快,小轿车的价格日趋平民化,从三五万到十几万不等。太贵的不敢想,凑几万块钱买辆车还不算太难。问题是家与单位仅几百米远,骑摩托车片刻即到,有时懒得骑,步行也不费事,还能健身。真有急事出门,打的相当方便,费用比买车划算。我曾很赞同某位知名作家的说法:搞文字的人,不适合买车。驾驶的基本要求是全神贯注,喜欢天马行空幻想的写作者,怎能保证开车时不会分心走神呢?
   想归想,轿车的诱惑力太大了,还是让我步入到有车一族的行列中。
   在我55周岁的时候,考取了驾照,购置了自己的家用轿车,生活向更高层次发展。轿车、空调、家庭影院、电脑构成了全新的“四大件”。业余时间自驾车,带着电脑、数码相机旅游、摄影、采风,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从我的经历及车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在进步。真不知道生活中的车还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我想一定会是越来越好!

共 31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作者以交通工具为切入口,生动地讲述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之迅猛,展现了百姓日新月异的幸福生活,歌颂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抒发了自己一腔的豪迈之情。驴、自行车、摩托、小轿车,新的交通工具逐渐替代了旧的,各种新式的工具走进寻常百姓家,充分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作者的生活日益变化着,仅交通工具的更换就留下许多精彩的故事,读来让人捧腹。精彩散文,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月挂疏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挂疏桐        2015-10-12 22:22:21
  作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生动地讲解了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来我们老百姓生活逐渐走向美好的历程。欣赏学习啦!
2 楼        文友:月挂疏桐        2015-10-12 22:23:45
  感谢辽宁阜新史庆有赐稿,荷塘有您更精彩!
3 楼        文友:月挂疏桐        2015-10-12 22:24:20
  祝愿老师创作愉快,精彩连连!期待您的下一个精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