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秋之恋征文】秋园与湿地(散文)

编辑推荐 【荷塘秋之恋征文】秋园与湿地(散文)


作者:月下李说 举人,3059.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17发表时间:2015-10-13 08:46:31
摘要:在这凉凉的秋园中行走,人的眼界是开阔的,头脑是丰富的,精神与天地在往来。看到这眼前的绒花,树间的硕果,湖上的莲蓬,全都储满着生命的希望。当然这种希望和生命的陨落是交织在一起的,生与死的交替才形成了繁盛的大千世界。  

【荷塘秋之恋征文】秋园与湿地(散文) 【秋园】
   秋凉时节,去了一处园林。这园子很大,有着大面积的水域。早些年,这里刚刚修建,是作为世博园向社会开放,那阵儿树木稀疏,还遮不住阳光,人在这里游玩,就没有遮阳的去处。现在好了,到处绿树成荫,还建起了一排排凉亭。
   凉凉的秋阳下,草儿不像夏日那般的青葱,总带着一种苍黄,有着经历风雨的沧桑之感,像步入暮年的老者。草叶里有着毛茸茸的苇花儿,泛着青紫色,在余辉的映照下,虚晕起一片又一片嫣紫的云气,朦朦胧胧的像一副水粉画,诱着一对又一对情侣坐在这画中留下倩影。
   湖水是清凉的,湖中有荷。荷叶儿不像夏日里那般亭亭玉立,也没有粉粉的花和轻舞着的蜻蜓。眼下的荷塘,一片残荒,有黄的叶,还有干枯的枝,有直立的,也有伏倒的,更有枯折了的,枯叶就淹在了水面下,在等待着死亡。莲蓬就没有了生机,孤零零地挑着褐色的头儿,那里依然储满了成熟的莲籽,新的生命在等待着重新燃起。
   青灰的湖面,是一种深沉,失去了柔柔的绿,在这秋凉的时刻,变得清冷。湖水很静,突儿,就在枯叶伏倒的地方,轻轻地颤出一团细细的水纹来,似涟漪慢慢地在扩散。细细察看,那青灰的水面下有着一条黑色的游物,虽说看不大清楚,悠忽又无了身影,不时又在另一处水面上起了水纹,才看到了一条鱼儿,半尺长的影子在水中窜动着,终于在一片浮草边,那鱼儿突出了一张嘴,允吸着水面上的浮物。
   清冷的湖,是孕育着生命的。这里有鱼有虾,有浮游生物,也有蛙和水鸟、小水鸭、芦苇、各种水草,还有一丛绿油油的叶子,叶心里竟开着无数的紫色花朵,诱得人总想用手去摘,触到了却又不忍心。它是生命,是活生生的,一旦折了,生命就会结束。尽管已是深秋,看似生命都在终结,但并不意味着死亡,而是生命的含蓄,新的生命正是在含蓄中孕育的。
   看似清冷的湖水里,突然就响起嘎嘎嘎的水鸭声,怎么也觅不到那些可爱的影子。夕阳的余辉泼洒在如镜似的湖面上,金光灿灿,炫人眼目。你必须眯起双眼,去接受这伟大的生命之光,在这样的光芒中,似乎看到了湖水中的生命,那是晶晶闪闪的,升腾着一种金色雾幔的光晕。就像创世纪的初期,生命是在海洋里诞生,又在光芒中成长一样。这种迷蒙的感觉,让我想到了开天辟地的古代传说,想到了生命起源时,浑沌的宇宙里新生命在水与光芒中那般活跃的样子。
   在这凉凉的秋园中行走,人的眼界是开阔的,头脑是丰富的,精神与天地在往来。看着眼前的绒花、树间的硕果、湖上的莲蓬,全都储满着生命的希望。当然这种希望和生命的陨落是交织在一起的,生与死的交替,才形成了繁盛的大千世界。
   自然界是如此繁衍着,人类的思想也是如此进步着,就像这眼前的秋园,该夭亡的东西就必然会逝去,而新思想的萌芽就在那一刻诞生。自然之秋是一种更替,思想之秋也是一种更替,只有在更替中才会看到春天的希望……
  
  
   【湿地】
   这是一个大的景区,在城市的东北隅。这里有着一条河,是灞河,又叫滋水。这儿原本是一道河川地,浐灞两水交汇之域,数十年间,这里荒芜成滩、成草、成乱石之像,荒蛮得不得了。今日去了,却展现出一片开阔的湿地公园,这让我惊奇得不得了。
   作为湿地,必然有水,必然有淤,这里的芦苇就很丰盛。芦苇是长在水中,这儿的水就形成了网状的湖,那网线便是小路。主道都铺就青石,栈道为木桩木板。人走在栈道上,就有着咯噔咯噔的脚步声。
   湿地很广阔,灞水在一边流淌着,平缓的水面上升腾起迷漫的雾气,蒙蒙的与云气相融,一望无际,浩淼天涯,真有灞河之水天上来之感。
   眼前的河水是清晰的,浑浊之中泛起黄黄的绿。有一大水坝拦住,坝高约五米,水就形成了五米瀑布,水幕似薄纱轻幔,漫落下来,轰轰通通的巨响,几里之外都有震动。
   坝下的水,浑黄翻滚,漩涡处处,河石上立满了白鹭和水鸭。水鸭最是调皮,没有安分的一刻,时不时地往混水里钻,好长时间,突的打不远处就冒了出来。急流中它们浮得很稳,常常固定聚首一处,这倒让岸上观望的大人孩子非常好奇,也固定在石栏上顿足瞅着。
   白鹭是北方的稀有鸟儿,这里却成群地聚集。身子不大,腿总立在水中,尖嘴儿不停地往水中去。偶然地带上一条小鱼,就静静地立着。鱼儿却翻跳不停,跳累了,鹭才扬头张嘴吞了下去。不知它在想着什么,忽然就鸣叫一声,腾空而起,旋转一圈,飞往不远的河心岛了。
   那是个荒草丛生的岛,不很大,却绿意丛丛。那岛是原生态的,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岛边沙石成堆成洼,那一定是这灞水蛮荒时期的产物。正是由于这种蛮荒,才留住了这群白鹭,才产生出这片原始的湿地风貌。
   河之外,便是湖。湖水很静,有芦苇成片生长,湖就分成了片区,形成了湖水通道,有了湿地的典型特征。湖面开阔地,仍有白鹭和野鸭,白鹭立在湖边,湖里就有一个倒影,野鸭嘎嘎嘎地窜飞,湖面打绉了,白鹭的影子就折叠起来。有人就抢拍这个瞬间,远焦镜拉得长长的,凝固不动,像个雕塑。
   这是静和动的艺术,在这种艺术的氛围里,美是不用创造的,处处都是,全在于发现和享受了。
   由蛮荒变为湿地,是需要智慧的,而智慧的创造应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要有利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植物的成长。但在人类寻求发展的些许行为中,破坏自然平衡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填埋占用,伐木毁林,水土流失,荒山成沙漠,沙尘暴肆虐,雾霾笼罩城市,地球温度逐年提升……
   同是开发,结果却两样,令人深虑。湿地,是大地的温床,被誉为“地球之肾”,它与森林和海洋一样,是跟森林、海洋并行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很庆幸在我居住的这个都市中,就有了这一片美丽的湿地,要人们好好地珍视它、保护它!

共 22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秋园 》、《湿地》这二篇散文,作者细致的观察,细腻的书写,将一个园林和一处湿地的秋景介绍:【秋园】——作者将草儿、树木、湖水入文,重点对水域的刻画:湖水是清凉的…青灰的湖面是一种深沉…清冷的湖是孕育着生命的…作者此行感悟:“在这凉凉的秋园中行走,人的眼界是开阔的,头脑是丰富的,精神与天地在往来。” 【湿地】作者抓住湿地特征叙述,湿地位于浐灞两水交汇之域,这里有水,有淤、有岛,重点描述芦苇、水坝、湖水,白鹭,水鸭…文写条理清晰。作者感慨:“这是静和动的艺术,是人和自然的艺术,是荒蛮和智慧的艺术…由蛮荒变为湿地,是需要智慧的,而智慧的创造应具有前展性的。”欣赏了,倾情推荐共赏,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5-10-13 08:47:58
  感谢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2 楼        文友:程南        2015-10-13 08:48:16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程南        2015-10-13 08:51:58
  《秋 园 与 湿 地》,作者景色描述 ,呼吁热爱、珍视。占赞!
4 楼        文友:天龙        2015-10-14 06:14:36
  祝作月下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灵感泉涌、佳作频出!!
5 楼        文友:酸梅子        2015-10-15 11:34:42
  又见月下李说友精美散文,一睹为快!欣赏笔耕不辍的精神,遥祝安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