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家】茶叶园(散文)

精品 【江南家】茶叶园(散文)


作者:谷雨坡 秀才,135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81发表时间:2015-10-13 09:56:46


   “我多想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看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就让我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让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当年你踏上暮色他乡,你以为那里有你的理想,你看着周围陌生目光,清晨醒来却没人在身旁……”
   一首水木年华的歌曲《在他乡》一直珍藏在我的手机里。手机换了几部,但每次使用新手机时,我首先就会把《在他乡》这首曲子下载到新手机里。在这繁华都市的寂静夜晚,街上灿烁的灯火,遮没了星空里的月辉,那个藏着很多小时候故事的月儿,似乎只有在这首想家的曲子响起的时候,才会遥挂在我的窗外。那一地如霜的月光,让我想起了老家茶叶园的那座幸福井,想起了茶叶园那座老房子里的家人。
   自我的曾祖父从木兰溪的油榨冲搬迁到院子以来,我家就一直住在茶叶园。据老一辈的人讲,老家房子所在之地,曾经有几棵老茶叶树,故名茶叶园。房子旁边的幸福井,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由大队集体修的,是一座高三米,宽六米的正方体拱屋面水池。幸福井的水是从林木葱郁的稻冲湾接过来的,后来水量不够,又从白崖洞的山脚,引了一股山泉水来。老家大半个院子的人就都来这里挑水喝,不必每天排队到水竹坪那口老井去挑水,水竹坪那口老井水一直不够全院子里的人用,不修幸福井以前,有时深更半夜还有人去那里挑水。记得幸福井有一副用水泥雕刻的“饮水不忘毛主席,幸福不忘共产党”对联,正面刻了“幸福井”三个字,在“幸福井”三个字的上面又雕了一个大五角星,且都被刷上鲜艳的红油漆。放水使用的第一天,院子里的男女老少几乎都来到这里,欢歌笑语,鞭炮齐鸣,敲锣打鼓,扭着秧歌,庆祝幸福井的落成。在当时,都轰动了全乡,之后不断有其它村的人来这里参观。
   自我能记事起,就感觉到,幸福井每天早晨很热闹,村里来这里挑井水的人络绎不绝,不时有人要我喊伯伯,叔叔的,甚至爷爷婆婆的。小时候的我有点内向,只会胆怯地看着他们,一般都不会喊的,只是在爸爸妈妈再三叫我喊的时候,才会细声地喊他们一声。有个时候,怕见到人,就一直呆在屋子里,在感觉没有人的时候,才出来玩。
   家里兄弟姐妹多,祖上传下来的房子,到我们这一代已不够全家人住。我父母亲既要养育我们六兄妹,又要在老房子旁加盖两间偏屋。我六岁那年,有一次父母亲带着哥哥姐姐去枳木山和绸树湾锯杉木板子,要我在家里,照看好弟弟妹妹。记得那时候,院子里猫特别多,在火塘屋有个木楼梯上二楼,上面没有窗户,黑洞洞的。有一次,大白天的,一只大猫,蹲在上面,两只眼睛亮着闪亮的金光,“喵”的一声哀嚎,吓得我头发都竖了起来,害得我从此一个人都不敢进火塘屋。我一整天就带着弟妹在堂屋和禾堂里玩,中午就吃几个父母亲早上蒸好的甜红薯。
   天渐渐的暗淡下来,可是去山里锯板子的父母亲他们还是没有回来。我几次走到房前的路口,遥望那条通向深山里的小路,暮霭渐起,灰蒙蒙的夜色,慢慢地模糊了远处的山峦,多么渴望看到他们回来的身影。屋旁四叔家里都吃完晚饭,坐在堂屋前的边脚乘凉。弟妹也饿得哭了起来,我只好壮着胆子,走进火塘屋,把煤油灯点亮,给他们找点吃的,先找到几个生红薯给他们吃。自己以前看过母亲煮过饭,因而壮着胆子,把米淘洗好,把饭炉罐放到铁火架上,点上柴火,三个人就都坐在火塘边,等着母亲回来炒菜。突然听到外面放木板的声音,母亲首先进来,看到我们三个,已经把饭煮好,搂着我们三个,眼睛都红了,她是担心我们饿着,担心我们受到惊吓。现在想起来,父母亲在山上,一定是时时担心着我们,他们也知道我的胆子小,那次父母亲都夸我,说我开始懂事了。
   家里的小孩多,我们的吃饭穿衣是摆在父母亲面前的首要问题,但勤劳的父母亲很会打算。印象中,家里基本上没有缺过吃的,穿的,即使米饭不够,父母亲在自留地种了很多红薯,煮红薯饭吃,当时感觉味道不好,有时都吃腻了,但最起码没饿过肚子,红薯也很养人,吃得我们脸都红彤彤的。有时候,母亲会把很平常的红薯变着花样做给我们吃,如晒红薯丝,线锅面,晾红薯干,熬红薯糖,做红薯锅巴,直到现在,还特想吃母亲做得这些有浓浓家味的红薯美食。现在我们每次回去,母亲总是大袋小袋的塞到我们的袋子里。
   看到别人家里有李子,柿话等水果,就会想法子在房前屋后种上李子,柿话树,到了果实成熟的时候,我们几个兄弟就轮着看守着,防止过路的人摘。有一次,有个同年爹故意逗我,做出摘李子的样式,我不懂事,抓起一块大石头打去,恰好被父亲看到了,马上过来,说“这是你同年爹,你都敢打?记住,下次不准这么没礼貌。不然我就用牛扫棍教你记着。”那牛扫棍打人是蛮痛的,院子的小孩谁不听话,父母一扬起牛扫棍棍就都老老实实的。父母亲也很讲志气,也一再要求我们,不要看到别人吃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就去看着,要我们从小讲志气,自己勤奋一点,什么都会有的。因而我记得家里养过鸭子,养过鹅,养过兔子,养过十几只山羊,我是家里有名的羊倌,现在都还记得那些羊的样子,记得上山放羊时,那些小伙胖们天真灿烂的笑脸,更记得山上那些美味的野猕猴桃,野板栗,算盘子,茶泡,黄烂,暴烂以及味道鲜美的枞树菌,而有些野果是在城里尝不到的,只有家里才有。
   母亲在近四十岁的时候,还学裁缝做衣服,主要是到过年时候,能给我们每人做一身新衣裳,也可以省裁缝钱。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的晚上了,还在别人家的缝纫机上赶做衣服,只为我们初一早上都能穿上新衣。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穿上母亲做的新衣裳,口袋里装着母亲在我们睡着之后放得糖果,甭提有多威武,有多高兴。感觉那时候的年味很浓,家里人多,热闹。我们小孩子还会到院子的每家的堂屋去喊拜年,有些仅仅只是邻居,但年长的乡亲都会笑呵呵地给我们抓一些糖果,炒熟了的花生和葵花子等,把口袋装满了,放回家,又去院子里其他家里拜年。感觉到,整个院子就是一个大的家庭一样,那暖暖的笑脸,质朴的爱,直到现在还时时在我的脑海里荡出一圈圈家细细的波纹。
   我第一次上学,是母亲带着我去院子学堂报到,背着母亲手工缝制的书包。学堂是原先院子里的老庵堂改建的,从茶叶园的家去学堂,要经过几条田坎,那几天刚下了几天雨,田坎的泥浆很深,是母亲背着我走过去的。母亲知道我内向,特意跟老师说了,要老师多练一下我的胆子,不要让别的同学欺负我。当然,哥哥姐姐也都在这个学堂读书,他们也经常会照看着我,有时候,雨天过后,路不好走,他们就会背着我上下学,家人的温暖,让我感觉小学一二年级过的真快。
   那时候家里每到过年都会杀年猪,我们这一大家族的几家大人会轮着到杀年猪的家里吃猪血汤,要是谁家到过年不杀个年猪,在家族里是很没有面子的事情。杀年猪的当天早晨,天还只是麻麻亮,父亲就会准备杀年猪事宜,母亲会张罗几桌饭菜,算着要弄多少碗菜,千万不能比其他亲戚家里弄少了。为了每年多养几头猪出栏,母亲几乎每天都要到野外打猪草,哥哥姐姐们大了,也会帮着打猪草和砍柴火。那个时候家里养一头猪,要花一年的时间,才能出栏,喂的东西以猪草和米糠为主,每天提猪食盆都忙的母亲气喘喘的。那个时候的猪肉味道浓香,真的是一家煮肉,四邻都香,五里之遥都能闻其香味。父亲为了要面子,每次吃猪血汤或正月里家族里轮着请客餐的时候,总是要母亲弄好的,弄多一点,而母亲每次都会偷偷地把好的给我们留多一点。我还记得很清楚,由于小时候我是鸡胸脯,赤脚医生要我多吃猪心,所以每次杀猪的时候,无论谁要猪心都不给,都会拿来,放点砂糖,和胡椒蒸给我吃,一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种美味,那是妈妈关爱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初中,我就离开家,到乡里的中学寄宿读书。每个星期回家两次,从家里炒菜,带到学校吃一个星期,别的同学一般带酸菜的多,而母亲每次都会炒一罐酸菜,隔一次又会炒一罐大蒜瘦肉荤菜,担心猪油凝冻起来,里面几乎没有放肥肉。杀鸡宰鸭一般会等着我读书回家才宰杀。即使过节或来客,办了好菜,也会留着一份等我回去吃。那时候没有冰箱,只好放点盐炒过半熟,用个碗放到陶盆里,用水竹坪打来的井水,泡着,一天还要换几次井水,等我回家时,味还是那么鲜美。到读高中的时候,离家就越来越远,家里的经济情况也比原先好多了。每个月都会给我伙食钱,但每次村里有人到县城里来,都会给我炒一罐香喷喷的板鸭或者瘦肉类的荤菜,有时放点母亲自己腌制的酸辣椒,酸辣可可,同一个寝室的同学竞相抢着尝尝,都很羡慕我母亲的厨艺。
   随着我一步步的走出家乡,回老家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到我读大学的时候,父母亲每次都要送我到离家一里路之外的大马路,有时是提着一盏马灯,有时候是父亲在前面挑着行李,母亲在后面打着手电筒。有一次,路面铺满了冰雪,雪很厚,路跟路边的田已经分不出。母亲特意从床脚,找出一双高筒雨鞋,把自己鞋子上的鞋垫拿出塞上,要我穿上,上车后再换棉鞋。一路行走,一路叮咛,叮嘱我在大学里要专心读书,不要骄傲,不要学坏,钱不够,就写信回来。那白茫茫的雪野,被父亲一个脚印连着一个脚印踩出了一条路,我是踩着父亲的脚印,一步一步走了出来。当我换了棉鞋上车后,看到风雪瑟瑟中,父母亲打着手电筒,往回走的身影,我的眼里也禁不住的噙满泪水。
   参加工作成家以后,每次带着妻子和女儿回茶叶园老家,父母亲都会提前在村口迎着我们,有时车子稍微晚了一点,都会一直焦急地张望着村口外的马路。父母亲还是跟以前一样,一定会杀只鸡或鸭,做一桌丰盛的饭菜,像客人一样招待我们。父母的头发也渐渐开始发白,原先腰板很直的父亲,也有点驼背,耳朵也有点背了。但当我们说,我们帮忙做事情的时候,母亲总是以我们不会做,越做越乱为借口,硬是不让我们做。有时确实她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才会让我们做一下,当她忙完后,又会从我们手里抢过去自己做,母亲还笑着对我们说,等我们老了,奈不何了,你们再来做,再来享受你们的孝心。其实父母亲都已经是过了古稀的年龄,他们还是把我们当成小时候的孩子,能经常看到我们回家来,就很高兴。自己的孩子,就如茶叶园这座老房子,是他们的寄托,是他们的生命延续,而父母的这个老家又何尝不是我们的精神寄托和绵绵的牵挂呢?
   每次回去,当我一个人站在茶叶园那个因通了自来水而被拆掉的幸福井的遗址旁,望着到那座沧桑的有点斑驳的木房子,以及禾堂边那盆散发着浓郁花香的兰花草,我的心情都久久不能平静。这里曾经是我也会永远是我的心灵绿洲,她带给我成长的快乐,这里有爱,有温暖,有芳香,无论我走到天之崖还是海之角,她都是我心里温馨的港湾。她是我人生路上那盏不灭的明灯,照亮着我远行的陌路;更是每一天那抹夕阳将要下山的时候,勾起我满腹牵挂的地方。

共 42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茶叶园,是家,是爱,是我一生的牵挂和温暖,那里是我生长的地方,住着老房子,住着左邻右舍,还有最亲的爸爸和妈妈,那里是我心灵的绿洲,徜徉着爸爸妈妈无私的爱。作者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让我们跟着走进作者的茶叶园,看到了那里的和谐温馨,和一幕幕过往。茶叶园,老房子旁边还有一口幸福井,那是村民吃水的水井,来来往往的乡亲都在这里挑水。而父母一生勤劳善良,让我们在那个有点贫穷的年代,不缺吃穿,幸福的成长着。父母言传身教的教诲给作者的是无穷的财富,而每到过年杀猪,浓浓的年味伴随着母亲对我的特别的爱,深藏在记忆里。妈妈的心灵手巧,会做很多好吃的,也会让我带到学校,那是妈妈的味道,爱的味道,家的味道。临别送行,雪地里父母的脚印,萧瑟的风雪里,那难忘的背影,让人动容。茶叶园,满满的回忆,是对家的眷恋和热爱,更是对父母真挚的爱戴和敬仰。浓浓的乡情,浓浓的亲情,随着文字缓缓而来。一篇感情真挚细腻的文字,抒发了内心的真情实感,欣赏阅读,力荐佳作【责编:河南雪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014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河南雪儿        2015-10-13 09:58:05
  一首歌曲引发的思念情怀,真挚而自然的情感流露,欣赏阅读,问好谷雨坡,感谢你为江南带来的精彩,雪儿敬茶问好
河南雪儿
回复1 楼        文友:谷雨坡        2015-10-14 20:30:25
  谢谢雪儿的精彩编辑,辛苦了,敬茶,遥祝秋安!
2 楼        文友:杨花        2015-10-13 10:37:03
  茶叶园,家,勤劳朴实的父母,懂事听话的孩子,透着暖暖家的小温馨。文章清新自然,感情真挚。欣赏。
杨花
回复2 楼        文友:谷雨坡        2015-10-14 20:33:09
  谢谢文友杨花的点评,问好,遥祝秋安!
3 楼        文友:心若闲云        2015-10-15 05:56:01
  茶叶园,老房子,幸福井,那都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那里有爸爸妈妈,有爱,有温暖,有芳香,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里都是我最温馨的港湾。欣赏谷雨坡带来的精彩,恭喜加精!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