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平民散文]秋游龙洞

精品 [平民散文]秋游龙洞


作者:齐牛 探花,13006.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84发表时间:2008-10-28 14:32:40

[平民散文]秋游龙洞 出济南城,过燕山立交桥,沿经十东路向东约五公里再往南五公里处,有一条“Y”样的大峡谷。峡谷内有一个古老的天然洞穴——龙洞。过去,这条峡谷一直是军事禁区,现在已经向游人开放了。近来有点郁闷,似乎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却猛然产生了来龙洞一游的想法。
   伴着萧瑟的秋风,我进入了向往已久的大峡谷。谷底下有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溪,清澈的溪流叮咚做响,我内心一阵愉悦。峡谷两边的青山也像夹道欢迎我似的。奇怪的是,这天的游人却十分地稀少,好像人们有意回避我似的。但,这也正是我所期盼的。而过分的清冷又使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孤独与悚然。时值深秋,山上的黄栌叶子都红了,远远望去,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色十分壮观。
   按照路边的向标,寻着谷底的石板路,折转蛇行,不久就来到了龙洞的洞口下方。这是一块谷底的阜地,上面建有几幢房屋,尚完好的似有人居住,而坍塌的废墟里却是衰草连绵,一副破败景象。废墟的前面有几座硕大的石碑或立或躺在荒草丛中,近前细看,由于岁月的剥蚀,碑文大多已经模糊难辨,内容自然无法弄清,只在落款处有的字迹尚能辨认,也仅仅明白此乃清代所立的石碑而已。但据我推断,倾圯的屋宇极有可能是座寺庙。可以想象,这里曾经也是香火鼎盛,善男信女你来我往的热闹辐辏之地,大概与山上的龙洞有着直接的关联罢。
   龙洞就位于这几座屋宇南面的山坡上,离谷底有几十米,有石级可寻。龙洞口朝西,为石砌的洞门,洞门有三四米高,二米宽。洞门两侧有一副油漆班驳的石刻大字对联:真气森喷薄,神功接混茫。字迹龙飞凤舞,刚劲有力,为那朝那代何人所做就无法考究了。洞门南侧毗邻处有一小洞,一人高,进入洞内,两边石壁上凿有数十尊小佛。从造像的细腻、丰满和逼真来看,极似隋唐时期的作品。可惜的是,石佛的面部大都遭到人为的破坏,弄得面目全非。弯腰向洞内走去,里面黑黢黢阴森森的。此洞究竟有多深也不敢去探究,忘记带手电筒是最大的遗憾,无奈,遂出。
   进入龙洞门里,以为无人。突然,黑影里有人跟我说话,吓的我不轻。定睛一看,竟是一位老太太。她问我要不要电灯。我见她身边有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几只大手电筒。我很佩服老太太的胆气,更佩服她的生意经。龙洞内没有电灯,黑的伸手不见五指的,没有电灯哪行!我租了老太太的手电筒照着入洞。洞内狭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洞顶高处数丈,低处须低头屈身方能通行。地面坎坷,曲折难行。倘没有手电筒照明,碰个鼻青脸肿也未可知。从这点来说还真得感谢这位老太太。我用电筒照照洞内上下左右,也没见到什么奇异之处,那些美妙的石钟乳、石笋之类更是十分稀罕,这在一般的石灰岩溶洞内你想不见到都难!此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就令人有点费解了,这也正是此洞的神秘之所在吧?有了电筒照明,我的胆子也似乎大了许多,驻足倾听,洞内静的有点骇人,总然有手电筒照明,但毕竟不是人,孤影独自的一个人在漆黑的洞穴里,说不害怕是假的。我打着手电在洞内乱照,忽然有一只鸟类扑棱棱飞起,吓得我不轻,可见此洞游人比较稀少了。此时的我倒希望有个伙伴哪怕是陌生人也罢。我跌跌撞撞地胡乱照照看看,不用十分钟就出了洞,沿石阶下山,重新回到谷底石头铺就的路上。三两个村妇在路边兜售山货:向日葵、红山揸、黄柿子,还有药材什么的。我买一个向日葵,边嗑边走。路边的野菊花星星点灯一般零散地开着。不知名的树上也缀着一些不起眼但很醒目的小红豆。我摘了几粒拿在手里赏玩,竟有点爱不释手了。嘴里也不禁吟咏起那首著名的诗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只是我不知道南国的红豆怎么长到北国里来了?
   一路踽踽地走出峡谷,谷口那几棵高大的白桦树树叶已是黄了大半,飒飒的黄叶在侵人的秋风里上下翻飞着,地上已是凋落了许多。我看看手表,已是午饭时辰了,好不容易觅得一辆出租车,求人家把我送回城里去。
  
   2006年1月

共 15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跟着齐牛的文字一路秋游,好美的景致,令我顿生想去一游的欲望!推荐阅读!——杨忆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邬海波        2008-10-29 07:54:07
  文章不事雕琢,具有天然的神韵。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2 楼        文友:干焕湿        2015-09-12 17:51:50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