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份子钱”那些事儿

编辑推荐 “份子钱”那些事儿


作者:林小白 秀才,127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77发表时间:2015-10-20 21:03:44

平素不太交往的人,忽而寄给我一个红帖子,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含有“阴险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花钱便会觉得有些过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兴。
   —鲁迅《猫*狗*鼠》
   每次看到先生这句话便会忍禁不俊起来,暗思忖先生果真是位“歹毒”之人,仿若春晚闻名遐迩的蔡明。网络流行语上称她“毒舌”。一方面是称赞她在表演方面的独到之处,演戏逼真到位。一方面称赞的却是她表演小品时候的语言风格。
   先生逝世多年,设想活在时下的话,不是“毒舌”,也是“毒笔”,专骂社会不正之风和国人种种弊病,先生的文章读起来总是振聋发聩,大快人心。《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也曾在书里称赞先生,在古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骂人的文章俯拾即是,然而骂得好,骂得出色,还骂成畅销书的,放眼古今,也只有鲁迅先生和台湾的李敖先生二人而已。显然,骂人还真是门技术活儿。
   我截选先生的这段话倒也不是因为先生骂人的技艺,只是联想到时下身边很多情景,竟然和先生说的话如此相似,不得不暗自佩服先生“预言家”似的智慧。
   婚丧嫁娶的风俗沿袭数千年,本来应该有很多乐趣,很多风俗都让人耳目一新,何况中国泱泱大国,有56个民族之多(除未统计入56名族以外的民族,如穿青人尚有争议),各种民风民俗让人目不暇接,但提及“随份子”三个字,却是为很多人所诟病。亦如先生所言“使我不花些钱便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同处一个单位,混同一个圈子,乃至不同的单位和圈子,各种红白喜事让人疲于应付,竟然已经到了十分尴尬的境地。许多人苦涩地谓之曰“红白炸弹”,何其形象!!!
   自先生的时代而至于今日,仍是如此,可见旧习难改。被“炸弹”轰炸也就罢了,但许多送“炸弹”的人,却是真如先生所言,是“平素不大交往”的人。等到结婚或者出嫁之时,神通广大地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你的电话,QQ上,微信上,微博上,凡是能够联系到你方式,都会刷上一遍,“盛情”邀请你参加他(她)的婚礼,呜呼,哀哉,“份子钱”是逃不过去了。
   至于由这些“风俗”引发的各种“恶疾”更是不胜枚举,各家各显其能,要大摆筵席,多少标准的酒席,用何种香烟,稍稍办得不体面的酒宴,便为人所不齿,茶余饭后,成为长舌妇女们的谈资。于是乎,大家互相攀比,忙得不亦乐乎。
   “随份子”三个字也逐渐讲究起来,送少了,主人家不乐意,会暗想:“难道我们的交情就值这些钱?”,送多了,摸摸身上干瘪的口袋,难免一个月下来,勒紧裤腰带生活。随份子还要随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已然上升到“艺术”的层面上了,让人闻之骇然。
   父母常问:何时结婚。
   一方面确实是为儿女操心人生大事儿,但是真实谈及此事时,偏重点便会倾斜。时人曰:“没个由头,如何将以前送出去的份子钱收将回来?”于是大家纷纷寻找各种“由头”,乔迁、婚嫁、小孩子六岁剃毛头(家乡的一种风俗)等等等等,不胜枚举,美其名曰:增进彼此感情,加强彼此的联系云云。迎来送往,不亦乐乎。
   每思及此,不胜感怀。
   两个人结婚,喜结连理,本来是好事儿,但是涉及“人情世故”,涉及金钱,变俨然有些被“展览”的味道了,新娘新郎作为展览品,亲朋好友,认识的,不认识的,来到婚礼现场,纳了份子钱,观看“展览品”,大快朵颐一番,心满意足或者败兴而去,于是乎,一场婚礼就此结束,意义何在?孤认为,恐怕新郎新娘也不会太开心吧?孤曾目睹很多新婚夫妇感慨:一场婚礼下来,快累趴下了!被“展览”的感觉,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承受的。然而,似乎这种“风俗”依然在进行着,流行着,丝毫没有刹住车的意思。
   那边父母又在追问:儿子啊,啥时候结婚啊?
   呜呼,哀哉,难不成孤亦要堕入这“恶疾”之中了吗?

共 15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由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引申开来,并结合当今社会的一些“红白喜事”进行联想和发挥,表明了对一些陈规陋习的倾向性意见。语言简洁,语气婉转而有深意。【编辑:红尘无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5-10-20 21:06:10
  漂亮的文笔,欣赏!问好作者!
回复1 楼        文友:林小白        2015-10-20 21:52:15
  感谢红尘老师辛勤劳作,敬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