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妈妈学打腰鼓

编辑推荐 妈妈学打腰鼓


作者:一叶芭蕉 童生,946.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0发表时间:2015-10-23 17:20:14
摘要:妈妈年轻的时候,喜欢唱歌,是唱山歌的能手,十里八乡难有敌手。后来,妈妈为了我们姐弟三人成长,不得不放弃爱好,在农田里起早贪黑,手起老茧了,腰累弯了,一道道皱纹如刀刻在了额头,一头乌黑亮丽的黑发变成了暗淡的白发。

整齐的鼓声响起,如千军万马奔腾不息,让人热血沸腾;一排排精壮的汉子,或腾空,或跳跃,散发阳刚无限;欢乐的节奏,赏心悦目的表演,就是一场视觉的盛宴——安塞腰鼓。当然,老年人完成不了如此高难度动作。不过,腰鼓欢乐喜庆的特点,很受老年人欢迎。我们村附近的村子都有一支老年腰鼓队,听说县里还要举行老年腰鼓比赛。于是,我们村也准备组建一支老年腰鼓队。
   妈妈年轻的时候,喜欢唱歌,是唱山歌的能手,十里八乡难有敌手。后来,妈妈为了我们姐弟三人成长,不得不放弃爱好,在农田里起早贪黑,手起老茧了,腰累弯了,一道道皱纹如刀刻在了额头,一头乌黑亮丽的黑发变成了暗淡的白发。妈妈把青春都献给了我们,我们给不了她什么,姐弟三人都常年离家在外,为了各自的生活奔波。虽然我们经常打电话回家,过年过节也寄钱回家,但是妈妈一点都不高兴,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快乐。妈妈听说村里要组建老年腰鼓队,第一个报名参加。
   村里组建腰鼓队的消息一出,报名的地方人满为患,都是年纪在五十到七十岁的老人。他们的孩子都成人了,常年在外打拼,很少回家,家里实在太冷清,因此,热闹的腰鼓队大受欢迎。冷冷清清谁都讨厌,热热闹闹谁都喜欢。腰鼓队组建好后,却发现没有一个人会打腰鼓,为了学打腰鼓,他们不得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买碟子照着学,从网上下载视频学习。年轻人学会一样东西,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何况老年人。他们记忆力普遍下降,以前一遍记住的东西,现在要三四遍才记住。妈妈每次学习完回到家,嘴上还念叨着咚咚锵……咚咚锵的节奏,深怕一不留神就忘记了。腰鼓队一边学习一边练习,刚开始练习,队伍实在惨不忍睹,连直线站都不直,跟着节拍跳的时候更乱,该出左脚,就出右脚,该前进的,就后退,腰鼓整齐统一的特点被改装成了“大乱舞”。休息的时候,杂乱的鼓声此起彼伏,都是好奇的老人,似小孩得到新玩具一样,在乱敲腰鼓。腰鼓队的成立,让老人们笑声多了,欢乐多了。
   风湿病一向爱好农村人,妈妈的风湿病是老毛病了,大部分腰鼓队的成员也有风湿病,天要下雨了,就准时痛起来,比天气预报还准。打腰鼓不是简单的敲响,还有跟着节拍跳,腿脚不灵活,跳起来不协调,容易受伤,也影响队伍的美观。每次跳完,妈妈回到家,赶紧用开水烫,用药酒擦。但是,她从不叫苦,第二天,照样下田干农活,晚上继续学打腰鼓。腰鼓队经过了一年的学习,不停地跳,不停地敲,从一支东倒西歪的队伍,终于变得像模像样了。自从村里有了腰鼓队,村里变得热闹起来了,当有人办喜事,腰鼓队就会上场表演一番,为喜庆日子增加一点欢乐。妈妈参加了腰鼓队后,腿脚变灵活了,脸上笑容多了,似乎年轻了好几岁。
   今年,妈妈为了帮我带宝宝,不得不离开家乡,也离开了她心爱的腰鼓队。她经常一边抱着宝宝,一遍还念叨着节奏,怕忘记了,回去又得从头学起,还经常给腰鼓队姐妹们打电话,了解她们最新动态。妈妈心里其实很想回去,继续敲响欢乐的曲章。

共 11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儿女小的时候,妈妈含辛茹苦地养育儿女,儿女长大后,不能经常陪着妈妈,妈妈和很多老人一样,讨厌冷清,喜欢热闹,就参加了腰鼓学习的队伍,因为年老记忆力和身体的原因,妈妈学习腰鼓很是艰辛,却是快乐着的,后来,妈妈到了孩子家带宝宝,不能再学腰鼓,可心里却一直惦记着。作者文笔流畅,情感饱满,欣赏,荐阅,祝创作愉快!【编辑:尚林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尚林夕        2015-10-23 17:42:15
  融融母爱情,暖暖孩儿心,老来自寻乐,牵挂常随身!欣赏佳作,祝创作愉快!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