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雨墨梦乡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雨墨】三国用人文化研究两篇(杂文)

编辑推荐 【雨墨】三国用人文化研究两篇(杂文)


作者:云牧 布衣,127.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16发表时间:2015-10-26 02:53:14

路上小心点(三国文化研究之一)
  
   题记:张果老倒骑驴,是为了记住历史的教训!
  
   我出门的时候,母亲经常告诉我:“路上小心点!”,女儿出门的时候,她的母亲也经常告诉她:“路上小心点!”,小时候,常听父亲说他出门的时候,他的母亲也经常告诉他:“路上小心点”······也许这就是中国人几千年传承的家庭文化吧。
  
   三国时候,诸葛亮的高参马谡饱读兵书,谋略深远,心地慈善,是罕见的军事人才,《三国志.马良传》上说:“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足见诸葛亮对马谡的器重。南征云南缅甸的时候,诸葛亮采取了马谡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战略方针,获得了“七擒孟获”历史神话、和平解决了南方问题。然而,北伐时用马谡为元帅,去镇守街亭,马谡临行前,诸葛亮反复叮咛:“路上小心点”,结果,马谡一不小心失守了军事要塞街亭,致使到嘴边的“粮食”都没吃到,葬送了北伐大业。
  
   “路上小心点”,多么慈爱的一句话!然而,有时候,慈爱也能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
  
   诸葛亮是成功的一生,也是失败的一生。他为什么会成功,又为什么会失败呢?
  
   我总结了古今各行业老板选用管家的十大条件,如果一项不足,做宰相就有很大的危险。我们看看诸葛亮符合哪些条件,违背哪些条件吧。
  
   担当宰相的十大条件:
  
   1,品行端正。能得到各种不同矛盾势力的共同赞誉。
   2,原则性强。善于左右逢源却坚决不丧失原则。
   3,担当力强。敢于承担责任。
   4,创造力强。能按照老板的授意开拓创新,不是教条地执行。
   5,执行力强。不折不扣地完成各种任务。
   5,隐忍力强。立功隐忍不表功;受苦隐忍不诉苦;吃亏隐忍不喊冤。
   7,观察力强。善于建立人事档案,能明确每一个人的使用价值、使用方法,能准确甄别每一件事的轻重缓急大小。
   8,处置力强。危机处理的能力过硬,遇到大事,头脑清晰、冷静,能能拿出对策,或者能召集大家共商对策,解决问题。
   9,影响力强。相貌、体型、头发、指甲都要充满魅力,让人仰慕。
   10,表现力强。语言表达清晰优美,分析问题简洁准确,演讲有穿透力,能够打动人心、吸引人们的眼球。
  
   十大优势,诸葛亮占了九项,唯独第七项不合格,诸葛亮在用人方面不如刘备和曹操,虽然其他九项的优势能远远超过历史上无数的宰相,但是因为用人不当,造成了失败的后果。
  
   假如历史能退回原点,诸葛亮一直把马谡留在身边做一名高参,那么,说不定马谡能立下盖世奇功,名扬千古。
  
   人无法改变自然的规律,“路上小心点”,始终都有小心不了的东西在等待着我们。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走在路上,速度太快固然很危险,但是过慢也容易出危险,有时候,该快的时候必须要快才能避开危险,快和慢本无好坏之分别,用得恰当就是好,用得不恰当就是坏。老虎在灌木丛中蛰伏不动,只要动起来,往往对猎物一击致命,所以,静止是好的,运动也是好的。本无好坏,本无对错,好坏对错都是在涉及到具体问题的时候体现出来的,做任何事情拿捏住火候才是最好的,掌握不住时机就是最坏的。
  
   古人说:“德不配位,必有危险”。意思是:道德能力和职位不匹配,就很危险了。这个危险既是个人的危险,也是集体的危险,涉及到企业就是企业的危险。用紫檀去做钢刀,做不成钢刀,紫檀也坏掉了;错的不是紫檀、也不是钢刀,而是使用紫檀的人。这个世界上,人人都第一,只要用对了地方即可,人人都是倒数第一,用错了地方即是。
  
   任何一个岗位职责,都要有德才相应的人去担当,如果把木料当做木料使用,把钢铁当做钢铁使用,德即配位,集体内部会形成牢不可破的战斗力。相反,如果把上等的紫檀当做钢铁使用,把良好的钢铁当做木料使用,既坏掉了紫檀,也坏掉了钢铁。紫檀再名贵,也不是万能的,钢铁再精炼,仍然有局限。浪费资源,纵然是好人,也会遭到报应。
  
   马谡是一根上好的紫檀,诸葛亮却偏偏又当成了精钢使用,正好用反了一个个儿,害了国家,害了个人,也害了魏延和马谡,铸成千古遗恨!
  
   诸葛亮那么神都犯“小心”上的错误,我们何不放开自己呢?何必用“小心”把自己捆得那么结实?
  
   所以,每当母亲再嘱咐我“路上小心点”的时候,我就说:放心吧,我比你更疼我!
  
  
   魏延的反骨(三国文化研究之一)
  
   题记:张果老倒骑驴,是为了记住历史的教训
  
   网上盛传马云的一句名言:没有野心就会受穷。于是,“野心”就成了无数人追求的境界,无数人开始疯狂了。
   但是,这样的名言只可以玩弄普通人,对于领导或者老板来说,面对这句话不能不保持高度的镇定。
   英明的领导不会防范有雄心的人,却不会不防范有野心的人。
  
   人一旦有了野心,必然会被领导格外防范;但是有雄心的人,必会被老板深为器重。
  
   老板对待有野心的人,往往如同诸葛亮对待魏延一样,因为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
  
   蜀国大将魏延自从跟随刘备后,恪尽职守、忠义双全,然而,最后却死无葬身之地,诛灭三族,令后人扼腕长叹。
  
   对于魏延,刘备和诸葛亮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刘备对魏延的信任和器重超过对五虎上将的信任和器重。“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三国志·魏延传》首都的司令官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角色,必须要由忠勇双全,出类拔萃的将领来担任。张飞肯定是合格的人选,然而,刘备偏偏用了魏延,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诸葛亮对魏延却看法不同,他认为:魏延勇猛过人、性格倔强、我行我素,性格偏激,不能和上级的指令保持高度一致,容易破坏大局。所以,诸葛亮对魏延既重用,又防范。北伐时,诸葛亮十分器重魏延,“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三国志·魏延传》诸葛亮临死前,知道魏延性格倔强、好大喜功、不会执行撤兵的命令,为了全军的安全,思之再三,不得不让杨仪、姜维次第撤退、让魏延断后,如果让魏延率先撤退,他若是抗命,会导致蜀国大军进退两难,有可能会全军覆没;经过深思熟虑,诸葛亮决定让魏延殿后,他告诉杨仪:“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如果魏延不执行命令,那就随便他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什么办法呢?诸葛亮虽然不喜欢魏延的倔强孤傲,却从来都没起过杀机,临死也没有杀害魏延之心,放任他自去,体现了一代贤相博大的胸襟和慈悲的心肠!
  
   魏延曾几次给诸葛亮献计:兵出子午谷,出其不意速战速决,诸葛亮坚决不许,魏延为此经常牢骚满腹,因此,诸葛亮深知此人心胸狭隘,不可不防。
  
   魏延的计策可行吗?单纯地从军事角度上来看,确实非常高明。然而,如果从政治上考量,这步棋绝不可行。出奇兵、用险招是要有前提条件的,一般要在对手很混乱的时候才可以使用,如果对方的政治气象乱无章法,魏延的方法是可以使用的。然而,当时的魏国井井有条,从政治环境上考量,兵出子午谷是不可行的。在出师北伐之前,诸葛亮联合吴国共同出兵,试图搅乱魏国的政治秩序,然后乘虚而入。可是吴国人心不齐,国力不足,没能达成诸葛亮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兵出子午谷是无法实施的。诸葛亮站在政治的塔尖上,他比魏延要看得全面,看得清楚,看得深刻,所以他果断否定了魏延的计策。
  
   诸葛亮死后,果然如诸葛亮所料,魏延不顾大局,一心北伐,“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三国志·魏延传》诸葛亮一死,蜀国上下人心混乱,北伐锐气一落千丈,此时,安全撤军是绝对必须的唯一任务。可是魏延不识大局,不顾大体,看不懂人心向背,一意孤行,坚决继续北伐,引起了众怒。当魏延看到大家纷纷撤退,北伐无望的时候,他却率军先撤,烧毁了所有的栈道,把杨仪、姜维带领的大队人马堵在蜀国门外,不得返还,几十万大军可是蜀国生死存亡的命根子啊,一旦被魏军绞杀,蜀国灭亡就在旦夕之间;魏延的这个举动引起了全军上下的一致反对。杨仪带领着无家可归的三军儿郎,听到士兵们思乡的哭泣声,心乱如麻、怒不可遏,于是一咬牙命令马岱斩杀魏延于深山之中。
  
   刘备用人极为高明,重用魏延却不加防范,因为他对魏延这样的大将根本不用防范,他知道,在魏延的前面还有五虎大将在管控着他,对魏延恩威并用,一定能换来他的忠心耿耿,事实证明刘备的用人方法是很对的,魏延投靠刘备以后,战功卓著,赤胆忠心。
  
   诸葛亮防范魏延也没有错,魏延刚愎自用,不识大局,关键时刻做事极端,置数万战友的生命于不顾,自掘坟墓,引起众怒,招致杀身之祸。诸葛亮防范魏延,并不是因为他脑后有反骨,“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是《三国演义》给演绎出来的,在史书上查无实据。
  
   刘备至死都不防范诸葛亮,因为他看清了诸葛亮有雄心而没有野心,诸葛亮临死的时候开始防范魏延,因为诸葛亮看出了魏延的野心。
  
   所以,英明的老板不会防范有雄心的人,但是绝不可以不防范有野心的人。

共 37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历史是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回顾历史,总结历史,借鉴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与现实相结合,才能少走弯路,才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一个善于总结历史的民族,才能更加繁荣昌盛,国富民强,立于世界不败之林!本文作者通过对三国文化的研究,引用历史典故,深刻论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路上小心点”始终都有小心不了的东西在等着我们。“德不配位,必有危险”,任何一个岗位职责都需要德才相应的人去担当,有道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从魏延的反骨(三国文化研究之一)论述了英明的领导不会防范有雄心的人,却会不防范有野心的人,说明了雄心的重要性和野心的危害性。为企业现代用人标准指引了方向。作者引用历史典故,论述有据,言辞有力,语言精辟,条理清晰,说服力强。给我们读者和企业管理者上了一堂政治课。问候作者,感谢您赐稿江山文学——雨墨梦乡,美文推荐共赏,期待您更多佳作。(编辑:真心不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真心不悔        2015-10-26 02:57:22
  感谢您一直对雨墨的支持,遥祝寄安!
2 楼        文友:真心不悔        2015-10-26 03:00:14
  温馨提示:每个段落间需空一行,每段开头需缩进四个字符,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谢谢配合。
回复2 楼        文友:云牧        2015-10-27 19:50:15
  谢谢编辑老师赐教
3 楼        文友:天涯寒冰        2016-02-07 10:28:33
  墨香的世界,一支墨笔书写云淡风轻。文字的海洋,过尽千帆激起浪花朵朵。婉约的文字将丰富的情感融入其中,诗人内心细腻,语言温婉雅致。寒冰拜读,遥祝写作愉快。
你若不离不弃,我定生死相依,寒冰若水天涯梦,伴你万世渡轮回。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