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正向音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正向】父亲的小圆镜(散文)

精品 【正向】父亲的小圆镜(散文)


作者:张恩华 童生,70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25发表时间:2015-10-29 22:02:40
摘要:镜子,是生活中的常用品,人人都知道他能照仪表,但却鲜有人知可以照内心。而父亲的小圆镜,不仅照了他的仪表,还照了他一生的内心,使他名节双保。我们平时都说老实人吃小亏不吃大亏,其实,在社会生活中,如果都能用小圆镜时常照照自己的仪表和内心,许多人就可以躲灾避难了,但遗憾的是许多人没有这面镜子。

【正向】父亲的小圆镜(散文)
   “光如一片水,影照脸与心。”这是父亲用笔写在他的小圆镜后面的话。
   父亲那面小圆镜用了多少年,没有人知道。只是从边缘磨掉的漆水来看,至少也有几十年的光景。
   父亲的小圆镜一般只是早上出门干活和晚上收工回来时才会照一下。早上出门照照,是检查自己外出的形象。晚上回来照照,是检查自己有没有把外面的泥土带回来。
   在那个半饥半饱的年代,除了身上遮羞的衣服外,每个人身上多余的一件物品都是奢侈的。但父亲对身上的这一面小圆镜,却不觉得奢侈。因为那是他挑梨到县城去卖,节约了吃米线的钱,而到百货公司买的。平时他卖完梨,总要到百货公司的旁边去吃一碗米线,垫一垫肚子才回家的。可是那天他正准备进米线馆时,看到一个机关干部模样的人从百货公司出来,拿着一面小圆镜一照一照的。他想:城里人需要形象,难道农村人就不需要吗?他跑进百货公司里,找到了卖小圆镜的柜台,舍舍得得地掏钱卖了那面小圆镜。但也就是为了这一面小圆镜,那一天就没有舍得再掏钱吃米线了,结果在回来的路上,饿得昏倒在路边,幸好有同村的人路过看到,才把他救回来。
   其实,父亲长得挺帅的,高高的个子白白的皮肤。他如清水里长出的芙蓉花,即使不用小圆镜照,也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美男子。据同村的男人们讲,父亲在解放初当村农协会主席时,就是村中出了名的帅哥。那时他20岁刚出头,无论走到哪儿都会吸引许多妙龄少女的眼睛。第一次到县政府开会,就被县长家的美貌千金看中,并找机会要请父亲吃饭。但父亲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惋言地谢绝了人家。
   父亲的命,是一棵独立于大自然的刺黄莲命,尽管在苦水中发芽,在苦水中生根,在苦水中成长,但从来也不倚靠于比自己强势的植物。父亲三岁就失去了父亲,后来又失去了爷爷,一直在孤儿寡母的单亲家庭中成长。到1950年土改时,父亲是以贫农和略有文化的优势被选为村农民协会主席的。那个时候的乡村领导,都和村子中的贫穷老百姓一样吃苦耐劳,他们白天忙公事时吃包谷粑粑,早晚种田地时吃洋芋饼饼。
   “要吃当厨子,要穿当戏子。”这是许多中国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理念。但一个在饥饿中能拒绝美食诱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慎独”的人。在“吃大食堂”的1958、1959年时期,父亲兼任伙食团的团长,他饿得脚手水肿,除了应该分得的那半碗饭外,他从来不多吃一口和不准伙食团的人多吃一口分剩的公众饭。
   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到了文化大革命时,许多地方的农民都还处于饥寒交迫中。有民谚说:“狗饿肚子爱叫叫,人饿肚子爱偷盗。”那个时候,许多人家地里的瓜菜常被人偷走,许多生产队里的包谷豆子被人摘走。许多偷盗别人瓜菜,摘取别人包谷豆子的人,经常自我解嘲地说:“抬头的瓜菜,低头的果子,吃不吃得由老子。”这些人把随意偷盗别人的瓜菜水果、包谷豆子,看得天经地义。
   也许是疾风知劲草,乱世显人品。在共同拥有劳动果实的生产队公有时代,父亲有如大风中一棵古板的,孤零的,不折不弯的草,在疾风中独立。生产队的东西,人人都可以在干活时或明或暗地用箩箩带回家,而父亲在生产队干活时,从来不带箩箩,进出都是只带需要的劳动工具,以表明自己的清白。父亲爱护自己和爱护家庭的名声,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从不去获取半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准家庭成员贪占别人的便宜。有时我们经不住伙伴的劝说,随波逐流地把生产队的水果等摘了带回来,父亲就要严厉地训斥:“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世上的人,有几个是靠偷盗而发家致富的?”
   父亲说,一个人只有自己身子正,才不怕影子歪斜。我家的房梁上,挂着几包用牛皮纸包着的帐本。那是他当农协会主席、食堂团长、生产队会计期间保留下来的帐本。在社会生活里,一个正值的人,也不是人人都会喜欢的。正值的人有时如一堵墙,挡住了歪风邪气,歪风邪气的人就会嫉恨你。在“文革”初期,社会沉渣浮起,有被父亲得罪过,心怀不满的人以为机会来了,便编织父亲的罪名,企图以“多吃多占”公家财物来打倒父亲,但父亲却大义凛然地把他任职期间的几捆帐本抱给他们:“你们有证据可以提出,没有证据也可以当我的面来查我保留的帐本!”那些人看到父亲的铿锵有力,只能面面相觑地知难而退了。
   随着岁数的增加,父亲照小圆镜的概率也有所增加,每天出门总要掏出小圆镜来照照。并自嘲地引用唐太宗李世民的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帽;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他直到离开人世,都没有出现斜穿衣服歪戴帽的情况,特别是出席三亲六戚的红白喜事,都要衣冠楚楚地去,容貌整洁地回。他常告诉我们:许多名垂青史的人,都是每天能省视自己三遍言行的人,都是渴了不喝盗来水的人。
   父亲因为在村子中担任公职的时间较长,知名度比较高,在他活到85岁寿终时,村子中50岁以上,熟知他的人都去为他送行。大家都清楚他有一面小圆镜,都要求不要把他的小圆镜埋进土里,要求摆在他的墓前,让大家路过时也照照自己,清清白白地过完一生。

共 20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在那个缺乏口粮的年代,父亲身兼要职,却从未询私舞弊,以权谋私,作为一名父亲,更是时刻反省自身,以己为镜,严格管教孩子,古人一日三省吾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村中当干部时,父亲的每一笔账,真实的记录在纸面上,时间久了,便叠成了几捆厚厚的账本,遭到“右派”的算计时,正因父亲的刚毅、正直,一言一行,自在人心,加上账本作为佐证,小人们阴谋没有成功,最后落得面面相觑,不悦而走。文章与其说父亲的小圆镜使人整衣冠,倒不如说父亲清廉高洁的品质照亮人们良知的灵魂,在艰苦的年代,父亲节约口粮,换取镜子,以镜自醒,每日以镜自励,孰不知,日久,父亲也就成了一面镜子,照亮别人,指引孩子。文中笔法朴质,情感真实,通过父亲的故事,再现了上一辈人在贫困的生活条件下,不折不挠、两袖清风亦不忘初衷的顽强精神,谁言物欲可泯灭人的初心,文中的父亲善良、和蔼、清廉,真实的诠释了硬汉这个词。【编辑:聂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031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聂之        2015-10-29 22:05:50
  一段父亲生前平淡的回忆录,关于父亲,作者持钦佩赞扬的态度,文中语言朴实,淡淡的记述了父亲的性格。
2 楼        文友:聂之        2015-10-29 22:08:21
  父亲的镜子,整洁了衣冠,也照透了内心,与人正向的新能量 ,借鉴修身。
3 楼        文友:聂之        2015-10-29 22:10:42
  文笔质朴,却使得真清流露的散文,值得拜读,感谢恩华老师的支持,父亲也将像一面镜子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4 楼        文友:墨香流年        2015-10-30 01:06:16
  父亲的小圆镜用了很多年,虽然从边缘磨掉的漆水来看,至少也用了几十年,可是一直舍不得丢了买新的。一个陈旧的小圆镜折射出父亲的为人做事品格,从镜子里看人生,感悟生活。大赞!
墨香流年
5 楼        文友:墨香流年        2015-10-30 01:07:36
  问候作者,感谢对正向音韵社团的支持,创作愉快。期待您再次来稿。
墨香流年
6 楼        文友:墨香流年        2015-10-30 01:08:40
  聂之辛苦了,正向音韵感谢聂之的付出。望继续努力!
墨香流年
7 楼        文友:夏以沫        2015-11-03 14:48:07
  祝贺前辈佳作获精!
   一个小小的物件,也能代表一个人的一言一行,彰显出一个人伴随一生的品质。好文,欣赏了,对文中的父亲由衷的敬佩!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