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梧桐】铁笔耕岁月,丹心绘山河(散文)

编辑推荐 【梧桐】铁笔耕岁月,丹心绘山河(散文)


作者:山叶嫣红 白丁,9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69发表时间:2015-10-30 13:53:20
摘要:仅以此篇献给烙画大师王国栋老师,他以卓绝的艺术天赋和超凡的毅力烙制四大名著巨幅作品,其中以《西游记》250.8米的巨幅烙画作品开创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值得赞美。

早在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前夕,就已经在电视上了解到迁安本土的农民烙画艺术家王国栋老师,为了申奥成功献上了长10.45米、宽52厘米的“电烙版”《清明上河图》。随着一副古香古色的烙画清明上河图在屏幕上缓缓展开,中国十二世纪汴京清明时期的城市风貌便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伴随着解说员精彩的讲解,知道作者竟然是迁安杨店子镇田新庄村的一位普通的农民。心中油然而生的是震惊,是敬仰,还有那份难以名状的自豪感,因为那时候我已经在杨店子镇小从教十年之久,感觉自己仿佛已经是杨店子这方水土长大成员,在申奥这艰难漫长的道路上还有我的乡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当时就感叹:这幅精美绝伦的烙画中凝聚了作者多少默默无闻寂静付出,而他这位具有卓绝的艺术天赋和超乎常人的耐力的老人竟然离这么近,这么近……我生活在他的身边,竟全然不知!
   后来,笔友送给我的张新晨老师主笔的《文史情缘》的《铁笔农夫破“底线”》中了解到了王国栋老师的整个成长经历,知道了他自幼喜爱绘画,青年时代当过兵,在部队里因为一手漂亮的好字和高超的绘画技能被部队首长借调到团政治处从事宣传工作,无论是办板报,写标语,画主席像,画幻灯片都让他有施展才华并不断提高的机会。他出色的技能和憨厚踏实的为人品性使他被确定为第一个提干的重点人选,然而当黎明的曙光照耀他心花怒放的时候,部队领导到他的家乡例行家访座谈的当中,了解到他那曾经是革命伤残军人的父亲大字不识,却因为一句错话被化成“现行反革命”, 在七十年代末期文化大革命的高潮还没有退去的动荡年代里,这对于王国栋老师是致命的打击,因此他只有无奈的回家务农。他不能以个人之力来与那个混乱的时代抗衡,他不能责怪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的父母,那种悲愤和苦闷扣押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不弃画笔,对艺术的追求可能就成为他对沉重艰难的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可能成为他压抑的象牙塔般的精神世界的一个光明闪亮的出口。我又一次被他坚强的毅力深深地折服。
   今年正月有幸参加了刘熙民老师在家里举办的文友聚会,真正零距离的走近了王国栋老师,从我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到我第一次与他见面足足有七年之久。他已经69岁,中等身材,很魁梧,衣着古朴,精神矍铄,红润的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融化掉了我第一次与艺术大家交流的拘束感。我把见到心中崇拜偶像的兴奋溢于言表,当我如数家珍地把他的经历与他交流时,他很欣慰还有一个七零后的晚生能够这样默默的读他。那一天我们谈了很久,早已忘记了是第一次见面,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此以后,我们就常常在周末的时候相聚。渐渐的,我走进了王老师那浩瀚的艺术海洋,走进了他对往事悠长的回忆之中……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他对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并不能给他的现实生活带来丝毫的改变,甚至对于农村缺吃少穿的家庭来说,能够买到比较廉价的笔墨纸砚都是极为奢侈的梦想。但是家人也许对他有更多的理解,就这样默默的“放纵”他的艺术之根在这方贫瘠的土地上肆意蔓延生长。他沉迷于大自然的山河田野之间,静享鸟唱虫鸣的愉悦。细致的观察能力,对大自然中所有生灵的悲悯之心正是对于自己命运的悲悯,他以无比饱满的热情倾注在笔端,无论是花鸟画,人物画还是山水画,他都能画的惟妙惟肖细致入微。赶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时,王国栋老师凭着精湛的木工手艺,在木器家具上烙上精美的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画,他的家具买得极为走俏,随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盖新房子,结婚娶妻,都少不了到王国栋老师这里预定家具,经王老师打造的家具就这样被乡亲们口口相传变得供不应求远近闻名。王老师诚实守信,答应他人的事情起早贪晚都要赶出来,他打造的家具结实美观而且价格合理,童叟无欺。他高尚的人品和天然的艺术才华给他生活带来的经济腾飞,无疑给他带了无限的喜悦和振奋。他越干越起劲,凭借着扎实牢靠的手艺供四个女儿完成了学业,他自己的成长经历太坎坷了,他一定拼命为孩子前途发展铺路筑桥,使她们通往成功的道路。孩子们踏着父亲拱起的脊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奔向更高层次的学业追求的道路上来,也同时打开了王国栋老师更宽广的艺术视野。
   当家庭经济的重担已被逐渐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挑起来的时候,王国栋老师从一个依赖打家具谋生的木匠完全脱离开来,长期在木材上烙画常常受木材纹理斑点的影响得不到理想中的艺术形象,而如果能够在纸上烙画,那世上没有瑕疵的纸张倒是垂手可得。他曾经在游刃有余的在纸上画过画,用400度高温的铁烙铁笔在纸上烙画难度何其大?谁都知道纸是兜不住火的!然而这个大胆的想法却开启了王国栋老师走向艺术殿堂的大门,如果在这之前他的创作作品都是木器上的烙画那仅仅是为了谋生,他最多只是一位乡村的能工巧匠,而此后在纸上烙画,不仅仅在迁安前所未有,就是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都是鳞毛凤角。起初他在纸上画上草稿,烙铁所到之处必然会出现碳色线条,甚至是黑洞。行笔速度的快慢,轻重,还有烙铁的温度都会影响画面,这是多么难以驾驭的笔呀!他经历了反复的实验,他把一层纸变成多层纸粘合在一起,但是多少层的纸只要烙铁一碰就成了碎片。他苦苦的探索了四五年,也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参加了市里绘画作品展,看到工作人员用塑料胶膜把作品和底衬粘合起来,这使他灵感大发。他在托裱好的双层宣纸上调节烙铁的角度温度,以及与宣纸接触的距离,在宣纸上的压力和行走的速度烙画儿,不断的摸索,反复的琢磨思考,终于试验成功了,此刻家中的2米长,8厘米宽的《清明上河图》成为他想创作的作品,他按比例扩大成长12米,宽52厘米的一副美轮美奂巨幅烙画。当他经历三个月的默默笔耕,完成这幅处女作后,从地方到中央的各个媒体争相报道,他以精湛的烙画技术,浓淡相宜的笔墨,古香古色的韵味一举成为全国人民都为之赞叹的“农民烙画大师”……
   他一生淡薄名利,为人谦和,知名度的提升并没有使他沉迷于荣誉的享受中,更没有使他丢失掉农民淳朴厚道的本色。随后他激流勇进般劲头的开始了以烙画的形式向中国的四大名著发起了进攻,从2003年从《水浒传》的108个栩栩如生的绿林好汉的32米的长卷,到《红楼梦》100个人物场景细致入微刻画100米长卷,再到《三国演义》生动形象表现那81个故事情节100米长卷,最后再完成《西游记》那环环相扣又不间断的长卷。他根据小说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云纹、山水和花草树木作为连接和过渡,由于衔接得当,全长250米的画卷看起来如行云流水,了无接痕!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烙画记录!创作整整历时五载,从创作技法到表现形式,均堪称华夏第一。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卓绝的艺术才华呕心沥血登上艺术的巅峰为中国赢得了荣誉,让外国人为之惊叹!
   然而我以他的崇拜者的身份走进他的世界,丝毫感觉不到他“艺术大师”那居高临下给我带来的压迫感,他坚实的脚步和与生俱来的朴实善良,伴随人民踏着同样的节拍。他宽广的胸襟装载着祖国壮丽的山河,无论多少荣誉光环在他的头顶上熠熠闪耀,他的心都始终以怜爱悲悯的情怀关爱着大自然中每一种生灵。他的眼睛总是能以敏锐的洞察力寻找到生活中的美,时光怎样磨蚀着他的容颜,他总是以永恒炙热的心热爱生活。
   “铁笔耕岁月,丹心绘山河”,正是他这一生最美的写照……
  

共 29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细细品完作者的这篇散文,竟有些暗暗羡慕着笔下这位无私而高尚的艺术伟人。百度看了他的资料后,才真正了解到王老师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的一生铁骨丹心,勇于拼搏和奉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和信仰,那份热枕与喜欢不容轻视,并为之甘愿奉献一生年华。世上永远没有白来的事物,任何东西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王老师熠熠闪光的生命和荣光,亦是用他自己的心血一步一步凝结而成…… 铁笔耕织岁月,丹心描绘山河,他用自己有限的人生挥出了无限的精彩,让世人敬仰与钦佩。这位艺术大师,终究是极好极美的。拜读有感,感谢赐稿梧桐,期待更多佳作!【编辑:蓝羽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羽凝        2015-10-30 13:57:44
  很喜欢作者的这篇文,让我深刻感受到一位艺术伟人对信仰的坚持。王老师的这一生,是对他自己生命历程的庄严致敬,问好念安!
笔落生出的文字,如同夜空里的烟火,明灭散落于天涯。若能以文字结缘,承蒙赏识!
回复1 楼        文友:山叶嫣红        2015-11-01 19:44:14
  谢谢蓝羽凝老师的细致认真的点评,您辛苦的付出是我寂静笔耕的动力,在茫茫网海邂逅神交,也是一种缘分,祝福老师每天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山叶嫣红        2015-11-01 19:46:12
  谢谢老师的关注,只是我在这里不知道怎么发图片,要不然会让文友们欣赏到王老师的烙画作品的。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