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说生活

精品 说生活


作者:辽宁阜新史庆有 举人,3372.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27发表时间:2015-10-31 18:37:55

说生活 【一】 吃
   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人以食为天。农谚:“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对谁都适用。不论是伟人,还是普通的劳动者。
   春节过后,同朋友们唠嗑,常常听到的是:你说这怎么什么也吃不下去,吃什么也不香?其实我也有同感。细细品味,琢磨琢磨,原因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都摄入大量的难以消化的脂肪,蛋白质,使胃肠始终处于充满状态,没有饥饿感,不能有食欲产生,没有食欲,吃东西怎么能香呢?
   其实,要说起关于吃的故事可太多了。
   哺乳动物与人出生就会吮吸乳头,这是本能,是天生的,出生就知道吃才能有生命的延续。当婴儿吃到第一口乳汁的时候,作为母亲会发出会心的笑,这是母爱在升华。在母亲的乳汁培育下,我们一点点长大。
   人的一生是一个为吃而奋斗的一生。在我的老家,经常听老人们说:小孩子就得好好学习,将来弄个粮食本,吃国家粮,就不用整天撅腰的了。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儿时吃不饱,好多的时候粮食的代用品都吃不足。
   在这里我想起几十年前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那时的人们没有谁能吃的好,吃的饱。人们的一日三餐多是瓜菜代,根本谈不上鸡鸭鱼肉。农村人均一年300来斤粗粮,为了添饱肚皮,人们想出了许多节粮的办法。记得早春榆树刚结果(俗称榆钱),我们会将其与嫩的榆树叶一起采摘洗净均匀的撒在放在锅中的篦帘子上约一厘厚,再撒一层薄薄加盐拌湿的高粱面,再撒榆钱榆树叶,如此反复几次,加火蒸,这种食品俗称散状。常言道:一锅内做不出两样饭,在我的记忆中可不是那么回事,妈妈常常是在撒面时将一个固定的部位多撒几把面,少撒点榆钱榆树叶,这样的地方营养相比较多一些,是专门为爷爷和弟弟做的。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能吃饱散状也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每当吃散状时总都是一口不敌一口的样,绝没有像现在吃啥都没有滋味的感觉。
   当时做散状类节粮型食品不单单用榆钱榆树叶,早春的猪毛菜、春夏的苣荬菜、西天谷都是十分好的原料。现在有一句流行的广告语是:牙齿倍棒,吃么么香。在那个时候应该是:为了添饱肚,有吃的就是福。
   有时候,吃,是种冒险。都知道,生吃蔬菜有营养。可你生吃过四季豆、喝过生鸡蛋、吃过野地草蘑菇吗?这些,我都吃过,记得生吃四季豆时,是在同村的几位女同学的怂恿下,以铲猪草为掩护,走遍了全村的菜园,黄瓜、番茄、豆角……我们遇到什么吃什么,一样样吃下去,终于吃到了四季豆。嫩嫩的四季豆放进嘴里,最初的味道并不好,坚持吃下去,味蕾很快就适应了,感觉甜甜的味道有些像豆角。生吃四季豆容易中毒,可惜当时不知道。
   有时候,吃,是一种狡猾。初夏,为了尝鲜,我带着煎饼、老咸菜赶到菜园。头茬辣椒、嫩黄瓜,就着煎饼吃那才是新鲜,辣得过瘾,脆得诱人。周末,我挎着竹篮去地里拔豆苗,拔起一根就是收获一个惊喜,发现一丛就似中个彩票小奖。自生的豆苗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炒熟上桌堪称一道绝佳的美味。还有呢,落雪的冬夜,我和表弟还不懂得爱惜益鸟,冬天来了,屯里吃水的大井住着好多麻雀,别看表弟人小,点子可不少,天黑了,跑到青年点,给那么多闲着没事的大哥哥出了一个好主意:我们一起捉麻雀去,我有好办法。众青年都感觉他太少,谁也不在意他说什么。他来了情绪,在屋里打起了猴拳,一套猴拳有模有样,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他看人们都瞧他,立即收拳。大声喊着:大哥哥:我不是耍猴拳让你们高兴,我还有更好玩的主意不知道你们愿意不愿意听?刚看过表弟耍拳的人们都表示愿意,他说出了他的主意:过一会,等外边的井水冻冰了,几个人用褥单将井口封严,几个人攀着石壁下到井里,诸石缝用手电照着掏麻雀,捉到的放口袋里,飞出来的用竹条抽,掉冰上最后一起捡,一次会捉好多,捉回去褪毛,开膛,放油锅里用慢火烘,烘熟了醮点盐面,连骨头一起嚼着吃,那可真香。表弟的主意让那么多闲得五脊六兽的大男孩子们来了激情。急忙找褥单,将几条缝到一起,感觉能将大井盖上才结束。有好事者跑到女宿舍,敲窗户告诉屋里人,一会我们要去捉麻雀,回来要油煎,想吃的别睡,等着。在那个吃肉比摘星星还难的年代,一说有肉吃,还是野味,屋里的人都来了精神,需要我们做什么?暂时不用,一会捉回来你们帮助褪毛就行了。女宿舍里的回答很干脆,用我们的时候叫一声。
   快后半夜了,估计井冻差不多了,表弟领着多人去了井边,开始了捉麻雀大战。
   一到井边,都放慢了脚步,多人将早已经缝制好的褥单将井口盖得严严实实,还没等进去人,就听到里边有麻雀往外飞撞褥单的声音,人们将褥单扯的更紧了。表弟拿着手电,第一个从边儿下到井里,相继有好几个人效仿表弟也陆续下到井中。下到井里的人就如同壁虎一样,双脚踏着井壁的表弟缝儿,一手搬着突出出来的表弟,两个一组,一个人用手电照着,另一个人诸石缝缝掏,麻雀的一但被明亮的手电照到,眼睛就睁不开了,在那儿静静地等着挨捉。捉到的放口袋里,飞出来的用竹条一抽就会掉到冰面上,最后下到认底一起捡,一个也跑不了。那天夜里捉到近百只。可以说是大获全胜,表弟在那么多知识青年眼里可成了大能人。回到青年点,褪毛,开膛烤烘,忙的是不亦乐乎。几乎折腾到天亮,烘麻雀的香味,将隔壁的女青年都香醒了,多数人都不顾寒冷参加到吃麻雀的大餐中。
   有时候,吃,也是一种折磨。那个年代不允许个人种瓜果梨桃,个人家种瓜果梨桃是发展资本主义,吃是人的本性,炎热的夏天,谁都想吃一顿西瓜,当我馋了的时候,就会去找邻居二哥,在我们眼里邻居二哥是我们屯最聪明的小伙子,二哥有很多办法,领着我们去瓜地吃瓜不花钱。
   生产队的瓜地是张爷爷管理,张爷爷有一副好心肠,喜欢小孩,张爷爷更喜欢勤劳的孩子,二哥常常告诉我们:又想吃瓜,必须得干活,二哥领着我们在瓜地周围砍柴,每人都扛很大的一捆子,到瓜地周围的时候,人人都是汗不流水,这个时候二哥会告诉我们:将柴草放下来,他领我们去瓜地吃瓜。二哥真会说话,见到张爷爷,他会说:爷爷,我砍柴去了,每每人都砍了很大一捆子,可见我们累坏了,这天也热,河套的水都干了,我们渴死了,快给我们摘个瓜吃吧!当爷爷看到我们满身的汗水,一定会摘个又大又甜的瓜。还会说:小孩子们早早就知道干活,将来一定会有出息。那个时候,张爷爷往往会让我们吃够了,一个不行继续摘,反正瓜是公家的,爷爷看我们吃瓜的时候,胡子都高兴的翘老高。我们都是放开肚皮吃,肚子吃的鼓鼓的,还有的哥们吃的来尿了,撒波尿回来继续吃,常常是吃得差不多站不起来,那情景真的是永生难忘……
   记忆犹新是吃表妹给我的黄瓜。
   我和她同年出生在一个屯。论起来她称我表哥。
   在我初中毕业前我们可以说是无半点联系,每次见面只打个招呼,你忙你的,我干我的。
   1979年7月31是我永远忘不了的日子。这一天,读完了初中的我,离开了我十分热爱的学校,再也没有任何学校可读,只有一条路,回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美其名曰:回村闹革命。那天,我向生产队长王大叔报了到。“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好吧,明天5点上班,割草木樨,好好接受教育”。我乐呵呵的回家准备回去了。
   第二天我早早就起了床,吃的饱饱的,喝的足足的,还向爷爷许下了愿:干活我肯定不能拉后。事实是最珍贵的试金石,刚干上还不到3个小时我就饱尝了割地、特别是割草木樨的苦。
   先说热,正是伏天,不干活还热得受不了,别说割草木樨,拇指粗细的家伙,丛生,每一丛都有10多根,割起来十分吃力。整株植物的表面都有一层黑色的粉末,稍一碰就四出飞扬,落在身上、脸上十分痒。特别是伴着汗水流到眼睛里,眼睛都挣不开,擦也擦不过来了。雪白的手帕不一会就成了黑色的了。再说这手也十分不够意思,一个没怎么经过劳动锻炼的初中生,一双纤细的手,不一会就起了好几个血泡,有的都流出鲜红鲜红的血,火烧火燎的疼,再加上渴,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验到了‘锄禾日当午’的感觉,再看别人割的老快老快,把我远远的甩在了后边。
   这时候的我真的已经筋疲力尽了,实在有心扔下镰刀不干了。在我精神已步入崩溃的边缘的时候,我听到她喊了一嗓子:大哥别急,我们帮助你!喊着,她喊起了几个关系好的小姐妹帮我割了起来。看到有人帮割,我好象也来了一股激劲,割得也快了一点。在多人的帮助之下我终于割到头。十分疲倦的我踉跄着走到树下,四仰八扎地躺下了。乡亲要和我唠嗑,我好像呆了一样,什么也说不出来。
   当时干活,一天4歇,每歇也就20分钟,在我还没一点歇过来意思的时候,队长王大叔又一次喊起了干活的命令。我有气无力地割起来。割着割着,我的垄前面出现别人割过的地方。当时我想,真是老天保佑,谁这么心好,帮我割了?当我慢慢腾腾往前挪步的时候,抬头看见了她,一人干着两个人的活,把我的两条垄也带割着。是她在帮我呢?我当时的脸一下就红了起来,快步赶了上去,用很小的声音说了声:谢谢你!她只是抬了一下头,看了我一眼,又飞快的割了起来。
   在以后的割地劳动中,她天天在我的左右,每天都能帮我许多。
   这期间还发生了许多现在想起来很有意思的事。
   当时,每天晚上雷打不动的政治学习,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我当时可以说是屯子里读书最多的年轻人,每天为众乡亲们读书读报纸非我末属。也许是遗传的缘故,不管干活怎么累只要一拿起书或报纸我就一点疲劳的感觉也没有。读起书报来总是字正腔圆,不知疲倦。
   一天,天特别热,干活的时候就渴得受不了,回到家凉水泡饭吃了一肚子,但总还觉得渴。晚上为乡亲们读报嗓子哑了,我一点也没在意。第二天晚饭后,在我去生产队的路上,表妹好象是等人的样子站在路边,我实在是没当一回事,只说了一句:还不开会去?就大步流星的向前走去。没走几步,表妹说了一声:“等一会儿”!她快步向我走了过来,顺手从搭在胳膊上的一件外衣里摸出一根黄瓜递给了我,只说了一句:“嗓子哑可能是热的事,多喝点水,吃根黄瓜有好处”。说完就飞快地走了。在那个时代,吃根黄瓜比现在吃国宴都难。没有农贸市场,想吃没有地方买,农民家里还不能种。种瓜果梨桃是长资本主义尾巴。她们家能偷着种点瓜果是因为她爷爷是一个老党员,根红苗正,没人敢碰。我是在去生产队的路上狼吞虎咽地吃进了那根黄瓜。说实在的,在我的记忆中,那根黄瓜是我所吃的黄瓜中最脆、最鲜、水分最足的一根。在那以后,我还多次吃了表妹送给我的瓜果梨桃呢。
   在我的记忆中最有意思的一次是表妹送豆包。
   在那个是时候,吃顿豆包,是难以言表的美餐。
   那是一个秋分刚过不几天的傍晚,也是在我吃过表妹黄瓜的地方,她依然站在路边,只是在我走到她的身边时她才说:我们家在自留地种了点黍子,做了一锅豆包,给你拿来两个尝尝。说着她也是从胳膊上的衣服里边拿出了一个用菜叶包着的包递给了我,打开菜叶,看到两个散发着浓浓香味的粘豆包,使我谗虫迅速的一下子爬到了嗓子眼,啥也没说,张开贪吃的大嘴,风卷残云般吞了下去。心中直想说真香。
   在后来的多次活动中,表妹的好心现在让我想起来也很有意思。
   记得那年冬天,村民“学大寨”热情高涨,顶风冒雪打大井。我因刚刚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巧活、轻活想当然的排不上,只有出苦力。队长安排我抬大筐。表妹主动和我一伙。我在前面抬,她把筐绳往后边扯,我在后边抬,她把筐绳往前边扯,省力的总是我。这个冬天打大井别人感觉很累,在她的关照下,我却觉得没怎么着。
   往事如烟,一晃30多年了。虽然早已为人之夫、为人之父,但每当夜静更深咽喉干渴的时候,表妹黄瓜的清香还会在我口中回荡。
   在我的记忆中,最香的吃饭是生产队时候吃夜饭,生产队的夜饭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在那个粮食比较紧张的年代,可以放开肚皮尽情的吃,吃一顿夜饭,第二天早上都不用吃早饭。
   这里所说的夜饭就是今天的夜宵。如今不论是谁,工作到半夜都会有夜宵。那时候人们夜里加班最大的奢望就是吃一顿夜饭——如今的夜宵。
   当时也不是夜夜都有加班。只有在秋冬长夜,晴朗有月色的日子里才有。也只是年青力壮听话的好社员才能资格参加。
   那时候的夜宵常常是吃牛犊子汤。牛犊子汤是一种由荞麦面为主料,线麻籽为辅料,添加其它一些调料品加工而成的地方风味小吃。
   在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旧庙镇及周围地区盛行。在这个地区有一句顺口溜是针对上级检查的:左转右转,旧庙吃饭;杀猪宰羊,不如给牛犊子汤尝尝。说明牛犊子汤有一定的影响力。

共 16746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生活离不开吃,穿,住。首先民以食为天。没有吃就没有干劲。作者从贫困时期的吃一直讲到到现如今的吃。从粮食不够吃,用野菜贴补到大江南北的吃,从东北的血肠、杀猪菜,到西餐厅吃餐,期间包含着很多有趣又心酸的故事;生活中离不开灯,讲诉了灯的更替过程;穿的单一色到色彩纷呈;住,由低矮的土房到高楼。细腻之笔把生活中的吃、穿、住、灯的升华过程如数家珍般的跃然纸上。生活的日新月异,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们的生活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作也有了干劲,出了成绩,小日子甜甜蜜蜜。文笔厚重,寓意深远,读之回味绵长。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秋天的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101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辽宁阜新史庆有        2015-10-31 20:06:57
  谢谢老师精彩的点评,哲人曾经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要亲口去品尝,是的,只有经过了那个时代,感受到那个时候的吃,住,行,才会知道今天的幸福,回忆过去,能让人记住今天,为了明天,我们一起去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好!
大山深处的农民,喜欢写散发着马粪及乡土气息的散文。
2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5-10-31 21:22:05
  这篇文章我看了很久,回味着当时的情景,有时会笑出声来,有时心酸的想落泪,那个年代的吃、穿, 住,行等描绘出来,那么逼真,实在佩服老师的记忆。辛苦了老师,至今我还记得流行吊腿裤子时候人们穿戴的样子,很可笑的,那时是时髦。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2 楼        文友:辽宁阜新史庆有        2015-11-01 09:14:14
  时代造英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写出来,留给后人......
3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5-10-31 21:23:19
  很喜欢这篇文章,生活气息浓郁。只是我编辑的不细腻。沉浸在其中,却一时不知怎么表达其意。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3 楼        文友:辽宁阜新史庆有        2015-11-01 09:12:11
  说明一个问题,老师也经过了那个年代,我们有共同的感受......
4 楼        文友:秋天的风        2015-11-01 07:41:30
  恭喜老师又获得精品,风前来祝贺!
活到老,学到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做真实的自己。
回复4 楼        文友:辽宁阜新史庆有        2015-11-01 09:11:13
  谢谢老师,你的推荐是获得精品的原动力!!!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