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雨墨梦乡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雨墨】冬系观园情(散文)

精品 【雨墨】冬系观园情(散文)


作者:古翼 童生,95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54发表时间:2015-11-03 16:18:49


   人在北京,尤其是在假日的北京,绝对少不了出去游玩。可我喜欢赖在家里,或是书店。我总觉得,风景永远是自然的好,例如千里之外的东北家乡那青巍的山,潺湲的水,盘旋于时光旅途中的炊烟……对于人类所谓的独具匠心的砖砖瓦瓦却兴味索然。
   二月二十日,天气微冷,元妃省亲的表演时间已然过去,再加上听说园内许多景点都还未开放,这就更让我打不起什么精神。但是姥姥却对北京大观园庙会情有独钟,父母工作忙,于是我不得不恋恋不舍地放下那部智能手机,陪同前往。
   到了还算开阔的南门口,我用一种十分自然的目光扫视着这个仿古建筑。大门的朱红色是鲜艳的,这便少了些历史的沧桑,门楣的正中央是倒锥形的蓝色花纹框,框里是水墨味的山水画,画韵飘逸,让人想起“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境。两侧是精致的彩色花纹,虽只是一小条,却将那多余的空处点缀出清雅的韵致。门楣上面是三个金漆大字:“大观园”,这到颇有些皇家贵族味儿,于是这根据书中描绘而后建成的园子,便从一开始就给人一种别样的气质。
   姥姥年纪大,步子也就迈得小些,在门前平整的石板路上走得却相当平稳。下了矮矮的石梯,脚下成了灰黑色的砖头路,两侧是凋了叶子的树,树干还算婀娜,枝条也算紧密,适当的间隔和下端裸露的方土让人联想到夏季的茂盛和阴凉。既是庙会,自然少不了摆摊做生意的,平时也少不了,只是庙会时更多更热闹了些。因为是门口,人们进出的地方,所以卖的多是纪念品、首饰、挂件什么的。买的人却不是很多,在小摊前转转,拿起物品仔细看看,然后放下,头也不回地走掉,任凭摊主在那絮絮叨叨,全当是没听到了。姥姥倒是很有兴致地左看右看,最后被我和姥爷落得老远。
   古代建筑似乎都有一个特点,凡是进屋都要先上几级台阶不可,不论高矮也不论长短,有时也不分材料,那或白光耀眼或暗色沉沉的台阶就老老实实地呆在那里,像是主人为欢迎你专找来的伙计,领着你步步高升,让你懂得登堂入室的道理。这不,那间富富丽丽的长房门前,敞着的绯色木门之下,就有了那垫脚用的台阶了。门上张灯结彩,刻有“怡红院”三字的扁牌却刚好露在了二月的春风里。彼时,正直乍暖还寒之际,本还微冷于晨间土砖道上的我们,刚一进屋,竟打心底里流出了几缕暖意。
   怡红院是贾宝玉的居处,院门额题“怡红快绿”。贾宝玉原本取意院中种有海棠和芭蕉,题“红香绿玉”,后贾元春省亲时,改作“怡红快绿”。两句额题比较起来,贾元春的自然要更富诗气,更通人意些。
   怡红院也是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是西方灵河岸上赤瑕宫神瑛侍者在凡间投胎的“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诗为:“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然而,此次我没有见到那额题。这事不怪园子,怪我。初进大观园,这怡红院又恰好在园门口处。谁能想?谁能想一位急于欣赏园内盛景的游客,会悠哉悠哉地在门口晃悠?谁又能想一个园子会在进门最初的路口设置个引人入胜的佳境?这个园子真就这样做了,我也真的没有想到曾读过一本名为《红楼梦》的书了。这点是不尽人意的。
   正对着门口的是一张被白纸铺盖的长桌,我看那纸应是不值钱的东西,要不左边的瓷杯、磁盘、小蝶中的颜料和墨水怎会开花似地沿器壁流着,还一连渗到了中央的方形新纸边。可是那不值钱的纸因墨水和颜料的溅染,不但没有暗了颜色,那空白处反而比中央处的上等宣纸更白上三分,像着了泥的梨花,点点露在白炽灯下,羞答答的,让人不忍触摸,生怕脏了它。是了,我想,也许只有现代的人才会有这种“幻觉”,这种从凡俗中凝炼高洁的伟大艺术思维。古人,尤其是身居高位者,能存有这种事理的人却少之又少。站在桌后身穿棉袄微弯着身子的老者却不管那个,左手按着花斑的纸,右手执着紫木的笔,轻点了一下青花瓷器内的红墨,一偏一抹一勾之间,一条近可见鳞的修长鲤鱼便跃然纸上了,这真是够让我们吃惊的。除了这现场作画的,两旁还有现场写字的,我们初到时左边那位婆婆正是在写着什么,极其专注,仿佛身前这些游客所有的精神都塞进宣纸里了。书法就应当这样,写的是字,寄托的却是神韵。就拿这位婆婆所写而言,“再现红楼”其中的“再”字和“楼”字形态圆滑,正是行书样,然而中间的“现”“红”二字却偏似草书,这就让人想了。那字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波海浪,初为高且缓,中则矮而急,尾便收于平静。这就是“行云流水”了,不管旁边人怎么说,我便是这样认为了,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罢,都随他们吧!那字油亮亮的,缠香润宣纸,欹斜而腾挪,瘦劲的素锋像牵着时间似的,悄无声息地刺进了那段虚构的梦。门前的墙上也尽是些书画,重重叠叠地挂在上面,整个一看,乱糟糟的如墨草,我反而提不起兴趣一一地看了。而下面的我又看得出神,这实在是突显我的艺术欣赏力之差了。人们多数也是这样子,喜欢买自己亲眼见到画完或写完的作品,而不愿去买以前画完或写完挂在墙上的。这除了与现场作画或写字的人的魅力,和画或字的真实性有关,也许还和人们对如今与过去的反射性思维有染吧。
   此处已是现代艺术作品展览馆,这从进门那一刻就已经看的出来。左边陈列的是用形似灵芝拼接雕刻成的艺术品,通体泛着红油的光,蛮惹人心暖。其中一件雕刻的是龙凤相戏的丽景,似灵芝类的植物充当了龙鳞,还有细小的枝条粘贴在上面,也就成了龙脊、龙角和龙爪,还有稍粗些的做了风尾。凤尾舒张曲卷着,如在风中细细缠绵。凤首与龙头相望,那小雅绝秀的凤首竟然有些担忧似地向后仰着,于是那龙也做出了不敢伸前的样态,嘴里还衔着暗红发亮的花纹木球。那球是扁的,也是被“灵芝”一片片堆叠而成,由于“灵芝”有着自然饱满的轮廓,所以说是“球”也不为过了。呦呦,我身旁已是有不少人在低声赞叹。
   最左边还有一枝极其自然的《梅》,那粗莹的红条从上端向左下延伸,折折相载,斑驳有致,等到了末端,枝头纤细却无锋利之感,然而又不少硬寒之意,诚然是一首天然诗韵的落笔。诗的血肉便是那烂漫的梅花,还有洁白如雪的丝绸背景。我惊愕在台前,似乎闻到梅花的傲骨芳香了。就在这挤挤挨挨的人群中,真真假假的红楼之梦里。
   穿过古色的石街,前方是粼粼的水。这便是悠悠动人的沁芳池了!我的天!这正赶干寒的天,那水却幽幽地绿着,轻轻地荡着,暖暖地亮着。水面没有多余的妆点,目光铺展过去,远远地看到苍劲的岩石,灰白的枝梢,还有天那头的盏耀眼灯。那水荡出的柔情,像初恋的少女的眸,流转着浅显的意。沁芳池,沁芳水,沁芳心,我好想伸开双臂将你抱在怀里,可又不成,就怕恼了你。你怎得这么柔和,这么温暖,这么含情脉脉,是阳光为你着了粉?不对,是阳光把你抱住了!我开始羡慕那描摹了树影的阳光了。
   我的思绪随着波纹游浮,潋滟在闪闪烁烁间淹没了沉浮在水上的叶影,在干冷的冬天,能看到这样怡人的景致已是暖流阵阵,何况又是人影憧憧的庙会!
   我独自欣赏着湖光暗石,全然忘了身后的老人,沿着河边走到更高一些的凸石上,才听到后面姥爷的呼喊。姥爷他们站在怪石堆砌的墙壁下,和湖之间还隔着几棵娇姿睡态的柳树,树的枝条依旧回味般地轻曳着,如闺中的女子,守着它那修长动人的一身叶。而怪石壁上稀疏地盖着些萎靡的黄茎,相互交织堆叠,却还是没遮住那坚壁凸出的膀子。西面是宽窄高低皆不匀称的石阶,阶的两旁是劈开的假山山壁,壁也是不平整的,可它着实逼得人心里发紧,石阶从下向上看着就显得窄而险了。姥姥挽着我的胳膊,谨慎地挪动着双腿,在时而照的到,时而找不到的阳光催促下上了这假山。
   前面是曲折的石路,虽也窄,但是却没了挤挤的感觉,外加两旁的树没了那秾纤的胜情,周遭就显得宽阔亮堂而又有年青人粗率不拘的性了。走进颇长的亭子,那浓漆彩绘,繁细木雕,绛株飞檐,菱栏媚影,真真酿造出古代贵族的韵味了。长廊里的道略窄,但栏杆略低,又是在高地,所以足够放目远望,得到心灵的宽慰。再有几阵清凉的风,于檐上的火红灯笼轻抚,那黄色的灯穗,似雄蕊,丝缕微乱,若小戏风纹,也正好快我们的意。朱栏也是透着孔,光线从孔里射进来伏在行人的鞋边,又拉长了栏杆的影,让它舒舒坦坦地躺在道上,映衬着上面华丽的彩纹丽画。中央是空空的,一门接着一门,寻不到一点终端的影。我们迈过了一槛又一槛,望见四周黑沉沉的房檐房顶,冷冷地晾在那里,像在默默地诉说着什么未知的故事。阳光在那历史的颜色下也反射不出耀眼的光,在长廊石板的嗒——嗒声中,我们仿佛走进了红楼春梦的更深处。
   长廊的尽头又是畸形的石阶,只是比上来时的舒缓些,正可理清我们沉浮着的心绪。我们终于恍然,上来处的石阶所以窄如羊肠石壁,所以高如巍崖,而又使我们看不到高地之景的,全然是建筑者在故意压住那颗会悸动的心了。可还是有了破绽,待我们慢悠悠地从连并着的板条小道下来,太阳正巧把假山的影子暗送到南墙的角,石板上浑然地画着阴晴交界线,这就使站在线上的人变得虚虚然起来了,这可真像到了梦中。等我们从轻轻的影到了暖暖的明,那破绽就更加显然了,无意地回首,娇柔的树枝挂着淡淡的线条,奇石险壁、飞阁流丹、灯红穗曳、柱滑参影,都以牵人血液的跳动交融在一起,于是那稍稍有些理顺的意味又不可控地浓烈起来了。上面还有缓步的人,也是四下张望,后又一下子钻进柔软的新光景里。这也怪不得园林的设计,只因赶上北京的晴冬,又赶上迎时的庙会再有出墙一头的山势,这天时地利人和都让我们占着了,哪还有不一下子过尽瘾的理?
   沿着从假山下面流淌出来的暗绿的溪水向前走,两侧是灰白的屋墙,沉暗暗的。条条框框的泥砖缝土里土气地交织在墙上,网住了浮华,却抵挡了些许寒风。左拐右拐后,来到了大观楼前,这才迎到意韵悠扬,喜气脱俗的大观园盛景嘞!
   楼分两层,下面一层大门敞开,每分每秒是必有人在门槛之上的,而上面一层却只可远观,寻不到它的梯口也寻不到它的门,这倒是有些遗憾。不过雕镂精细的窗格,红黄相映的灯笼,都给人细腻柔顺之感,也润泽了我们的心灵。向前伸出好一块儿的楼檐,看是要与阳光争天,甚是有气魄。楼前是两三棵退了颜色的树,枝上还有收敛着妖媚的白骨朵,像新出浴的少女的葱白玉指,又像阳光与时光的凝聚。我仰着头在想,这生灵的早熟是不是也与楼前的历史味有关呢?还是受了现代的欢愉的人气熏陶?抑或是两者兼具?阳光依旧照着,整个楼像被几代的金粉所蒙,明亮亮的,在湛蓝无云的天下,真够让人震撼的。
   正迎着楼门的是红色戏台,台的两边有金色的字,字太抽象应是小篆之类的字体,对称地画在上面,尺寸不小,不知吸引去了多少游人的目光。这两个抽象字旁还有字,左边“爱国创新”右边“包容厚德”。戏台的顶头是一排原点似的现代灯光,中间依旧少不了喜庆的灯笼,再上面就是线条柔和浑圆整齐的房顶,这再一看,戏台就是在一座房子里,只是没了那道碍眼的墙罢了。戏台和大观楼之间的场地上已是密密的人,声音噪杂着,也传不出多远,场地两侧是紧关着的小房,只有拐过了那道弯才能见得到新景,所以怎能让那戏里戏外的声音传得远!
   大观楼里是一定要去的,姥姥姥爷也都期盼着那个,我倒是觉得可有可无,因为我对古代的玩意儿一向提不起太大的兴趣。进楼要上石阶,一级一级迈着也还是碰到了前面人的肩,迈过门槛,前头是白色塑料板,光秃秃地同旁边的铜绿色大观园模型和有红楼梦历史性的物件放在墙壁前,让刚刚进来的人都十分诧异。我觉得好玩,嘴角就扬了起来。又在他们驻留的目光未离开时,装作很自然地向上面指了指,他们的身子才微向后倾,抬头看到了上边的投影仪,嘴里就蹦哒出一句“原来如此”之类的话。我心道,这毕竟还是渗有现代味的旅行,想全身走进历史,恐怕真是非穿越而不可得了。西面北角的墙面上用玻璃罩着金陵十二钗的介绍,带有配图,那古代女子的柔情透过那不可逾越的文字,让我顿生好感,这应是那本书对我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入口的门楣上挂有娇黄的灯,泛着渺茫的晕,和屋里的昏暗缠绵着,动了怡人的情。
   出来后不久,那边戏台就开始上演节目了,都是些传统的东西,看的人却相当的多,前排的几个人不知道哪来的板凳,头都不见偏一下,就那么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出来时正演着戏,女的穿着个紫色袍子,手里还拿着白巾,坐在桌旁的暗红木倚上满脸的愁容和嗔怒,像受了什么委屈。男子穿着黑纹黄袍,手半举在空中,宽大的袖子垂在风里,黑厚的胡子从下巴流到肚子上,一脸的白。更妙的是他还傲然地仰着头,那奸诈之态一看便让人心有所厌,我这下就不得不敬佩那民间的艺术了。

共 740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跟随作者的脚步我更加领略到了这一点。作者笔下的大观园庙会,热闹非凡、流水潺潺、假山奇特、景色宜人、建筑辉煌。作者以空间顺序写出了自己在游览中的所见所闻。大观园庙会里不仅景色优美,艺人如芸。民间书画家艺术高超,让人敬佩。然后作者细腻的手法着重写了一男一女戏子在表演中的表情,动作,情态等,生动形象。突出戏子的演技高超。文中运用大量名句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文章处处展现了大观园庙会的精髓与内涵。但是,在作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中,我发现祖辈们对传统文化依旧保持着热情,而我们新生代90后少了很多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发扬。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取其精华还是弃其糟粕?是我们青年以及社会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为了我们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行动起来啊!推荐读者欣赏!感谢作者赐稿雨墨,感谢作者对雨墨的支持和厚爱!【编辑:夏沫】【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103004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沫        2015-11-03 16:24:36
  夏沫拜读佳作,让我懂得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每个人传承与发扬!
没有什么事情是玩玩就算了的!!!
2 楼        文友:陌上阡尘        2015-11-03 16:33:54
  陌上阡尘拜读古翼佳作,祝好,寄安。
我的世界,有你路过就好!
3 楼        文友:天涯寒冰        2015-11-03 16:51:20
  寒冰拜读佳作,遥祝寄安
你若不离不弃,我定生死相依,寒冰若水天涯梦,伴你万世渡轮回。
4 楼        文友:真心不悔        2015-11-03 22:23:15
  真心不悔拜读古翼老师佳作,欣赏学习,期待更多精彩!
5 楼        文友:天涯寒冰        2016-02-13 10:23:05
   在墨香的世界,用一支墨笔书写云淡风轻。畅游在文字的海洋,过尽千帆激起浪花朵朵。婉约的文字将丰富的情感融入其中,诗人内心细腻,语言温婉雅致。寒冰拜读,遥祝写作愉快。
你若不离不弃,我定生死相依,寒冰若水天涯梦,伴你万世渡轮回。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