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乡村的回忆(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乡村的回忆(散文)


作者:袁玉梅 童生,760.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94发表时间:2015-11-04 13:47:16
摘要:乡村里的一些事

(一) 南大坑
   村子南边,有一个坑,大约有一顷地的面积。是多年来,村民们盖房扒炕抹墙取泥土形成的。
   村子地处平原,无山无岭,四周都是土地,那条诺敏河,与村子有六七里之遥。这对于七八岁十一二岁的孩子们,是比较远的,因河在村北,又处洼地,我们通常管那条小河叫北沟子。
   南大坑,夏季存水,冬季结冰,是我们这些孩子们玩耍的乐园。
   春天里,小孩子总有睡不醒的感觉,天一亮,父母就起床,随后就是鸡鸣狗叫锅碗瓢盆一阵响,就听到猪吃食的声音,声音急切,饿了一夜的猪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抢食猪槽里的食物,对于猪们,有吃的,就是幸福,幸福得边吃边哼哧。如果三二头猪在一个槽里进食,会有一头猪是霸道的,它把前爪探进槽子里,用半个身体挡住其它的猪,有时还用嘴去拱,抢吃更多的食物,身体就比其它的猪们肥胖,它的命运也会更早地被送进屠宰场。吃完早餐的猪们,被父亲赶到南大坑去放,那里有水,坑的四周长有杂草,猪们喜欢在阳春里,用嘴巴四处去拱,地里的石块草根,都是它们津津乐道的食物。
   猪喂完了,再喂鸡鸭,一些碎食料,(玉米碎或谷糠白菜帮剁碎搅拌)放在破旧的脸盆里,我想那盆可能是母亲结婚时用过的,破旧掉了瓷,有几处都漏了天。鸭子的食物比较简单了,在猪槽里再加些谷糠,就是它们的早餐。父母亲每天重复做这些,只是为了我们身上的衣服更体面些,饭碗里多些营养。
   这些鸡鸭们,也喜欢去南大坑的,吃过食后,它们会自行的走向南大坑,我家里有只红公鸡,每天高昂着头,圆圆的眼睛明亮如豆,走起路来精神抖擞,家里十几只母鸡,总有那么五六只与它形影不离。公鸡走在头里,它们跟随其后,好威武,好有气派。
   大坑的岸边,那些刚冒头的小草们,猪拱过的土地,就是鸡们喜欢刨食的地方。所以,当母亲骂人懒的时候,会拿鸡估比喻,小鸡还知道自己去刨食呢,一个大活人如何如何,那言下之意,懒人不如鸡。
   到了晚上,鸡们会各自回家,鸭子们,却是恋水的,有时会在父母的寻找之下,才回来。夏季雨水大,村子里的水都流入南大坑,大坑的存水面积增大,便出现一片汪洋,一片海。(小时,我没见过湖也没见过海,直到二十几岁去了大连看到海,才知道大海的概念)
   夏季里,孩子们每天都泡在泥水里,尽管那水是不干净的,一些牲畜也常在这泥水里打滚,但这并不影响孩子们的快乐。南大坑的泥,与大地里的泥是不一样,大地里的泥是散的,利于农作物生长,这坑里的泥是黏的,小一点的孩子,大人是不会让他们下水的,特别是女孩子。小时常玩大坑里的泥,黄黄的黏黏的,把它抠出来,用水搅拌后,做成各种玩具,也可以做成各种器皿,小碗小锅什么的,也常把那泥巴团成一粒粒球,洒干后,做弹丸用,那弹丸就是一杀伤武器,专门打鸟儿用的。
   秋天,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收割前,村民抢先在南大坑挖泥,拌上初秋收获的麦杆,用铡刀铡成二寸左右长,或麦芒与泥搅拌,做成土坯,晾晒,然后就用它们盖房子,叫土房或草房。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住的多是这种用泥土与麦杆搭建而成的房子,在这里繁衍生息。
   村民每年把旧房子涂抹一层新泥上去防暖,秋风一扫,房子黄黄的,就像穿了一件新衣服一样,有条件时,房上的草再重新用当年的麦杆苫一下,如果再把那鸡舍鸭舍猪圈狗窝,也用泥抹上一便,那房子,就带着喜庆,村里人会从这些现象中看出这户人家的男主人,是个勤劳的人。
   每年的火炕是要重扒重盘的,用了一年的火炕,炕洞里挂满黑黑的洞油,严重影响炊烟的畅通,也影响火炉的温度,在东北的乡村,取暖用火炕,人们劳累了一天,晚上睡在热热的火炕上一烙,解乏舒服。
   冬天的北方来得早,地里的庄稼收完,那些玉米杆在房前房后堆积成山时,雪随后就下来了。雪一下来,南大坑就是一片洁白的世界。水面上的冰一天比一天厚,进了十二月,就可以在冰面上跑,滑冰,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雪爬犁,脚蹬子,打冰尕,都是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就算是什么工具都没有,寻两块冰,用水黏在鞋底下,也可以打出溜滑。在冰上摔倒是常有的事,这反而成为一种快乐。当你笑别人的时候,一会,也会轮到别人笑你。快乐,就是这样产生的。
   (二)牛车的回忆
   少时喜欢坐车,两个轮子的大板车,由一头牛拉着,这种车村村都有。 牛车慢悠悠地走着,像是在散步,惬意悠然,悠然自得的不止是牛,如果路是平坦的,人坐在上面很舒服,像坐在摇篮里一样,乡村里除了村庄,放眼四野,都是风景,春天里,起得早又幸运的话,能看到太出升的全过程,晨曦中,地平线上先是一道银光,之后便是一条条蓝色的彩带,这种色彩持续得不是很长,再之后,色彩变化多端,赤橙黄粉红,当东方铺满了金色时,你就要专注一些了,眨眼的功夫,太阳像皮球一样,一下就弹跳出来。这时,东方燃烧成一片火海。(小时不懂得蓬勃这个词),旷野,晨曦,牛车,人,融为一体,构成一幅色彩浓郁的风景画。
   秋收,孩子们坐车的机会就多些,收割玉米或大豆,七八岁的孩子背个小布袋,或拿条麻绳,捡拾遗失在地里的庄稼,孩子们乐此不疲,捡拾越多成救感越大。在捡拾过程中,还可以寻食玉米甜杆,带有水份的玉米杆,放在嘴里嚼,牛一样的嚼,把水分嚼出来,当你听到滋溜滋溜的吮吸声时,他是幸运的,找到一根很甜的玉米杆,甘蔗一样甜美。(吃甘蔗是二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收工时,大人们就把孩子们放在牛车或马车上,这时的车,不是光板的,高高地承载着沉甸甸的收获。
   车行驶在田野上,摇来晃去,那种感觉能把你一天的疲劳摇晃掉,当牛车进村时,一些孩子们看到他的小伙伴在牛车上,便跟随牛车后面,一阵的跑,有灵巧的,可以抓住车后面的绳索,蹭车,蹭车的人快乐地蹭着车,坐车的人坐在上面享受着那种优越给他们带来的自豪感。
   孩子们,看到车就想爬,要是牛车,车老板多是不会赶他们的,只要他们坐到还能够独自回家的路程。马车老板不同,一是马车跑的快,小孩子爬车是有危险的,我就有几次想爬马车,被车老板用又长又细的鞭子给抽到了。车老板的鞭子抽下来是有分量的,如果轻轻地抽你俩次,你再追赶,第三鞭抽下来,一条血淋子,就会爬上你的后背或手背上。
   记得十二三岁时,爸爸给姥姥家送一车烧柴,还有一麻袋南瓜,我与二妹就坐在烧柴上面,正美美地看着天空的白云,突然眼前一晃,那云彩如山一样像的砸了下来。待我醒来时,才知道,牛车倒翻了,所性车上的南瓜甩出老远,我们并没有受伤。
   看上去平稳的牛车,不小心也是要翻车的。只因一个斜坡。
   (三)柴火垛
   与乡村有关的文字里都会出现两字,炊烟。炊烟升起,说明这户人家里有人,或者说,这家人有饭吃了。小时候,妈妈常说,谁家的烟囱冒烟早,谁家的主人就勤快。
   村子里有户周姓人家,公认的勤奋。他家住在我家的前院,当我爹妈起床时,周家的烟囱已冒着烟呢。有时听人讲,谁谁家,一天看不到烟囱冒烟。言外之意,这家人,不是懒就是上顿接不了下顿。
   于是,炊烟就成为某种象征。
   炊烟升起,一夜的沉寂被打破,从锅碗瓢盆的交响,到鸡鸣狗叫的喧嚣。
   从清晨到日落炊烟不断地在天空袅袅飘散,村庄就有了种浮动的感觉,就知道日子在走,从清晨走向暮色。这是一种生活,一种有序的节奏,一种兴旺,一种气象。能让炊烟升起来的,是房屋的主人,是那必不可缺少的烧柴。
   松嫩平原上,空旷的田野座落着无数的村庄,无数的村庄由无数的房屋组成,无数的房屋前后,堆积着无数的柴火垛。
   柴火垛,是提供给村民生火做饭取暖用的燃料,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有它们,再巧的女人也做不熟饭菜。农民三件事,吃穿烧不愁,就是是好的生活。
   小时,还是集体生产队,队里分任何东西,都是公正的平均的。每年秋收后,队里都按人头分给各家各户烧柴,可是,一样的东西,我家年年烧新柴,而邻居崔三姨家的陈柴都比我家的新柴多。我实在不喜欢烧新柴,赶上秋天雨水大,新柴半湿不干的,放在灶膛里光冒烟,不起火,如赶上无风天,灶膛不通气,烟就会倒着冒出来,一顿饭,满屋子里烟气刚刚造得你灰头土脸的。 这时,我就眼气邻居家的陈柴火垛(羡慕)想自己家能有那样一垛陈柴多好。
   农村,最怕雨天,下雨柴湿,湿柴不好烧。真正的农民,知道烧柴的重要性。码垛里,会一层层地码好,不让其有缝隙,还会给柴垛加上房脊苫上,以便下雨时可以顺着苫草流下去,不至于渗透到烧柴里,细心的人还会把柴垛的四周挖出排水的沟来。我发现有陈柴垛家的柴垛都是整齐有脊的,而我家的柴垛总是七岔八岔软软地堆在那里,也没有脊背,一到雨天,烧不到干柴。相当一段时间,一度对父母产生怀疑(怀疑是正确的,父母是下放青年,他们一边扎根农村,一边怀念城里的生活) 。那时,我学会了羡慕,看谁家的柴垛大,陈柴多,就羡慕人家勤劳会过日子。
   那年冬天,我十二岁,爸爸突然让我与他一起去北沟子砍柴。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一起劳动。
   北方的冬季,雪大,风大,行走的路上,积雪有一尺多厚,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跟随着父亲, 有时积雪从裤角处钻进裤子里,化成雪水,冰冷难受。可是,去砍柴,我快乐地想往着,冰天雪地能砍到什么样的烧柴呢?磕磕绊绊地行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我们要砍柴的地方。
   北沟子,是条小河,诺敏河的一条支流。(因过量开垦水田,现只剩下一条干涸的渠道了)距村北六七里的路程, 因地势底洼,沿河两岸种植数十顷柳树,蜿蜒的河与葱郁的柳树,就像一条飘带,飘浮这天地间,给这片旷野增添了无限的美感。
   要砍的柴,是柳树的根,尖尖地,如剑,破雪而出,一根根地指向天空,
   乡村的柳树,三年砍伐一次,砍伐的柳条分放给村民,可用于苫房做栅栏,编筐编篓做架条,用处多。柳可再生,把根砍掉,春天来了,它还会从地下生出新芽来。三四年的时光,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柳林。
   旷野里一片雪白, 雪白的还有天空中的白云,还有早我们先来的叔叔伯伯大哥大姐们,他们的头上眉毛上都挂满了霜花。
   我们来晚了,那些早来的人都在埋头砍雪地里的树根,有些人的脚下柳根已经堆积成小山。这又让我眼气了一回。队里的柳根,本村人可以随便砍伐。
   父亲并不与村民打招呼,目光扫视一会,在一片看上去比较粗壮的柳根旁停下,举起镐头,一镐下去,柳根只白花花的呲着个豁口。父亲刨了几下,才把柳根折断,慢慢地,父亲找到了干活的技巧,镐头下落时要准确地落在柳根的底部,且力量全部落在镐头上,那柳根就会咔嚓一声折断。有时也崩出老远。
   我捡拾柳根,堆积在一起,当我与父亲的身上头上眉毛上都挂满霜花的时候,也收获了小山样的柳根。我敬佩起父亲来,想着那柳根会在我家的炉膛里燃烧得红红的,心里暧暖的。便敬佩起父亲来,也不觉得天寒地冻了。从那以后,每年在落雪之前,放学后,都会从田野里捡拾一捆烧柴回去,直到离开乡村为止。
   如今,村民说,现在的柴是烧不完的,有时还要放火烧掉它。因为污染空气,政府要求桔杆归田,收割时直接就粉碎了。
   每当我看到乡村里的堆满了一垛一垛的烧柴里,就感到温暖,亲切,也会想起童年的那片柳林与北沟子。同时,也会思念深埋在泥土里的父母亲,他们坟墓与那片柳林相伴了三十多年。
   (四)有关腌菜的回忆
   霜降之前,是收秋白菜的最佳节时期。北方的大地是起垅的,一垅垅白菜排列整齐,肥大的绿叶包裹着娇嫩的蕊,层层叠叠,白菜卯足了劲,在这最后的秋阳里,努力让自身茁壮起来。
   四周的庄稼收割了,逐渐荒芜的大地上,一片绿莹莹的白菜,是耀眼的。那种绿是黛绿,绿得葱郁些许的低沉。
   秋天的天空是高远的,云一朵朵地浮在上面,一抬头,你就会与天马或神羊碰着正着。这时,你的心潜意识地收缩了一下。那天马神羊们,随时都可以跳到你的白菜地里来啃食几口。
   真正盯着白菜地的是村里的牲畜,它们的眼睛尖锐嗅觉灵敏,一块白菜地的地头,那些残缺不全的菜,有被小鸡们尖嘴啄食过的,也有被小牛犊亲吻过的。白菜地,是秋天最后的生机,也是农民最后的希望,一片绿莹莹的白菜,将是冬天里储存的珍宝,人们将在漫长的冬天里一层层剥着白菜,一天天熬着冬天的日子,白菜吃没了,春天不远了。
   抢收白菜时,又是一片繁忙,女人们一棵棵把它砍下来,棵大的,要多留些根,有根的白菜便于储存。男人们打捆或装车,孩子们帮忙搬运。那些遗落下来的菜帮菜叶子,是牲畜们最好的食物。白菜收回来,秋天宣告结束。
   白菜是冬天里主要的蔬菜之一。白菜收回来,分类,棵大蕊紧的,送到集市上卖,一部分可入窖,储存起来,
   小棵半蕊的,就要腌制成酸菜了。
   酸菜很费时,先用柳枝搭起架子,再用高梁桔铺平,把白菜依次排放在阳光下洒上二三天,去水份,再把老帮黄叶去掉,在开水里滚烫一下,控干水份放凉,然后一层层的码到大缸里,码菜时,缸底用小棵菜,中间用大棵菜,缸头又要用小棵菜,边码边放盐边用脚踩实,(垫上布)这样菜腌得多也不易腐烂。到了缸头,就把那些掉下来的散帮子盖在缸口上,加水至满缸口,为了不让菜浮出水面,菜浮出水面菜就腐烂,用一块大小适中的石头压在上面,再用塑料布把缸口扎紧。整个腌菜就算完成。
   缸放在厨房里靠边的阴凉处,自然发酵一个月,便可食用。所以,当你走进东北乡村时,家家都会有两口大缸放在厨房里,冬天用它腌菜,夏天用它盛水。
   自然发酵的酸菜,清脆黄白,酸味十足,猪肉炖酸菜粉条,是地道的东北大菜。看到这,你是不是想吃,请到东北去吧,那里有猪肉炖酸菜粉条,管够!
  
  
  
  

共 542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情感丰盈,抒情得体。作者用了四个片段,南大坑,牛车的回忆,柴火垛,有关腌菜的回忆分别把记忆中的某霞场景与温馨的往事一一讲述,既有童年的快乐顽皮时光,也有对一些过往的美好回味。柴禾垛家家有,腌酸菜也一样都是最熟悉的画面,还有那些记忆中的苦辣酸甜,都能引起读者共鸣。作者善于抓拍生活场景,并让那些场景重温温馨,乡村的故事都是美好的,也是抒发内心感受和读者的眼眸惊叹,很值得佩服与敬重!力推荐佳作!【雪落黄河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落黄河边        2015-11-04 13:48:15
  袁老师的这篇回忆文字真美,非常欣赏!
雪花飘落黄河边,融入笔中写华年。
2 楼        文友:袁玉梅        2015-11-04 19:40:24
  雪落黄河边,晚上好,看到你,总有一种亲切感。
用行走丈量人生的长度,用爱拓宽人生的宽度
3 楼        文友:秋心        2015-11-06 19:43:26
  欣赏好文章,问好袁玉梅老师。
秋心如水
4 楼        文友:鹦鹉        2015-11-09 21:33:49
  拜读欣赏佳作!字里行间流露着真实的感情!感悟农村生活!体会美好的乡村故事!问好朋友!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