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情】三弦声声唱古今(散文)

精品 【星月情】三弦声声唱古今(散文)


作者:红尘有爱 进士,9404.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9发表时间:2015-11-04 22:34:32

适逢周末,带孩子去公园玩,深秋凉风习习,树上的叶子一片金黄,曾经浓绿的草坪已失去了勃勃生机。绿化带里的花草已经凋零,紫叶小柏热情似火,零零星星的万寿菊还在展示它最后一抹妩媚。秋天,以凄美的方式在向生命告别,却把最美的景致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带着儿子向公园后大门走去,尚未走近,远远似乎听到一阵有些熟悉的乐器声传来。思绪微微被触动,再往前走几步,分明看到公园后门口的石狮子旁边,坐着两个弹着三弦唱曲的人。———准确地说,是一老一少,两个盲人。
   悠扬清脆的三弦声,从灵巧拨动的指尖上发出来,清脆悦耳。苍凉而极具韵味的说唱小曲,带着浓郁的凉州方言,一声声,一句句,敲打着我心坎。
   年长的那位,有50多岁了,黑瘦的脸庞,一双眼睛紧闭着,浑厚的嗓音高低适中,拖着长长的尾音,极具感染力。在他对面,坐了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怀里也抱个三弦,眼睛看着倒是睁着,却只能看到不停上翻的眼白。不用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睁眼瞎”了。年轻人的声音有些尖细,唱得韵味比年长的大叔差一些。听着他们熟悉的口音,我知道他们一定来自我的家乡武威。他们面前放一个大铁碗,碗里放些零零碎碎的钞票。
   “妈妈,他们是干什么的?”儿子轻易没见过瞎子,有些好奇。
   “哦,唱小曲的。”我顿了顿,竟不知怎么给儿子解释。
   “去,把钱放那个碗里。”我拿出钱包,抽出几张一元的零票递给儿子,儿子乖乖过去放下钱,回到我身边依然眨巴着好奇的眼睛,听得很茫然。而我的思绪,早已随着那叮咚的弦音,飘回遥远的记忆深处……
   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里还没有通上电,村民们除了偶尔看场流动电影,没有其他的文化娱乐享受,却有一种“瞎弦”唱的曲儿,颇受人们的青睐。“瞎弦”是指一些民间盲艺人,他们双目失明,没有生存能力,从小便学一种曲艺,到处去弹唱,换一些粮食,混口饭吃。
   在我们村里有一个孤老头,五六十岁了,人们都喊他于大爷。他是五保户,因为年龄大不参加集体劳动了,平时专门给“瞎弦”带路,带他们到各村子里的人家去唱曲儿,为他们挨家挨户去收粮食,也维持着他自己的生计。
   从我记事起,就对“瞎弦”唱的曲儿有了印象。那时候白天大人们都要参加农业社的集体劳动,晚上点一盏煤油灯,不定在谁家的土坑上,一个瞎眼的老头坐在那里,怀里抱一把黑幽幽的三弦,叮叮咚咚地弹。屋子里炕上地下都挤满了人,老头苍老的嗓音,幽默诙谐的语言,时不时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唱到伤心处,那悲悲切切的哭音,也惹得阿婆阿婶一个劲用头巾抹眼泪。
   “瞎弦”来到一个村里,一般要唱上十几天,有老人喜欢热闹的人家,就轮流把瞎弦请到自己的家里,白天睡觉休息,管两顿饭,晚上村民们聚到一起听曲儿,有时候一唱就是一晚上。我们年龄小,其实听不懂唱的什么,只是凑个热闹,妈妈却特别喜欢听,不管谁家唱,都要去听大半宿,等妈妈回家的时候,我早趴在她怀里睡着了。
   “瞎弦”唱一晚上,第二天就由于大爷领着,到晚上来听过曲儿的人家去收粮食。农村人淳朴,虽然那时候各家吃粮都紧张,但只要是去听了曲儿的人家,都会自觉接过大爷手里的一个搪瓷缸子,去粮仓里盛点粮食,倒给他拎着的一个布口袋里。这样唱个十来八天,也能攒一袋子粮食,于大爷自己留点,把多一半背着送到瞎子家里,交给他家人,又带着他去别的村子,一年四季就这样四处跑,走到哪里,就把一种欢乐带到哪里。在那个没有文化娱乐享受的年代,“瞎弦”们这种独特的民间说唱艺术,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长大懂事了以后,对“瞎弦”唱的曲儿也多少有了些了解,原来他们唱的曲儿学名叫凉州贤孝。之所以被称为凉州贤孝,意思是这种民间艺术起源就在我们武威地区,武威在过去统称为凉州。贤孝的创始人是清朝年间一位落第的秀才,后广泛流传于民间,主要由一些盲人来传唱。凉州贤孝基本以口头的方式进行创作和传承,而不是依靠文字的记载和传播。贤孝一般是艺人们师徒间口传心授,演唱者也大多是盲人。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是先天性失明,为了谋生,家里人从小便把他们送去学艺,学成之后走村串户四处去卖唱,谋个生路。
   我们都知道,演员演戏,事先都得经过排练,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动作台词,都有写好的剧本来参照,“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是对演艺这种行当的经典概况,从中可以体会到演艺生涯的不易和辛苦。
   而对于盲人传唱的这种民间曲艺,没有剧本或任何文字记录,全凭一代代演唱艺人言传口授,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听说一个盲人从几岁开始拜师学艺,要想出道正式弹唱闯江湖,也得十几二十年的历练,难怪我们平时看到主唱的盲艺人,基本都是四五十岁以上的老者,他们所带的徒弟,主要在一边弹弦子或者拉二胡伴奏,给师傅接后音,也就是一个唱段的最后一句合唱,渲染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师傅唱累了喝茶润喉,徒弟也不能闲着,临时唱一段民间小曲,或者即兴创作一段合辙押韵的小段子,逗得听众哈哈大笑,也起到活跃现场气氛的效果。
   那时候可能因为文化娱乐少,人们对民间艺人们唱的贤孝特别喜欢,晚上听艺人唱,有记性好爱欢乐的人,就在心里默记,慢慢领悟,白天上工的时候,兴致来了也扯开嗓子喊上一段,引得大家一片笑声。爱热闹的男男女女你唱一句他和一句,浑身的劳累消除了,苦日子穷欢乐,简单的娱乐也让土里刨食的乡下人感受到一些生活的乐趣。
   凉州贤孝的说唱艺术,内容多是一些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以颂扬世代英雄贤士,孝女烈妇,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为主,宣扬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行孝,故名“贤孝”。这些优美动人的贤良故事,被一代代盲艺文以卖唱的方式流传下来,也被人们再加工成有趣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
   记得妈妈小时候给我们讲故事,讲的题材也大多是从贤孝曲目演变而来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妈妈嗓音特好,也会唱一些民间小曲,如“放风筝”、“割韭菜”等好多通俗易懂的曲子,我从小受妈妈的熏陶,对这种民间艺术也从心眼里喜欢。
   后来农业社解体,土地划分给个人,经济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村里通了电,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开始一年年进入到农家小院。于大爷过世了,再也没有“瞎弦”来村里唱曲,我们开始迷恋上那台小小的黑白电视,那曾经带给人们无限欢乐的三弦声,已经不知不觉从我们的世界里淡去。
   那年,爸爸买回来一台录音机,可以播放各种磁带。我们兄妹喜欢听歌,哥哥买回几盘流行的歌曲磁带,有空时我们便放了听。爸爸一向喜欢看戏,尤其喜欢老秦腔,连干活的时候,嘴里都哼着秦腔的调子。爸爸买回几套戏曲磁带,《三滴血》、《辕门斩子》、《周仁回府》等曲目,都是很有名的秦腔戏,一套十几块钱,在那个年代,也算很奢侈的了。爸爸回家的时候,就把他的戏曲磁带放上,音量开得很大,他一边喝着一罐老砖茶,一边很陶醉地跟着唱,那份悠然自得的神情也感染着我们,听得久了,连我们也爱上了秦腔。
   有一天,妈妈突然神秘兮兮地从怀里掏出两盘旧磁带,让我给她放上听,我把磁带塞进去,按下播放键,首先听到的,居然是一阵久违了的三弦声,而后,一个浓浓的凉州口音传出来,原来,这竟然是一盘贤孝磁带,曲目是《白鹦哥盗桃》。妈妈趴在桌子上,忘情地听着,我却有些吃惊,实在搞不懂妈妈是从哪里弄来的这新鲜古董。
   磁带虽然破旧,但播放出来的音响效果还挺好,尤其是那个唱曲的艺人的声音,醇厚而清爽,三弦弹得也是格外清脆,可谓声声悦耳,句句入心。
   小时候听盲艺人唱曲,我们纯粹是凑热闹,哪里能听懂曲儿里唱的真正故事,从头至尾听完这盘磁带,才算对贤孝的意思有了更深的理解。曲中唱的是一只白莺歌,它妈妈重病,想吃京城里的一颗仙桃,白鹦哥日夜兼程飞到京城盜桃,却误入牢笼,凭着机智灵敏好不容易脱险,盗得仙桃回来,老莺歌已经归天。这部贤孝是传统曲目,流传广泛,几乎所有的艺人都会唱,而录磁带的这个艺人,更是一位很有名的曲艺传人。
   有了这盘磁带,我们家里早晚便响起叮叮咚咚的三弦声,妈妈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听,我们也跟着一遍遍重温,自己都能跟着哼唱了。后来妈妈又拿回来一套《丁郎刻母》,也是贤孝曲目,一盘《王哥放羊》却是另一种风格的民间小曲的唱法。听着磁带里唱的曲子,我也常常想起那些曾经来过我们村里唱曲讨生活的“瞎弦”,不知道现在没人请他们来唱曲了,他们该怎么去生活。
   我的担心还没个眉目呢,爸爸有次回家,才发现妈妈闯祸了,她竟然拿爸爸大价钱买来的秦腔磁带,去别人那里换回了几盘贤孝磁带。。爸爸那个生气啊,吹胡子瞪眼睛的,就差和妈妈打架了。我们吓得不敢吭声,妈妈理亏,也不敢说话,任爸爸骂去,爸爸走后,我们一样天天放磁带轮流听,还真有些上瘾了。
   再次看到唱曲艺的艺人,是在武威城里的广场上。原来,农村里没人再听“瞎弦”唱曲了,他们把阵地都转移到了城市里。在市中心的广场上,那座有名的“马踏飞燕”前的空地上,每天都有七八个盲艺人聚集在那里,坐一个小凳,怀里抱着三弦,叮叮咚咚地弹唱,周围围满了观众。他们一会是一个人单独唱,一会是大伙合唱,那熟悉的带着岁月沧桑的曲调,恍若隔世。他们的面前,都放着一个个铁碗或搪瓷缸子,里面丢着一些毛毛钱。在广场上唱,听众都是临时驻足,他们也不唱长的曲目,基本唱的“十八杂调”,每唱完一曲,就有人站起来,随便拿起一个缸子,挨个地收钱,大多数人都会自觉地在里面丢两毛钱,也有些吝啬之人听到曲子唱完赶紧离开,让人看着心里颇不是滋味。
   我每次去城里,都会去广场听上一会,丢两次钱,心满意足地离开。其实真正喜欢贤孝曲艺的是年龄比较大一些的老年人,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喜欢的不是很多,我可能算个例外,或许是小时候对“瞎弦”的印象太深,后来跟着妈妈听磁带,潜移默化,那份喜欢已经根植到了骨子里,轻易不会淡去。
   如今影像业发达,那些曲艺艺人唱的曲目,不仅能录成磁带,还能制作成碟片,在农村里也有许多喜欢的人买上放到影碟机里看,重温那些古旧的乡音神曲,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
   “妈妈,走啦!”儿子碰碰我的手,提醒我去公园去玩。
   我看着那一老一少两个盲艺人,竟有些舍不得走开。如今离开家乡很多年,已经很少能听到这叮咚的三弦声了,也很久没有看到过记忆里的“瞎弦”的身影了。不知道在凉州那片土地上,是否还有他们谋生的一席之地。不过这种担心应该是多余,现在社会上对弱势群体的人都有适当的补贴照顾,他们的生活应该不成问题。他们学来这门才艺也很不易,若不能去弹唱,心里应该也割舍不下。如今他们卖唱已经只是一个表演的方式,真正支撑他们唱下去的,应该还是心中对曲艺的热爱吧。
   “妈妈,那两个叔叔眼睛怎么是瞎的?他们为什么在这里唱歌?”儿子天真地眨巴着眼,不停地问。
   我知道儿子听不懂他们唱的什么,也不明白他们来自哪里。现在的孩子整天沉溺于动画片,生在福窝里的孩子,不会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对什么都感兴趣,也体会不到世态炎凉,岁月冷暖。
   “他们来自我们老家武威,他们是卖唱的盲艺人,他们唱的不是歌,是贤孝曲艺。”
   好吧,我承认我这样的解释对一个八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有些茫然。其实他也没心思了解,漫不经心地应一声,欣欣然跑到湖边去了。我知道,今天遇到的这两个盲艺人,不会在他心里留下什么印象。也许,这就是两代人之间的心理差距吧,我甚至担心,很多年以后,这些艺人在我们视野里真正消失了,再也无从寻觅。
   一个多愁伤感的女人,心境注定不会平静。我坐在湖边的长椅上,不自觉地掏出手机,点开百度,打上几个字:凉州贤孝。我想详细地去了解一下家乡这种曲艺的历史,我怕我也健忘,有一天连回忆也烟消云散。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作为一种根植于武威的汉族说唱艺术,凉州贤孝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艺术感召力,一踏上凉州的土地,不论是乡里城里,农舍庭院,还是街头巷尾,茶坊酒肆,只要是有人群聚居之所,几乎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幅乡土味十足的民俗风情画:一位双目失明的盲艺人,怀抱三弦,席地而坐,自弹自唱。周围或站、或蹲、或坐,围满了听众。盲人那动情的演唱,时而低沉,时而欢快,时而悲愤。人们的心也被他深深地牵动,或怒,或喜,或悲,或愁,或感慨唏嘘,呵或自言自语。人们在这种乡土艺术的浓郁氛围里,咀嚼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凉州贤孝以这样朴素的形式,作为一种通俗的审美对象而存在,深受广东群众的喜爱。
   闭上眼,似乎一幅幅画面就在眼前浮现,耳边,弦音声声,曲调悠扬。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丝轻笑,荡漾在我的嘴角。点开一首贤孝曲目,叮咚的弦音,悠扬的二胡伴奏,一位白胡子盲艺人,用淳朴的凉州方言,吟唱着动人的贤孝故事……
   三弦声声唱古今,曲调悠悠望故里……
  

共 5179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红尘有爱的文章多以时代为背景,生活为主题元素,朴实细腻的文笔,展现出一幅幅不同色彩的生活画卷。本文是一篇描写民间艺人和艺术传承以及此种艺术形式的起源与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文章清新自然的开篇,把视线放在了公园大门前两个唱三弦盲艺人身上,用此景,把记忆拉回到年少时,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是一个文化娱乐贫瘠的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枯燥无味。在老家武威(也就是古时候的凉州)流传着一种民间艺术,凉州贤孝,它历史悠久,起源于清朝年间。因多是有盲人演绎,故得名:“瞎弦”此种艺术形式,大都是表现忠孝仁义,因此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文化生活匮乏的时代,走街串巷的盲艺人唱着三弦,以此谋生,他们也成为了乡村农人们的文化娱乐。作者以细腻的文笔,详细的描述了当时三弦艺人走村串巷,卖艺谋生生活画面,也阐述了村人们对其的喜爱。此种形式成当那个年代人们文化需求的一个缩影,没有电视传媒,偶尔只能看一两场露天电影,精神生活的枯燥,让人们把盲人三弦当成了一份精神生活寄托,况且此艺术形式所演绎地,都是感动人心的故事。这样的民间艺术,是华夏大地上的瑰宝。而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了,多姿多彩的传媒,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可这门民间艺术,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细细想来,不觉有些失落,这都是几千年或是几百年传承下下来艺术,如果就这样消失了,将是文化艺术的一份损失。文章语言朴素,清新,白描的手法,蕴含着深厚的底蕴。阅读后,让我认识了这种流传在大西北的民间艺术。推荐共赏【编辑:潇湘竹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105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5-11-04 22:38:52
  问好红尘,这又是一篇用心之作,朴素自然,底蕴厚重!
潇湘竹雨
回复1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11-05 16:59:58
  雨儿姐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5-11-04 22:43:26
  在红尘的文章中,让我认识了一种大西北的民间艺术,此种艺术形式,让我想起了评弹,京韵大鼓,还有我们东北的二人转,可见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有着多么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的传承。
潇湘竹雨
回复2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11-05 17:00:25
  一起学习,抱抱雨姐姐。
3 楼        文友:潇湘竹雨        2015-11-04 22:47:01
  一村子的人聚在一起,听着小曲,嗑着瓜子,喝着茶水,这是多么淳朴的一幅乡村画卷。期待红尘更多精彩,祝写作愉快!
潇湘竹雨
回复3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11-05 17:00:51
  问好雨姐姐,祝安好!
4 楼        文友:野苍耳        2015-11-04 23:28:49
  总是被红尘的文字感染,清清浅浅地讲述,流连于此了我。问好红尘!
因为喜欢,所以执着。
回复4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11-05 17:01:04
  谢谢雅评,问好!
5 楼        文友:冯无知        2015-11-05 07:16:25
  浓郁的怀旧凉州贤孝曲,凄凄切切,轻轻浅浅,咀嚼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作者信手拈来,就是一篇洋洋洒洒的精品,飨读者以美!
   潇湘竹雨的编按也颇有大家气韵,独有见地,向你问好!
冯无知
回复5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11-05 17:01:11
  谢谢雅评,问好!
6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15-11-05 10:36:08
  在我们家乡,以前也有一种说唱艺术,叫“说书”。一两个人,一张桌子,一把古弦琴,边说边唱。他们在附近的村子里轮回演出,特别喜欢说唱连本戏,比如《杨家将》,《岳飞传》,《隋唐演义》什么的,当然还有一些少儿不宜的老戏,在精神物质极为匮乏的六七十年代,竟然也吸引了不少的村民去观看,看完后给米给面或管饭随意。我们小孩子是不看这个的,但也在一边凑热闹。看着红尘的这篇佳作,我想起了那段难忘的听书经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提高,这种民间艺术早已销声匿迹了。感谢红尘为我们带来的怀旧佳作,祝贺美文获精!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回复6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11-05 17:01:23
  谢谢雅评,问好!
7 楼        文友:文绮        2015-11-05 11:35:16
  在我们家乡也常常有些老年朋友在大街小巷拉二胡,拉京胡,好多人在那里里自娱自乐 安度晚年。其乐无穷。红尘的文章,中那么深入人心。
文绮
回复7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11-05 17:01:33
  谢谢雅评,问好!
8 楼        文友:晨夕若梦        2015-11-05 11:58:21
  红尘姐的文字很有感染力,接近于生活,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细心的观察我们身边的人和事,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
   从作者的文章中,也让我们认识了这种流传在大西北的民间艺术。“瞎弦”又是凉州贤孝,作者也表示出对这种民间艺术流失的担忧,这些艺术都是中华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
晨夕若梦
回复8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11-05 17:01:46
  谢谢雅评,问好!
9 楼        文友:墨染诗笺        2015-11-05 14:55:42
  民间艺术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寄托着某一个特殊年代的精神向往,弘扬继承民间艺术,需要手艺人去付出努力,去发扬光大。现代的人们内心世界中充满浮躁,往往会忽略某些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心生惋惜。文章立足社会现实,阐明保护三弦文化的必要性。通过写三弦,呼吁人们保护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艺术瑰宝。欣赏阅读,问好红尘姐,创作愉快!
对文字心存敬畏……
回复9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11-05 17:01:56
  谢谢雅评,问好!
10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15-11-05 15:32:37
  有很多民间艺术都快要失传了,该铭记,该拯救。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回复10 楼        文友:红尘有爱        2015-11-05 17:02:06
  谢谢雅评,问好!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