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面孔

编辑推荐 面孔


作者:武夷山下 布衣,124.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53发表时间:2015-11-07 11:44:36
摘要:经历过,是获得要义的密码,失利了,并不代表失败,看开了自会释然。

又一次看到他,是在另一个自习室,旧图书馆二层。我们是在自习室结识,相识的程度很浅,浅到仅仅认得面相,校园偶尔碰到,打声招呼而已。还知道他在考科大的一个热门专业的研究生,和他一起的其他几人一起结伴考研。这次看到他时,一起的,已然有其他几位“战友”,——经历过考研的我,喜欢用这个称谓。看到他疲倦的、倦怠的、迷茫的、又有几分潜在释然的面孔,09年考研的结果大抵已经写在上面。
   “数学没过线。”相互打了个招呼,他坐在我旁边,淡淡地说,淡到将全部的真实展现,——这是份完全放松的真实。
   而后,他又说了些今后的打算,我也给些建议;他就坐在那里静谧地看起书。旁边的我,感受到一种宁静,一种真正的勤奋,那种感觉真实而温馨,因为我对这种感觉并不陌生。
   宁静,在于放下了很多近期的、远期的目标,放下了自我的、他人的期望,将周围各式各样的目光置于脑后,将环境中泛滥的浮躁丢到九霄云外,总之,把学习浓缩到一点,把精力专注于一处,是本真的宁静,——是一种大宁静!在自我的天地之中,允吸着知识,充实着自己,当然恐怕这是知道成绩之后调整与思考的结果,抑或是无奈之中的无奈,失败后的释然。
   勤奋,在于排除了外部的、内部的干扰后的努力,这份努力是用心的、是不计较与他人比较的,是纯粹出于对知识的渴望;此时,书本不再那么讨厌,讨论变得单纯,睡眠可能也变得很酣,饭菜也变得香美。
   成败之于人生,犹如阴晴之于天气;成与败,阴与晴,皆是常态,只是考试中人,难免被分数决定忧喜,甚至决定一生的抉择,我亦然。恐怕这并非教育的真正目的,恰是一种大失败!
   写到这里,忽然牵涉地想到科大搬迁的事,逐渐从老校区搬到“大气、大楼”的新校区。实际上,上学期我去过一次新校区,当时正在修建与完善之中,对现在的情景不怎么了解。但是就是那一次的,对比着老校区,有着自己的感受。
   老校区是有些小了,没走一会就横穿了整个校园,然而就是这所小校区,竖立着尽半个世纪的楼房与四季常青的树木、清新的小径,相比五十年代建校初期极为艰难的条件与基础,在教学与科研上可谓成绩斐然。这一点,与那些高楼林立、上则千余亩的校园高校比,不是可以自豪的么?
   第一次到科大,就喜欢上了这个校园,喜欢她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干净整齐的校容,主楼后那块悠然的草坪,清晨草坪中,高树上婉转动听的鸟鸣,清新的气息,这些都构成久久记忆的画面。随后的在这里读书的日子,尤其是桂花开时,洋溢着沁人的桂花香,还有楼房,高挺健拔得银杏树、榕树、棕榈树,增添了些许历史厚重感,甚是和谐;相比这些,新校区就逊色太多了。虽然是新,是大、是高,可是缺了一点,——自己的历史。在那里,你永远也复制不出自己的历史,不管是载上了异地购买的粗大悠久的老榕树,不管是将老校区的主楼仿建的多逼真。
   连年的扩招学生,老校区已难容纳下,才有到郊区重新规划校区的打算吧。学校要大,楼房要高,这似乎成了高校攀比的主要对象。然而这些岂是大学所必须的,恰相反,这些可能将真正的大学精神掩着。还记得有一次到图书馆藏书室,望到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等的厚厚书籍,影响因子很高的外文期刊,上面落着尘土,纸张有些发黄,随手抽下一本,掸吹去封尘,久远的年代难将当时的学习热情盖住。这些当时国际前沿的期刊,会敲开当时多少学子的智慧大门?
   那种宁静为学,那种勤奋专注,到今天保存住了么,遗留下了么?书籍知道,尘埃知道!
   图书馆前几棵树上,钉着个标牌,上面留下了几十年前后同学聚会的点滴。校园内年代久远的雕塑、文字、小路。这些东西是难以复制的,只有靠时光打理。
   假如某一天,一位白发老人,再一次行走在这里,望着面目全非的校园,想着自己学生时代晨读的那条长椅,那块石头,在月色下第一次和女友牵手时旁边那棵树……今天再也寻不到了,默默地站在那里抬头望天,或许那里留下了永远改变不了的内容。
   校不需大,人不需多,教育的目的是为育人,教育成为一个诚实、自知、自信、完整的、会思考的人,其他的成绩都会在这个基础上生长,无论是Nobel奖还是其他各个行业的大师、大家。这样,学校的名气自然不会囿于一国。
   …………
   自习完回去时,我给他打声招呼,他的面孔依旧是那种释然的神态。我希望那是真的释然,将一时的成败释然,将那个关键的分数释然,那么明天一定会有光明与笑容。

共 17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围绕学校的教书育人环境,说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描写了作者遇到考研“战友”的情形,引出了作者对学者的“宁静”的思考,指出了这种宁静的本质;第二部分,是作者回忆了大学母校科大的老校园,指出了这里积淀下的丰厚的人文精神,指出了学校的主要特点不是校舍的大小而是育人的氛围。两个部分结合,揭示的话题和观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11-08 08:04:13
  宁静,勤奋,正确看待失败,是一个人的境界,只要有了这种境界,人就有了强大的力量。不少名校的老校区,已经是文化的象征,而不仅仅是建筑。相信,政府在建设中会考虑对这些地方的保护的。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武夷山下        2015-11-08 10:27:45
  谢谢鼓励与评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