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铜喇叭逸事

精品 铜喇叭逸事


作者:排排王 童生,929.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47发表时间:2015-11-08 18:44:20

铜喇叭逸事
   铜喇叭不是他的真名,而是他的左右邻居村里的老少爷们给他起的外号。铜喇叭源自于他有一个宏大的嗓门,偌大的一个几里长的黑龙洲,他站在洲子这头喊:满伢几回来吃饭啰,以及骂人的声音那头能听的清清楚楚,比公家广播还洪亮管用,有时候河对面都隐隐约约听得到他的声音。可想而知,他的声音有多响了。比那居委会晚上喊:各家各户,小心火烛的土喇叭还要响。于是不知哪天开始,铜喇叭就这样喊开了。以至到现在大家说要找铜喇叭都知道,如果要找铜大志谁也不知是哪个。
   洲子不大,宛在资江中游,洲上树木郁郁葱葱,形如游动的黑龙,在三国时期就有黑龙洲的大名了。
   相传三国时,蜀将关羽奉命驻军于资水上游北岸,下游南岸的棉花岭(铁铺岭)则驻扎著东吴鲁肃的军队。孙权因讨还荆州不成,十分恼怒,命鲁肃设下伏刀计邀请关羽过江赴宴。蜀将马良等极力劝阻。关羽不允,对送信人说:“明日一定赴会。”
   周仓得知,欲将主帅的青龙偃月刀好好磨洗一次,正著急没磨刀石时,忽然一声炸雷,一道青光,震耀得周仓耳鸣目眩。接著飞砂走石,暴雨骤降。他猛地望见江心拱出一条黑龙,背脊上鳞甲青光闪闪。周顿时转忧为喜,连声说:“天助我也!”便肩著大刀,一跃而起,骑在黑龙背上,在龙鳞甲上霍霍地磨起刀来。暴雨给刀加水,闪电给刀淬火。他一直磨到天光,刀锋削铁如泥。
   次日,关羽单刀赴会。刀为此行壮威,使吴兵望而丧胆,不敢加害于他。
   可江中黑龙已被磨得鳞鳍裂碎,浮在江心。关羽回营闻知此事,即令量草官开仓出量,煮成熟饭,发入江心,以作犒劳。黑龙饿极,只管吞吃,不知不觉身体膨胀,再也缩不小了,于是永远葡匐于此,日久成为一洲,后人据此称为黑龙洲。
   洲上有居民上百户,以驾排、捕鱼、种菜为生计。大多都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平民百姓,无业人员。
   洲子上的人都知根知底,大多是姓铜,沾亲带故,洲子正中间一个大屋铜姓祠堂就是他们共同祀奉的老祖宗住的地方。
   洲子上的铜姓人本不知从何而来,往何而去,相传许多年前人有个铜姓人他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不知何时在这里留下了他的后代,人们口口相传,以讹传讹的这么供奉着这位祖先了。
   铜姓祠堂旁边有一小间辟作成为小便利店,有事没事大家都爱到这坐坐,买点瓜子,一人一把,边嗑边聊,讲三道四,谈天说地,家长时短,不一会,洲子上的所有鸡毛蒜皮的小事,婚丧嫁娶的大事就都家家户户知晓了,铜喇叭的故事就是在这里传播开来的。
   铜喇叭一家世世代代在这生活了好几辈子了。从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起就在这里生活着了,因为铜喇叭的爷爷是这么说的。世世代代一直是种菜为主,兼捕鱼为生。
   到铜喇叭这一辈时,因铜喇叭从小就聪明伶俐爱读书,他爷爷就拼死拼活的做菜生意,捕鱼赚钱,说要供一个会读书写字的人出来,不能老在这小洲子上混沌着过一辈子。于是就在铜喇叭出生时给他起了一个志向远大的响当当的名字:铜大志。从小就送铜大志上私塾读书,家里省吃俭用供大志读书用。铜大志也特别争气,15岁就考上了省立一师,成了洲子上最有号召力的名字了,家家户户教育小孩子时就说:你看铜家小子就考上了师范,不读书就没出息,只能种菜捕鱼做粗活,没得用。洲子上有大人一看见铜大志就夸,记大志很是得意。可洲子上的中小学生们一看见铜大志就躲得远远的,象看书见了瘟神一样。因为他们讨厌铜大志那得意的样子。
   可不到二年,铜大志被押送回来了,说是打成了右派分子,回来劳动改造。
   原来正逢大鸣大放时期,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毛头小子不怕天不怕地,在家时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洲子上的人、家里的人都宠爱着他、让着他,他便不知天高地厚了,就想显显摆,露一手,也学着写大字报,提意见,上蹦下跳的闹腾起来,同学老师很是看不惯,评右派时就大家一致同意给他摊上了右派的这顶帽子。
   这顶帽子一直压在铜大志的头顶上,压得他喘气不过来。回到洲子上的铜大志,还戴着这顶帽子,一直从事著祖先曾经种菜,养牛羊,捕鱼的老行当。
   当年洲子上的那些小子们落得他们捡便宜:哼,看你还得意不!还不是一样的回来做工,还多了一顶压得抬不起头来的右派帽子。不光害了自己,还害得一家人讲话不起。
  
   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朝黄土背朝天。铜大志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和他爷爷一样的大老粗。说话大嗓门,喝酒大瓷碗,不知哪天开始喜欢拉长嗓子朝天喊,育荷育荷、育荷育荷……而且喊得越来越响亮,河对岸的人都听的清清楚楚,比那公社的广播都要响亮。慢慢的喊他铜喇叭的人就多起来了,以至到后来都称他为铜喇叭而不知其大名了。
   而且他过渡到河对面办事送菜都是在渡口边大喊二声:育荷育荷过渡了,育荷育荷有人么?那在对面的小舟就会迅速过来接他,而不管其它人了。
   铜喇叭35岁时,一个出身好但长相平平年纪二十七八了的女人嫁给了他,因为铜喇叭虽是右派,长得一表人材,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洲子上的人大都也是一个宗堂共祖先的人,所以,尽管铜大志头上顶着一顶不光鲜的右派帽子,但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那女人看了铜大志后,同意嫁给他,女人心肠极好,手脚勤快,还生了二儿一女,日子就这样没有起伏、没有波浪、虽然艰苦但也温和、平平淡淡的过着。
   有了小孩子开销大了,铜喇叭不得不想方设法找钱啊,可此时此景大家都过的是穷困潦倒的日子,谁也没有多的钱借,常常是穷到揭不开锅,袋子里布撞布,难得见到一张五块的票子。也不许多种菜,多捕鱼,更加不准多养鸡鸭猪。这好几口人要吃要用,让铜大志到哪找钱啊?
   小孩子长身体的时候,要的就是营养,想的就是吃饭饱肚子啊。天天喊饿,吃不饱,想吃肉。看见人家吃肉那眼珠子动都不动,口水流起好长。让铜喇叭都没法面对老婆孩子了。来在河边,他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老祖宗告示我们的好办法,活人不能让尿逼死,长个脑壳是要作用的。于是他一个人悄无声息的做了一件事,连老婆也没告示的,那就是偷偷地到公家鱼塘里的捞几条鱼,给小孩子们打打牙祭。
   在洲子对面距河堤边不到三十米远处同,一字摆开有五口鱼塘,是归属到镇上一个中学一口塘,街道居委会二口塘,,还有桐油村的二口塘,都是公家财产,但平时也没人看管。但那个时候的人都自觉而且胆小,从没有人打过鱼塘的主意,也不敢打它的注意。因为人都有面子,而贼的名声在当时人们心中是最坏的。开口闭口是:小来偷针,大来盗金,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但铜喇叭开始打它的主意了,因为他不想让他的小孩子们挨饥受饿。
   时值深秋,天还不是非常之冷,但晚上还是觉得凉意重重。晚上十二点多钟了,铜喇叭悄无声息的起来,赤着脚,拿起工具,蹑手蹑脚的离开了家,又轻又快的借着星光,驾起小舟摇到对岸,悄然无声的系好小舟,顺着河堤摸过来,又滑到堤鱼塘这边,借着一个早已了然于胸的角落,没有一丝声响地滑入塘中,撒开一幅丝网,只有落入水中时才听到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声音扑赤了一下就没了。
   铜喇叭在水中艰难的移动着身子,一边拖动着丝网,看起来越来越吃力了,鱼儿扑腾得水面也有响声了,铜喇叭费力地挪动着上了岸,出水时鱼儿们在蹦哒着扑扑响,吓得铜喇叭一口气猛一提,一屁股蹲在地上,又马上起来把鱼扛在肩上小跑了起来,可能是鱼有点多吧,跑得慢,左右的晃悠,星光里只觉著一团黑影在迅速的漂移,像一团鬼影,又像一个怪物,一会儿就漂到了铜大志的家里才不见了。
   第二天,只见铜喇叭家边水沟里有零星沾满了血水的鱼鳞被猫拖出来在啃。
   这些日子也没有听见铜喇叭的满伢几喊肚子饿了。铜大志一家子,老婆儿女们,还有他自己让人看上去都是精神气足,倍有劲。
   公家鱼塘边上时不时倒伏成片的草引起了民兵连长的注意,他想,这里面是不是有问题呢?他开始不定时的蹲点守候在这了。
   隆冬时季,不能下水了,铜喇叭家原有的鱼已吃光了,要过年了,又没有钱割肉吃,还是得找点鱼算过年吧。从资江河里打不起多少鱼了,水少河干,鱼都沉到河底睡觉了。铜喇叭想来想去还是只能去老地方。
   腊月初八了,喝了一点粥,吃了二个红薯,洗濑完后,铜喇叭就早早的躺下了。但人却没入睡,他在想心事。想着晚上的事,想着鱼的事。要不要去找点鱼。他从不说是偷,他可不想用这浑浊的字眼儿污辱了自己原是读书人的身份。
   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作为下放回来的的铜喇叭,不知自己属于哪一类人。粮本上有计划到街上粮店里买粮,可袋子里得有钱啊。铜大志摸摸自己空荡荡的口袋,长叹一声:老天啊,莫要怪我。
   人要是有吃的,人又不懒,谁想做这见不得人的事。可现在没办法,穷日子也得过年吧,过年也得见点晕吧,靠水吃水,只有打这注意了。而且他想,反正不管怎样今年就干这次吧。
   子时已过,又见铜喇叭悄无声息的起来,这次穿了长筒雨鞋,戴了一顶旧军冬帽,二个耳套耷拉下来挡风,拿起工具,蹑手蹑脚的离开了家,又轻又快的借着星光驾起小舟摇到对岸,悄然无声的系好小舟,顺着河堤摸过来,又滑到堤鱼塘这边下来了。天冷了不下水,站在塘边撒下网,又沿着塘边轻手轻脚的移动,正要起网之时,猛听得一声:
   干什以?站住!一束手电光直打过来,照在铜大志的脸上,吓得铜喇叭手一松,网没入水中了,一屁股蹲在地上,半天起不来。
   原来是民兵连长今天晚上来捉鬼的来了。
   他边走边说:我早知道有人在搞鬼,偷公家的鱼,看来老子今朝没走空逮个正着。
   水塘边杂草灌木树多,不能快步走来,因此给了铜喇叭一个喘气的机会。
   他想抓起来反正是一死,面子也丢光了,还有可能罪加一等,生不如死,还不如跑,跑了还有机会。管他了,他定了定神,运了运气,正了正帽子,用熟悉了夜路的眼光打量起周边,看好了地方,当民兵连长用力攀开一根拦路的树枝时,他一下子冲起来并大吼一声:
   捉你娘的乱!那声音好似霹雳,似炸雷,倒先把连长给震住了,铜喇叭连身子朝民兵连长撞过去,把连长撞了个四脚朝天,手电筒也不知丢向何方,跑了。
   跑了,跑脱了。尽管民兵连长在后面大呼:有狠的莫跑,老子看见了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民兵连长叫和历害,但却没有追来。终天跑出来了,高兴的铜大志得意的歪了歪嘴。没有跑向他的小船,他不能让人知道是洲子上的人在搞鱼,而是一直朝大堤上游方向铁湾村跑去了。
   一直跑呀跑,跑到要天亮了,跑到牛鼻子村了才停下来,一身湿透了,全身冒着热气,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晨练的人呢。口袋里没一分钱,人是又怕又饥饿,倒霉透了。铜喇叭心想,这事再不能干了,自己身份不好,当小偷捉住会斗死,堂客崽女会整治死,老爷老娘还有亲朋好友会丑死。一杨到这些可怕的后果,铜喇叭不寒而粟。
   万一遇到盘问调查的要如何应对呢?铜喇叭一时半会还没想到一个好办法。于是心事重重的往回走,回到家时已是吃中饭的时节了。他堂客吓的要死,忙帮他换洗衣服,又煎姜汤水给他喝,要他好好睡一觉。
   民兵连长因为想立大功,没有告示其他人,只身一人来捉拿,不料又碰到一个不怕死的,把自己撞得晕头转向,天冷穿的多,一时半会还真没看清是哪个被他跑脱了,回家休息了二天才上班。公社书记问他乍回事他也答的含含糊糊,捉奸拿双,捉贼拿脏,没有捉到人,自己面上无光,偷鱼贼人跑了,此事不了了之。
  
   三
   铜喇叭的远亲铜家满爹给小孙子做娃朝(周岁酒),洲子上的人差不多都来了,在洲上铜姓祠堂前的空坪上摆龙门阵,流水席,家家户户派一个代表来吃娃朝酒。
   铜姓祠堂屋子大,以前是作祀奉祖先用的,解放后破除迷信,改作它用了。只有中堂屋还伫立着几块灰蒙蒙的看不清是谁的牌位的牌子,蜘蛛网重重,香灰罐里冷火没烟。破除迷信那阵起,这里就没有人专门管了。
   基本上是洲子上哪家哪户办婚丧嫁娶生日乔迁之喜等等大事之时,都在此办酒,居委会队上都有一帮子人,平日在家务工务农,一遇办酒席就来帮忙,东家给每个帮工一天一包稍好点的烟,一条毛巾,家底好的还给二三块钱就成,不好的不用给,请餐饭或者说送一双价值二元钱的军跑鞋也可。反正我家有事你来帮,你家有事我也来帮,大家都是彼此之间帮衬,习惯成自然,不用喊,鞭炮一响,都来帮忙。凡知有事,家里就派小孩来打探情况,然后酌情处理人情礼数。
   为何说是居委会队上呢?因为这里以前是做菜捕鱼的自由农民,因洲子距城镇近,有一个大贮木场,文化大革命期间又统统划为居民,洲上的人平日习惯喊队上,现在又喊居委会,反正队上居委会都把办公点设在铜姓祠堂屋的空屋里,所以人们爱怎么喊就随意了。

共 1050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本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作者从主人公铜喇叭的身世讲起,讲这个铜大志的绰号的得来以及故事发生地域黑龙洲的传说,营造了故事发生在特定地域的历史氛围。铜喇叭原本也是一个文化人,自落得个右派之后,便就面朝黄土背朝天 便成了一个大老粗。在此后,作者讲述了铜喇叭前半生的故事,35岁娶妻生子,辛勤养家,为孩子饥饿偷鱼直到摘掉右派帽子平反,通过这些描述,作者已经将铜喇叭的秉性和性格一一作了交代,为他的下半生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到了回校任教以及以后的不得意和告密同事赌博等一些列事情的发生,尤其是在自己婚姻又重新开始,他的生活应该更好,但他病后,发觉生活并不能令他满意。此刻铜喇叭的反省,并由于他的性格所致,最终他走向极端。自我了断的悲剧随即发生。看完这篇故事,还是令人感到心头沉重。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难免不了会有一些阴暗的事物,但那不是主流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铜喇叭的死,是令人惋惜。这是一篇悲剧性的小说。小说写得内容饱满,但同时在结构上稍显松散。人物描写得不错,反映出人物的个性。推荐阅读【编辑:翔鹤掠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109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翔鹤掠雲        2015-11-08 18:44:59
  拜读新作,问候作者!
回复1 楼        文友:排排王        2015-11-08 19:16:42
  谢谢,辛苦编辑了。敬茶。主要想表达:一个人的生老病死,一个小百姓的一生中的几个关键点。。特别是晚年的婚姻、病后家人的关怀、护理等问题。实际是上目前老年化的问题。但因笔力不够,还没能表达好。。谢谢。。
2 楼        文友:排排王        2015-11-09 16:43:20
  谢谢编辑们,辛苦了,我一定继续努力。。
3 楼        文友:聂白精        2015-11-09 21:40:33
  路过支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