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正向音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正向】父亲的背脊(散文)外一篇

精品 【正向】父亲的背脊(散文)外一篇


作者:张恩华 童生,70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76发表时间:2015-11-11 22:20:49
摘要:父亲的背脊,也许人人都见过。但有些背脊,是在堵桌上看到;有些背脊,是在争权时见到;有些背脊,是逃责时见到。而父亲的背脊,则是在哺育儿女时见到,在艰苦的劳动中见到,在工友遇难时见到。

【正向】父亲的背脊(散文)外一篇 (一)父亲的背脊
  
   “父亲的背脊,笔直笔直的,象我家的顶脊柱!”这是读小学时,我在作文中写下的话。
   在童年的印象中,我家的房子有两层,是两边分水的两丢厦。这种房子中间的顶脊柱,要承担整个房顶和楼板上堆粮食的大部分重量,所以顶脊柱必须又粗又高,才能够支承房子的压力和高度。
   后来我到了父亲的矿山上,对父亲背脊的观察机会更多了。父亲个子高,腰板直,五官好,爱穿黑色卡机布中山装,且有点臭美。那个时候能够有点穿的就不错了,可他还要很讲究,要到县城请专门的裁缝量身定做。他无论穿哪一件衣服,无论新旧,总是洗得白生生的。
   同父亲出门,经常跟在他身后欣赏他的背脊。父亲穿衣服讲究线条,看他的背脊是一种甜蜜的欣赏。他的背胸和屁股都是圆圆的,腰枝部分凹凹的显示出曲线的美感。看着父亲的背脊,我心中经常想:如果父亲是个女人,也许是万人迷的。
   但父亲作为男人,也是很有人缘的。那个时候的矿山,都是小平方建筑,父亲在家时,左邻右舍的总要来我家的饭桌上拈菜吃,来听父亲讲古今中外的大事。父亲在井下时,只要休息,也是一个队的人都会围过来,听他讲斑铜矿、黄铜矿的形成,讲硫化矿、氧化矿的形成。我家旁边的王工程师说,如果父亲有学历,早就蹲机关去了。
   父亲因出身寒门,小时候没有机会进学校,但他却爱看书报。稍有空闲,总是把背脊留给我们,自己伏在书桌上书不离手,读不离口。
   我家兄弟姐妹多,矿山又深处彝族居住的大山区,他必须“创收”,才能改善家庭经济。为了节约电费,他经常领着我们上山拾柴,看他背柴比附近的彝族农民背的还多,背脊也比彝族农民的压弯得多;为了节约伙食费,他在房子后面的山坡上修了台地,时时到矿山的公厕中挑粪水浇包谷,背脊也把那臭烘烘的粪水味带到家中来。
   那一年年底,我们矿山因为发生地震,许多矿工都不敢下井了。而新上任的矿长又为了要超额完成年利润,所以就打了陷落区品位高矿的主意。
   矿山召开誓师大会,坑长接过会旗,工区长接过队旗,父亲代表班组接过尖刀班旗。而我此时已大学毕业到了生产科,虽然下井少,但这片陷落区的地质情况我是知道的,它恰恰在两个岩石断层中间。稍微有点小的地震和地壳运动,都会使整个矿井倒塌和移位。我无力左右大局,但却为坑口、工区和父亲他们的尖刀班揑一把汗。那天父亲回来,我听他叹气,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开拓好的电扒道又压跨了。
   我和科长下井,看到前面一个矿工,用一颗抓钉钉在枕木上,抓钉上栓一根麻绳,打一个死扣套,斜套在肩上四脚四手地屈身往前拉。我知道这是因为矿井跨塌,只能缩小矿井断面,减少受力,所以才有这样的工作面。我们在后面空手走,许多地方也是弯腰爬行才能通过。为了节约时间,我爬着帮助拉枕木的矿工朝前推枕木。两个人合力,很快就到了宽阔矿井了。我超了前,回头看了看,惊呆了:啊——原来是我父亲。
   我的眼泪哗啦哗啦的掉下来了。我帮助他拿下套扣,把他拉到另一根枕木上坐下来,帮他解开了衣服,我发现他右边肩头红得象出血似的。他的背脊,全被麻绳勒得象受了鞭刑似的发紫。
   “爸爸……别……别干了……我们回家吧……我们离开矿山吧……”我抱着父亲哭了。父亲没有搂抱我,只是把头枕在我的肩上,静静的享受了一会就推开了我。
   “爸爸……早点回家……啊……”在科长的劝说下,我三步一回头地看着父亲,离开了那个巷道。
   升井回家后,听到噩耗说父亲他们那个中段出现了矿井垮塌,并有工伤死亡。我的心收缩了,一阵阵的恐怖和不安向我袭来。我请求上帝不要让我听到不想听的名字,但上帝却不怜悯我,哪壶不开提哪壶。
   等到把父亲盘出来,父亲已经面目全非了。据逃出来的工友说,是父亲用他的背脊顶住瞬间的垮塌,另外的工友才得到逃生。
   父亲进了公墓,每次我去祭扫时,当看到他墓碑上那英俊帅气的照片时,总回想起他年青时那象顶脊柱一样的背脊。
   为了支撑家庭,为了矿山利润任务的完成,为了工友的逃生……父亲的背脊,总是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二)春节回家,看看童年的邻居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是许多在外打工的人耳边经常听到的歌。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只有回到生自己、养自己的衣胞之地,才能找到回家的感觉。过春节,回到家,看到的首先是自己父母、邻居灿烂的笑容。只有看到这种笑容,才能感受到一种家乡的温情。
   这些温情,是自己的父母,自己邻居的阿姨、叔叔们赠馈的。除此以外,别无渠道!
   我们回来看望自己的父母,同父母叙完家常后,别忘记了也去看看童年时曾经照料过自己的邻居阿姨、叔叔们。
   无论是在城市、农村,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邻居们的影子。也许邻居们曾慈爱地抱过自己,慈爱地指导过自己做事,慈爱地送过自己上学,慈爱地把自己喊到他家去吃饭,慈爱地资助过自己上学的费用等等。
   也许邻居家的阿姨、叔叔正在翘首以待地等着他们家的子女回来,但却没有等到,而自己回来了。同阿姨拉拉手,同叔叔叙旧,说说童年的趣事,也许能让大家都回到二十年、三十年前的情景;也许邻居家童年一块玩的小伙伴也回来了,大家共同谈谈童年撒尿拌泥巴的趣事,谈谈今后的打算。说不定又是一次很好的双方都需求的打工求职、事业发展的好机遇;也许邻居的子女同邻居的叔叔阿姨闹矛盾了,自己去了,正是一个给双方下台,化化干戈为玉帛的好机会。
   中国的春节文化,是回家的文化;是一种亲情团聚,花好月圆的文化;是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文化。到童年的邻居家看看,不用买多少东西,不用花多少钱。大家图的是邻里安康,看到自己曾经寄予厚望的下一代有出息了;图的是团团圆圆,看到自己孤孤单单老邻居们又三代同堂吃饭了;图的是老有所养,看到自己老邻居的儿女又回来照料老人生活了;图的是和谐氛围,看到自己的邻居家一家三代和和美美,自己也分享到了喜气。
   有哲人曾经说:生活是面镜子,你哭它就哭,你笑它就笑。去自己童年的邻居家看看,并不是谁对谁进行施舍,现在的中国社会谁也不愁吃愁穿。但这却是一种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双赢行为。因为你送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举手之劳,让大家都能开心的过春节,何乐而不为?!

共 25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父亲的背脊,“父亲的背脊,笔直笔直的,象我家的顶脊柱!”这是读小学时,我在作文中写下的话。从小父亲伟岸的形象就在作者心里定格,如今回想起来,父亲的背脊依旧是那么坚实,父亲因出身寒门,小时候没有机会进学校,但是父亲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直感染着作者,深处彝族居住的大山区有个矿山,父亲为了家里的生计,也去了矿山工作,矿井垮塌,是父亲用他的背脊顶住瞬间的垮塌,另外的工友才得到逃生。父亲舍己为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令人敬佩。(二)春节回家,看看童年的邻居,“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这是许多在外打工的人耳边经常听到的歌。一首歌,让在外拼搏的游子感慨万分,中国的春节文化,是回家的文化;是一种亲情团聚,拜访亲友,拜访左邻右舍的文化,是一家人团圆的文化,回家看看童年的邻居,同阿姨拉拉手,同叔叔叙旧,说说童年的趣事,文章写出了心中的美好愿望,写出了作者生活乐观向上的一种态度。【编辑:墨香流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112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香流年        2015-11-11 22:27:28
  问候作者,感谢对正向音韵的支持,创作愉快!
墨香流年
2 楼        文友:墨香流年        2015-11-11 22:28:57
  父爱如山,这是这篇文作者想表达的主要思想,散文别具一格的写意感染了众多读者。
墨香流年
3 楼        文友:墨香流年        2015-11-11 22:30:03
  别总是忙哦!常回家看看,这是一首歌里的词,不是我说滴!哈哈!
墨香流年
4 楼        文友:张恩华        2015-11-12 08:30:45
  因为墨香,才能流芳千年,这就是墨香流年的诠释。早上2点多,我都睡了进入了深深的梦乡,可是墨香流年还在为我编辑文章。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对文字的敬仰,对江山文学社的献身精神!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墨香流年辛勤劳动了!
5 楼        文友:张恩华        2015-11-12 08:40:09
  云南迪庆藏族地区有一种草叫“打不死”,医书上称“九死还魂草”。即使生长在金沙江边,长年不落一滴雨,他也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因为他的枝叶只有5公分左右高,而根却伸进几十米深的土壤中,春天开花时他不张扬,秋天结果时他不声张,只是默默地奉献着绿叶。墨香能流年,也许是同工异曲的!
6 楼        文友:行人        2015-11-12 10:14:47
  喜欢这样有情有义的文字,问好朋友!
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文字的影子!
回复6 楼        文友:张恩华        2015-11-16 07:31:04
  谢谢行人,今后可以多提提不足的地方。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