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春秋】到底有没有天才(随笔)

编辑推荐 【春秋】到底有没有天才(随笔)


作者:梁景春 秀才,236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16发表时间:2015-11-12 12:15:38

什么是天才?就是有天赋,先天聪慧。世界上曾出现过不少天才,从小被人们称为“神童”。如我国被称为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在8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滕王阁序》这样的千古名篇。如外国的莫扎特,七岁就能作曲……
   有天赋的孩子,大都是智商较高,其中有遗传因素,如父母文化高,善于学习和创造,其后代就要比别的孩子聪慧。但是也有例外,有的父母并没有什么文化,但生出的孩子却无比聪明。我就见过两个,都是我曾教过的学生,一个叫潘雄文,一个叫严存优,父母都是体力劳动者,但是这两个孩子则表现不凡,属于高智商,在学校里,数理化成绩非常拔尖,别的孩子都学得很苦很累,可是他们却学得毫不费力,考试易如反掌,参加竞赛都能获奖,成为老师的得意门生。对此我很不理解,不理解本来没有什么文化的父母竟然能生出这样高智商的孩子。
   到底有没有天才?有的人认为有,如果没有就不会有“神童”这一说,有的人认为不是绝对的,不相信天才,说只要靠后天长期努力,就能成为天才。毕竟,那些绝世天才是极个别,大多数人虽然智商平平,但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不断学习,也能成为“天才”。这就是说,有的人属于先天聪慧,早有成就,而有的人则大器晚成,亦能结出硕果。
   在上海某中学,曾有个叫韩寒的高中生,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这个男孩后来写了一本长篇小说《三重门》,被人们称作天才。他从小对语言文字非常敏感,而对数字则反应迟钝,他的作文写得很好,他在参加第一届全国中学生新概念作文大赛后一举成名。在1998年,韩寒通过预赛取得了决赛资格,当通知发出后他没有及时接到,后来他来到大赛组委会,要求补赛。原来的赛题恐被泄漏,显然不能再用。监赛老师一时不知道出什么题目,一眼看见讲台上的玻璃杯,灵机一动,把一张纸卷起来放进杯内,要他自己拟题写作。韩寒略一思索,就下笔疾书,不到四十分钟,一篇《杯中窥人》的作文就写好了。评委老师看了很是惊奇,对这篇作文赞叹不已。后来这篇作文也获得一等奖。虽然他的作文写得好,但是数理化经常不及格,由此可见,所谓的天赋可能只具备一方面的才能。如莫扎特除了会作曲,其他什么也不会,凡高除了会绘画,别的什么也不懂,可见天才也是有局限性的。
   一般来说,很多人是靠“苦学”成为天才的。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是勤奋。大多数人是要经过后天的勤奋努力才会有所成就的。有的孩子虽然表现得笨拙些,但只要喜欢学习,经常思考,勤奋刻苦,定会有所成就,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若是有的孩子先天智商高,但是却厌学,贪玩,最终也不会有出色的表现。在宋朝有个故事,当时的宰相王安石遇到一个叫方仲永的孩童,指物即能作诗,才思敏捷。王安石预料日后必成大器。但是时过两年,王安石再看到这个孩童时,却表现平平,反应迟钝,再也作不出诗了。忙问缘故,其父说,孩子后来贪玩,不愿上学读书。王安石听了叹道:“一个好苗子,可惜了。”
   这说明,一个有天赋的孩子,如果不学习,脑子也会生锈,亮光也会失色。而有的人先天笨拙,但是通过后天努力,也能成为一个渊博的学者。也是宋朝,有个叫陈正之的人,虽然智商不高,但他非常好学,他苦读了几十年,但收效甚微,他觉得自己的脑子笨,很痛苦,也很悲观,总抱怨自己的记忆力太差。有人说,你赶快去拜师,请名师指点吧。于是他拜了当时最有名的大学问家朱熹做老师,朱熹把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告诉他:“日后再读书,勿要贪多篇,每次五十字,连续三百遍。”他以此而行,果然成效很大,后来他也成为了一个学问家。正如著名作家茅盾所说:“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亦即不努力以发展他的才能,则其成就也不会大,有时反会不如天分比他低的人。”
   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四岁时,母亲卢氏便指导他学习,他从小读书,习作文,每天背诵诗赋十余首,日积月累,不断长进,成人后才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也有一些成才的人是被认为天生比较愚笨的。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一直被认为“智力不佳,反应迟钝”,有些老师甚至说他是“笨头笨脑的孩子”。
   一个人能否成为卓著的高创造型人才,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努力。因为创造力或才能,是在一定的生理素质基础上,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不断奋发学习和社会实践。逐渐形成的。鲁迅曾说过: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他的意思很清楚,人的才能,即使是禀赋优越的人的才能,都是后天得来的。事实证明,早期智力超常不保证成年以后具备杰出的才能,卓有建树。
   我国著名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曾说:“我是个笨拙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当人们说鲁迅有天才时,他也是这样说的:“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
   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母亲一气之下让他退学,由母亲来亲自教育。这时,爱迪生的天资得以充分地展露。在母亲指导下,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在家中自己建了一个小实验室。为筹措实验室的必要开支,他只得外出打工,当报童、办报纸。最后用积攒的钱在火车的行李车厢建了个小实验室,继续做化学实验研究。后来,化学药品起火,几乎把这个车厢烧掉。暴怒的行李员把爱迪生的实验设备都扔下车去,还打了他几记耳光,据说爱迪生因此终生耳聋。爱迪生一生之中发明有1100项,当人们说他有天才,他这样回答:“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这一切都说明,天才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终身努力,变成天才。有的人先天智商高,但后来并没什么成就,有的人先天笨拙,却能靠自学成才。如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幼时父母双亡,他成了孤儿,只上了一年学,就被迫去当学徒,但喜欢读书,夜以继日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世界上伟大的作家。
   我相信,现在每个孩子都不是很笨,只是孩子的潜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现在学校的教育还是以分数论英雄,家长眼里只盯着孩子的分数,考得好就高兴,考得差就说孩子没用。“分数=人才=未来”是我们的教育模式,也是千万个家庭无法摆脱的牢笼。中国孩子的成长渐进式可以概括为:幼儿,灌输式怡情;少儿,填鸭式提升;青少年,题海式训练;成年,模式化人生。所以我们孩子的“试卷天赋”虽被激发出来了,却丢失了可能成就伟材的“异禀天赋”。
   事实证明,凡是能成为“天才”的人,在孩童时代都对学习某一项技能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读书作文。家长如果注意培养孩子的特长,以后定会使他们的才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父母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把握住孩子的天分和特长。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心灵活跃,充满幻想,但情绪多变。居里夫人先引导她学医,效果不佳;再引导她研究镭,不感兴趣;最后,居里夫人发现了艾芙的天赋恰恰在文艺领域。正是居里夫人的细心观察和耐心等待,才帮助艾芙确定了人生和事业的方向,成就了一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
   音乐天才莫扎特,一岁时就对音乐节拍特别敏感;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对虫虫草草有兴趣;漫画家朱德庸课业成绩门门红灯,独对画画兴趣盎然且能无师自通。对家长来说,可能只有在孩子小的时候,辨别出孩子的自然禀赋所在,并因势利导,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才能避免孩子受到“单一天赋”教育体制的限制。所以发现兴趣,释放兴趣,培养兴趣才是保护和拯救天赋之路。儿童的兴趣所在往往就是其天赋的“闪光点”。急于造就天赋的父母们,不能急功近利,眼里只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更多的是要学会当伯乐,并给予孩子需要的自我成长的空间和环境。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啊!
   有位美国教育家这样说过,“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残疾的教育!”

共 31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就到底有无天才,什么是天才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列举了古今中外名人事例,分析有理有据,阐述透彻,通俗易懂。是家长、老师如何发现孩子闪光点的好教材。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天才出于勤奋。对于懒惰的人,即使很有天赋也成不了天才。文章对于我国的现实教育提出的看法,很切合实际。这种“分数 = 人才 = 未来”的教育模式,令人担忧。推荐欣赏。【编辑:青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叶        2015-11-12 12:25:50
  就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也就是孩子的闪光点,对什么感兴趣,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做遗传基因检测或是儿童天赋遗传基因检测,看看孩子向哪些方面发展,能使孩子成才。这项检测是刚兴起的新事物,全国各地都有。我想很有利于孩子们个性成才的发展。仅供参考。
   文中改动了个别错字、标点。个见。
青叶
2 楼        文友:豪哥        2015-11-12 14:21:48
  在下有点不同见解与君讨论。
   到底有没有天才?有。天才是什么?天才不是全才,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天赋的人。全才的人也有,但研究结果表明只占10%,剩下的大多数人都是某个方面有特长的,区别在于这个特长有没有被发现,以及发现后有没有针对此进行教育训练。有些人的特长被发现得很晚,比如齐白石,有些人被发现了,却没有得到教育的机会,比如仲永。有些人一生都没有被发现有哪方面的特长,最终埋没了天才。因此,教育的一项最大的任务就是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长,因材施教。
   我们的义务教育科目设置比较全面,学生只有先广泛接触了不同的科目,才有利于发现特长。如果不是弱智,与遗传是无关的。但教学实施的结果违背了发现特长这个初衷,原因要说起来又是一个长篇大论了。
   最后,爱迪生那句原话是这样的: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雨棠莺啼无非常景,见得懂得便是值得。
3 楼        文友:娇娇        2015-11-12 22:01:54
  天才是有的,但是往往后天努力更可能造就天才。历史中的案例有许多,都验证一个道理,后天学习很重要。用马克思的哲学理论解释一下《万紫千红的春天来了,使百花盛开,为什么石头不能开花?因为石头没有内在因素。》条件再好,自己主观不努力将一事无成。所以说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客观与主观,所以天才应该是后天培养出来的。问好作者!
娇娇
4 楼        文友:三微花        2015-11-18 10:11:42
  这个题目很大,涉及的领域也很多。天才,字面上的解释,与我们常说的本质上是两回事。文章已经说得很多,全面而透彻。后天正确的引导和有利于才能发挥的环境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三微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