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春秋】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友(随笔)

编辑推荐 【春秋】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友(随笔)


作者:来日方长 秀才,2641.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31发表时间:2015-11-13 18:07:39

从今年9月28日发表第一篇散文《班花沈俊》算起,到今天上午为止,我在江山网总共发表了八十八篇稿子。八十八是一个很吉利的数据,尤其在江南,吴侬软语“八”与“发”同音。“八十八”即“发着发”,大有商家盈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意味。虽然我不是商人,这辈子肯定发不了财,但对美好的期许并不排斥。发不了财,不一定就一事无成。多发几篇稿子,用文字表达爱憎,感悟人生;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都还是有意义的事情。八十八,如果是人的年纪,已经是耄耋之年,然而,对于一位业余作者,还只是新手。这里有的文友已经发表了上千篇稿件,内容很丰富。有的富含哲理,启发心智;有的抒发情感,感人至深;还有的风趣诙谐,尽显情趣,都让我受益匪浅。
   由于工作关系,我发表稿件,本意是想建立一个小小的阵地,开展生态文明宣传,从身边的人,包括虚拟空间的网友宣传起。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发现,单就宣传生态文明而宣传,很单调,且枯燥。况且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的伦理文化形态,与精神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段时间里,我们在物质文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精神文明却在不断萎缩,因此推进生态文明还需补上精神文明这一课。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需要集大众之智慧,在全社会广植爱心,培养良善的公民。
   我一直以为,智慧、善良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元素。所谓智者,圆润通融,审时度势;慧者,境界递进,参禅悟佛;善者,同情弱者,爱惜同类;良者,守法有度,不逾规则。做智者不易,成慧者更难。保留一颗善心,懂情谊,守伦理并不是难事。开展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与自然为友,与人为善”的生产生活理念,倡导为人处事、对待生活、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
   对待生活的态度还是要豁达一些为好。不作闲气,不生闷气,不发怒气。闲气,诸如太太做红烧鱼,加盐多了一点,无法作为下酒菜,马上板着脸,心里就不舒服。这种闲气要不得。只要换一下思路,问题立马迎刃而解。这碗鱼,下酒是咸了一点,用着第二天早上搭稀饭却正好。只不过让你推迟了一下享受美味的时间。如此一想,你心里还会有气吗?生闷气更是要不得,对身体伤害大。比如打牌输了钱,总是自责有一副牌没有打好,错过了翻本的机会。转换一下思维,打牌原本就是零博弈,有赢就有输。输了钱,享受了打牌过程的乐趣,算是花钱买快乐吧。至于发怒气更不应该了,不仅伤害自己,还伤害了别人。即使你是正确的,发怒气也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你自己。为什么不能心平气和地与对方说清楚,既可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又可使对方接受到教训,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的想法是与人为善的,而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则是与自然为友的。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作家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到七十年代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极限”概念;从九十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到现在倡导的生态文明,人类在如何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发生了质的飞跃。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所有活动必须遵循自然客观规律。自从工业文明以来,人类不断耗费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日益膨胀的欲望,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指出:“我们不要沉醉于对自然的胜利,我们对自然的胜利第一步都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但在第二步、第三步又出现了我们预想不到的现象,常常把第一步的成果又取消了。”这段话过了一百多年,对我们今天社会生产实践,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政府主导,更要每一位公民从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做起。
   几乎所有的励志感悟都有细节决定成败的故事。细节对于每一个成功者至关重要。有一回央视《开讲啦》节目主持人撒贝宁现场采访影星成龙。谈及早期奋斗史,有一个细节很耐人寻味。早年成龙混迹于电影片场,开始只能演一些小角色,如武生甲、武生乙之类的。有一天某位导演的车子刚好经过,见他有些面熟,便搭他一起去片场。成龙上车时,先把屁股落在坐垫上,在掸去鞋子上的泥灰之后,才在副驾驶的位子上安坐。导演注意到这一细节,觉得这个小伙子很自觉,便与他闲谈起来。得知成龙在武行方面很有心得,就请他到剧组一试。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施耐庵在《水浒传》里塑造了一位粗中见细,于鲁莽中见温情的典型形象,这就是鲁达。他最听不得女人的哭泣。当他听说金氏父女投亲无着,金女又被郑屠霸占,便火冒三丈,恨得咬牙切齿。在给了金氏父女一些盘缠以后,还坐在客栈挡住店小二去报信,只等他们走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如果不挡住店小二,他给金家父女的银两被郑屠没收也未可知。只是到了郑屠肉案前,愤怒到极点,一时失去理智,仅三拳便打死了那个所谓的“镇关西”。打死人肯定是犯法的,但打人的动机是温情的,所以鲁达值得人同情。
   最近市里召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中午食堂用餐的人比平常多了不少。买好午饭,见空,我就坐下。对面是一位美女,正轻嚼慢咽。只见她唇不露齿,手势窈窕,面部妩媚。我这等粗人,本是李逵吃法,受她影响,慢慢地有点像林冲了。最使我意想不到的是,该美女吃完饭,先用手纸清洁完自己,再用那兰花般的手指将手纸反过来一叠,然后又把托盘外、餐桌上的污汁擦得干干净净,最后才把餐具收拾好。很显然,这些污汁是前面人吃饭留下的,以她的吃法断不会弄脏台面,但她还是做出了她应该做的事——她的素质决定她应该这样做。这个细节让我想起2002年韩日世界杯,几万人一起观看足球赛,散场后,看台上居然连一片破纸屑都见不到。什么叫文明?这就是文明。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攻坚爬坡的关键时期,需要全社会每一位成员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组织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将环境保护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加强生产过程控制,降低污染;一旦产生污染通过必要的防治措施,把污染排放控制在最低水平。在生活的每一细微之处都要坚持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当作社会公德来遵守。
   做一个豁达的人,视财富为身外之物,唯健康、快乐为追求目标。工业文明所创造的财富,对于人类群体来说,岂不也是身外之物?健康的人类需要有广泛的爱心,需要建立公平的社会秩序;幸福的人类应该远离战火,享受和平,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在正义的社会环境中工作。如果我们都奉献一份爱心,对自然多一份尊重,那么人与自然会更和谐,社会更健康。如果我们注意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为人为善,与自然为友,不仅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且可以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共 27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友”,题目概括了文章两大主题,而引线则是作者最初的创作宗旨:倡导生态文明。在以此主旨创作过程中,作者体会到生态文明应该是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精神文明的起点是如何做人,具体在本文中,智者、慧者和善者相较而言,良善之人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接下来作者用一段探讨了如何做一个良善的人。这是要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善”才可体现。既然与人可以为善,那么再继续往更深广的主题拓展,就自然过渡到了第二个方面:与自然为友。作者对人类的发展历程作了分析,指出与自然为友的必要性。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与人为善和与自然为友如何结合起来呢?那就是从细节做起,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是与人为善的鲁达和与自然为友的美女吃饭例子来说明,一个豁达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不仅会善待周围的人,更会由人到自然,善待自然。这样文章的整个论述体系完整结束。若就文章的细节刻画而言,作者在描写成龙小心入坐和美女就餐时,用词妥贴,刻画生动,也在论述的语言中增添了一点柔和的温度,推荐欣赏。【编辑:寻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寻君        2015-11-13 18:15:11
  如果不是常读文章,觉不到当下还有那么多的人关心民生关心自然和人类未来的命运,所以说,多读这样的文章,会唤起人心中潜藏着的善良正直、关爱奉献等品德,这就是正能量的传递吧。
寻君
回复1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5-11-13 22:54:06
  但愿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建设美丽中国才有文化基础。谢谢编辑老师赏读!
2 楼        文友:三微花        2015-11-19 11:04:40
  情真意切,有理有据,读者能产生强列共鸣。
三微花
回复2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5-11-19 15:25:12
  这篇稿子可谓名副其实的随笔,几乎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都是内心真话。
3 楼        文友:三微花        2015-11-19 11:05:48
  温馨提示:“郑关西”已经修改成“镇关西”。
三微花
回复3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5-11-19 15:19:36
  谢谢社长,阅读真仔细。
4 楼        文友:三微花        2015-11-19 12:39:07
  已申报精品文复审。
三微花
回复4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5-11-19 15:22:08
  感谢社长多次帮我提出复审精品,但每次都让你失望。无以回报,只能严格要求自己,写出名副其实的精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