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水】武昌魂(随笔)

精品 【山水】武昌魂(随笔)


作者:余显斌 举人,4017.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98发表时间:2015-11-14 20:13:57
摘要:武昌起义,是历史的一座永远的纪念碑。 武昌起义的烈士,更是人格意义上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亿万斯年,屹立不倒。


   1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历史,注定要记住这个日子。
   是夜,一声枪响,一个王朝从马背上栽倒下来,寿终正寝;一个崭新的时代,随之出现在中国人面前。从此,山呼万岁的阿谀声,在中国大地上消失了;跪拜叩头的奴才相,在中国大地上消失了;金口玉言予杀予夺的特权,也在中国大地上消失了。
   中国,在此时,已经呈现出一种新生的迹象。
   天下为公,天下姓公,也自这一天开始,深入北国江南、长城内外。皇帝、皇权、封建王朝,也自这一天始,如鬼魅见到白日一般,龟缩在紫禁城一隅,不久,就扫地出门。
   武昌起义,理所当然地出现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供后人瞻仰,供后人膜拜。
  
   2
   起义,有生者,就有死者;有英雄,也会有鬼雄。英雄,已在历史的欢呼声中,走向历史的深处。鬼雄,却默默独行,至今很少有人提起。
   广州起义,留下七十二烈士,埋葬黄花岗,合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孙中山桂林督师时,慨国难未了,先烈先行,谈及黄花岗烈士死难事,慨然叹息道:“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并将其与武昌起义并列。
   其实,细说起来,广州起义犹如一天之中的早晨,武昌起义则是一天之中的上午;广州起义犹如小说的开端,武昌起义则是小说的高潮。
   广州起义,固然悲壮,让人言之泪下,摧肝沥胆。武昌起义,在轰轰烈烈中,亦不缺乏悲壮慷慨之气。只不过,这悲壮之气,很快就被迅即到来的巨大胜利所遮盖。
   中山先生在谈及武昌起义时,仍谈到广州起义曰:“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是的,武昌起义,是广州起义的高潮,广州起义的延续,有其激发作用。但是,我们更不能忘记,武昌起义,更有其前夜烈士死难的激励,烈士血的召唤,和烈士英勇赴死的鼓舞。
   武昌起义,尤为悲壮的是,他的领导者,在理想破灭时,奔走呼号,毫不屈服,最终以身试弹、甘愿赴死,血祭辛亥。其壮烈,其豪迈,真可以上追古人,后激来者。
   就这一方面来说,武昌起义的健儿,真是生无愧于英雄的称号,死无怍于鬼雄的称谓。
  
   3
   至今,武昌有彭刘杨路,有三烈士亭,乃民国所建。武昌起义八十年后,武昌人民,又在武昌阅马场树起彭刘杨三人雕像,让他们矗立在大江之畔,接受古城百姓的瞻仰,也让他们矗立于他们曾为之流血奋斗过的地方,看东方风来,满眼春色。
   这三个人,就是武昌起义前夜,为革命殉难的彭楚藩、刘复基和杨宏胜。
   三人死时,都很年轻,二十出头三十不到。然而,他们都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都有临难不惧、慷慨赴死的志气。
   生时,他们是同志。死后,在那个世界,如果真有魂灵,他们的英灵,一定也会是朋友吧。
   他们是一同被捕的,也是同一天殉难的,前后相差不过几个小时。
   彭楚藩当时是起义总指挥部军事筹备人员,刘复基是起义总指挥部的常驻军事筹备员。而杨宏胜,则是传递起义情报工作的,兼运弹药。
   他们被捕的时间,都是十月九日。
   彭楚藩和刘复基被捕于十月九日晚,地点在起义总指挥部。当时,他们坚守在那儿,等待起义号炮。可是,就在这时,由于汉口出事,军警已经掌握了起义动向,赶到起义总指挥部,来抓捕他们。刘复基为了掩护战友,只身冲出来,向敌人投弹,可惜炸弹未响,自己被捕。彭楚藩身穿宪兵衣服,本可以趁乱逃脱,可是,面对战友遇险,他没有走,而是选择了留下来。
   至于杨宏胜,被捕的时间要比彭刘二人早五个小时。他是在运送炸弹时,被敌人发现,在搏斗中负伤被捕。
   抓到彭刘杨三人后,清军当夜就开始了审问。
   审问的过程,是充满传奇性的。
   当时的审问官,叫铁忠,他的妹夫清阿是宪兵营营长。他一看彭楚藩穿着宪兵服,心里害怕,“如彭坐罪,恐不利清阿”,所以有心开脱彭楚藩道:“你是去抓革命党的宪兵,怎么把你也抓来了?”然后,眨着眼,给彭楚藩暗示,只要顺势一应,就算过关。可是,彭楚藩却仰头哈哈大笑道:“没有抓错,我就是革命党人!”然后慷慨陈词,历数清人罪恶,述说革命宗旨,并对铁忠道:“我既参加反清革命,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至于刘复基,面对敌人的审问,除陈述革命宗旨外,只有一句话:“要杀便杀,不必多问!”
   彭刘之后,受审的是杨宏胜。他虽在搏斗中被炸伤,可是,面对铁忠审讯,仍辞色不改道:“你们要问我的同党,我现在告诉你们,除了你们这些狗奴才,全中国四万万同胞都是革命党!”
   三条铮铮铁汉,使得对方无计可施,当晚即将他们杀害。三人死时,已是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黎明。他们死后,再过十多个小时,武昌起义就爆发了。
   可是,在革命前夜,他们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有看到革命成功。正是他们的死,极大地激励了生者。十月十日起义,首先由工程营发动,他们高呼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虽三烈,覆清必楚;三烈在前,我们在后”的口号,将大清龙旗践踏在地,敲响了清朝的丧钟,也敲响了三千年封建制的丧钟。
   武昌三烈士,终于可以含笑九泉了。
   为母亲而死的,是孝子。
   为国家而死的大忠大孝之人,我们称之为烈士。
  
   4
   武昌起义前夜,有烈士的鲜血做铺垫,从而旗帜招展,军号飞扬,遍地黄花灿烂。武昌起义之后,仍有武昌起义的勇士,为了共和,为了维护革命果实,奔走呼号,辗转漂泊,流尽自己最后一滴血,奏响革命悲壮的余音。
   其人,当首推蒋翊武先生。
   武昌起义爆发,当时的军事指挥员,是名闻海内的黄兴。由于诸多原因,后来,黄兴辞职不干,一时,武昌军民,群龙无首。此时,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就是革命元勋蒋翊武先生。是年,先生二十六岁,以一副年轻的肩膀,挑起武昌保卫战的重担
   蒋先生担任代司令的时间很短,从是年十一月十八日到十二月六日,期间只有短短十八天。可是,这短短的十八天,所取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首先,在北洋军的猛烈进攻下,他成功地组织了武昌保卫战,抵挡住了敌人凶残的进攻;其次,这十八天,为各省独立赢得了时间;再次,这十八天,使武昌起义的胜利成果得以巩固、扩大。
   辛亥革命成功,蒋翊武先生其功实在不小。
   十二月六日,南北议和,蒋先生光明磊落,毫不恋栈权位,依然上缴代司令印信,甘愿做一介民国百姓。当时和后来的民国,有兵就有权势,就吆五喝六,置国家利益、民族兴亡于不顾的人,数不胜数。
   和他们相比,蒋翊武先生可算是功成不居的一代英杰。在民国初年,他傲立于争权夺利的官场之外,一枝独秀,卓然如一朵夏日的荷,亭亭于碧波之上,洁净高雅,不蔓不枝。
   我曾有幸见到过蒋翊武先生的照片。
   照片上的蒋先生,眉眼如剑,目视远方,有一种雄毅慷慨之气,让人怀疑,古之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日,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可是,蒋先生又不仅仅是一个侠士,他更是一个将军,指挥千军,叱咤风云。同时,他还是一个温文儒雅的书生,能吟诗,能著文,算的一个“上马杀贼,下马著文书“的人。他留传下来的诗不多,有两首绝命诗,是在被袁世凯的走狗杀害前吟诵的,一首曰:“当年豪气今何在?如此江山怒不平!嗟我寂冤终无了,空余虏剑作寒鸣。”另一首道:“斩断尘根感晚秋,中原无主倍增愁!是谁支得江山住?只余有哀逐水流。”诗里,有对国事江河日下的忧伤,有视死如归的慷慨,也有对袁氏绝不屈服的坚强。
   民国古诗,写得最好的,当属苏曼殊。可是,蒋先生军旅之余,所歌咏的诗句,艺术上绝不亚于苏曼殊,且其中充满慷慨之气,悲壮之情,如壮士击剑,勇士赴死,又是曼殊所没有的。
   蒋翊武先生临刑前,豪迈如常,漫步走向刑场,对着所有观刑人,大声演讲起革命道理,以至于百姓落泪,士兵低头。行刑排长见势不妙,从后面开枪,杀害了蒋先生。
   先生死时,乃一九一三年十月,距辛亥革命,刚过去不到两年。是年,先生二十八岁,正当英年。
   再过七年,孙中山先生来到蒋先生临难处祭拜,亲笔书写:“开国元勋蒋翊武先生就义处”,以志纪念。
   先生不朽。
  
   5
   武昌起义,已经过去整整百年。百年中,离开的,是英雄们的生命,和他们的脚步声。但是,侧耳倾听,我们时时还能听到他们的振臂高呼声,和他们朗朗的大笑声。
   武昌首义后,有一联,最能表达后世对先烈们的赞颂和推崇之情,挽联曰:古来胜负本寻常,但使锄异族,拯同胞,光复旧山河,炮雨枪林甘一死;人生修短原有数,以此励军心,愤兵志,竖成新世界,英雄浩魄足千秋。
   这话,说尽了烈士们心中所想。
   是的,烈士们发难,不为升官,不为发财,他们目的很简单,为了自由,民主,为了国家的富强。
   刘复基临刑高呼:“同胞速起,还我河山!”
   彭楚藩则希望“愿速吾死,以激天下义士之心,以拯斯民”。
   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儿女,也有亲情。蒋翊武先生临刑前,念念不忘的,是给遗腹子取名。刘复基起义前,回了趟湖北乡下,最后看望了一次母亲,跪地洒泪道:“母亲大人,儿为国事奔忙,恐怕日后会有好长时间不能探望您,望您原谅孩儿的不孝!”然后依依惜别。
   彭楚藩身后,留下一女。
   杨宏胜死时,他的儿子出生刚刚三天。
   他们的儿女私情,由此看来,更超越常人。可是,最终,他们义无反顾地抛妻别子,是因为,他们有大忠大孝在,这就是为国。是国家忧难,促使他们抛弃个人私亲,选择了捐躯赴难。
   回望百年,武昌起义让我们知道,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日子里,确确实实有一群华夏儿女,为了国家的兴盛,甘愿英勇赴死,流血殒身;为了民族的富强,不惜舍身就戳,临刑无悔。
   华夏民族从远古走来,历经磨难,跌而复起,屹立不倒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这样一批热血壮士,舍身犯险,九死一生。他们,是华夏民族真正的脊梁,真正的万里长城。
   武昌起义,是历史的一座永远的纪念碑。
   武昌起义的烈士,更是人格意义上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亿万斯年,屹立不倒。
  

共 39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武昌魂》历史上的武昌起义,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一群群华夏热血儿女,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日子里,不畏生死,流血殒身,以生命做代价,换来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挺出了一樽樽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铮铮脊梁。文中所描述的几位烈士,正是千千万万个英雄中的代表,他们一个个视死如归,用自身的行动,表现出了一种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勇气概,他们才是中国真正的万里长城。武昌魂——中华民族之魂,历史,将会永远铭记住他们。文笔细腻诗意,描写传神生动,主题厚重深刻。问好作者,感谢赐稿山水,推荐共赏。【山水神韵编辑:孤漠一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115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孤漠一尘        2015-11-14 20:15:59
  武昌魂——中华民族之魂!历史,将会永远铭记住他们。拜读老师佳作,期待新的精彩!
宠辱不惊,望天空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世间花开花落。
2 楼        文友:常言笑        2015-11-14 21:31:41
  当年一代伟人有这么一首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武昌是武汉三镇中历史悠久,且地位重要的一地。亦是中国近代史上绕不开的一环。这个开府较早的革命胜地,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
3 楼        文友:心灵飞鸿        2015-11-14 22:17:35
  再现铸魂人风姿,传播正能量。牢记历史,实现强国梦。文笔流畅,感情真挚!学习了!
勿忘本真
4 楼        文友:李载丰        2015-11-15 19:48:51
  品读楼主的美文感慨万千,不仅对武昌起义英烈们为救国救亡运动甘洒热血而感动,为他们大义凛然,为了民族振兴的博大胸怀和气魄所感染,也被楼主娴熟笔墨,严谨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内涵而感怀。时而,又想起了当今那些贪官们口里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失去信仰,干那些不可告人的龌蹉勾当,与先烈比,他们是那么的无耻……感谢楼主奉献充满正能量的佳作 。
花开了,芬芳馨香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