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春秋】乌米饭(随笔)

编辑推荐 【春秋】乌米饭(随笔)


作者:来日方长 秀才,2641.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86发表时间:2015-11-18 18:59:09

央视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为广大吃货提供了一份详尽的美食拼图。江苏省溧阳市在这张图上留下了浓彩重墨的一笔。这几年来,溧阳市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促进了以天目湖山水资源为特色的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到这里旅游,品尝当地传统美食已成为游客的必选项目。微辣红烧土鸡、雪里蕻爆炒竹鸡、红煨扎肝、清炒燕南荨等都是地方特色菜肴,而天目湖鱼头汤,简直化腐朽为神奇,把一种腥味十足的低档鱼类,制成名闻遐迩的湖鲜美味,足见这里人的聪明与勤奋。最是乌米饭,清香可口,食之,让人不忍搁箸。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江浙一带都有吃乌米饭的民间习俗。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有一弟子名叫目莲,其母堕入饿鬼道中,受尽苦难。目莲修行得道后,费尽周折,求得玉帝恩准去地狱看望母亲,但每次他为母亲准备的饭菜都被沿途饿鬼狱卒抢吃一空。目莲为了能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饱饭,苦思不得其法。为此,他经常在山坡上徘徊。有一天目莲不经意间随手摘下一种矮树上的一片叶子,放入嘴中咀嚼,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目莲心想,如果用这种树叶汁水浸米,烧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或许就不会遭狱卒抢吃了。于是目莲就将采摘的树叶拿回家捣碎,用叶汁浸米,煮成乌饭后,再给母亲送去。果然,饿鬼狱卒们不再争抢,目莲的母亲总算吃上了饱饭。人们为了褒扬目莲的孝心,年年都在这一天吃乌饭。
   如今乌米饭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江南风味小吃。外地游客到此,吃完乌饭都赞不绝口。为了满足广大游客对乌饭的需求,溧阳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业制作烘干了的乌米饭,并精致包装好,大大丰富了本地旅游市场。在天目湖景区内100元人民币可以购得三盒加工好的乌米饭,包装精美,盒上还写明了炊事方法,并印有条形码,注明保质期,让人购得放心,吃得安心。
   过去在溧阳,平常人家自己上山采摘乌饭树叶,自制乌饭。采乌饭叶的任务,一般由家庭少妇承担。据说哺乳期的少妇采摘的乌饭叶蕴含一种奶香,制成的乌饭味道更美。女人们一般都采集年前被砍了柴的老桩上新发出的嫩枝条,一般只有一、二十厘米长,下半段叶子颜色是嫩黄或浅绿的,上半段叶子的颜色则是橙红或深红的,鲜嫩透亮。连着枝条一起采回家后不用再拣择,只需要到山涧水中漂一下再晾就行了。除了采乌饭树叶外,再采另外两种植物的枝叶拌和在里面,一种是金刚藤的嫩枝叶,另一种就是枫树叶。新发的金刚藤叶子嫩绿,光洁透亮,连那嫩枝折断处渗出的汁液也像晶莹透亮的胶水一般,粘粘的。加了金刚藤叶的乌饭,光亮亮的。新鲜的枫树叶呈暗红色,搓揉后汁液乌黑,有清香味。加了枫树叶汁水,乌饭的乌色更深,味道更香。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疗。乌米饭不仅可口,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当地有一种说法:“四月初八吃了乌饭,蚊子叮了不会起疙瘩。”乌饭树的果实、叶、根均可入药。《本草纲目》有记载,乌饭叶有益精气,强筋骨,乌须发、明目,止泄之功效;根有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乌饭果含糖分和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有益肾固精,强筋明目的功效。吃乌米饭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能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还能降低冠心病、帕金森氏病等发病风险。在山村里还有人家把乌过米后的乌饭草晒干了用作枕头芯的,很软和,具有安神、醒脑、明目的作用。
   家庭制作乌饭的步骤有:先将新鲜采集来的乌饭树叶洗净、扯碎或捣碎后浸入洁净的冷水中,不时搅动、揉捏,第二天用纱布滤去叶渣,留下汁水,将刚淘洗好的糯米浸入。一斤乌饭树叶一般可制作3—5斤糯米的乌饭。浸上一天糯米已被染成黑色,就可以炊成乌饭了。炊乌饭和平常煮饭一样,只是糯米浸泡时间较长,吸足了水分,烧煮时要少加水。现在用微波炉,将潮湿的乌米用玻璃器皿盛好,至于“中火”之下,五分钟后,乌米饭就制作好了。适量加点绵白糖,味道更好。
   乌饭果树为灌木,叶常绿,鲜亮有光泽,枝干光洁,不失为城市绿化、园林栽培的好树种,老桩形态可爱,还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但是,乌饭果树的果实在秋天成熟,种子的自然发芽率不高,加上后期气候因素,其自然繁殖率是极低的。因此,若要真正规模发展乌饭产业、创新特色旅游业,仅靠山上原生的乌饭树,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考虑人工繁育乌饭树。
   近来有人挖山上的乌饭树,以一两元一棵的低价到旅游景区兜售,这显然是一种短视行为。游客买了回去,未必栽得活。过去溧阳山区有春兰、夏兰和山栀等野生的名贵花卉、药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遭本地人滥采滥挖,如今已芳踪难觅了。这个教训溧阳人应该吸取,千万不要为短期的经济效益弄到今后都吃不上乌米饭的地步。
   因为染制乌米的程序复杂,如今平常人家一般都不自制乌饭了。当地企业用机器粉碎乌树叶,大规模生产乌饭米,一年四季都有供应,还远销海内外。现在只有个别老人还喜欢买了乌饭叶回去自己染制乌米饭,年轻人想吃就去商店购买。吃乌饭已经不是一年一度的事,人们把纪念目莲孝母的原意倒慢慢地淡化了。
   如果说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就是财富之母。发展经济不能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否则,即使再勤奋,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只有注重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经济才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也才会越来越好。

共 21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乌饭是江浙一带的民间风味小吃,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曾专门进行了宣传报道,一段传说更是增添了乌饭的神秘和诱惑。作者对乌饭的采摘、制作、乌饭树的作用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同时在文中提醒人们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使经济良性循环。作品脉络清晰,语言流畅,是介绍和宣传乌饭的一篇佳作。推荐欣赏!【编辑:青青湖边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青青湖边草        2015-11-18 19:03:11
  作者的文笔纯熟,排版和标点都十分讲究。欢迎老师入驻春秋,期待更多佳作。
青青湖边草
回复1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5-11-18 20:15:52
  谢谢青青老师热情按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浙人温和的性格,不仅与地理气候有关,而且与他们的食物有一定的关系呢。
2 楼        文友:常言笑        2015-11-18 19:28:52
  看完作者的乌饭,笔者不禁好奇,笔者虽为饕餮之兽转世,但却没看那一期的舌尖上的中国,想来当与黑米是有区别的,看作者之文,笔者不禁流足了口水,只是无奈胃肠只认这大米,不知有口福否
回复2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5-11-18 20:18:51
  朋友如有机会下江南,在吴越大地一走,肯定能吃上乌饭的。
3 楼        文友:寻君        2015-11-18 20:31:08
  青青老师的评点,我也有同感。有幸编辑过来日方长老师的几篇文章,一样感觉在语言、标点、段落、层次梳理方面几乎无瑕疵,这只能说明老师的文章是极出色的。而且就逻辑性讲,段段有来头,前后有关联,细读可揣想到老师平时一定也是严谨认真对待文字和思想的人。期待读到老师更多的作品。
寻君
回复3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5-11-18 23:03:04
  寻君老师客气了,感谢您的鼓励。
4 楼        文友:三微花        2015-11-24 19:48:03
  已申报精品文复审。
三微花
回复4 楼        文友:来日方长        2015-11-25 10:17:12
  谢谢社长力推!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