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荷塘】坐看满天星光(外一篇)

编辑推荐 【荷塘】坐看满天星光(外一篇)


作者:一册山河 童生,889.9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91发表时间:2015-11-20 10:00:07
摘要:今夜,或坐、或躺在这无垠的草原上,凝视夜空,无遮拦的熠熠星光,是那样的让我们感到亲切,感到醉心,感到久违。而此时,我们的不远处,有两只白鹅,静静地蹲在塘边,眺望着一池碧水,星星点点倒映在平镜的水面,恬静,安然。它是不是有我们一样的感叹?如果有摄影家把这人,这鹅,这水,这星光拍成一张照片,那是多么和谐的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图。

《坐看满天星光》
   是什么时侯,白天我们看蔚蓝的天空变得奢侈了?夜晚我们看星星变得那么不易了?也许久住城市的人都忽略这个问题。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有一个夜晚看见满天的繁星时,就像见到了睽违已久的情人,激动,兴奋,感慨之情无以言状,又仿佛溢于言表。
   那是一个溽暑的傍晚,我们在木兰草原的农家吃过几道家菜后,朋友便提议去木兰草原看看。我说:“这内地哪有什么草原啊!那里不过是商人们的一个人造景点吸引游客的噱头罢了,有什么好看的?”朋友笑着说:“即来了,还是去看看吧。”不愿扫朋友的兴,于是与朋友一起过去了。
   走向景区,正对入口的小山包上,远远的就能看见一位飒爽英姿的女侠跃马挽弓的雕像,那自然是花木兰将军,生动而带真。仿佛一下子把人带到了那风萧萧马嘶嘶、金戈铁马的年代。进入景区大门,借着闪烁的灯光,逶迤起伏的草原如绿锻般映入眼帘。我边看边感叹,这真是一个绝佳的创意,非常佩服这些无孔不入的商人们,他们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我查了资料,这里原来不过是一不毛之地,乱岗石滩的,鸟都不拉屎的地方。它位于木兰故居的南面,木兰少年时,经常在这闻鸡起舞,练就一身好武艺。但也只是个传说,如今经过规划植草、挖塘筑堰,便成了水草丰美、景色宜人的大草原,继而也成了名闻遐迩的木兰5A景区的一处。
   越往深处,越是热闹。一处篝火已经燃起,游人们都穿着蒙古族的盛装,红的、绿的、紫的、黄的……和着悠长的马头琴,在翩翩起舞着。我却无意于此处的喧闹,只想徜徉在无边的绿色之中,因此,很快就拉着朋友离开了。
   在一处池塘边悠静之极处,我们席地而坐。忽如一阵微风吹来,将身上的汗收尽,沁凉入骨。抬头看着夜空,只见满天繁星、闪闪烁烁。多久没有看见这一幕了?索性,我们就躺在绿绒绒的草地上,仰望着夜空,像孩子般的一颗颗数着星星……
   那是牵牛星吗?那是织女星吗?那是北斗星吗?……一颗,二颗,三颗……怎么也数不清。整个天穹弥漫着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满天的星光,冷冷的清辉,把这夏夜的天空抒情得诗意浓郁的,真是“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此时,有微风吹来,星星也荡起涟漪,不正是“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么?忽然,感觉那天上的星星好像在动呢,“像挂在天庭的明灯,流动的灯盏,提着的灯笼”。星光洒落满地,辅之还有啁啾的虫鸣,长一声短一声,此起彼伏,像大地的协奏曲,而远处的城市掩映在灯火里,却没有这星光朗照,怎么也不会有“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意境。
   沉浸在这满目的星光里,不禁又让我想起儿时,躺在文教巷外婆家的竹床上,遥看着星空,听外婆打着蒲扇,边扇边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牛郎织女的凄惋爱情,我真是从小听到大的,叹“星汉无情,天河有意,东西南北相逢”,一年一度的七夕鹊桥会,不知引起我们多少的遐想;外公则用唱的方式,读着“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种沧桑的声音,传导的是满满的阳刚之气。隔壁老方家的婆娘,则在讲着那些神神怪怪的故事,上天揽月摘星,下地除妖降魔,一个个故事让我汗毛直竖。我又总在颤颤巍巍地渴望故事结尾中,披着一身星光,进入了梦乡。那个神奇的天空,有几多关于星星、月亮的故事呢?
   今夜,或坐、或躺在这无垠的草原上,静静凝视着夜空,这无遮拦的熠熠星光,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久违、那样的醉心。而此时,不远处,有两只白鹅,静静地蹲在塘边,眺望着一池碧水,星星点点倒映在平镜的水面,恬静,安然。它是不是有着我们一样的感叹?如果有摄影家把这人、这鹅、这水、这星光拍成一张照片,那是多么和谐的一幅天人合一的美图啊!
  
   《那扇精美的雕花石窗》
   一个周末,我和朋友们一起在崇阳县回头岭虎头冲曾家老屋访古,不啻是惊叹它建筑的奇妙宏伟,曾经有过的四十八个天井(而今仍有37个之多),将一百多户人家紧紧相连着,落雨之日,足不出屋就能串东家走西家;也不啻是惊叹它高高的飞檐翘角、青砖黛瓦、灵动如生;更是被它那扇精美的雕花石窗惊呆了,这是我看到的最美的窗户了。
   我把那扇雕花石窗拍成照片,打印出来,反复揣摩着,却越看越不知道怎么用笔来描述来形容它的精美。只见那扇精美的雕花石窗,宽约40公分,高约60公分,厚约20公分,青石板上镂空的部分有24处,镂空的格子却不均匀,几无正方形,全是异形的,有长方形、正L形、L形、倒L形、正T形、倒T形,还有其它说不出的形状,给人眼花缭乱之感。上半窗与下半窗分界处,有一石刻的“寿”的图案,而连接“寿”的左右实心处则是雕着写意的龙凤,是否寓意龙凤呈祥?我想是的。而且,缠绕的线条循环往复,无头无尾,正是“富贵不断头,长寿不断线”。“物必饰图,图必有意”是中国乡土艺人们奉为的圭臬。即使是过去了近150年,岁月不可磨灭地给这扇石窗打上了蚀损的烙印,而且还有人为地在窗上刷了白石灰,但仍透着细腻的雕工、均匀的线条,散发着古色古香之韵美。
   那扇雕花石窗,高高地镌嵌在一面山墙上,从内外看都只能仰着。而且从外看,是全然看不见里面是否有位曼妙的少女,正在绣着她出嫁的嫁妆,却可以从那扇窗里听得见她哼出的柔情密密的歌谣来。但从里往外看,就像只只明丽的眼睛,窗外和煦的阳光,一束束射进来,落在屋内,顿时满屋生辉;如果是夜晚,一轮明月星星会被石窗的格子剪成若干块明镜,又是满屋星光,让人充满无限遐想;如果此时有风,也一定会有缕缕清凉从那24块镂空处吹进来,像低吟浅唱的山村俚语,一缕缕飘入人的耳畔。一扇精美的雕花石窗,无不显示出先人们的独运匠心。
   当看到精美如斯的石窗时,我和朋友们就在想像着它是怎样被雕凿出来的?是雕在一块青石板上,这是大家的共识。但石匠是直接在石板上雕凿,还是“先描好图再开凿”的问题,大家的意见各有不同。有的说,一定是先在石板上描好图,再雕凿;有的说,不需要描图,直接在石板上雕凿;还有的说,描图还是需要的,只是描在纸上。我是同意不需要描图直接在石板上雕凿的,因为,我所见过的乡村雕塑家,无论雕花床,还是在石块上雕花,除了几把大小不一的凿子和锤子刷子外,再没有其他什么工具了。当然,他们也并不是无所准备,只是心有成竹罢了,因为,他们的腹稿在心中不知打了多少次,那些山川虫鸟早已烂记于心。因而,到了真正在石板上开雕时,才不会照描好的图去雕凿的。否则,就不能保证所雕图案的自然流畅和栩栩如生。我们的争论没有结果,但没人不叹服古人奇妙想像力的。
   我们在虎头冲徜佯着,穿行在曾家老屋的一个天井又一个天井,仿佛是在时间遂道里穿越。而今天仍住在曾家老屋的人们,有的在堂屋里娱乐,有的倚着门闭目养神,有的正用芒杆扎着芒帚,还有一个木匠正为老人打着寿材,一切都显得那么怡然自得、静美和谐。此时,一缕缕阳光从那扇雕花石窗照进来,满屋又是一种生动。
   哦,人,真应该如此诗意地栖居……

共 27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两篇散文,作者文写流畅,条理清晰,叙议结合,融入自己的情感。《坐看满天星光》一文,作者一行,在木兰草原景区,仰望着夜空星光,“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感悟,儿时望星忆起,体会“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之义,感触深深:“今夜,或坐、或躺在这无垠的草原上,凝视夜空,无遮拦的熠熠星光,是那样的让我们感到亲切,感到醉心,感到久违。” 《那扇精美的雕花石窗》一文,作者紧紧抓住那扇雕花石窗的精美书写,从那扇雕花石窗的外观说起,再叙其图形的含义,想象雕琢的艺术,作者感叹:“一扇精美的雕花石窗,无不显示出我们的先人们的独运匠心…哦,人,真应该如此诗意地栖居......”欣赏了,力荐共赏,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5-11-20 10:02:37
  感谢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2 楼        文友:程南        2015-11-20 10:02:56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程南        2015-11-20 10:12:16
  满天星光坐看,文写融入情感,雕花石窗精美,古人雕技赞叹。
4 楼        文友:旷达人生        2015-11-20 11:22:31
  欣赏美文,遥祝冬安!
我不希望在文字中迷失自己,我更希望在文字地堆砌中,证明自己。
5 楼        文友:松间明月        2015-11-20 21:41:30
  让我想起了贾平凹《天上的星星》。闪烁着哲理的火花。
总有一段文字浸润你的灵魂。
6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5-11-21 00:06:34
  此时拜读老师的文章,犹如坐看满天星光,亲切、醉心。欣赏学习精美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7 楼        文友:天龙        2015-11-21 03:08:50
  祝作者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出!!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