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陕北情记

精品 陕北情记


作者:秦剑君 布衣,423.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12发表时间:2015-11-23 15:18:44

陕北在我以往的记忆里,是一条细而绵长的黄土路,缠绕在绿的山坡上,路边有大片小片摇头晃脑的庄稼地,还有老树下成群的光屁股娃娃,空气中充满了清爽而干烈的气息,好像被热风吹干的烟叶。
   多少年前,父亲病重,陕北老家的小叔,千里迢迢来到父亲床边,跪倒就哭,单纯而高吭的哭声,格外悲痛,仿佛高坡上一声声撕裂嗓门的秦腔。哭过之后,小叔脖子一梗,说要把我爸背回老家去。样子倔强而有些蛮横,给人一种门锁难开的感觉,而且是一把不能轻举妄动的老锁。望着瘦骨如柴的父亲,我试探着说:这样恐怕不行吧。小叔鼓圆了眼睛,说:就是死在路上,也不能留在外面。大家沉默了,这时,父亲用微弱的声音说:“回。”我们只好照父亲的意思,去分头准备,买票收拾行装。可出发前,父亲的病情突然加剧,原打算送父亲回陕北的我们方寸大乱,又开始给父亲准备后事。
   父亲去世了,小叔除了暗自垂泪,什么也没说,直到三天后,拿到了父亲的骨灰,小叔才泣不成声地说了一句:“哥呵,我还是要带你回家咧。”然后,转身用红肿的眼望着我说:“记着,你要是女子,我就不说啥了,可你是我哥唯一的男娃,三年后,你一定要回家给你爸立碑烧纸咧!。”说完,抱着父亲的骨灰盒,晃动着身子上车走了。
   三年来,回陕北给父亲立碑烧纸是我的心愿,更是我小叔的嘱托。为此,那年春天,我来到了父亲的老家——陕北黄陵太贤杏树咀秦尧科。
   杏树咀秦尧科有完全一样的窑洞,窑洞里是一样的摆设,一样的坑,一样的浓茶和旱烟,推门进去,常常弄不清是走错了人家,还是走对了。到村的当天下午,我真就走错了,一位长者双手捧着茶缸,毕恭毕敬地递给我,让我受宠若惊。第二天早饭时,我问小叔,小叔先是一惊,然后就把我训了一顿,说我做甚也不该去那儿。我问为什么,小叔说,别看他年岁大得多,可按辈他要叫你叔咧,那有长辈去看小辈的道理,并嘱咐我:以后可不敢乱跑,乱了礼节会让村里人笑话。
   原以为给父亲立碑烧纸是一件简单的私事,我怎么也没想到,大伯和小叔居然召集了全村的长者来家中商议,那阵势和跟城里人的股东大会没有两样。昏黄的灯光下,众人们在烟雾缭绕的土窑里,说过来讲过去,非常认真。我聚精会神地听着,愈听愈听不懂,像横版的书非要竖着看一样,字是认得,却不懂意思。各位长者的声音渐渐模糊了,隐约听见有人在我身旁说:“看把娃累成啥了么。”
   小叔和六哥叫醒我时,天已大亮了。村里人都在院里站着等我,我慌了,可小叔沉稳地说,不急不急。我扯过毛巾擦了把脸,跟着他们朝爸的坟地走去。在长一声短一声的哭声里,数女人们的哭声最为悲切。可是没多久,女人的哭声就掉在后面了,回头看时,她们全跪在村口,只有我们这些男人在继续朝前走着。我问小叔这是为什么,小叔在鞋底上磕了磕烟锅,不屑地说:“女人哭一万声,都不抵男人在坟前喊上半嗓子。”可在我的感觉中,那些女人的哭声,比我们男人悲切多了。
   杏树咀的女人不光是不能和男人一同上坟,还不能和男人同席吃酒吃菜,就是上学也有区别。临走的前一天,小叔从他众多的儿孙中,抓过两个光头小子来问我:“你是念过大书的人,你看这俩娃儿能出息么?”我不满地说:“只要用功,男孩女孩都能成”。小叔扫了一眼那些女孩说:“女子,将来奏(就)是泼出去的水么。”听此言,不知为什么,我心里就是不好受。
   临走的那天早晨,六哥的两个女儿拉着我去看她们的学校。
   小学校就在村头,几间土屋空荡荡的,可能是太早的缘故,孩子们还没有来。女孩们叽叽喳喳,讲着小学校的趣事。我却被操场地上一行一行的拼音和生字吸引住了。女孩们告诉我,这是她们的作业。
   “作业不是在本子上的吗?”
   “本子不够多,我们就在地哈(下)写么。”
   “大家都这样写吗?”
   “有的四(是)滴,有的不四(是)滴。”
   “那是谁不四(是)滴呢?”
   “男娃们。”
   “为什么?”……女孩们你推我让,吃吃地笑着,不想再多说什么。
   上课的哨声响了,女孩们央求我,要在这儿听她们读课文,看她们写字。我点头说好。于是,她们鸟一样飞进了教室。我蹲下来仔细看着这些用树枝、红砖块儿写的,异常工整的生字,鼻子眼睛一齐酸了。这时,像唱歌一样的读书声,从教室里传出来:“左右结构帮忙的忙,男耕女织种田忙……”我没有等她们出来在地上写字,也没有向那些女孩们告别,就悄悄地离开了我古老的杏树咀。
   后来,除了空气中那如同烟草干燥的气味外,陕北在我们记忆里,有了更多的滋味,这是那种三言两语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共 18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家乡的份量是相同的,对于家乡的记忆,却各有各的不同。这篇关于家乡的记忆文章,是以父亲病故为引子,作者回家乡为父亲立碑烧纸为主线,展现了陕北农村的风俗民情。例如:陕北的女人不能和男人同席喝酒吃菜,陕北的女人,不能到坟地哭奠亲人,陕北的女孩,也不能同男孩子一起享受同等的教育。这些风俗尽管十分落后,却没有学生娃因为买不起作业本,在操场上练习写字的情景,对我们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文章语言流畅,情感朴实,推荐阅读。(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124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5-11-23 15:27:29
  这篇文章对我最有冲击力的,是操场地上一行一行的拼音和生字,那竟然是陕北学生写在地上的作业。看来,“教育均衡发展”不能仅只是一句口号啊!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