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碰瓷”与“老人”(随感)

编辑推荐 “碰瓷”与“老人”(随感)


作者:心雨姐姐 布衣,477.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99发表时间:2015-11-24 08:40:02

据说,“碰瓷”是清朝末年的一些没落的八旗子弟“发明”的,他们没事儿就手捧一件赝品瓷器,在闹市里溜溜达达。这些人边转悠边寻找着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及讹诈对象下手。瞅准机会后,他们就蹭到行驶的人或马车边上,故意让人或者车“碰”他一下,手中的瓷器随即就落在地上摔碎了,这样一来,瓷器的主人就“义正辞严”地缠住碰他的人或车主,要求按名贵瓷器的价格给他赔偿,这是一种讹诈人钱财的劣质行当。而现今的“碰瓷”事件更为“任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形式也随着变化。原来都是一些无业者或者是一些地痞流氓做的事。现在,竟然有些老人也加入这个碰瓷的行列,让人啼笑皆非。
   “碰瓷”事件是现实生活中道德出了问题。2014年春晚的小品《扶不扶》是众所周知地的走红。他说出了大家真正关心的是:人倒了可以扶;人心倒了咱可就扶不起来了!
   “碰瓷”虽然是两个简单字,但是书写和阅读起来都让人感到惊心。一个“碰”字就给人很“痛”的感觉。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意外。意外的惊喜当然很开心,就不必多说。那么,意外的遭遇,我们每个人都有深深的感触。有实实在在的碰,或碰到四肢的某个部位,碰到脸上的某个部位,碰到身上的某个部位等等,不论碰到那个部位,都会给你一个实在的疼痛。轻者,疼痛感则小,一忍就过去;重者,疼痛感严重,那个痛感是难以言表的。有的人以“哭喊”、“咬牙”、“掉眼泪”等表示痛。更严重的以“撕心裂肺”或者“肝肠寸断”来形容,不管怎样都是一个“痛”;还有朦朦胧胧的“碰”,如”碰壁“、碰鼻子、碰瓷等都是一种引申的说法。我们常说的“不碰南墙不回头”这里“碰”的含义就是朦胧的,小学课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作者就提到一个“碰”字。当作者问到鲁迅先生的鼻子为什么是扁的时,鲁迅风趣地说:是经常碰壁的结果。这个“碰”字的含义就很深刻了,因为鲁迅先生总是遭到反对者的攻击。再说“瓷”,就是那种易碎的瓷器,从它的本质说就没有坚固的性能。那些珍藏家们,在珍藏上好的瓷器时,都是小心翼翼,唯恐不慎就会把价值连城的珍品弄碎。如果把瓷器的这种易碎的性能引申到事件中来,无论怎样说都无法把它完美化,因为它是易碎的物件,站不住理。不得不说那些碰瓷事件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道德修养问题。
   从历史看“碰瓷”事件都发生在年轻人的身上,因为那些人都是纨绔子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也就作罢。而现今的碰瓷事件却逐渐挪移到老人身上,这确实是一个让人费解的事情。因为老人是先辈,是铁定的受尊者,从年龄说是长辈当然受尊敬。常言说:他(她)们吃的咸盐比年轻人多,走的路也比年轻人远。他们是社会上一个受尊重的主体,正是因为他们历练了社会的风风雨雨,丰富了人生的积累,才得以人们的尊敬。在家里,我们都孝敬父母;在单位,我们恭敬老教授、老教师、老师傅;在路上,我们毫无犹豫地搀扶救助受伤的老爷爷、老奶奶;在公交车上,不论怎样累,怎样拥挤我们都会主动地给老人让座。这些都是何等的文明,又是何等的善良与纯粹啊!然而,有些老人竟然不作为。那些以”老“自居的先生们,经常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瞧不起后生;在小学,有的老师强奸女童,丧尽师德;在大学,有的老教授以自身权威的荣耀做赌注,做出出格的、低级龌蹉的事情,使大学校风混乱苦不堪言。这都是那些“老人”所为。再看看与老人有关的碰瓷事件。案例一:发生在2006年11月的南京“徐老太碰瓷”事件。一位年轻乘客彭宇与一位六旬老太徐寿兰在一公交车站相遇,彭宇匆忙下车,徐老太上车,就在这时徐老太跌倒,到医院验伤,发现需要更换人造股骨头之后,咬定陪同她前往医院的彭宇是肇事者,就这样彭宇在医院里陪护了三个月之久,耽误工不算,还窝心赔款。彭宇满身是嘴也说不清了,因为他是过路,又是匆忙救人,没有及时报警,后来事情变得尖锐复杂,在没有找到任何证据的情况下,经过法庭终审判决彭宇败诉;案例二:2014年5月新京报报道一则“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婆,反被诬陷索赔”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发地点四川达州,受伤老太蒋某系自己摔倒,正遇三个小学生中午放学,看到老太摔倒,他们学雷锋做好事,要把老奶奶扶起来送到家中。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位老奶奶一口咬定是被那三个孩子撞倒的。于是她把三个孩子的家长告到法庭索赔,家长不服告到中级人民法院,历尽很多周折,法院进行全权重新立案调查取证,最后洗清了三个孩子的清白!那位蒋老太被判“敲诈勒索”罪,看她年龄大,从轻处理行政拘留七天。案例三:近日新京报讯(记者李宁),网友雷女士发微博称,她在天通苑北救了一名醉酒老人,该老人却称是她所撞,随后,这名女子发微博寻当时目击者,引起网民关注。昌平交警支队称,老人身上无外伤,车辆也无剐蹭痕迹,从刹车痕迹等现场情况分析,应该不是雷女士所撞。还有一些老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管你是什么“灯”,反正,不管是车还是人都不会撞我,因为我是老人,撞倒了就给我治病。可是他(她)们就没有想到严重的后果。现在你随便到外面走走,你就会发现:在公园或路边,有谁还敢随意“搀扶”老人呢?在公交车上,还有多少人像从前那样踊跃地给老人让座呢?昨天一则新闻:一位老人倒在公路上,围观者达十余个,竟然没人敢碰那老人一下,最后还是那些好心人打110,警察来了才被送走。看后真的好痛心,如果在这徘徊的刹那生命就没了,该有多遗憾啊!
   为什么“碰瓷”事件都牵制到老人身上?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因为老人是注定的“经验”者,满腹的“智慧”牵引他们走那些不该走的歪道。他们自认自己聪明,却是忽略了一个“天理”。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它的逻辑定论:“只要下雨,地面就湿,而地面湿,不一定就是下雨。”。老人就是老人,要行得正坐得端,给年轻人做个榜样。要让人们从心里敬佩老人,才是真正的老人。中国有句俗语,就是说:上梁正,下梁不歪。我们做老人的应该纯粹地“正”起来,才能让后人敬佩!
  
  

共 23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娓娓道来,旁征博引,从历史上清朝就有的“碰瓷”不良习气谈起,有的放矢,举了很多例子,重点谈到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个别老人不讲道德,参与“碰瓷”的事情,提出老年人要行得正坐得端,给年轻人做个榜样。要让人们从心里敬佩老人,才是真正的老人。佳作举例详实,论证严谨,有极强的说服力和启迪意义。推荐阅读!【编辑 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5-11-24 08:54:51
  非常欣赏作者的这篇佳作,具有极强的启迪意义和教益!是传递正能量的佳作。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