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关羽爵号辨误

精品 关羽爵号辨误


作者:罗沧 童生,698.3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07发表时间:2015-11-25 18:38:13

明朝张岱《夜航船·汉寿》云:“在四川保宁府广元县,汉封关公为‘汉寿亭侯’。汉寿,邑名。亭侯,爵名。后人称‘寿亭侯’者,误。”——题记
  
   西晋陈寿《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云:“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关羽是何许人也?关羽是三国蜀汉大将,即今山西省运城县解州镇人氏。东汉末年关羽跟从刘备起兵,与刘备、张飞在桃园三结义。刘备为曹操所败,关羽被俘后,颇受曹操厚待,并且封为汉寿亭侯,然而关羽仍旧归返刘备。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曹魏,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曹操大将曹仁于襄阳郡,威震华夏,达到军事上的顶峰。然而荆州后方空虚,东吴吕蒙以白衣计,乘机夺回荆州。关羽久攻襄樊不下而撤退,因荆州被东吴攻占,在撤退路上士卒离心而逃亡殆尽,故关羽则被吴军擒获,后来遭到杀害。
   关羽以“忠义”著称于世,德行被封建统治者所渲染,并加以神化,尊称为“关公”和“关帝”。如今华北地区广大农村中建有“关帝庙”,俗称为“关老爷庙”。
   历代朝廷对关羽多有封赏,清朝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尊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尊为“五虎上将”之首,清朝毛宗岗称为“演义三绝”的“义绝”。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百官五》云:“列侯,所食县为侯国。本注曰:‘承秦爵二十等,为彻侯,金印紫绶,以赏有功。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后避武帝讳,为列侯。’武帝元朔二年,令诸王得推恩分众子土,国家为封,亦为列侯。旧列侯奉朝请在长安者,位次三公。中兴以来,唯以功德赐位特进者,次军骑将军。赐位朝侯,次五校尉。赐位侍祠侯,次大夫。其余以胏附,及公主子孙奉坟墓于京都者,亦随时见会,位在博士、议郎下。”
   这里记载了汉代侯位封爵的情况和等级,汉魏分有列侯、亭侯、县侯、乡侯、都乡侯、关内侯、关中侯和名号侯等几种爵位。侯一是爵位名之意,一是秦汉亭长下属之意。
   列侯是秦国军功爵位的最高一级,原名为彻侯。后因汉武帝刘彻避讳而改名,又称作为“通侯”。列侯有封地,根据封地的大小,又分为县侯、乡侯和亭侯。
   县侯是最高级别的侯爵,封地过万户者,俗称为“万户侯”。例如汉末袁绍,被封为邺侯。
   乡侯是县下一级行政单位的侯爵,以一乡或数乡为封地。例如汉末张飞,被封为西乡侯。
   亭侯是乡下一级行政单位的侯爵,以一亭或数亭为封地。例如汉末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
   都乡侯是位于列侯倒数第二级,在都亭侯之上,有封地和食户三百。
   都亭侯是位于列侯倒数第一级,在都乡侯之下,有封地和食户二百。
   关内侯是秦国军功爵位的第十九等,在列侯之下,有封地和食户一百。
   名号侯是只有名号而没有封邑,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在关内侯之下。例如汉末李通,被封为建功侯。
   关中侯是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无封邑,为虚封,在名号侯之下。
   亭侯为汉魏列侯之一,又称为亭伯。例如汉末曹腾被封费亭侯,刘备被封宜城亭侯。又如西汉陆贾《楚汉春秋》记载,汉高祖封许负为鸣雌亭侯。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文帝纪》云:“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嗣王之庶子为亭侯,公之庶子为亭伯。”
   西晋陈寿《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云:“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据此可知关羽解了“白马之围”,被曹操奏请汉献帝封为“汉寿亭侯”。实际上“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不是为“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而是为“臣松之以为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
   汉寿,西汉为武陵郡索地,东汉时取“汉朝江山,万寿无疆”之意,始有“汉寿”之名。三国吴改“汉寿”为“吴寿”,孙权赤乌十一年,改“吴寿”为“龙阳”,所属武陵郡。
   中国历史上有汉寿令、汉寿伯相、汉寿县伯、汉寿县子和汉寿左尉等,与“汉寿”有关的官名和爵号。
   汉寿令,例如唐朝姚思廉《陈书·钱道戢传》有云:“钱道戢,字子韬,吴兴长城人也。父景深,梁汉寿令。”
   汉寿伯相,例如南朝梁沈约《宋书·州郡三》有云:“汉寿伯相,前汉立,后汉顺帝阳嘉三年更名。吴曰吴寿,晋武帝复旧。”
   汉寿县伯,例如南朝梁沈约《宋书·自序》有云:“高祖践阼,以佐命功,封汉寿县伯,食邑六百户,固让不许。”
   汉寿县子,例如南朝梁沈约《宋书·王镇恶传》有云:“署中兵,出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以讨刘毅功,封汉寿县子。”
   汉寿左尉,例如湖南常德南坪岗古墓群中,有东汉时汉寿左尉墓,墓中出土一枚阴刻“汉寿左尉”的滑石印章。
   现据有关文献记载可知,关羽的爵号“汉寿亭侯”之“汉寿”,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地方:一为武陵汉寿,有人认为武陵郡索地,即是关羽的封地。一为蜀地汉寿,有人认为葭萌改名汉寿,因关羽封地故名。或为武陵和蜀地兼有之说,有人认为关羽曾经两次受封赏,武陵和蜀地都有关羽的封地。
   武陵汉寿说: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郡国志》云:“汉寿,故索,阳嘉三年更名,刺史治。”清朝赵一清《三国志补注·刘放传》云:“魏寿,即汉武陵郡之汉寿县也。关羽始封于此,魏改曰‘魏寿’。又以封放,而蜀因改‘葭萌’为‘汉寿’。”由此可知武陵郡“索”地即“汉寿”,而“魏寿”是“汉寿”的改名。汉寿不但是汉末关羽的封地,而且也是三国魏刘放的封地。
   蜀地汉寿说:清朝阮元所编《尔雅注疏·卷七》有云:“梓潼汉寿,此本广汉葭萌县。建安二十五年,蜀先主改名汉寿县。”后晋刘昫《旧唐书·山南道》云:“绵谷,汉葭萌县地,蜀为汉寿县。晋改晋寿县,又分晋寿置兴安县,隋改兴安为绵谷。”又云:“葭萌,汉县。蜀为汉寿,晋改晋寿,江左改晋安。隋改葭萌,取汉旧名。”据此可知蜀地“汉寿”是“广汉葭萌”,所属蜀地梓潼郡。然而“汉寿”之名是刘备所改,晋朝又改名为“晋寿”,隋朝再复名作“葭萌”。
   两地兼有说:清朝赵一清《三国志补注·贾诩传》云:“武陵郡汉寿故索,阳嘉三年更名。魏改为‘魏寿’,故蜀又以‘葭萌’为‘汉寿’也。”又《关羽传》有云:“蜀以葭萌为汉寿县,而关公佐命元勋,更不易封。岂以赐命汉朝,故特改斯名以宠异之。”清朝张镇《古印考辨》云:“汉寿亭侯之封,宜凡有二:一为曹操,一则当属刘备。”又云:“是时封拜元勋,张益德等诸将,各已得侯,宁于帝而不别加锡秩乎。夫帝既以操为汉贼,亦岂乐以其所有之爵自荣。即昭烈开国酬庸,以褒将帅,唯当宠之新命。趣为刻印,安有使仍故侯。无所旌异而遂可以服英雄之心,宏霸王之略哉。既改‘葭萌’为‘汉寿’,因即以封帝。”由此可知关羽的爵号“汉寿亭侯”:如是武陵汉寿,则是曹操所封。如是蜀地汉寿,却是刘备所封。然而“葭萌”改名“汉寿”,都是因关羽的两次封地所得。
   元代许多曲剧有“寿亭侯”的字样,例如在《操勘吉平》中有“尔能降我,封尔寿亭侯”,在《关公袭车胄》中有“帝见关公虬髯过腹,心中大喜,官封寿亭侯”,在《关云长千里独行》中有“张飞问二哥哥在何处,先主具说关公扶佐曹操,官封寿亭侯”。又如元杂剧有《寿亭侯怒斩关平》和《寿亭侯五关斩将》等,都将关羽的爵号称为“寿亭侯”。
   关于“寿亭侯”的误解,在北宋湖北荆门玉泉的关帝庙里,存有直径四寸的一方“寿亭侯印”。宋朝洪迈《容斋四笔·寿亭侯印》有云:“荆门玉泉关将军庙中,有寿亭侯印一钮,其上大环,径四寸,下连四环,皆系于印上。相传云:‘绍兴中,洞庭渔者得之,入于潭府,以为关云长封汉寿亭侯,此其故物也,故以归之庙中。’南雄守黄兑见临川兴圣院僧惠通印图形,为作记。而复州宝相院又以建炎二年,因伐木,于三门大树下土中深四尺余,得此印,其环并背俱有文云:‘汉建安二十年寿亭侯印。’今留于左藏库。邵州守黄沃叔启庆元二年复买一钮于郡人张氏,其文正同,只欠五系环耳。予以谓皆非真汉物,且汉寿乃亭名,既以封云长,不应去‘汉’字,又其大比它汉印几倍之。闻嘉兴王仲言亦有其一,侯印一而已,安得有四。云长以四年受封,当即刻印,不应在二十年,尤非也。是特后人为之以奉庙祭,其数必多。今流落人间者,尚如此也。予为黄叔启作《辨跋》一篇,见《赘稿》。”
   宋朝洪迈首次对“寿亭侯印”进行考辨,认为荆门玉泉关帝庙中“寿亭侯印”是伪造,因伪造人不懂历史故误刻。后在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和清朝宋荦《筠廊偶笔·上卷》等书中,也赞同洪迈的辨误观点,认为不应该去掉“汉”字,误称作为“寿亭侯印”。
   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云:“《荆门军?图经》,关将军庙在当阳县玉泉山。绍兴初,潭州人有得其印于水者,二十有三年,寺僧法源白于高使君,得公牒,之潭取之,归于寺,其文为‘寿亭侯印’四字,方广一寸有半,其上有穿,穿有环,广如其印。又其上,并二环,各广七分,加其半以为之长。色皆刚莹异常。铜环,古所以佩也。三十有二年,艮斋谢先生自夷陵考试回,尝见之。《荆门太守卫公录》云:‘余幼时,侍先公为湖南提举常平时,得观之,印方二寸余,纽上有双环,阔可六七寸,篆不古,非汉魏间字体,莫可推晓。’或云:‘晋宋以下,别有封寿亭侯者,亦未可知。’予以庆元中,因职事,尝于左藏封椿库见之,如其制。又有关南司马一印,字皆作叠篆,不知何时在左藏,则是别有此二印也。毗陵人张驹千里好古,曩尝云:‘建炎二年六月,复州宝相禅院因科修城木,于三门前大树下,劚四尺余,得此印。环上刻建安二十年寿亭侯印。’今环上却无此字,又与荆门军所载不同。”
   清朝宋荦《筠廊偶笔·上卷》云:“楚江富池镇有吴王庙,祀甘将军宁也。宋时以神风助漕运封为王,灵显异常,舟过庙前必报祀。有鸦数百,飞集庙旁林木,往来迎舟数里,舞噪帆樯上下,舟人恒投肉空中喂之,百不一堕。其送舟亦然,云是‘吴王神鸦’。洞庭君山亦有之,传为柳毅使者。阮亭云:‘巫峡神女庙亦有神鸦送客,予曾见之,得食辄入峡半石洞中,不柄林木。’大内有‘寿亭侯印’,方一寸,瓦钮连环,四刻‘寿亭侯印’朱文四字,翡翠灿然,旁有痕,似嵌宝玉取去者,先文康尝印取一纸宝玩之。此印流传不一,详《容斋四笔》中。”
   关羽爵号“汉寿亭侯”的“汉”字,后人误以为是“汉”朝,故而将爵号误称为“寿亭侯”。有人发现称为“汉亭侯”有误,从而对其进行勘误。例如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有云:“且说曹操见云长斩了颜良,倍加钦敬,表奏朝廷,封云长为‘汉寿亭侯’,铸印送关公。”清朝毛宗岗对此评改云:“汉寿地名,亭侯爵名。俗本此处多讹,今依古本削去。”又如清朝张廷玉《明史·京师九庙》有云:“汉寿亭侯关公庙,永乐间建。”又《南京神庙》云:“关公庙,洪武二十七年,建于鸡笼山之阳,称‘汉前将军寿亭侯’。嘉靖十年订其误,改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
   关羽的爵号“汉寿亭侯”,到底是“汉·寿亭侯”,还是“汉寿·亭侯”呢?例如在明朝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汉寿亭》、清朝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和清朝赵翼《陔余丛考·汉寿亭侯》等书中进行考辨,认为称“汉寿亭侯”是“加以‘汉’字而后受”的误传了。
   清朝毛宗岗《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评云:“今人见关公为汉寿亭侯,遂以‘汉’为国号,而直称之曰‘寿亭侯’。即博雅家亦时有此,此起于俗本《演义》之误也。俗本云:‘曹瞒铸寿亭侯印,贻公而不受,加以汉字而后受。’是齐东野人之语,读者不察,遂为所误。夫汉寿,地名也。亭侯,爵名也。汉有亭侯、乡侯、通侯之名,如孔愉为余不亭侯,钟繇为东武亭侯,玄德为宜城亭侯之类。《蜀志》:‘大将军费祎,会诸将于汉寿。’则‘汉寿亭侯’,犹言‘汉寿’之‘亭侯’耳。岂可去‘汉’字,而以‘寿亭侯’为名耶。鸡笼山关庙内题主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之神。’本自了然,余则谓当于外额亦加一‘汉’,曰‘汉汉寿亭侯之祠’,则人人洞晓矣。俗本之误,今依古本校正。”

共 729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关羽的爵号“汉寿亭侯”,到底是“汉·寿亭侯”,或是“汉寿·亭侯”,还是“汉寿亭·侯”呢?作者联系丰富的历史著作,对关羽的封号进行详实严谨的考证和分析,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给人深刻启迪。作者的治学之严谨值得学习!【编辑 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126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5-11-25 19:10:47
  作者的文章启迪人们治学需要严谨的精神,扎扎实实,严谨论证,结论才令人信服。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2 楼        文友:乔治桑        2015-11-26 10:19:14
  拜读此文,受益匪浅,老师的治学严谨让人叹服!
我夜观星象,你命犯煞星,掐指一算,你命里缺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