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寂静之声

编辑推荐 寂静之声


作者:如匪浣衣 白丁,8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66发表时间:2015-11-27 21:28:09
摘要:易卜生在《当我们这些死者苏醒时》一剧中轻声发问:“玛亚,你听见寂静了吗?”如果是我,我要回答:“是的,我听见了。而这正是牵动我内心的声音。”

易卜生在《当我们这些死者苏醒时》一剧中轻声发问:“玛亚,你听见寂静了吗?”如果是我,我要回答:“是的,我听见了。而这正是牵动我内心的声音。”
   ——题记
  
   窗外是层峦起伏的群山,它们伫立在缭绕的薄雾中。夕阳还在,黑夜尚未完成它的大一统。老家的阁楼上,我正埋头翻阅资料和字典,如干渴的人汲取知识的甘泉,同时也为开学的竞赛做准备。等我再度抬头,黑夜已经掌握天下,万籁俱寂,乡村已经酣然入梦了——竟然十点了。这就是我在乡村的生活——我发现,当这个世界越来越喧闹时,我的日子却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我晃了晃有些迷糊的脑袋,推开了窗户。窗外有几颗孤星在闪烁,一列高铁长鸣着划过远方,那悠悠的鸣声消失在天际。我蓦然发觉,留下的此刻,千山无语,万籁无音,宁静压倒一切。但是,这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不是井中的死水,而是解冻的江河。我想起,在两年之前,我也像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不懂寂静,不敢孤独,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当时的生活变成一道动荡不宁的喧闹急流。
   而如今……我想着,微微闭上眼睛: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动荡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冲撞曲折之后,我的小小的生命之河仿佛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森的湖泊。我想,这是因为我的成长听见了寂静之声,从而懂得了孤独是人的养分。而此刻,夜的寂静就在我的眼前、我的四面,它们像是海浪在扑打河岸,最终会引领我流入海洋……我听见欧洲戏剧大师易卜生轻轻问过:“你听见寂静了吗?”此刻,我回答:“是的,我听见了。”
   把双手伸出窗外,侧耳倾听。我想起贝多芬在耳聋的时候创造了音乐的奇迹,他一定是听见了寂静的声音吧?是不是也许所有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哲学家都能够有这种“第二听觉”,并且能把它们发挥到极致呢?……我一边想着,一边倾听着。
   渐渐的,我听见了群山孤岭的合唱,那合唱里有草叶的鸣响。那是我和奶奶的脚掌轻轻碾过满地的草叶与枯枝,到山上的自家菜地里择菜——菜茎折断是清脆的喧哗,根离泥土是沉闷的呻吟;我听见溪水河塘的合唱,听见一条鱼甩尾入水,哗啦啦地漾起一层层年轮——那鱼难道是今早我和爷爷钓鱼时,不小心放走的那一条?我还听见了星月的合唱,听见弟弟一边叫着“萤火虫在那边!”,一边拉着我在乡间小路上飞奔。他胖乎乎的手指指着一抹微光,我拿网使劲一捞,小虫却跳了一个八字舞,悠然逃离……这些无声之声像是海洋,汹涌在我的内心,当一切乐音突然休止,我听见窗外山川万物从虚无中远远走来的足音。那是空谷里的跫音,那么空灵,那么天真;那些寂静之声,本就在我的内心深处。
   薇拉在《俄罗斯的暗夜》中说:“此时此刻,我们更能够倾听过去的诉说。”这过去的诉说,是从苏格拉底、荷马开始的伟大死者的诉说。我恍惚中起身,仿佛接受了神的旨意,从书架中抽出从前“半途而废”的柏拉图《理想国》。那些从前艰涩难懂的玄机,此刻却向我微笑挥手,令我如醍醐灌顶……我忽然意识到,思想似乎没有声音,书海是一片大寂静。但是这些无声之声,却已回响了千年、万年!
   黑夜里。孤灯下。山河在寂静合唱,哲人在喃喃独语。这是寂寞之声,这是丰富的安静。我坐在床上倾听柏拉图伟大的独白,它们汩汩流进我的血脉,也终将成为我灵魂的一部分。这些都是寂静的声音,这些都是寂静的合唱,是丰富的安静。
   难道还有人在质疑吗?山河?山河有声音吗?有!它们本身就是声音,不然怎么激发出中外墨客、今古骚人呐喊出瑰丽的词句,雄壮的强音?书本?书本真的有声音吗?有!哲人几个世纪前的呢喃,引领多少迷茫者喊出心中的声音!这,是寂静之声的力量,这声音,牵动我内心的声音,这声音,理应牵动所有人内心的声音!这声音,让每个人学会成长,这声音,让每个人敢于担当!
   原来,这才是寂静,这才是真正的寂静之声!周国平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寂静之声,就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的旋绕。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的宝藏。精神世界不仅有书籍的赐予,还有自然万物的神谕。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我们不能在其中达到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也正是我讲述山川合唱、哲人独语的本质。
   但是,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可以有内容的。但是,大多数热闹不管外表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他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喧嚣的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此刻,易卜生又在轻声发问:“你听见寂静了吗?”我想,我们所有人应该这样坚定地回答:“是的,我听见了,它是寂静之声,是丰富的安静,是我内心深处的声音。”

共 19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鸟鸣山更幽”,因为静而能听到更为丰富更为深邃的声音,文章从哲理的角度分四个层次层层深入地解读了寂静的内涵。文章由夜晚的寂静展开思维,讲述了作者对寂静的看法:“不是封闭,不是井中的死水,而是解冻的江河。”揭示了文章所说的寂静的活力特点。寂静能让我们看到喧嚣中看不到的东西,作者和奶奶的脚步声,小鱼入水的声音,星月合唱的声音……没有寂静,哪里去聆听这些美妙的声音?这揭示了寂静内涵的丰富特点。作者又自然之音,想到了书的寂静,想到了思想世界的寂静,这些寂静带来了哲学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寂静的内涵又深入了一层。文章第四个层次,是山河的声音,山河的声音是真正的寂静,它让每个人敢于担当。文章结尾,把寂静和喧嚣对比,再一次揭示了寂静的巨大魅力。学会珍惜寂静,学会拥抱寂静,学会运用寂静吧。【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5-11-27 21:54:37
  文章采用层层深入的构思方法,由浅入深地揭示了作者对寂静含义的理解,写出了文章的哲理性和思想性,写出了深刻性。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