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百味文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百味】圆梦 (小说)

编辑推荐 【百味】圆梦 (小说)


作者:晴空依旧 秀才,1206.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77发表时间:2015-11-30 09:40:37
摘要: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山里人有多少梦?我能做什么?

我沿着这条山路向前走,边走边欣赏这山里美丽的晚秋。红红绿绿的叶子当中,时不时恰到好处地点缀点金黄色。因为是晚秋,叶子经过了霜的洗礼,但还没来冻,因此叶子并不枯黄,属于那种亮黄色。这红黄绿三种颜色都很惹眼。“哇!太漂亮了!”我不禁一阵欣喜,好久不见这美丽的景色了!山的对面是果园,两山中间是水库。仿佛置身于画中。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庆幸今天没有开车,而是骑了电动车走这段路,才有机会欣赏这一路美景!于是我停下车子,打开手机,记下一路美景,一路心情。
   这是辽西北的偏远山区,我从妈妈出来,走在去基地的路上,因为没有开车,才能走走停停;我使劲睁大眼睛,尽量不放过一草一木。路,就如你们在照片上看到的一样,是沙土和石子路。是五个月前,我刚来这里时,正在修这条路,说是柏油路面,可能是资金问题,到现在仍然没铺油柏。路不是很宽,窄的地方还容不得两辆并排行驶的机动车,路面还有许多突出的石头,高低不平,比起以前,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我一路走,一路想:这条路,崎岖蜿蜒,坑坑包包,就像人生一样。是啊,有谁的人生路是平坦的,一帆风顺的,都或多或少遭遇过大大小小起伏跌宕和不同程度的挫折。不同的是,有的人把挫折当成了前进的动力,继续沿着自己的目标匍匐前行,踢开路上的绊脚石,扒开丛生的荆棘,哪怕被刺得鲜血淋漓,始终相信最美丽的景色就在不远处,最终达到了目的。而另一些人,经不起挫折与失败打击,在困难面前低下了高傲的头,就此停滞不前,或者退回去,另寻它路。岂不知,人生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因此,来来回回折腾了几次之后,人生美好时光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最后不得不慨叹,人生短暂而一事无成。
   我一边拍照,一边前行。走过这段比较平坦的石子路,前方便到了最危险路段,路开在半山腰,上面是几十米的悬崖,下面也是几十米的悬崖。悬崖下面是四十年前修的水库,这路也是那时用雷管炸出来的。那时全乡,不,是附近几个乡的人都到这里来修水库。那时,没有钩机,也没有铲车,连最简单的农用机动车也没有;人们用锨和镐来挖,刨。炸开的岩石,大的用大铁锤砸成小块,能直接搬走的搬走,碎的装进框里,一人挑两小筐。两只小筐,是一副挑筐;每只挑筐有四条梁构成,每一侧的两条,在顶端用铁丝或细绳绑在一起,再用五六寸左右长的,结实的绳将两侧的梁连接起来;用来挑筐的扁担插在这条短绳下,用肩膀顶在扁担中间,一头一只筐就挑起来。走起来两只筐颤颤悠悠的大姑娘会偷偷地溜一眼,看哪个漂亮的小伙子走的带劲。而小伙子有时也会故意让挑筐颤悠起来,吸引姑娘的眼球,那种感觉好像挑的不是土或石块,而是宝贝一样开心,来劲。那时用来装土的工具,除了挑筐,还有抬筐,比挑筐大,结构没什么差别。两人抬一大筐,因为要三点成一线,否则走起来不得劲。那时比较先进一点的工具,听爸爸说就是从三国时的“木牛流马”演化来的手推车,使用起来比较方便。马车,牛车和小驴儿车,适合向比较远一点的距离运输,半山腰开的这条路,把石块扔到悬崖下就行下,没有磨车的地方,所以,人们就像“愚公移山”那样,把用雷管炸下来的石块,一筐一筐地移到另一边。
   父亲和母亲都参加过修这条山路和悬崖下的水库。听父母讲,那时人们不管天气是冷是热,没有人偷懒耍滑,每个生产队,都有任务,人们比着份干活。有时候,几个生产队之间也会互相帮助,毕竟都是上下庄住着。,离家远的生产队,用马车拉去带粮食和菜,在附近村子,农民家里做一大锅高粱米饭,再熬一大锅白菜或罗卜,没有拉水的就那么吃。爸爸妈妈说,那时人们就靠着“愚公移山”的精神,从七一年动工到七四年竣工,整整修了三年。那时谁也没想到,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想想那时候的艰苦,再看看现在,真是天壤之别!都是党的政策好,老百姓才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这座水库,在那些年干旱时发挥了巨大作用。每逢干旱,就用这个水库里的水进行灌溉农田。那时候农作物品种齐全,生产队除了玉米,高粱之外,还种麦子,油菜和棉花;还有各种豆类和马铃薯,地瓜西葫芦等蔬菜。水库定期放水,用于灌溉。记得有一次,我们村正在浇棉花,我和几个小伙伴,在地里挖野菜,看到水渠里有水,就放下筐子,铲子,来到水渠边上玩水,结果不小心把外婆给我做的新花鞋掉在了水渠里,我急的大哭起来。
   “快叫人过来捞。”小云说着就喊在地里干活的父亲“老爷!老爷!快过来!我二姑的鞋掉到水渠里了!”
   在地里干活的父亲,就急急忙忙跑过来,看我光着一只脚,蹲在水渠边上哭。父亲想帮我捞上鞋子,可是水太深,又太猛,附近又没有人家,找不到打捞的工具,父亲急的一直重复着:“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这时,和父亲一起在地里干活的几个人也过来了,可是都没有办法。
   “都这半天了,早就被水冲跑了!回家吧。”小五子说。我听了这句话哭得更厉害了。因为,那时农村都很穷,只有过年才能穿上一件新衣服,一双新鞋子。这双鞋是外婆用别人裁衣服,裁下来没用的小布条,外婆把这些五颜六色的小布条,一小条一小条地对在一起,给我和姐姐每人编了一双漂亮的鞋子。花了外婆多少休息时间就不说了,现在,这鞋子就剩下一只怎么穿。我能不心疼吗!
   “别哭了,明个儿我再去裁缝铺多要点好看的布条,让你姥姥再给你做两双”。爸爸一边安慰我一边帮我擦去眼里的泪水。然后,背起我向家里走去。这件事到现在已经有四十二年了,我仍记忆犹新。爸爸温暖的背,让我忘记了鞋子被水冲走的事,我在爸爸的背上,美滋滋的。从那条水渠到我家有二里多路,爸爸背着我,累的气喘嘘嘘的,而我,当时竟然不知道为什么,不让爸爸停下来歇一会儿呢!现在想想,我那时太自私了。我常常想,如果父母真的有一天老了,走不动了,我有没有勇气像父亲背起我一样,毫不犹豫地背起他们走在路上呢?如果我能背着他们,那他们的感受会不会和我在他们的背上一样。
   如今外婆已经去了天国十多年了,因为忙于奔波,我竟没有到外婆的坟前烧过一张纸,真是惭愧!但是,外婆给我做的漂亮鞋子,我永远也忘不了。外婆教我绣花,教我纳鞋垫的一幕幕,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外婆再临走的前一年在我妈妈家住了半年,那年外婆八十四岁,她好像知道自己要走了,给我纳了四双鞋垫。我那时在在地上班,就在双休日回家看外婆和爸爸妈妈。记得那天我又回去时,外婆把纳好的鞋垫拿给我,对我说:“这鞋垫留着当念想吧。”当时外婆的身体很好,也没太在意,因为人上了年纪都好说这样的话。秋天,两个舅舅打工回来,来看一次外婆,外婆不想回家,舅舅们收完秋又走了。上冻时回来,把外婆接回去了,不到半个月,大舅家表弟来接妈妈,说外婆夜里下地时摔着了,不省人事,在医院抢救。妈妈心脏不好,怕万一外婆有事,妈妈受不了,走时给她带了速效救心丸,以防万一。结果我们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外婆因脑溢血,抢救无效而离开了人事。庆幸的是,妈妈没有心过度悲伤,而犯心脏病。我因为单位忙,没能见外婆最后一面。外婆给我的那四双鞋垫,我没舍得垫,一直保存到现在,想念外婆时就拿出来看看,说说话。前几年,每到清明妈妈就回家去给外婆扫墓,我给妈妈拿点钱,让替我给外婆买两张纸儿和供品,也算是做晚辈的,尽一份孝心吧。近几年,妈妈也老了,交通还不方便,年轻人都不在家,没有人接送妈妈了,妈妈也就没去给外婆扫墓,但总是我们一回家就念叨:“你们谁能在家呆两天,我去给你姥姥上上坟去。都好几年没回去上坟了。”其实,不让妈妈回去的原因不仅仅是我们没功夫,怕妈妈想起外婆伤心,毕竟妈妈再过两年也是八十岁的人了,身体又不好,不想让她来回折腾。因此每当妈妈提起要给外婆上坟时,我们都会找各种去不了的理由。后来,我告诉妈妈说城里人,都在十字路口或大桥边上烧纸祭奠亡魂,让妈妈在离家不远的十字给外婆烧点钱就行。而且我还告诉妈妈,我每年都会在十字路口给外婆送钱,外婆不缺钱花。这样妈妈的心就得到了安慰。
   我继续欣赏这里的美景,继续拍照。山环抱着水,水倒映着山,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总会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家乡的人们在富民政策下,大规模的农田开发成蔬菜保护地,建起成片的温室大棚,有原来的一年只收一茬,变成了两茬,增加了许多收入。蔬菜需要灌溉,而近些年,由于环境污染,气候上升,干旱,水库里已经没有可以用来供大棚灌溉的水了。于是,各村开始用打钻打深水井,几栋大棚用一眼深水井就足够了。这水库自然就没了用武之地。但有头脑抓住商机的人让这座水库焕然一新,把水库承包下来,利用这天然资源,把这里开发成了风景区。在水库里养了鲤鱼,鲫鱼,鲢鱼,罗非鱼等好多种鱼,还有虾和螃蟹;虾和螃蟹是北方水库里少见的;修建了钓鱼场,开了特色饭店。在对面的山上种植苹果,梨,桃和李子等果树,每天来这里观光的和品尝特色风味的人络绎不绝,这些人可以自己钓鱼,拿到饭店来做,也可以带回家。钓鱼按天收钱,不按掉上来的多少条。来旅游的人还可采摘到新鲜的水果。听说老板每年收入二三十万呢!在农村,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快到水库的尽头是两个镇的交界处,路在这里发生了变化,需要拐之字形的弯,弯很急,因此,我格外小心。为了避免出现加大电量的失误,我关了电源,刹着闸,一只脚擦拉着地,慢慢地向下滑。走过这危险路段,是一段平坦的水泥路,我也就踏上了另一个镇的地盘。这里我并不陌生,刚毕业那年我来到这里支教,一呆就是十年,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如今,这些学生都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了家,有了孩子。而我,送不是与这条路有缘,我所在的学校,在我调离的那年暑假,被合并。我所住的家属院,后来成了某人的养鸡场,学校成了菜市场。今年,我在和朋友合作一个项目,把地点选在了这里,距离我十五年前离开的学校有三里远。而巧合的事情偏偏又那么多,变成了菜市场的学校,在我今年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市场拆除,正在建一所小学,现在还没有竣工。可我不是来这里支教,而是来这里创业。十五年了,虽说这里进行了规划,铺上了柏油路,原来参差不齐的房屋,被平顶所代替;但毕竟是偏远山区,这里的人们并没有真正摆脱贫困。我之所以把项目选择在这里,期中一个原因是和这里的美丽景色有关,我想把我的基地建成山庄;另一个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我在这里十年和这里的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走后我也来过几次,每每看到还有几个脏兮兮的孩子从农舍里跑出来,不管不顾地做着原始的游戏;听到还有娃子,已经实行了义务教育,还因为每月的二三百块钱生活费,不得不放下书本,出外打工时;我的心里暗自垂泪,贫穷一代接着一代,愚昧使一些人不愿意走出大山。恶性循环,生活在山里的人们,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呢!
   机会来了,去年朋友想来农村发展,让我帮忙物色一块山地,我考虑再三,就选择了距离学校三里远的一个废弃果园,作为基地,向当地棚户推广,他们可以自己经营,还可以跟公司合作,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回收产品。这样既能解决一部分人不能外出的问题;那些掏不起生活费的孩子,还可以纳入到我们的希望工程项目“绿色希望”里,接受赞助,继续读书。我要带领这里的人走上富裕的道路。说干就干,今年四月份,我们在这里建成了第一个食用菌,药用菌基地。周末,基地没有工人干活,我回家看看老爸老妈。今天天气晴好,就想骑车出来溜达溜达,享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
   踏上这段水泥路面,就没有坑坑洼洼,我打开开关,给足电量,骑上车子,和这里的秀美山水说声再见!一路飞奔!迎着灿烂的阳光,去实现我美丽的梦想!

共 46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杰作。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给读者娓娓地讲述着主人公支教时候的动人故事儿,作者把主人公回到曾经支教的辽西北山区,欣赏不尽的山区晚秋风光边走边拍摄下美丽自然风光作为全文的开始,然后,很自然地展开回忆,向读者述说着当时山区贫困的面貌和山区人民不向贫穷低头,愚公移山,战天斗地精神文章用委婉而巧妙的手法,反映了当时的贫穷情景,主人公的外婆用裁下来的五颜六色的小布条为她做了一双花布鞋,而这双花布鞋偏偏又不小心掉进了水渠里,导致一场虚惊。作者的写作技巧可以说得上是独到和完美的,不管是述说过去山区的贫穷,还是歌颂改革开放后山区面貌的巨变都是很自然地,运用自如地真实地描写,在作者笔下没有否定过去贫困山区人民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和意气风发的生龙活虎之局面。作者文章的结尾也相当巧妙,主人公的夙愿:。变成了菜市场的学校终于又建立了学校。作者笔下的主人公有着勇往直前地精神状态,她对生活总是那样乐观,那样自豪,那样充满信心,在她面前永远是灿烂的阳光。【编辑:章社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晴空依旧        2015-11-30 11:19:29
  感谢张老师的精准编按,您辛苦了。敬茶!
晴空依旧
2 楼        文友:晴空依旧        2015-11-30 11:21:50
  谢谢老师的鼓励!百味有您更精彩!遥祝安康!
晴空依旧
3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5-11-30 16:54:04
  自然朴实的文风,读来令人动容!很好的佳作,感谢赐稿,祝福创作愉快!
清心如云
回复3 楼        文友:晴空依旧        2015-11-30 19:49:14
  谢谢老师的鼓励。遥祝冬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