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憧憬】我的“织女”生涯(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憧憬】我的“织女”生涯(散文)


作者:青青芳草地 秀才,165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6发表时间:2015-11-30 18:26:12
摘要:一件精美的手工毛衣已经不仅仅是一件毛衣,更是一件手工艺术品,还有那里面满满的爱。

【柳岸.憧憬】我的“织女”生涯(散文) 封建社会教条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里面的“才”指的是书本知识,可不包括教养和女红。教养不在此篇谈论之列,暂且不提。旧时女红可是女子必学的技艺,织布、做衣服、做鞋子、绣花等等要是学得不好,只怕嫁人后要落人耻笑。新社会不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社会有了很细的分工,对女孩子再没有女红功夫的要求。现在女孩不再为不会女红而觉得羞耻,这就是证明。不过在一些有传统和推崇纯手工制作的人群里,各种女红技艺仍然在传承着。只是这越来越像一种各人兴趣爱好了,而且是一种有点怀旧情结的兴趣爱好。在各种女红技艺中,织毛衣恐怕是传承最为广泛的一种了,其他的在寻常百姓家都不多见了。
   一般大部分的家庭妇女都懂一点织毛衣,利用零碎的闲暇时间,为家中亲人和成长中的小孩织合适的过冬毛衣再平常不过了。在前二三十年里,这是一种很节俭的方式。因为孩子长得快,衣服穿穿就小了,手工织的毛衣,就可以拆开加长或是重织。大人织毛衣多余的毛线也不会浪费,凑在一起给小孩织件花色毛衣就不错。
   在我小时候,婶婶那一辈人个个是织毛衣能手。从小耳濡目染,也好想学习织毛衣。无奈妈妈对这个事情极端反对,她认为这是“没出息”的事情。妈妈从小就没学这些,可是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小时候就没有其他孩子那些五颜六色的漂亮毛衣穿,好羡慕别的小孩。所以我们从小就从心里觉得这个事情并非像妈妈说的那样,想学的决心一直藏在心中不曾泯灭。在这种认知的支撑下,就偷偷摸摸的跟婶娘以及其他小姐妹们学了一点基本功。比如,起针,上针,下针,收边等,用小毛线团织点发带什么的玩玩。但也仅仅限于此,一来没有很多的毛线,二来妈妈看见就要把竹针毁掉。所以也只学了个半吊子,终究不知怎么成衣。
   再后来,二姐上了师范,师范是典型的素质全能型教育,除了文化知识,还有音乐美术手工什么都教。聪明的姐姐终于学了一手高超技术,她们最后课程结题就是一件漂亮的毛衣,每个人穿着自己亲手织的第一件毛衣合影留念。姐姐疼我,合影照片上那件红色有点蝙蝠袖的毛衣很快就转移到我身上来了。此后当然再不会缺少毛衣穿,可是我自己终究还是不会织毛衣。
   后来上大学了,离家远,再说也成年了,我要学什么妈妈管不着了。碰巧那时寝室中有一个极其贤慧能干的室友,她妈妈去世早,她什么都会,织毛衣当然不在话下。理所当然的,她成了全寝室人的师傅。织毛衣是个慢工,没织过的人根本耐受不了那个进度,所以生手都从织手套开始。学习织手套可以了解基本的一些成衣要领,比如织不会翻卷的衣边、织圈和织片时上下针的区别、分针、加针、挑针、收针、锁边等。一两细毛线就可以织一双手套,由于工程量小,生手可以慢慢操练,加上师傅及时的现场手把手指导,很快大家都可以织出精美的手套。第一双手套哪去了呢?呵呵,一般都是男朋友戴去了。手套那时属于技艺比较高超的女友才能送的礼物,技艺不高的往往就织条围巾。围巾只用织片,不会涉及许多技术细节。记得大学时还给女友的男朋友织过手套。呵呵,当然是受她之托,由她转交。因为她不会,又不想让男朋友觉得遗憾。
   手套的技法是学会了,因为小时候不曾泯灭的决心,就决定尝试一件毛衣。那位大师傅室友在大学期间织过无数件毛衣,因为她换了几任男朋友。有给男朋友织的,有给她自己织的,还有帮男友的室友修改过毛衣。她是个热心肠的人,而且那么能干,最关键的是还漂亮,哪个男人娶了去都会幸福。她来自昭君同姓故里,深得昭君遗风。有这样一位大师傅在织毛衣,此时不学待何时?于是果断买了一些线,在她手把手的指导下开始了。
   开始了织毛衣,才真切体会到“织女”的艰辛。对一个生手来说,基本上肉眼看不到进度,真是一个慢工。一件成人衣服衣身要起300针左右,而且每一阵有插入、挽线、挑出三个步骤,所以一圈下来就是900个动作。一圈完成一身大概可以延长1毫米。一件衣服长度大概一尺八,还要织两个袖子和衣领,所以全部算下来动作的数量真是一个“天文数字”!衣领相当于大半个衣身的针数,衣袖相当于衣身三分之一多一点的针数。还不说大小没把握好拆掉重来的,另外如果织花则更会延缓速度。所以一件纯手工毛衣织下来,说那里面有着满满的爱真是一点都不过份。难怪那时候谈恋爱都是给男友织毛衣。记得在哪看过一句“名言”……一个女人要是愿意为你织毛衣就绝对可以娶回家!真是一百个赞同。在如此合适条件下,终于是成功完成了一件成衣,可是小了些。也只当是试验品了,因为亲自尝试了那全过程的辛苦,再也没有勇气重来一遍。衣服拆成线送人了,在大学期间再没碰过毛衣针线。
   转眼就毕业工作了,在老家县城的一所高中里。那两年学校进了好几个刚毕业的女老师,学校安排我们都住一起,一排房子,每间两人。天下贤慧之人无处不在,呵呵,再次碰到一个比我早一年去的一个女老师,经常织毛衣,而且织出来的毛衣很漂亮。她的身后有一个小姨是高手中的高手,所以“织女心”再次热了起来。她、我还有一个同屋的三个未婚却又常住校的,又经常凑在一起织了起来。
   记得同屋的女孩给男友织的一件毛衣两个袖子一松一紧,男友穿得快活得很,从未抱怨过。而且还能幽默排解女友的愧疚,他说:“我在黑夜里也可以穿对前后,只要胳膊试一下就知道左右了!”呵呵,真是满满的爱!想想,“织女”这个称呼就是那个时候被别人叫出来的。想想那时几个一起边织毛衣边聊天的日子真是值得怀念。如今一个去了成都,一个还在那里,而我来了合肥,都散了。只是记忆怎么都散不了。
   这个时候,也是因为与高手同步织,所以也学到了更多的成衣关键细节,更多是关系到怎样让衣服漂亮,尺寸舒适的细节。如正式开织之前可以先试针方便对照尺寸;细腻紧致的紧边织法比松边更漂亮;还有先包领口再挑织衣领更美观;还有腋下留十几针穿起来更舒适;还有挖领口的高低尺寸以及各部分的合适尺寸;以及衣服和袖子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的不同织法等。这些关键细节我都是这时学会的,到这时我已经可以织出比较漂亮的毛衣,那时织过好几件。
   那时因为离二姐近,有时也方便向她请教一些。二姐在织毛衣上,是追求细节极致完美的。所以姐姐织的毛衣几乎找不到缺点,像买的羊毛衫一样漂亮,却比买的羊毛衫更合身更舒适。所以姐夫总能穿着好美观的手工毛衣,我还是永远达不到那个境界。一件精美的手工毛衣已经不仅仅是一件毛衣,更是一件手工艺术品,还有那里面满满的爱。二姐织过无数毛衣,为孩子为姐夫也为以前的我们姐弟几个。现在因为织毛衣伤身体,也不大织了。
   再后来来到合肥,别说遇见高手,身边连织毛衣的都没有,好在我的水平也算得是出师了,虽然还有少数高端本领比如一看花型就知道织法等没有学会,不过已经不影响织出舒适的毛衣了。怀孕期间,给老公织过一件毛衣,给未出生的小孩织过一些衣服和裤子。给老公织的毛衣织好后拿去洗被婆婆臭骂了一顿,想起织成那么大一件衣服的辛苦简直想哭。婆婆是个迷信的人,说我把新衣服拿去洗是要谋害她儿子。我解释一件衣服在手上织了两个多月,已经很脏了,她也不听,没办法。这恐怕是我“织女”生涯唯一的灰色记忆了,唉,也不能怪老人,这就是代沟吧。
   由于那时小孩没出生,眼前也没有小孩比对,对小孩尺寸完全没有概念,最后织成的衣服小孩到两三岁才穿上。衣服都是从上往下织的,因为想着到时候长高了就在下面拆开接一截很方便。如今孩子大一些了,衣服接过一次就没再接了。现在大女孩爱漂亮了,都是买毛衣穿。再加上家务事多要上班也没空去做那种慢工活了。后来再也没有织过毛衣了。在这件事情上,我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及格的水平了,终究没成为“一代宗师”。
   不过客观的说,手工织的毛衣还是有手工的优点。第一,衣身和衣袖不存在接缝,因为手工能织圈,机器只能织片。第二,手工织衣服毛线不用打蜡,而机器织为防止毛糙易断线都要打蜡,所以手工衣服更软和舒适。第三就是成长期间的小孩衣服手织更节省一些。由于这些机器无法取代的优点,有些具有“手工情结”的人还是会追逐手工毛衣。只是如今手工毛衣也专业化了,不用自己亲自织,有专业人士专门替人织毛衣。她们才是真正的新社会“织女”,许多毛线店的背后都有一批“织女”。她们居家不露面,技艺高超,速度常人不可比。不过再怎么说,这也是个辛苦活,日子长了伤眼睛伤颈椎,老坐着影响血液循环。正因为这些原因,手工织毛衣的工钱是很贵的,经常会超过毛线的本钱。这倒是的手工毛衣成了特殊人群的消费品了,已经脱离了旧时候为了节俭过日子的初衷。不是自己亲手织的,也不再有爱的味道。
   当然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来看,这还是有意义的。毕竟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寻常妈妈经常没时间织毛衣了。还有现在人富裕了,也不在乎自己手工织省下那么点钱。如今的社会中,时间比钱重要。社会发达了,有了许多手工毛衣的精美替代品,如加绒羊毛衫保暖衣等。也不需要自己辛苦手工去织了。如此看来手工织毛衣的人尽管不会消失,但是会越来越少了。这也是历史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随便写几个字,留下一些对旧生活的念想吧!

共 36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封建社会是很讲究女红技艺的,一个成年女性,如果不会点女红,那么嫁到婆家就会被人瞧不起。新社会,妇女解放了,可以和男子一样走上社会舞台,在社会各行各业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对于女工的要求自然就淡了许多,虽如此,在做着曾经的那个年代里,至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妇女们工作之余,对于织毛衣这样的女红活还是热衷的。作者在文章里叙述了自己跟婶婶偷艺,学会了毛线活里起针,上针,下针,收边的基本功,并能织一些发带之类的小玩意。后来上大学和室友学习,织毛线的本领又有了长进,学会了分针、加针、挑针、收针、锁边和织手套,随后开始学织毛衣,体验到织毛衣过程的漫长和劳动的艰辛,以及其间倾注着织女浓浓的爱意。毕业后,分到高中任教,再次巧遇织毛衣的高手,于是“织女心”又热了起来,几个一起住校的同事,利用业余时间,一边切磋,一边尝试着织毛活,并且,因为离二姐斤,还可以向她讨教,是自己的技艺逐渐快速提高,给老公和未出生的孩子都织了毛衣。比较起来,手工毛衣有着机器毛衣不可替代的优点,最重要的是那一针一线浓缩着织女的深情和浓浓的爱意,穿在身上暖在心上。一篇流畅的文章,浓缩着作者对过去生活和亲人朋友的热爱眷恋,以及对传统技艺织毛活的热爱,也体现出作者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情趣的人。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传统手工技艺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一篇怀旧的文章,对传统的手工毛线技艺的叙述,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一篇佳作,推荐阅读。【编辑:草原白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5-11-30 18:28:40
  讲述传统手工技艺,回忆旧日生活,体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拜读佳作,问候作者。
2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5-11-30 18:30:19
  或许,由一个懂织毛衣的来编辑此文可能更合适。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3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5-11-30 18:30:57
  感谢赐稿,期待佳作再现。
回复3 楼        文友:青青芳草地        2015-12-01 10:24:54
  谢谢草原白杨编辑老师辛勤编辑,多谢鼓励。问好您!
4 楼        文友:草原白杨        2015-11-30 18:37:15
  一个女子,用那么长的毛线,精心编织了一件毛衣套在丈夫身上,给他思想上编制了一个篱笆,让他无法逃脱妻子那浓浓的爱意,这男子怎好意思逃出这温暖的围城?难怪那时离婚率那么低。戏言戏言。都莫当真。
回复4 楼        文友:青青芳草地        2015-12-01 10:27:03
  呵呵,我见过离婚的男人对待前妻织的毛衣那种态度。所以还是不要给老公织毛衣,呵呵。偏激了点。
5 楼        文友:老百        2015-11-30 20:00:02
  一篇精美的散文,一份真挚的回忆,希望这样情真意切的作品更多一些,期待更多精彩!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5 楼        文友:青青芳草地        2015-12-01 10:28:25
  多谢老百老师的鼓励交流,问好您!请多多指教。
6 楼        文友:成敏        2015-11-30 23:15:10
  一篇怀旧的文章,对传统的手工毛线技艺的叙述,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一篇佳作,推荐阅读。
回复6 楼        文友:青青芳草地        2015-12-01 10:29:41
  多谢成敏老师的关注鼓励,问好您!请多多指教。
7 楼        文友:刘柳琴        2015-11-30 23:17:15
  欣赏佳作,感谢赐稿,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7 楼        文友:青青芳草地        2015-12-01 10:30:15
  谢谢社长,问好!
8 楼        文友:禾下土        2015-12-01 10:20:19
  手工织的毛衣,里面蕴含着多少亲情,多少温情,用钱买来的机织毛衣,总觉得温度不够。好文。
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回复8 楼        文友:青青芳草地        2015-12-01 10:31:30
  感谢禾下土 老师的关注交流,问好您! 请多多指教。
9 楼        文友:如风姐姐        2015-12-01 13:12:16
  我也喜欢手工织就的毛衣,就是自己没有耐烦心,看见朋友们织毛衣我是佩服又羡慕。欣赏佳作,拜读学习,遥祝笔健文丰!
回复9 楼        文友:青青芳草地        2015-12-01 17:15:55
  呵呵,谢谢如凤姐姐,问好!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