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精品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关于留守儿童


作者:初晨 秀才,1796.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93发表时间:2015-12-01 08:05:58

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落”,其实这是透着一股心凉的话。
   前一久在网上看了零距离对柴春芽的访谈,访问的主题就是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然后从里面得知四川作家冉云飞写了一本书,书名就是《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于是在豆瓣上搜出加入购物车买了回来,书刚到不久,还没看完。
   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有故乡而又不幸遭遇人为的失去,这是一种双重的失去。——冉云飞
   网上关于乡土气息的文章一直是热潮,特别是一些纸媒。一直写软文的我前段时间写了几万字关于乡土的文章。深夜里,戴着耳机,隔着千里外的故乡,我还是立马能把身心飞回去,其实那种代入感时特别强的,大概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思量。置身于那时候跟大院里面的小朋友玩耍过的地方,还是能立马浮现出村庄的乡里邻居,还是能奔跑在田埂或是山间的小道上。我从村口写到村后,从老屋写到那口老水井,从烟火写到土地,从黄昏写到第二天的晨光熹微,当一篇篇关于乡土的散文被我在键盘上敲击出炉的时候,不止我会吐一口气,就连我身边一些玩文字的朋友都在一旁说,怎么最近文风大转变,一个90后居然写出这些,童年到底是怎么过的……
   当第二天伴着整座城市苏醒过来,穿过一栋栋高楼大厦,等待在一个个十字路口的时候,在公路上骑着车一追一堵的时候我仿佛会感觉昨晚我做梦了,那些故乡的点点滴滴其实早已离我远去,很多东西早已无迹可寻,停留在那些年的时光里再也带不到现在。
   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去年春节回家,我背上相机爬到村庄后面的那座山上去拍我们家的那个村庄,隐隐约约心里能感觉到,很快,很快,这个村庄的原始风貌(小时候的样子)就要消失了。
   现在的村庄仿佛已经不能再叫村庄,那些一间间瓦砾屋顶,高高烟囱的老房子几乎消失,那时候阡陌纵横的小土路早已殆尽,以前长满各种绿色蔬菜的菜园子已经建成一间间平屋顶,村里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到外地,爸爸妈妈辈的中年人几乎出门到省城打工,那种村庄该有的气息似乎像酒精般挥发扩散在空气中,那些“味道”也再也闻不到了。
   每天下班回来,打开电脑浏览各大网站的文字,头条已经是一种习惯。今晚刚好在刷着微博,就刷出一条“陕西一儿童留下#一张空白的作文#:“四年级小纪没有完成老师头天晚上布置的作文《我的爸爸妈妈》,问及为什么没写,他说:我不会写,我只和爷爷奶奶生活,爸爸妈妈都忘了。”
   一瞬间就会想起很多,因为在我的心底,关于留守儿童,关于支教,一直是有待我去寻迹去做,这也是大学毕业前我和一个朋友的遗憾。后来他出国了,我工作了,我知道我们心底一直还有这样的心愿,希望有一天可以一起完成,现在各自积攒力量,天各一方地在自己城市里面奋斗。有一天背上包,带上相机,带上一些力所能及去完成,不是一时,而是心底的一种使然,这或许更小时候的一些经历有关。
   我记得我还有一个老家,那是我爸爸的爷爷在的地方,后来我们家才搬到现在住的地方,我只去过一次,那时候老家有事我刚好放假,妈妈就带上我们回了一趟,那边还有很多亲人,老人们拉着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很多村民都会来邀请你去他家,他们很热切你会很温暖。
   老家在山顶上,记得要走二三十里的路,还要顺着一条河走很远,然后爬到山顶。我记得当时沿河两岸有小孩在放猪,是放猪喔,不是放牛放马。
   爬山的时候还会有一段全是石头的上坡路,一不下心,就会随着石头滚下。路上看到很多人肩上背着背篓,背篓里面是一些贩卖的食品,比如说圆圆的豆腐,比如说自己家的豆芽菜……他们佝偻着,一步一步往上爬,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对面那座山的人家。本来无力走路的我,看着他们你的腿上脚下会莫名产生一种力量。
   村里面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他们有的早已没有上学,很小很小就回家种地,因为家里没钱再供他们继续上学,也因为他们有些思想的禁锢。我是一个90后,我一直以为这样的事在我们这一代会很少,从那时候起,我会看到很多很多人本来应该在学校的年纪却在田间劳作。
   或许那个时候,某种想法已经钻进心里面,心里滋生出一种想法。这么多年,一直上学,始终没有回去过,不是不想,而是没有勇气,而是觉得自己现在的渺小与无力,但是在心底里,一直想着我肯定会回去那里看看,带着心中的梦想与力量。
   说起留守儿童,我的学生时代小学、初中、高中班里都会有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每个有按时打来生活费,家里爷爷奶奶带着,甚至有的爷爷奶奶不在的家里就空无一人。
   我曾经也有那么一小段时光,那个时候因为一些繁琐的家务事,妈妈在家没法呆下去,就追随爸爸去打工。我当时上小学,就把我留在邻村的二姨家。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我妈回来,我刚好放学回到姨家准备把火烧着,我提着小桶去拎石炭,正踏入门槛的时候,听见有人叫我的小名,我一下就转回头那时妈妈,那个时候应该本能地叫:妈。但是我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眼睛一直盯着妈妈看,嘴里什么都叫不出来,妈妈也吓到了,在原地停顿了几秒,然后才朝我奔过来,说:“小X,我是妈妈啊,你怎么不叫我。”然后我才小声地叫出:妈妈。那一刻我想是一种久违的,是一种很熟悉的陌生,这个瞬间一致在我心里挥之不去。后来我成绩下降,其实姨爹姨妈把我照顾得很好,而且在学校里的班主任又是大伯,所以一直把我管得很紧,隔几天姨妈就会跟妈妈打一次电话汇报我的情况。
   但是有些东西,有些情感,有些成长真的不一样,不是那么一回事。
   只希望更多的人真正关注到这些。
   那些为人父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在孩子身边,孩子在你身边成长和在别人身边成长是不一样的。政府可以出更多政策解决农民工孩子在城镇上学的问题。孩子们可以更多发出自己的心声,健康快乐地成长。教育才是根本。
   我相信,这一天我们等的到!

共 23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个人的故乡,都与童年中的记忆有关,与童年的乐趣有关,与童年中成长的点点滴滴有关。社会在不断发展,每个人珍藏在内心的关于故乡的那幅画面早已定格,物是人非是常景,年年人不同是常态,在岁月面前,故乡在沦陷,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记忆中的村庄,山青水秀,民风淳朴。而今,为了生活,每个年轻的农村人都往城市奔波,留守儿童成为一种病与痛,农村已变得荒芜。文字以今昔的对比,表述切身的体会,用心良苦,浓浓的故乡情流溢于字里行间,读来给人感慨,欣赏!推荐!【编辑:冰煌雪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1202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5-12-01 08:06:42
  文字语言流畅,情感真切自然,读来引发共鸣,欣赏,期待朋友更多的精彩!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2 楼        文友:因为有你        2015-12-02 20:01:00
  拜读佳作,感受对现实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问候文友!遥祝安好!
因为有你,娱乐自己!
3 楼        文友:金锁        2015-12-03 21:32:30
  作为一个长期云游者,读这样的文字产生共鸣是不可抗拒的,因为我的故乡也在沦陷,味道童年不在。乡情故土,的确应该是很“味”的,如今的确又在渐渐乏味,不是我们的味觉出了问题,而是味源结果不再如前。此文语言是清秀流畅的,触及的话题却涉及深刻的社会背景,且问题还在发酵,启人思考。向作者致敬!
爱我,请爱西藏!
4 楼        文友:千里追梦        2015-12-06 23:47:49
  佳作连连,赞!问好
千里追梦,始于足下。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