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云水】游西山记(散文)

编辑推荐 【云水】游西山记(散文)


作者:草芒 秀才,1642.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92发表时间:2015-12-01 13:32:33


   2008年11月某周末,我走出蛰居的小屋,冬日暖洋洋地,忽然想起来在昆明这么多年还没有游过西山看过龙门,不禁一阵心血来潮,便向六路车场走去。
   到了车站一问票价,说是到山顶三元,我二话不说就上了车。一群中学生也涌上车,一个个洋溢着冬游的兴奋,叽叽喳喳说笑个不停。哦,我真羡慕你们呀,我那时也和你们一样充满梦想,但现在你们这样喜悦,实在有点不应该,难道你们没看见这个忧郁、孤独的老青年正坐在旁边吗?车子开动了,高楼、人群、车流不停后移,车两侧刮来两股狂风,撕扯着我稀疏的头发和心脏。哦,不要停下来,就这样往前冲!让我躲开就要来临的三十岁的追杀,让时间就此停止!
   我大口地呼吸着,任窗外的山风吹拂。车子上了盘山公路,苍松翠柏撑起一把把绿伞,树木伴着泥土的久违气息扑面而来,我感到病情稍稍得到舒缓。公路上,一辆辆轿车、公交车来往不绝,还有一些人柱着竹棍说笑着步行。随着车子螺旋式的上升,觉得自己就像装在垃圾桶里的无数碎纸片,在半空中一张张随风而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潜生活的那个可以隐居的背景早已消失了,能在今天这样充满生存压力、你死我活的商业角逐里的现代都市的逼仄空间中保持“心远”,基本不可能。西山、金殿、海埂、大观楼这些景点只是人们在周末、假日时与自然沟通的一根小小的透气孔。
   华亭寺到了,但我不想下车,只想懒懒地坐在车里,多享受一下盘山车行的滋味。太华寺过了,徐霞客碑过了,不知不觉车子已停下。山顶上走着很多成群结对的情侣、幸福美满的三人之家、白发苍颜悠闲的老人、天真欢乐的儿童——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郁达夫《还乡记》、《零余者》里的孤独的旅人一样,无家可归。难道我的人生就这样一直下去吗?她们飘在黑暗深渊的边沿上冰冷地看着我,玫瑰燃烧着一瓣瓣飘落下去……
   我跳进伤心泪海里,迅速逃出人群,向停车场旁边的古玩楼走去。见楼侧有个铁梯,就登了上去。铁梯上面是一个露天台阶,清新的山风吹来,我倚着栏杆放眼望去,滇池与天空交相辉映,云雾缥缈,昆明城一栋栋鳞次栉比的楼像积木似地挨着。我下楼见峭岩处立着一个名叫“旭日亭”的亭子。几个男女在那里调笑,看着他们的青春气息,觉得自己就像有四、五十岁似的。几艘白点般大小的小艇在滇池里游行着,划出一道道水痕。三、四十年前,它是天空的明镜,鱼儿的天堂,渔者的乐园,能找到孙髯翁长联里描绘的意境,现在它已被各种人为污染成了一滩濒临死亡的湖泊了。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满脸刻满篆文的老父穿着一身劳动服静静站在远处,悲凉着望着我。我踩了个空,本想怒发冲冠放声嚎叫,但这样会让这个已深受磨难的滇池再受声音污染,还有怕惊动数百年栖息在西山上的幽魂,只得慌忙夹着尾巴撤下亭子。
  
   二
   我来昆明已经快十年了,一直蛰居在麻园村的民房里,过着孤独的生活。世界太艰险复杂了,我常常畏足不前隔岸观火。社会对于我,就如一个枯燥、险恶的工厂,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工人,为了生活我只得按时进厂上班,做完我该做的任务拿到大米,就尽快离开它,跑得远远的,钻进文学、摇滚里消遣时间。然而辛劳的工作并没有改善生活,我所苦苦追逐的爱情却回过头来给我一刀,疲惫的家我也没有带回多少温暖。那个豪言壮语的少年哪里去了?已经被生活这块砂布将那些凹凸面磨平了吗?我胸中已无那种发家致富的大志了。我越来越迷醉这艺术面的生活,越来越倦怠、厌恶这生活面的生活。选择做一个小小的诗人,这一点并不比堂吉诃德聪明多少——我夹在拒绝和妥协的壁缝里艰难前行,向艺术世界进军。
   文人为了“文”,常常要输掉很多东西,坚守近于死磕,梦想着在漆黑的文字天幕上凿出一道艺术之光,照亮生命,获得永生。在来时的路,我看到了树林中竖着杨升庵的石碑。一查资料,才知道他的名字叫杨慎,四川成都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三国演义》开篇的那首名词的作者。他在云南生活了近三十年之久。五百年前,明朝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燳死后,由于没有子嗣,朝廷便拥其堂弟朱厚熜继位。按“皇统制”规定,朱厚熜应尊朱厚燳为“皇考”,可这个新登基不到六天的皇帝,却尊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考”,用对待皇帝的礼仪对待其父。于是朝廷上下就引发了一场“大礼议”之争。刚直不阿,和众大臣力谏,后来触怒皇帝,皇帝将众劝谏的为首大臣关进大狱。杨慎又携二百官员在皇庭里恸哭劝谏,声斥皇帝对大臣滥用暴力。朱厚熜大怒,将杨慎等众官员关进诏狱,施以廷杖之刑。杨慎死去活来,几次酷刑下来,奄奄一息。公元1524年,杨慎被皇帝贬谪到云南永昌卫(今保山),这一贬就让他在云南生活了三十年。其妻黄娥风餐露宿从北京一直护送他到云南。到江陵驿站时他看见妻子被漫长的旅途折磨得憔悴万分,心中痛苦极了,力劝黄娥回四川,并写了一首十分感人的《临江仙》词作别:
   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何洲?今霄明月为谁留?团圆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这对伉俪就这样分开了。后来黄娥还到云南陪他在贬所住了两年。直到杨慎之父去世,升庵先生才得以回家治丧,与妻相见。两心虽隔千山万水,但对彼此的思念从未断绝,黄娥写过两首诗词给丈夫:
   其一:
   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其二:
   青山隐隐遮,行人去也,羊肠鸟道几回折?雁声不到,马蹄又怯,恼人正是寒冬节。长空孤鸟灭,平芜远树接,倚楼人冷栏干热。
   此老被朝廷丢在这个边远之地,却发奋著书:在文学、历史、书画、金石、天文地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昆明西山,大理苍山洱海,金沙江畔……无不留下他的诗笔。云南险峻的高山,湍急的河流,原始、神秘、独特的民族风情哺育他的艺术之笔,他也给云南的山川江河增添了文化之声。
   杨慎晚年很凄凉悲惨,数次向朝廷请求放他回老家成都,但朝廷都不允许。实在没办法,他只得装重病才得以返回故土。谁料不久被小人告发,快七十岁的老人又被押回云南。嘉靖三十八年(1599年),这位身世悲绝的七十二岁老人卒于云南戍所。
   杨慎的身世很像苏东坡,但他比东坡先生不幸多了。东坡中年被“乌台诗案”枉入诏狱,后幸多方营救才出囹圄。晚年被贬谪到荒蛮之地海南,身边尚有子为伴,数年后终得以放还。而杨慎远没有这样幸运,而是孤苦伶仃地客死在云南。历史就是这样荒唐,人生往往是偏打正着。“诗人例无穷,天意遣奔逃”,正因为有了这放逐之苦客居之伤,才成全了他发愤著书的文人孤绝的身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他就是这首词中的白发渔樵,一钓千古,诗酒人生,超然物外。但今天的滇池比起明朝时候的简直就是个小水塘,况且水墨兰浑浊,鱼少得可怜。这位逐臣要是坐在海埂上钓鱼,一定半天也吊不起一条。夕阳西下,西山依旧在,此老不解水资源污染、文学已被边沿化诸事,一定东张西望摇头叹息:“古今多少事,如今有谁来和老夫谈一谈?”
  
   三
   我向龙门方向走去。一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山崖边摆着一条长长的出售工艺品、小吃的店铺。从悬崖处眺望,滇池云蒸霞蔚,简直就是天空的镜子,以供诸神妆奁。走了十多分钟路,见万丈苍崖边有一座“翠波楼”,便走了进去见悬崖边有许多人倚着栏杆观赏景色。滇池一片浩淼,呈暗绿色微微泛黄,一朵朵深蓝色的云影在水面徐徐滑行,昆明城隐现在滇池蒸腾起来的水汽形成的气墙内。如果滇池还是以前的那个五百里滇池,眼前的景色不知还要壮丽多少!滇池沿着昆明城向东南玉溪方向而去,水天相连处云气氤氲,要是傍晚可能会“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登临此间,心境开阔,古诗词里种种登临写景的佳句纷至沓来,我站在叽叽喳喳的人群中,忧愁不知不觉已被浩荡的长风吹散。我们的文明离不开山水,更离不开那些优美至极的诗句。无论走到哪里,传统的脉搏总会悄悄接上。身边一个七岁的小孩在大人的鼓励下指着滇池老气横秋地背起孙翁的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喜茫茫空阔无边……”
   龙门要75元才能进去,为什么如今的景观都被“商化”了?经济是今天衡量一切的标准。每个人都在渴望成功,每个地方的建设都向西方国家的现代城市模式靠齐,差异性在消失,我们都在为同一个脸谱奋斗,但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难玩,传统文化将被人们穿上超短裙,抹上口红,在伪文化的舞台上跳钢管舞。诗歌是无用的,文在大众娱乐、快餐文化的进逼下且战且退。
   我怅然返回山顶的停车场,见一座纪念性质的聂耳墓掩映在苍松翠柏中。我大步走去,身后立即传来振聋发聩的呵斥声:“哎——买票,买票才能进去!”回头见是一个胳膊上套着红袖套的管理人,他的样子怎么看都像个雄赳赳、气昂昂的红卫兵。我一看标价是三元,连忙躬身退出禁区,不打扰人家发展经济。一看表已经两点了,那就顺山路走下去吧。
  
   四
   山路清幽,有几个人和我一样选择步行下山。
   二十分钟后,到了通往太华寺的路口。哦,怎么忘记这些风景中的风景了?对于我这个虔诚的佛教徒来说,更有意义的是朝拜。我转入路口爬上坡道,一会儿就到了太华寺山门口。买票上了台阶,一株四、五个人才能合围的老银杏树矗立在石牌坊前,它像一尊巨神在高傲地眺望着西山下面的尘世。弥勒佛腆着大肚笑呵呵地望着我。这位“老顽童”总是这样乐观开朗,没有什么想不通的烦恼事,他肚子里一定装着无数个笑话。按照佛经记载,他是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还要过几亿年才降生到地球上度众。是时,他领着众菩萨先到大理的鸡足山开山见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便将佛陀的袈裟传给他,他便正式继承佛位。那时,我们这个世界每一个众生都身高百丈,丰姿俊朗,生活快乐无忧,世界和平。还要过几亿年才能见到你,我不知还要转多少世?佛家说觉悟之时,一劫如同一霎那,又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这么多的烦恼究竟要修到什么时候才能把它们清空呢?
   弥勒佛后面两厢站着四大天王,这些怒目金刚总是在警觉世人放下贪婪,可是众生抱着许多贪婪进来,抱着更多的贪婪走出山门。站在他们面前,我总是觉得自己很渺小,我为自己不能放下内心的贪执感到羞愧。
   我径直向大雄宝殿走去。笔直的小道铺上青砖,两旁簇拥着许多参天大树,树下尽是茵茵绿草,一个清洁工在慢悠悠地扫着落叶。走进大雄宝殿,端详着慈悲庄严的三世佛,一股神圣的力量迫使我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哦,慈悲伟大的佛陀,我的心中充满痛苦,请你开导我吧!”想起释尊在两千多年前抛弃王位,独自去林中绝食苦行,饿得奄奄一息骨瘦如柴,幸得牧羊女用牛奶救活过来,他才醒悟要修行一定要爱惜身体,才开始了进食,最后坐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证悟的画面,我这个神经衰弱的人,又一次激动莫名,汗毛贲张。
   拜完佛走出大殿,看见殿门侧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佛学书籍,桌后坐着的两个和蔼可亲的僧人,向我笑了笑,我孤独凄冷的心立刻感到了一份温暖。就是这样一个微笑,人性最美好的那面足以将黑暗的心灵照亮。
   我走下台阶,宝殿两边尽是古木苍松,亭台楼榭,清幽极了。也许是冬日的温暖阳光,也许是清净的佛土,这里的一草一花一树忽然充满了柔美的诗意。我踱步在曲折有致的长廊里,两侧的山茶、玉兰青翠欲滴,沁人心脾。忽然深绿色的玉兰丛中站着几株红艳艳的牡丹,迎风摇曳,丰姿绰约。她们嫣然一笑,“朱唇有酒晕生脸,翠袖卷沙红映肉”(苏轼)。廊侧有几处清池,池中有田田荷花,池畔立着青青修竹。我看着自己的倒影,忽然想道:一百年后这些清水还记得曾经有个忧郁症患者来过这里顾影自怜吗?走到用青竹围成的外墙边,放眼望去,滇池茫茫,一抹远山浮在水气中。这座建于元代的古刹,几经沧海桑田,用石碑和楹联保存着历史的足迹。逛累了,我坐在一块石上,向旁边的苍松打量。忽然看见一只小松鼠探出它机灵的小脑袋,它米粒大小的黑眼珠似乎闪着灵光,双脚抱着一个松子津津有味地啃着,仿佛在向我作揖。一个小男孩指着它向他爸爸欢叫,小松鼠应声上窜下跳,快乐极了。哦,你这个童话里的精灵,快乐无忧的顽皮孩子,你拒绝下树,所以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里的那个男孩为了逃避虚伪、残酷的现实也学你一样爬上树就不下来——告诉我,你真的很快乐吗?我真羡慕你。
   游罢太华寺,又走了十多分钟的盘山公路,便到了气势恢弘、依山而建的华亭寺。一看表,已经三点多,忽然想在寺里吃斋,买票的人告诉我五点半才开斋。数年前,我曾和一个朋友游览过,这次感觉它的规模大多了。进寺门后是一个非常宽敞的大院子,一株参天巨松挺立在寺院正门前,树后是一池清水。门前两旁侍立着两个三丈高的怒目金刚,一尊抱拳肃立,一尊向前微倾,虹髯飞扬,手中宝剑绕有金蛇,一双暴眼怒视着我。我慌忙整衣肃然而进,依次拜了弥勒、韦陀菩萨和四大天王。走进内院,地面都铺上青砖,院中伫立着两棵银杏大树,状如巨伞,将满院绿荫送给游客。清风徐徐,一片片杏叶飘落下来,一个三口之家正低头幸福地拣着杏叶,拍着照。我将一片杏叶放在手心仔细端详,忽然想起铁扇公主含在嘴里的那把芭蕉扇。两树之间,是一道雕纹的石拱小桥,桥下是一潭莲池,莲藕粉红淡雅,清香扑鼻,走过小桥,来到了大雄宝殿前。

共 809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西山游记,看到的不仅仅是山水风景,还有风景掩盖下的种种人文景观,以及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对现实的思考。大凡喜欢行走于山水之间的人,都具有超脱的思想,言谈之间也不同于常人,在这篇游记中,作者以一个清醒者的心理,欣赏着眼前的山水楼台,水郭亭榭,仿佛已经穿越时空,逃离现实的疲累,遁入到文字记载的时空当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然而,古今多少事,又有谁能评说是非曲直呢?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杨慎即使在文化艺术上的成就再高,而他的一生,恐怕也只能以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了。时光悠悠,岁月流逝,今天的山水,已经是商业模式了,看景点,游山水,无不掺杂着金钱利益,那么灵山秀水深处的寺院庙堂或许还有一份清静吧?踏足清静之地的人或许能放下心中的贪念吧?佛教,传入中国已经很久了,作为世界四大宗教之一,它的存在与发展自有它的理由,不是平常人所能解释得了的。山山水水,灵秀天成,是大自然馈赠给芸芸众生的礼物,希望人们珍惜善待,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的观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那么,山水之间的意境却是高深的。一篇西山之游记,记录了作者的所观所感所想,语言朴实,思想深奥,行文流畅,线索清晰,不失为一篇有思想性的好文。欣赏,推荐阅读。【编辑:梅雪有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梅雪有梦        2015-12-01 13:33:22
  问候草芒文友,感谢对云水的支持。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2 楼        文友:梅雪有梦        2015-12-01 13:37:29
  一篇有着深刻思想性的游记散文,作者在游西山的时候,以穿越时空般的灵活写法,把历史与现在的一些现象结合在一起来思考,借助在山水之间行走的过程,加以参悟,而形成这样一篇有思想的散文。欣赏推荐阅读。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回复2 楼        文友:草芒        2015-12-02 10:43:21
  谢谢老师评论
3 楼        文友:梅雪有梦        2015-12-01 13:38:01
  感谢作者的文字,祝福作者幸福快乐,期待精彩呈现。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4 楼        文友:心寄弦下语        2015-12-01 16:08:14
  欢迎草芒来到云水,祝写作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草芒        2015-12-02 10:44:06
  也祝您文思泉涌
5 楼        文友:雨墨        2015-12-02 09:43:02
  问好草芒老师:)感谢赐稿云水!祝写作愉快!
雨墨
回复5 楼        文友:草芒        2015-12-02 10:44:28
  也祝您写作快乐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