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笔尖为暖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笔尖】哥俩(小说)

编辑推荐 【笔尖】哥俩(小说)


作者:海淼 举人,4083.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75发表时间:2015-12-02 14:49:55

家宝和家贝是双胞胎兄弟。
   虽然二人同年同月同日同一个母亲生,外貌和性情却大不相同。哥哥家宝像他爹,方方的脸,浓浓的眉,大大的眼睛,说话做事干脆利索,举止投足渗透着一股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弟弟家贝像他的娘,漫长脸,细长眉,白嫩的皮肤,小小的嘴,说话做事谦和文静,像个小姑娘。
   兄弟二人同一天上学,同一个班级,同一个教室,学习同样刻苦努力,每次考试成绩,兄弟都为魁首。
   十五岁的时候,兄弟二人初中毕业后在家等待高中录取书。
   父亲套上牛车,去拉土垫宅基地,家宝、家贝每人拿一张铁锨跟在车后,帮父亲装车、卸车。村里人七嘴八舌地在旁边感叹:“张林真厉害,一下子生出两个好儿子,叫人羡慕啊!”
   “就是,人家的媳妇有本事,十年不生,一次生俩。”
   “哈哈,别拿人开心了,两个一起生,差点要了媳妇的命,挺红火的小日子,生孩子后一直没缓劲,都是因为难产住院把家底折腾光了。好歹命保住了,两个孩子健健康康的。”
   “话说回来,也该着张林作难,这两个孩子分开生,媳妇不闹毛病,日子会比别人家都滋润,事都赶一块,搁谁也受不了。”
   “唉!老天真不作美,给个龙凤胎也行啊。一下子来两个小子,盖房、娶媳妇都赶一块,现在时兴早婚,十七、八岁就娶媳妇。再过两年就到时了,张林加劲干吧。”
   “拼了命也会累个半死,两个小院,两房媳妇,不是要人命吗?何况老婆还病怏怏的,一年到头离不了药。”
   “别给张林说泄气的话,人家的孩子争气,念好了书自己在外面处个对象,可能一分钱不花呢!”
   “这倒是,人家孩子都是读书的料,今年肯定都能考上一中。”
   “别提念书了,两个孩子同时念高中、考大学,不把张林愁死才怪呢。”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两兄弟听了众人的话,心里都犯嘀咕。
   家宝想,众人的话没错。娘常年有病,这些年难为爹了。一个大男人,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活全由自己遮挡,四十几岁的人,已经满脸沧桑,头发斑白了。娘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晚上整夜咳嗽,连一壶水都提不动。爹从地里收工回来,还要洗衣做饭,没一刻闲时。全家的收入就指着那几亩地,将就着够娘的药钱,一家人的花销,爹一直是借了东墙补西墙,眼看我哥俩一天天长大,爹娘的眼里有喜也有忧。常听娘对爹念叨:“挺好的日子,都让我这病身子赘穷了。不知前世作了什么孽,年纪轻轻的不能干活也就罢了,还天天吃药花钱,孩子越来越大,要攒钱为孩子盖房娶媳妇,还要攒钱让孩子上学,这苦日子何时才是头啊!”爹叹着气安慰娘:“咱就这穷命人,啥法呢?一天天地往前挨呗。好歹两个孩子争气,也是咱们的盼头。咬咬牙挺过这一关,等两个孩子都成了家,就有咱的好日子了。”娘哽咽着说:“就怕我熬不到那时,再把你拖垮了。”
   家宝想到这里,眼里含满了泪水。如果娘熬不到我兄弟成家,爹再倒下,我兄弟将怎样过日子?如果我兄弟将来过上了好日子,却看不到健在的爹娘,该是何等遗憾!要是我兄弟同时上高中,再同时上大学,真要把爹累死,把娘愁死了。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国有大臣,家有长子”,我已经十五岁了,个子比母亲高出一头,是男子汉了,要分担爹的重担,和爹一起养家糊口,供家贝上大学,振兴门庭。
   家贝想,都说孩子是爹娘的骄傲,娘为了生我哥俩却累垮了身体,又拖着病身子把我哥俩照看大。哥哥虽然只比我大几分钟,生活中却处处呵护礼让我,就我家的现状,供两个学生肯定负担不起。哥哥比我有出息,我要把升学的机会让给哥哥,自己在家帮爹干活,照顾有病的娘。
   夜深人静,哥俩躺到床上说话。
   家宝说:“贝,哥今天给你说句心里话。”
   家贝说:“哥,我也有话给你说。”
   “我是当哥哥的,先听我说。”
   “好,哥你先说。”
   “告诉你个秘密:我喜欢上了咱村最漂亮的姑娘兰英,所以我不想上学了,我要在家帮爹把房子盖起来,过两年娶兰英做媳妇。假如我去上高中考大学,兰英肯定不等我。我会后悔一辈子。”
   “哥,你骗我吧?昨天你还说兰英是花瓶式女子,中看不中用,今天又说将来要娶她,谁信啊?老师说了,咱们现在正是学本领的时候,不能为别的事分心,你这样想属于早恋行为。老师和同学们都会笑话你。”
   “堂堂男子汉,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怕人家笑话。你想跟我说什么?快说。”
   “我也不想上学了,想在家帮着咱爹把房子盖起来,早点娶媳妇。”
   “胡说,凡事都讲先来后到,有我做哥哥的在这里,还轮不到你想媳妇的份。再说你那白面书生的样子,也干不了粗重活。别想三想四的,好好去念书就行,争取做张家的第一位大学生。给吃苦受罪的爹娘争争光。”
   “哥,你太自私了。你不去费脑筋上学却让我去,我就不听你的。自小到大,我没离开过你,你不去上学,我也不上了。”
   “我要去上学呢?”
   “你要去上我也不上了,我想在家歇歇脑子。”
   “没门!别以为我不知你打的什么注意,一定是你也喜欢上兰英了,那可是你未来的嫂子,别不知深浅!就你长得那样,兰英也看不上你。再说你要力气没力气,要个头没个头,不上学在家也是吃闲饭,帮不上咱爹的忙,平白地给爹娘添烦恼。到头来不但你早娶不了媳妇,还要耽误的前程。什么话也别说了,你说了爹娘也不听你的,就给我老老实实,一心一意地去上学就行。将来你在外地找个媳妇,我在家里娶了兰英,守着爹娘过。”
   家贝还想说什么,家宝把脸一沉,瞪起大眼说:“你还嫌咱爹不够累,要留在家里给我争财产是不是?你应该知道,就咱这穷家,盖一座房就会把咱爹娘愁个半死,咱两个都窝在家里不出去,会一个媳妇都娶不上。咱两个都打了光棍,咱家不就断子绝孙、没了后代?反正我自从喜欢上兰英后也没心上学了。这事就这样定了,明天我就给爹娘说,你再给我争我就对你不客气!”
   家贝不言语了,用被子蒙了头流泪。他知道哥哥说的不是真心话,但他也知道自己说不过哥哥,争不过哥哥。
   家宝心里也不平静,但他没流泪。他把眼里的泪水咽回去。他在心里想:“十五岁,我是男子汉了,我要留在家里帮爹支撑门户,供弟弟上学。
   家宝家的房盖起来了,又在新房旁边盖了几间土房,买了一千鸡苗在里面养鸡。
   家宝家的日子渐渐宽松起来,父亲好像年轻了好几岁,母亲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家贝顺利地考上了高中,又走进大学的大门。
   家宝没有和兰英结婚,他相中了经常在他这里提了鸡蛋去卖的邻村姑娘秀兰,经人介绍喜结连理。
   家贝大学毕业后分到了县水利局。他从上高中时起就在暑假里、星期天出去卖雪糕。上大学后每年都得奖学金,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做家教,挣了钱做生活费。不但不给家里要钱花,回家时还给爹娘哥哥买礼物。上班后自己在单位上处了个对象,在租来的房子里举行了婚礼。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
   恍惚间家宝家贝都进入了中年人的行列。
   家宝住上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在单位里走上了领导岗位。
   家贝也来县城发展,在离哥哥不远的地方买了两间门市,批发针织用品。
   哥俩把家里的地承包出去,要把两位老人接到县城生活。
   爹娘死活不肯,说在农村住着轻松自在,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外面的生活再好,也不如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心里踏实。
   家宝家贝没有办法,只有轮流抽时间回家看望老人。
   母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为了方便治疗,家宝把母亲接到自己家,请医生上门诊治,自己在家看护,让秀兰照顾店里的生意。秀兰开始不说什么,慢慢地脸色越来越不好看,最后干脆以店为家,吃住在店里,不回家了。
   家贝来看母亲,看出了门道,要接母亲到他家去住。
   家宝说:“娘到你那里去住倒没关系,你两个都上班,谁来伺候娘?我一个做大伯哥的天天往你那里跑也不方便。”
   母亲闹着回家,说在外面住着,虽然吃好喝好,请医生方便,晚上却睡不着,总在梦里找不到回老家的路。“孩子啊,放我回去吧,我死也要死到老家的土炕上,不然死了我也闭不上眼睛。”
   哥俩商量。家贝说:“怎能再让娘睡土炕呢?现在都时兴瓷砖垒起的炕,又干净又暖和。”家宝说:“就是,我明天就把钱送回家,让爹找人垒炕。”家贝说:“咱娘在你家住了这么长时间,怎能再让你出钱。还是我回家办这件事。”
   家里磊了新炕,父亲把母亲接回了家。
   母亲病故了,哥俩到家狠狠地哭了一场,要把父亲带到城里住。
   “爹,你自己在家我哥俩都不放心,时时刻刻牵挂着你,又没时间天天往家跑。你要怕我哥俩出意见,一家住半年,我们都不会亏待你,保证你舒舒服服。”哥俩轮流做父亲的工作。
   父亲说什么也不答应:“我身体好好的,又不是自己照顾不了自己,任你们磨破嘴皮,说下大天,我就是哪里也不去。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你们都走吧,等我老了,爬不动了,让我去哪里也行。现在我能自己走动,就让我自由自在地活两天。”
   哥俩没法,只有含着泪,每人扔下一千块钱,又嘱咐了左邻右舍一番,给父亲留下一部手机走了。
   开始哥俩三天两头开车回来看父亲,后来看父亲身体康健,精神状态也很好,就慢慢地放了心。俗话说,爹娘疼孩子没缝,孩子疼爹娘没空。这不是借口,家宝家贝真得为了家庭事业忙得时常脱不开身,所以回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有时想起来就打个电话,父亲哈哈大笑着说:“你们忙你们的,我很好,不用往家里跑。”
   那是个灰色的日子。上午九点家宝接到了邻居的电话:“家宝,以前你爹天一亮就拿个马扎在门口坐着,今天到现在还没开大门,我们砸门也没人回应。”
   家宝赶紧打爹的电话,电话通着没人接听。家宝慌了,给秀兰说了一声就开车往家赶,路上打电话给家贝。家贝大惊失色,颤抖着声音说:“哥,我正在上班,你到家马上给我打电话。”
   家宝来到家门口,砸开大门,发现父亲躺在院子里,已经昏迷。
   家贝坐着120的车把父亲送进了医院。
   醒来的父亲喃喃地说:“我想去开门,不知怎么就摔到哪里,什么也不知道了。”
   医生告诉家宝家贝,他们的父亲是血压高引起的脑血管堵塞,命是保住了,但生活再不能自理。哥俩满脸泪痕,面面相觑。
   父亲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半边身子不能动,口齿不清,大小便不能自理。
   父亲要出院了,两个媳妇一个去照顾店里的生意,一个去上班,都不凑医院的边。
   家宝说:“我给咱爹收拾出了房间,让咱爹到我那里住,你有空多往那里跑着点。”
   家贝说:“我也给咱爹留出了房间,咱娘病时在你家住了半年,咱爹再去你那里恐怕嫂子不愿意,就先让咱爹到我那里住。如果你弟妹有意见,咱们就给她妯娌说开,一家住半年,这样她们都没话说。说实话,嫂子怎么打算的?”
   “你嫂子说生意要紧,咱两家都不缺钱花,不如拿出钱来把咱爹送养老院。”
   “你弟妹也这样说呢。你怎么想?”
   “我没在咱娘最后的日子里照顾咱娘就留下了遗憾,在咱爹身上不能再留遗憾了。就是和你嫂子离婚,我也要把咱爹接到我家去养。”
   “看哥哥你说的。我想嫂子也不是不养咱爹,她像你弟妹一样,想着又不是弟兄一个,不愿一个人承担。是不是这个样?”
   家宝笑了:“真让你小子说到了点上。是不是女人都这样小心眼?”
   “这也是人之常情。哥,我有个办法,保准让咱爹受不了委屈,她妯娌也出不了意见。”
   家贝如此这般对哥哥讲了一遍,家宝连连点头。
   哥俩都把手机关掉,在医院里说话聊天,不给父亲办出院手续,家宝不去店里照顾生意,家贝不去上班。
   秀兰妯娌俩慌了神,结伴来到了医院。
   四个人来到了医院的休息厅里。
   家宝说:“我哥俩有福气,娶了你妯娌两个好媳妇。秀兰里里外外都能挡,这些年一心一意给我过日子;弟妹更是通情达理,在家里贤妻良母,事业上独当一面。我哥俩虽不是熊包,却生在贫困的老百姓家庭,也没什么远大的志向,把赡养爹娘当成唯一的目标。我们的娘死了,现在只剩下不能自理的老爹。爹是我哥俩的,他生了我们、养了我们,我们有义务去回报他。他没生你们、没养你们,所以我哥俩不会把这义务强压在你们身上。我和家贝商量好了,既然我爹生了我哥两个,伺候我爹就是我哥俩的事,谁也别想推卸责任。我们决定每人拿出一半的钱为我生病的爹买套房子,我哥俩像小时一样去陪我爹。这样你妯娌两个眼不见心不烦,照常过你们的清心日子。等你们的爹娘用人的时候,我兄弟也决不干涉,任凭你们用什么方式去行孝道。你们没意见吧?”
   秀兰说:“谁想出来的这馊主意?咱爹病了,你哥俩买了房搬出去和爹住。两家的日子都不过了?”
   家贝媳妇说:“就是。谁都有老的时候,我和嫂子又没说不养老。当初爹一个人养了你哥俩两个儿子,现在两家养一个爹还养不起?说什么重新买房搬出去住,没听说过为了养老两口子要分家的,传出去倒让人说我和嫂子不孝顺,容不下老人。嫂子,我说的对不对?”
   秀兰说:“就是这个理。我是坚决不同意这样去做。”
   家贝说:“我和哥这样决定也是为了你妯娌着想。你们想想,我爹现在得了这种累人的病,无论住在谁家都是又脏又腻歪人,我们的爹我们不嫌弃,你们也不嫌弃吗?要是把爹送养老院,那我爹当初何必生我哥俩,自己存钱老了进养老院不就得了?”
   秀兰妯娌相互看了看,都没说话。
   家宝说:“家贝说得有理,你两个要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就这样决定了。”
   秀兰说:“要不这样:一家住半年。”
   家宝说;“我不愿意,家贝天天上班,轮到他家去住,谁来照顾我爹?”
   秀兰沉下脸不言语了。
   家贝说:“所以说嘛,哥俩同甘共苦,自己的爹自己养。我们给爹买了房子,一人照顾一天或者一人照顾一个月,或者都守在跟前照顾,谁也没有怨言。”
   秀兰说:“我们好说,生意上少了你哥也不至于关门。你不去上班还不被单位开除?你孩子还得上学,就不过日子了?弟妹一个人能支撑一个家吗?”
   家贝说:“我爹八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活几年?工作没了可以再找,爹没了就永远没处寻了。”说着流出了眼泪。
   家贝媳妇眼里也含了泪:“伺候咱爹人之常情,你要怎样就由你做主。就想不出别的办法了?”
   家宝说:“还有一个办法,不知你妯娌是否同意。”
   秀兰和家贝媳妇同声问:“什么办法?”
   “让爹住在我家,家贝上班时我在家伺候爹。家贝中午下了班来我家给爹做饭,我去店里帮忙。家贝上班时我再回家守着爹。家贝晚上下班早,我们店里关门晚,家贝再来照顾爹一会儿。这样我们两家都能正常运转,咱爹每天都能看到两个儿子。赶上家贝出差,几天不在家,就由我一个人管。我进货时尽量选择星期天,家贝星期天不上班就来照看咱爹。这样行不行?”
   妯娌俩想了想,这个办法还不错,就都同意了。
   这样家贝天天往家宝家里跑,有时媳妇也跟过来到家宝店里帮忙。两妯娌欢声笑语,两兄弟喜笑颜开,就连生病的父亲脸上也挂上了幸福的笑容。
   乡里乡亲来县城时过来看望家宝的父亲,都不住地赞叹:“人家这哥俩,做老人的看了都羡慕啊!”
  
  
  
  

共 599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母同袍,手足兄弟,哥俩的关系应该是最亲近的。但现实生活中,兄弟各自成家结婚后,会因为一些家庭琐事——妯娌关系或赡养老人出现隔阂,从而引发出一些不尽人意的事。古人有句话: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二人不相容。就是说兄弟二人之间如果有了矛盾,很难重修于好。本文主人公家宝、家贝是怎样处理哥俩关系的呢?面对家庭一贫如洗,母亲病重,哥俩在亲情和学业上做了怎样的取舍?父亲生病不能自理后,哥俩又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作者从客观的角度,塑造了有爱心,有担当的一对模范兄弟。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生动,布局巧妙,主题弘扬正能量。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峥嵘岁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汉水银湖        2015-12-02 14:56:15
  欣赏老师佳作,遥握祝福老师安好!!遥握!
汉水银湖
回复1 楼        文友:海淼        2015-12-02 15:31:22
  谢汉水留言鼓励!
2 楼        文友:海淼        2015-12-02 15:32:14
  谢社长费心审阅,辛苦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3 楼        文友:成之燕        2015-12-02 15:48:08
  拜读海淼老师精美文章,顺祝快乐!
回复3 楼        文友:海淼        2015-12-02 22:30:42
  谢谢成之燕文友留言鼓励,问好!
4 楼        文友:峥嵘岁月        2015-12-02 20:19:21
  谢谢妹妹一如既往支持笔尖!有妹妹真诚的陪伴我十分感激!谢谢!
峥嵘岁月
5 楼        文友:是晨风        2015-12-03 15:30:51
  多么完美的结局,多么令人欣慰的兄弟俩,这才是真正的手足之情。拜读佳作,问好!
是晨风
回复5 楼        文友:海淼        2015-12-03 21:56:44
  谢晨风文友留言鼓励!
6 楼        文友:高山明月        2015-12-30 16:46:28
  欣赏佳作,明月来了老师
回复6 楼        文友:海淼        2015-12-30 21:28:09
  谢谢老师关注习作,问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