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辽海散文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辽海】被阉割人的悲惨生活——北京宦官文化陈列馆漫步(散文)

精品 【辽海】被阉割人的悲惨生活——北京宦官文化陈列馆漫步(散文)


作者:北路居士 布衣,19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118发表时间:2015-12-02 19:29:53
摘要:阉割术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好处,造福了人类。但把阉割用于自身,给人类自己造成了巨大痛苦和遗憾,大概是发明此术的老祖宗们所不曾料到的。本篇游记式散文,是作者详细参观了宦官文化陈列馆而写成的一篇。篇中用大量的事实揭示了这群被阉割的人的悲惨生活。通过此篇散文,让我们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今年,首都的博物馆,陈列馆大批的对观众开放。我拿起了开放的名单一瞧,竟然有宦官陈列馆。宦官,伴随君主几千年,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但是如何形成文化,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决定到宦官文化陈列馆一看。
   五一这天,一大早我就乘上了603路公交车直奔西钓鱼台,在那里换乘336路公交车,到了首钢小区下车。据说,北京宦官文化陈列馆在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80号。可这模式口80号在什么位置我却闹不清。车站旁有一报亭,一名六十余岁的老者在卖报。我上前打听“师傅,请问去宦官文化陈列馆怎么走?”“什么?什么馆?”那卖报的老者似乎没听清。我又重复了一句:“宦官文化陈列馆”“咳咳!你说的老公坟啊?”老者终于闹明白了:“顺这条胡同往东,见十字路口往北,再往西就到了!”“谢谢师傅!”那老者随口说:“那老公坟有嘛看的?”我说:“这是一种文化吗!”“嘻!要是老公也成了文化,那我们的文化就乱了!”我不免对这个卖报的老者有几分佩服。他肯定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尽管他对宦官不消一顾,但几句话说明了他的文化水平。
   我顺着老者指引的路左拐右拐的走去,在一个漫坡上果然看到了一个座北朝南的奇特大门。那大门是白玉石制成的门框,木大门。看前来有些沧桑。旁边立着一块碑,上写“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田义墓”。旁边有一说明:“田义墓——北京宦官文化陈列馆是我国第一座以宦官为题材的专题博物馆,占地6000多平方米。由墓园展区、宦官文化陈列室、石景山田野石刻展区三大部分组成。是我国目前保存的规格最高,最为完整、面积最大、石刻最为精美的宦官墓园……”那墓的大门让我惊奇。
   我进了那墓地的奇特大门,大门的正前方是一个门楼,门楼里是石碑、墓地。左前方是宦官文化陈列室。于是我决定先进门楼,看那石碑及墓地。那门楼是石条和砖砌成,已经陈旧,亦有摇摇欲坠之感。进得了门楼,是两支高大的华表,东西摆放。过了华表便是两尊石像生,一文、一武,他俩在守陵。那石像生雕刻的堪称上品,特别是那员武将,身穿连环甲,手持熟铜锏,活灵活现,可称得是当今的瑰宝。两尊石像生守候的是棂星门,那棂星门是白玉石制成,中间门的上方有两只狮子各蹲在一个门框柱上,门框横梁上有一个寿桃。门的两侧各有一浮雕的卧狮,形象逼真、刀工细腻、使人叫绝。进了棂星门便是三座碑亭,那三个碑亭中间的是八角碑亭,碑亭的顶子分两起,顶部与天坛祈年殿的顶子相同,不过小的多罢了。二起也是圆形,但上边按着八角设计,与亭身的八角相呼应。碑亭分四门,南北东西各一个;东西两个碑亭一模一样,都是四角碑亭。顶子类似小庙的顶子一样,也是两层顶。不过每个碑亭只有南北两个门,东西门虽然留着,但没开通。远看似个窗子。每个亭中立有一块石碑,其基础呈长方形。中亭内立着一碑,碑文是明万历皇帝命田义镇守南京的谕旨。东西亭内的碑文分别记述田义的生平和功绩。奇特的是在每个碑的四边都有精美的雕刻,或动物或植物,在一座碑上的树丛中和在树干上爬着一只刀螂,一只‘呱哒扁儿’,一只蝈蝈和一只蝉,个头儿和真虫大小,活灵活现。真乃雕刻一绝。碑亭后便是享店、享殿之后是石牌坊,其顶部已毁,门额上镌“古华阴渭川田公寿域”九个大字。穿过牌坊,就是田义墓。田义墓从南到北依次是石香炉、石碑、墓冢。那石香炉由底座、香炉、和香炉上边一个雕刻的圆形物体所组成。可说是够品味的上等古文物。那石碑也是由底座和墓碑组成,周围饰云龙花纹,墓碑上刻“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掌酒醋面局印渭川讳公之墓”。最后便是田义的墓冢,墓冢圆丘形,下边是方砖砌的圆丘形,上边是土。大有入土为安之义。墓冢后有一棵松树,与墓冢、墓碑、石香炉成一条直线。墓冢右前方有一地道入口,顺这里可进入墓室(地宫)。墓室高大,长方形,拱形顶,正中建有石棺床。想当年入殓之时,棺柩就是放置在石棺床上的。据说,地宫在打开时,出土墓志一方和楠木棺板2块。由于田义墓曾多次被盗,随葬珍贵明器已被洗劫一空。田义墓的墓区东西都有陪葬墓。东边的陪葬墓是明崇祯年葬此的太监马龙湖,十块青石围成的圆形墓体,上方是土圆丘,不过都抹的很光滑。那十块青石,细看分别雕刻了十幅八仙故事图案。什么张果老捧寿、韩湘子吹箫等。这些画面还配有鹿、鹤以及树林等景物,布局之巧妙令人惊叹。西边的一座陪葬墓,墓主不知何人。墓体仍由八块汉白玉石雕围成墓体。据陈列馆的工作人员说,这八幅浮雕图案均为道教“七珍”、佛教“八宝”及“文房四艺”等。那“七珍”就是道教的三环套、宝珠、画、犀角、珊瑚、方胜、祥云。那佛教“八宝”是: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东西还有两个墓冢,不知是何人。
   在大门口处的介绍栏里就知道了田义其人。田义,号渭川,陕西华阴人,生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九岁入宫,历经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是明万历年间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兼掌酒醋面局印,曾被任命镇守南京。在任期间“周慎简重,练达老诚”,深受万历皇帝的信任,经常委以军政重任,并给予蟒袍玉带等特殊礼遇,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田义最大的特点就是绝对地忠于皇帝,奴才当得好,“忠”为第一。为此深得皇帝信任和赞许。田义卒于万历32年(1605),享年71岁。死后皇帝特赐他模式口茔地一区作为佳城,神宗亲作讣辞,并令为之建墓。他以后有十几位太监羡慕田义的人品和威望并追随他而葬在了田义的墓地中,因此形成一个规模不大,但内容丰富的太监墓群。
   站在田义墓前,我感到这是历史上一群不幸的人,他们一生只能做奴才,因为被割去了生殖器,不光无法娶妻生子,有的连正常的小便都很难自控;他们又是一群生理畸形的男人,他们的绝大多数命贱如蚁,他们的极少数却能威慑天下,而这所有的悲剧和跋扈都来自一个原因,他们伺候的是皇帝及皇帝的家眷们。他们都在各自演绎着自己的历史。
   看完田义墓,我来到了陵园前东侧的一排旧式平房,看宦官文化陈列馆。据说,这陈列馆馆室原为田义墓东侧的慈祥庵。明朝灭亡后,依然有很多清朝的太监因仰慕田义的名望,捐钱修缮慈祥庵,也有太监因年迈出宫后无处投靠,就驻进慈祥庵落发为僧,一方面为田义守墓,一方面也在此了此残生。他们就住在慈祥庵内。听说,历史上北京西山地区曾经有过两处较大的明代太监墓群,一处是碧云寺墓群,以魏忠贤墓最为豪华,后被康熙皇帝下令平毁,其他太监之墓也早已荡然无存;另一处是西山太监墓群,历经浩劫,大多遭平毁,唯独陈列馆所处的田义墓保存尚好。田义墓是北京地区惟一保留完整的太监墓。据说有几点原因使田义墓保存下来,一个是墓主人口碑不错,在明清两代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到民国期间,由于时局动荡,一些军阀为了筹措军饷,盗掘了田义墓,从中偷走很多珍贵的墓葬。幸运的是,陵墓的整体风貌没被损坏,陵墓构件也保存完好。解放以后,这里被北京市教委接管,办成了幼儿园,陵墓的后面被封闭,不准人进出。这样却无形中保护了田义墓,使它逃过了历次劫难。1998年,北京市文物部门从教委收回了田义墓,并在此建起了中国的第一座以宦官文化为题材的陈列馆。
   陈列馆门口的上方一块黄色木牌,写着“宦官文化展览室”。迈入屋内,迎面是展览前言。拐过去便是展览室。展览室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实物,展示宦官的生活及其一生,看后让人不寒而栗。所谓宦官,是指经过阉割,失去正常性功能后进入宫廷侍奉君王及其家族的男性官员。史书上对宦官称谓很多,如阉宦、内侍、中官、貂珰、公公、太监等等……
   在古代的一些奴隶主和君王、贵族、为了使自己的妻妾保持贞洁,不许她们与男子接触,但后宫又需要男子服役,所以大量使用阉人,即太监
   中国的宦官持续了几千年。中国的历代帝王们认为通过阉割,割断了人们的欲 望,他们“无鸟一身轻”,这样可以使宦官变得更加温顺、更加忠诚更可以信赖,因此形成了一个较完整庞杂的宦官体系。陈列馆里对于太监的起源时代无法确定,据介绍是公元前8世纪在西方的亚述的一位美丽贤妃所创。而我国早在殷商时代就开始了,从甲骨文考证和《诗经》、《周易》、《礼记》等对宦官的描述。太监的来源最早来源于战俘和处以宫刑的罪犯,后期主要来源于宫廷的招募和各地的进贡,也有少数宦官来源于周边国家的进贡。宦官来源籍贯不少朝代相对集中某些特定区域,如唐朝,宦官多来自闽广人氏,一直延续到宋、明。清朝多数是京畿直隶河间等地人氏。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着自行阉割的奇特现象。这与宦官地位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他们的目的明确,情愿自我割除生殖器官,而谋求成为宦官,而达到摆脱贫困一步登天的目的。自宫者绝非全部都是自愿接受阉割者。 “自宫”的幼童,在不懂事时,或被父母威逼哀求,或被他人诱骗拐卖,从而不自知、不情愿的成了自宫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舞台上,宦官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历史更加变得扑朔迷离。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朝政,影响改变了历史。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同时标志着宦官制度的终结。1996年随着晚清最后一名宦官孙耀庭的去世,宦官彻底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陈列室里陈列着大量的文字,图片,实物。看后让人毛骨悚然。宦官,俗称的太监或“老公”进宫前都要净身,阉割生殖器。他们中的多数是经过净身房净身(阉割)的,因为净身是正常的男人成为太监的第一步。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阉割手术死亡率相当高。阉割过程十分残酷。被割者因失血过多及疼痛等原因而长期昏迷,止血消炎的措施多是“以香灰敷之”。据陈列馆介绍,清代在京城有两家专门阉割的手术场:“小刀刘”和“毕五”,这两家是被官府认可的家族世传的“刀子匠”。小刀刘是御用的净身师,据说是六品顶戴,家传的技术,在他家的后院有个地窖作净身房。每个季度要给宫里交纳几十个净好身的孩子,这是他的职业。他做净身这一行的技术,算是最好的了。他在阉割人时,用牛耳尖刀做手术,先割睾丸。在球囊左右各横割开一个深口子,把筋络割断,把睾丸挤出来。睾丸挤出后,刀子匠把片好的猪苦胆贴到球囊左右两边。后是将阴茎割掉。据说割阴茎需要相当高的技术,割浅了会留有余势,将来里面的脆骨会往外鼓出,就必须再挨第二刀,即宫里俗称的“刷茬”;如果割深了,将来痊愈后会往里塌陷,形成坑状,解小便时呈扇面状,一辈子不方便。阴茎割除后,还有好多措施。直至被阉割者痊愈。被阉割下来的物件,由刀子匠保留,一旦宦官升迁或老迈都要到刀子匠处将自己被阉割下去的“物品”(俗称宝)用重金赎回。因为宦官死后,他的“宝”要同身体一起入土为安,他们希望自己到另一个世界能够恢复男人的本色。但是,不管是宫廷阉割的、民间阉割的,还是个人阉割的,并不是说阉割后就能进宫。凡是被阉割者进宫时都要接受严格的检查,“去势不净”,不能进宫。经过反复的折磨,才能进宫当一名太监。
   历代宦官的职责都是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承担皇宫内庭的衣、食、住、行及其它方面的使命、杂役。因而,宦官的人数不断扩大、管理机构也不断变换和不断增多。到明朝时,皇宫的太监号称十万余人。太监的管理机构分得更加细化,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这二十四衙门,规格最高的是司礼监。每监都设若干太监。太监衙门最集中的地点,则是在皇城的东北角。那里,密密麻麻,星罗棋布地排列的都是大小的太监衙门。到清朝,大批的削减太监,还有九千多太监。太监的管理机构从春秋找国的“宦者令”,秦朝汉朝的“少府”、“大长秋”,明朝时期的“二十四衙门”、“东厂”、“西厂”到清朝时期的“净事房”。到清代革除旧制,前朝的太监衙门俱废,衙门的名称变成了相应的胡同名称,沿袭下来,如今尚还保留很多这样的名称。
   管理机构的设置,给一部分有权势的宦官提供了青云直上的好机会。他们在皇帝跟前使尽技俩,取得了皇帝的信任,成为了权倾一国的太监。如秦朝指鹿为马的赵高,东汉敛财弄权乱宫的张让,北魏废后戮相的刘腾,唐朝的忠实家奴高力士、落井下石的李辅国,祸乱宋北宋的童贯,明朝的三宝郑和、“立地皇帝”刘瑾、“九千岁”魏忠贤,清代的第一阉李莲英、小安子安德海等。但是,紫禁城内不少下层小太监,终日辛苦劳动,到暮年离开皇宫,也没见过皇帝一面。太监受污辱被损害乃至折磨而死,亦时有发生。小太监们只要稍有“不规”或偶有“犯错”,皇宫就要责打和处罚。刑罚之残酷,无以复加,骇人听闻,有的还要株连他人。光绪末年,慈禧曾用 “气毙”之刑,把珍妃宫中三十来个太监活活处死,造成迫害太监的一大惨案。所谓“气毙”,是用七层白棉纸沾水后,将受刑人的口鼻耳封闭,再用杖刑责打而死。有的太监父母亲死了,皇上赏银十两,是最大的“恩典”。有的太监受不了宫中的痛楚,偷偷跑了,抓回来要乱棍打死。太监们老了,多数离开皇宫,出宫后,一般不会回老家,一是因为人们看待太监的角度很不一样,二是没有发什么财的,也就无法“衣锦还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另找一个落脚的地——太监墓葬的寺庙里。据调查,在北京城郊,共有明清时期的太监寺庙二十多座。

共 960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中国五千的历史,造就了中国许多灿烂、独特的文化,也上演了诸多历史悲剧。宦官,更是悲剧中的悲剧,甚至可以说是惨无人道的。作者从参观宦官陈列馆写起,不仅写了宦官陈列馆的成因、建制、保存与开放,还延展了整个中国宦官史的发展与灭绝历程,让人读后产生强烈的震撼,特别是文章的最后,作者笔锋一转,采用新旧社会对比的手法,让人在为封建社会的残忍唏嘘不止之时,又猛然警醒,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问候作者,感谢赐稿。【辽海编辑:哲哲】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1209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路居士        2015-12-02 20:54:34
  谢谢哲哲总编!给您添麻烦了。洋洋近万字。您一字一句的读下来。并且写出了精彩的编者按。实在是让人感动!北路再次的感谢哲哲总编!祝您冬安!
2 楼        文友:哲哲        2015-12-04 00:12:36
  细读、细品作者的文章是编辑的职责,也是对作者与文字的尊重,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会学到很多知识,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愿时刻领略您文章的风采,遥祝写作愉快。
做个蒲公英的种子,自由的飞翔。
回复2 楼        文友:北路居士        2015-12-05 18:19:52
  谢谢哲哲总编!您谦虚待人,让作者佩服!北路在这里向您问好了!遥祝冬安!
3 楼        文友:九里梅香        2015-12-12 16:17:57
  作者的脚步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真是羡慕。
回复3 楼        文友:北路居士        2016-01-06 14:58:48
  谢谢九里香朋友的赞誉!北路这里给您敬礼了!祝您愉快!
4 楼        文友:清心安然        2016-01-14 22:14:57
  拜读欣赏!感谢作者丰富、细致、翔实的文笔,让我们对中国千年的历史片段有了一种深入的了解和感知。祝好,遥祝快乐安康!
向往蓝天,向往阳光,我有小草的信念朴素而执着!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