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旋转木马小说]】 活人出殡

精品 【旋转木马小说]】 活人出殡


作者:黄胜 进士,818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90发表时间:2009-07-14 21:20:39

袁家是登州府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袁老爷早年在京城做过官,后来辞官还乡,做起了买卖,不出几年,就在商贾云集的登州府创出名号。在登州府,论起家产财势来,袁家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若论权力威望,自是要数父母官登州知府薛长贵,但薛知府也怵袁家三分,为嘛?袁老爷的门生众多,有不少还在朝中为官,得罪不起。所以说,袁老爷在登州活得是风风光光,家内家外一言九鼎,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话说袁老爷七十二岁这一年,夫人患病去世,袁老爷伤心不已,在他亲自操持下,夫人的丧事办得隆重异常,光法事就做了整整十天,大出殡那天,送殡队伍绵延数里。和尚、道士、响器、乐班,吹吹打打,人人卖力演出;子孙后代们哭声震天,个个悲痛欲绝,恨不能立马跟了老妇人去。风风光光地为夫人办完丧事后,袁老爷却平添了一桩心事:我这辈子,嘛事都亲历亲为,打理得井井有条,处理得完美无缺,自己的这些儿孙们却让人不太放心。人活一辈子,到老免不了俩腿一蹬,虽说是一了百了,可那阴间的事也实在难以预料,若儿孙跟自己一样,能把丧事办的完美无缺倒也罢了,若是潦草糊弄,一个打点不到,那阴间的阎王小鬼可不是好惹的,岂不要苦了自己?
   另外,袁老爷一直还有件心事,就是死后将家产交到哪个儿子手中。袁老爷膝下共有五子,他一向认为,家产万万不能分开,越分越衰,袁家现在势大,若一分为五,袁家就散了。可是无论把家业交到哪一个儿子手里,别的人会服吗?倘若自己撒手西去后,兄弟几个各怀私心,为这万贯家业,非争个不可开交头破血流不可,到时候,袁家岂不要分崩离析?
   袁老爷越想越不放心,以至于寝食难安、茶饭不思。这天晚上,他最宠爱的孙子仁江看到他唉声叹气、心事重重的样子,体贴地问:“爷爷,何事犯愁?”
   袁老爷长叹一声,忍不住就把自己的心事跟孙子说了。仁江一听,感到好笑,真是杞人忧天,爷爷原来是为死后的事担忧呀,就说:“爷爷,您放心吧,我们会把这事做好的。”
   袁老爷摇摇头,痴心妄想地说:“要是能亲眼看到自己的丧礼就好了,那样我才能放心。”
   仁江聪明伶俐,眼珠转了几转,计上心来,悄声说:“爷爷,我有个主意,要不你就诈死一次,悄悄趴在棺材里,不是就能全过程地看到自己的丧礼了吗?”
   袁老爷瞪大眼睛,心想看自己出殡倒是件听都没听说过的奇事,能成吗?
   仁江兴奋地说:“成,当然成!你想呀,您不但可以看到自己出殡的情况,另外,您还可以留下个遗嘱试试叔叔伯伯们,看他们会不会遵守。还有一样,您这一装死,亲戚朋友都得来丧葬不是,谁对您咋样不都就看出来了?您活着的时候他们对您如何尊敬如何孝顺那都是假的,死了后对您好才是真的好呢!”
   听孙子这么一说,袁老爷心里痒痒的,再一想,却又连连摇头:“那也不成,我在棺材里呆那么多天,就是饿不死,闷也闷死了。”
   仁江眼睛眨巴两下,马上又有了主意,说:“这您就放心,咱们特制一个棺材,周围打上气孔,保证让你在里面舒舒服服,能躺能坐,再给您备上吃的喝的,放上便盆,吃喝拉撒不都就解决了?”
   袁老爷大喜,孙子想的这么周到,那是万无一失了。他叮嘱孙子说:“这事儿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要跟真的一样。”
   仁江说:“您就放心吧,这事儿就咱俩知道,我爹我娘我都不告诉他们。到时候,您也好看看他俩的表现。”
   袁老爷闻听,连连点头,乐得眉毛胡子都抖起来了:“好孙子,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几天后,仁江秘密请人打造好了棺材。他领着袁老爷偷偷去棺材铺看了看,就见那棺材使用上好的红木做成,比平常的棺材足足大上一倍还多,棺材板厚又硬,足又半尺来厚,要八个汉子才能抬起来,显得厚重气派;棺材里面宽宽敞敞,十几个米粒大小的出气孔分布在角落,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更绝的是,棺材的正面镶了一颗蓝荧荧、亮晶晶的宝石,实际上这是一颗西洋出产的“猫眼”,趴在棺材里,透过“猫眼”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外面的景象,可是在外面却根本看不到棺材里的情况。袁老爷看完后十分满意,简直有些迫不及待地要躺进棺材里了。
   万事俱备,这天晚上,袁老爷将仁江叫到房中,祖孙俩将可能遇到的情况又前后左右梳理了一遍,看看再无遗漏,袁老爷便提笔写下一份遗嘱。根据仁江的提议,为了考察出儿子们是不是能无条件地执行自己的遗嘱,他在遗嘱中故意把家中大权交到难以服众的三儿子手上。三儿子正是仁江的父亲。
   第二天清晨,袁府便传出消息:袁老爷昨夜忽患暴病而亡。仁江跑前忙后,经过他请来的“济仁堂”的刘大夫仔细诊断确定,袁老爷是得了传染性极强的肺病而亡。为防传染家人,刘大夫建议马上入棺隔离。等袁家在外做生意的儿女们赶回来时,袁老爷已经舒舒服服地躺进棺材里,棺材盖已经紧紧钉上而且用粘胶密封好了。
   儿子们无不大放悲声,悲痛过后便不约而同地问起老父的遗言。仁江在棺材前出示了袁老爷的亲笔遗嘱。兄弟几个看完后,灵堂里顿时就乱了套,除了仁江父子,其他人自然不服,炸了营般“哇哇啦啦”争将起来。大伯更是气急败坏:“我不信!假的,肯定是假的!”棺材里的袁老爷气个半死,心想我刚死就不听我的话了,心中一怒,便要跳将起来。透过“猫眼”,却见仁江暗地里冲自己轻轻摇摇手,便克制住怒火,就听仁江说:“各位叔叔、伯伯,本来这里没有我说话的份儿,不过,我认为,咱们家现在的头等大事是办爷爷的丧事,让他老人家一路走好,去得安心。等此事一了,家产的事情咱们再慢慢商量。你们看行不行?”
   他既如此说,那遗嘱上又白纸黑字,叔叔伯伯们心里虽不满,也不好马上发作,就把此事搁在一边,各自分头忙起来:贴讣告、发丧贴、设灵堂、摆牌位、请和尚、找道士……不出一天,整个登州府没有人不知道袁老爷仙去了。看热闹的站满了两条街,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在门口排起了长队。
   按照乡俗,一般人家的人死去后,也要在家里停灵三天,家境好些的则要作斋七日,吹吹打打,和尚念经,道士作法。而像袁老爷这种身份的,说什么也要停上十天半月,就是停七七四十九天也是有的。不过,袁老爷提前跟仁江商量好了,要他以怕传染病传染为名,只停上三日就出殡。为嘛?你想呀,他是装死,吃喝拉撒都在棺材里,时间一长,饿不死也得熏死呀。
   闷在棺材里,就这三天也够袁老爷熬的吧?其实不然,袁老爷在里面过得还真不错,外面又是和尚又是道士的,又是吹又是打的,加上儿女们又是哭又是嚎的,袁老爷趴在棺材里,就跟看大戏似的,心里还评价呢:女儿们是真哭,瞧瞧一个个哭得肝肠寸断的,气都上不来了;媳妇们则一个个假模假式,瞧着似撕肝扯肺一般,实际上脸上光打雷不下雨,暗地里不住地用小指头往腮上摸唾沫;儿子们的表现也令人生气,个个看似悲痛欲绝,其实都在瞎呜呜。袁老爷看得真真切切,越看越生气:哼,等老子出去后,一个个收拾你们。
   第三天的上午,登州知府薛大人亲自赶来吊唁。仁江将薛知府引到灵前,薛知府拜了三拜,并挤下几滴猫尿。袁老爷猫在棺材中暗自得意,饶你是朝廷命官,也得买我袁某人的帐。不过,你将来要是知道老夫只是假死,不知道能不能气歪了鼻子?
   薛知府祭拜完之后,体恤地问家属:“老先生走得匆忙,后事可曾交待清楚?”
   儿子们互相看了看,长子,也就是仁江的父亲忙说:“谢谢大人关心,家父留有遗嘱。”
   薛知府点点头,“我这就放心了,老先生聪明一世,想来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犯糊涂。你们袁家是登州大户,百姓的眼睛都盯着呢,可一定要遵嘱而行,若违了老先生意愿,本官也不答应。”
   众人赶紧唯唯答应。
   长话短说,转眼三天已过,该大出殡了。这是葬礼的重头戏,也是袁老爷最盼望见到的。
   一大早,孝子贤孙们便跪了一院子,八条汉子一齐用力,把那棺材就抬了起来。顿时,鼓乐齐鸣、哭声震天。望着浩大的哭丧队伍,袁老爷子心满意足:不枉来人世走了这一趟。
   依照习俗,孝子贤孙们为表示孝顺,要拼命拦着棺材不让出门,以示对亲人的不舍。在这个环节中,最伤心的莫过于仁江父子,别人哭了一会儿就退下了,两人却锲而不舍,扑在棺材上,哭得死去活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双手反复拍打着棺材,这个哭:“我的亲爹呀,你怎么说走就走了呢?”那个喊:“爷爷呀,你最疼我了,你别走呀。”……
   袁老爷心中感动,儿子倒也罢了,仁江明明知道自己是假死,大概触景生情,也动了真格的啦。可见,宝贝孙子是真舍不得我呀。于是,老眼里不由也有些湿润起来。
   棺材终于抬出了门,仁江父子却不肯罢手,一路拽在棺材上,撕肝裂肺般地哭,哭到情浓之时,情难自己,竟纷纷以额头撞棺,撞得棺材怦怦直响。这下,登州府的人们可开了眼界了,啧啧赞叹:瞧瞧,什么叫孝子,这才叫孝子!袁老爷太有福了,活着风光,死了也气势!
   送葬队伍就在仁江父子情真意切的哭嚎声中和众人的感叹声中缓缓前行。
   可是谁也想不到,有福的袁老爷此时趴在棺材里呼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了。为嘛?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棺材上的出气孔都被仁江父子摸上唾沫鼻涕了,那出气孔不过米粒大小,轻而易举的就被堵上了,等袁老爷觉出呼吸不畅时,赶紧用手猛敲棺材板,前面已经说过,那棺材板足有半尺厚,就袁老爷这把子力气,跟拍在石头上差不多,能发出多大的动静?加上此时仁江父子在外面呼天抢地,撞得棺材“噼里啪啦”响,别人哪里能听得到?就这么,不到半个时辰,可怜袁老爷,硬是弄假成真,被活活地给憋死了。
   后来,袁家儿孙为家产的事儿闹翻了天。仁江父子自恃手中握有袁老爷的亲笔遗嘱,要独霸家业,其他人自然不肯答应。后来闹到公堂之上,不想那薛知府早就得了仁江的好处,处处替他维护撑腰,判定遗嘱真实有效,任何人不得违背。仁江父子如愿以偿,成为袁家的当家人。
   袁老爷死后第八年,袁家家道败落,在登州日趋势微,没有什么份量了。一日,“济仁堂”的刘大夫酒后失言,报出袁老爷当日诈死却变成真死的惊天秘密,闹得登州府沸沸扬扬,老百姓议论纷纷。其时,登州知府薛长贵因贪赃枉法已被查办,新任登州知府刘海山应袁家其他人的要求,下令开棺验尸。当棺材打开,可怜袁老爷,早已成了一堆白花花的白骨。

共 40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怜袁老爷仅只是为了看到自已的葬礼,生生让贪财的儿孙憋死在棺材里。人世间,贪为罪恶之源,无论是贪欲抑或贪念!推荐阅读![编辑:览山邀月]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717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